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177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177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澜能怎么办,能让媳妇同小舅子冲锋陷阵吗?只能自己顶上:“先生,您可能看混淆了。”
  先生抿嘴,本来想要反驳的,可三个弟子都说他看错了,想来可能是自己看的有点问题。
  所以什么美丽星空呀,先生一眼都不看了; 甩袖子回屋。他老人家觉得没面子了。
  常乐松口气; 终于可以进屋了; 今日的课业还没完成呢:“我怕是要多写一刻钟的字。”不然时间找补不过来。
  美丽星空下; 剩下小夫妻两人,手拉手的仰望着远方,若是不流鼻涕的话,会美上许多。
  姜常喜询问周澜:“还是早点进屋去吧,会不会耽误你读书。”
  在夫君科考的关键时刻,先生怎么就迷恋上了星空,认真检讨都是她的错。姜常喜可自责了。
  周澜觉得先生这个爱好还不错,至少他喜欢这个时刻:“该读的书早就读过了,不差这些时间。”
  口气多大呀,姜常喜:“谦虚点吧,人家读了十年八年的都不敢这么说。”
  周澜:“自己人我还要藏着掖着做什么,我自小跟着爹爹读书,该记住的早就记住了,虽然没有常乐的好记性,可也差不到哪去的,跟着先生,能够接触的书籍更多,许多都是别人没有读过的。”
  所以人家周澜有自信,比别人读的书多,加强项还在于,人家读过三两遍就能记住。
  如今周澜差的不过是文章方面的。名师指导,实时纠错,进步都是肉眼可见的。
  让先生说,游学回,大弟子长了见识之后,弟子心境都不一样了,做出来的文章也有内容,有见解。很是不错。
  同那些老秀才比起来,差的不过是需要再多做一些文章,多磨练文笔。
  让人家师徒一说呀,这科考当真是小意思。
  姜常喜就觉得面对科考,紧张的好像只有自己一样。
  天知道,从周澜每日里用的纸张数量上就知道,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简单。如今这点成绩,那也是大量刷题刷出来的。
  所以姜常喜还是心疼周澜的,看星星什么时候都能看,能抓紧时间休息还是早点休息的好。
  周澜拉着媳妇不愿意回屋:“也难怪先生总是认错,这星空每天都不一样。”
  姜常喜心说我能同你讲,包括咱们站着的地方,一直都是在运动中的吗?所以还是一起欣赏美丽星空吧。
  姜常喜就心疼万安寺的大和尚,被先生逼迫着仰望星空学习的时候,多糟心呀。
  先生没学出来什么,小夫妻的感情深了。
  后来先生不喊弟子们一起仰望星空了,周澜自己还偷偷的拉着媳妇出来晒晒月亮呢。
  大利就比较糟心,最近姜汤都要当茶喝了,明明知道大晚上的出门要挨冻,为什么非得出去呢?
  姜常喜就认识到一个问题,先生的眼神不太好。不然那么亮的星星怎么能认错呢。
  也是她这个当弟子的不孝顺,难为先生,这个岁数了,眼神不好,还学什么星象呀。
  都已经开始用水晶做灯罩了,怎么就没有想到给先生磨出来一副老花镜呢。
  可能做出来的东西,技术差点,精准率差很多,可了胜于无呀。
  为了弥补愧疚,为了讨好先生,姜常喜开始着手折腾老花镜,碰到的阻力不小,关键是知识水平有限,得慢慢试。
  每次遇到知识盲区的时候,姜常喜就感叹自己怎么这么孝顺呢。多为难的事情呀,还在折腾呢。
  然后就同凹透镜,凸透镜杠上了。到底试哪个呀?愁死了。
  幸亏入冬了,没什么事情做,不然谁忙的过来呀。
  就这先生还同周澜说呢:“你这媳妇稀罕亮晶晶的玩意,成天折腾着玩。”
  姜常喜听到的时候,抿着嘴巴自己生闷气了,她为了谁呀。怎么就还成了贪玩了呢。还是祸害水晶这等贵重之物,先生可真是会挤兑弟子。
  (本章完)
 


第445章 事业扩展
  等大贵回来的时候,姜常喜的镜片也就磨出来一个。拿给先生试戴。
  先生眼睛都瞪圆了,对着过来观看效果的大利:“你这丫头脸上怎么还有雀斑呀。”
  所以眼睛花也挺好的,你看原来的时候先生的眼里全都是美女。
  姜常喜嚯了一声,知道您看清楚了,可也不能这样伤人呀。
  大利耷拉着脸,恼怒的说道:“您看错了; 那是眉笔碰了一下。”然后扭头就走了。
  要知道,大奶奶磨这玩意的时候,一半都是她出力的,谁知道先生张嘴就这样伤人。
  姜常喜失笑:“先生,大利那可是姑娘家,臭美的很,您怎么能这么说呢。”
  先生欣喜的摸着水晶片:“这丫头的祛斑长得是地方; 俏皮可爱; 就是脾气急了点; 也不等先生我说完,就恼了。”
  您若是非得这么说,别人也没有办法,只不过,亡羊补牢,晚了点,大利姑娘没听见这番夸奖。
  先生被水晶片欣喜的也顾不上大利那丫头了:“以往我竟然没有看清楚过,这玩意可真好。就是看久了有点晕。”
  姜常喜:“看书的时候戴,不看书的时候不戴,我还可以再折腾折腾。”
  先生直接把水晶片藏起来了:“不行,不用,就这样挺好的。”折腾坏了怎么办。
  姜常喜有什么办法呀,先生拿着水晶片就不撒手了。都不给你继续研究改进的机会。
  好在府上不缺这玩意,知道了应该往哪方面发展,做起来也容易。
  大贵端着烤鸡,烤鸭进来; 先生特意隔着水晶片观察了半天:“原来色泽还这么喜人。”
  大贵听闻这话; 心说,我以往折腾出来的卖相,原来都白瞎了:“先生您以往到底怎么吃的呢。”
  先生还为自己辩驳一句:“以往先生我的眼睛也能看清楚的,不过就是费力一些。”
  然后抬头隔着水晶片看向大贵:“你这丫头长不错呀。”
  大贵羞红了脸,赶忙退下去了。没想到先生竟然是这样的人。
  姜常喜心说,先生不是在调戏大姑娘吧。还是太高兴,一时间控制不住激荡的心情了。
  就听先生那边说道:“夸奖两句,这丫头跑什么,能把吃食做到味道好,看着颜色还好的,这手艺当真是不错。这丫头当之无愧的。”
  好吧,人家就是在夸大贵的手艺呢,很单纯。是他们想多了。
  姜常喜:“大贵特意做出来给您解馋的。”
  先生对大贵更赞赏了:“这丫头心思也好,不错,不错很不错。”
  大贵回来了,京城那边的作坊情况,不好不坏,连着账本子都带回来,给姜常喜看过了。
  大贵恨烦恼:“手艺都是一样的,味道没有差别; 可就是不如保定府这边卖的好。”
  姜常喜在心里已经分析过了:“保定府怎么能同京城比; 京城那是富贵之地,什么好东西都有,再说了地方差异,口味也会有差异的,这事不怪你。慢慢来不急的。”
  大贵很愧疚,花了那么多的银子,投入那么多的精力,结果收益平平:“是奴婢辜负了大奶奶的期望。”
  姜常喜:“已经很不错了,快别多想,这账上还有盈余的银子呢,也不少了。”
  怎么能一样,若是同样的投入放在保定府这边,收入要多上几倍的。
  大贵:“京城那边,李小娘子没少帮衬奴婢,夫人也见过奴婢的。还有就是林大爷那边,大小事务都有过问。”
  除了庄子上的事情,还有一些人情往来,大贵都仔细的记下来了。
  说完偷偷的看向自家奶奶。说真的林大爷这样的亲戚当真是少有,不过大奶奶未必欣喜林大爷如此插手自家府上的事情就是了。这点大贵心里还是有数的。
  姜常喜也没想到,林表兄热情到这份上:“大爷回来了,林大爷那边的事情自有大爷呢。”
  跟着询问大贵京城的事情:“夫人那边可还好。看着夫人日子过的如何,心情可还算是高兴。”
  大贵据实以告:“夫人看上去眉眼开阔,脸色红润,瞧着心情应当是很好的。”
  这话也就是同大奶奶能这么说了,当着大爷的面,大贵都要斟酌一番,毕竟那是自家大爷的亲娘,改嫁到李府的。
  姜常喜:“那就好,那就好,娘日子过的顺遂,回头记得同你家大爷叨咕一句。”
  大贵心说,未必大爷就一样高兴,即便是高兴,怕是也有些许失落的,算了这事自己可不能乱掺和。
  跟着就听姜常喜说道:“没想到我李家妹妹竟然是如此性情的人,当真是让我汗颜。”
  大贵:“李小娘子让奴婢带过来些布料给大奶奶,都是京都流行的。”
  自从回到保定府,姜常喜忙着的事情太多,当真是没什么功夫惦记别人。有点辜负佳人。
  李家这位妹妹有心了,竟然还关照着自家的庄子。
  姜常喜寻思着,得寻些好东西让人给李家妹妹送过去:“对了,李家妹妹的亲事可曾定下。”
  大贵摇头:“奴婢不知。”
  姜常喜:“但愿李家妹妹能得遇良人。”
  大贵:“李大人对庄子上的事情很上心,特意让人过去帮衬过。还让人同奴婢说,会让人留意合适的田庄。”
  大贵在这时候开口说这个话,姜常喜那是明白的,这位李伯父对他们如此的友爱,那就是想要他们以后能够多多帮衬李家妹妹。
  不论是不是有李伯父的用心,姜常喜对这位李家妹妹都印象好,愿意深交:“不论其他,只是愿李家妹妹那般的小娘子能够过的顺心顺遂。”
  大贵:“那定然是会的。”
  闲话之后,主仆主要还是说作坊的事情,姜常喜:“保定府这边,你还是要辛苦一下,我让人建了作坊,黄豆也发酵好了,其他的杂粮也都处理好了。”
  只等大贵师傅回来指点江山了。
  大贵信心满满的说道:“回头奴婢就过去庄子那边,年前肯定能把做好。”
  大贵满脸佩服,自家大奶奶经营有道:“到底是大奶奶坐镇的保定府,原来的作坊都不够用了。”
  被自家丫头如此夸奖,姜常喜怪不好意思的。
  (本章完)
 


第446章 新婚后遗症
  第二天姜常喜在府里先帮着大贵接风洗尘,大贵在庄子上那是非常受欢迎的。
  连常乐都拉着大贵,说不着急去庄子上,要在府里先歇歇,事实上,一家子人都想要尝尝大贵师傅的手艺而已。
  先生都同姜常喜建议:“不然咱们就去庄子上好了吗,左右庄子上比这边暖和。”
  大利在边上频频点头; 先生说的太对了。
  姜常喜心说,知道的,您是追着大贵的手艺过去的,不知道的以为您为老不尊呢。
  昨天才夸过人家大姑娘不错呢,莫不是忘记了。今儿还要追着过去,您这个岁数; 不妥; 非常不妥。
  不过好歹是先生,而且知道自家先生真的就是口腹之欲,只要自己别乱想,就没有别的意思。
  姜常喜抽抽嘴角,不在看着先生了。至于去不去庄子的问题吗,有些许感叹。
  要说夫妻感情,有时候有些东西变了,那是真的什么都变了。
  比如,若是放在原来的时候,先生如此说,姜常喜肯定是欣喜的答应了。她也想要吃大贵的手艺。
  可如今姜常喜就考虑了:“先生,常乐同夫君每日来往学院那边,咱们还是在府里他们来回的行程方便一些。”
  跟着还语重心长的说道:“路上时间太久,耽误读书的时间。”言语间都在指责先生,把弟子读书这么大的事情给忘记了。
  先生抬眼看向自家女弟子,后面这句话可以不说,说了反倒显得你在给自己找理由。
  先生都仍不住吐槽:“到底是不一样了,不错; 就该处处想到你夫君。”
  确定先生在讽刺自己; 姜常喜一脸的恼羞,明明还带着常乐呢,怎么就处处夫君了,难道自己成功的成了一介妇人。
  这个认识一点不让她开心,我可是走大女主路线的,不敢想一统天下,气宇非凡,那也不是围着男人转的呀。
  先生再次开口:“怎么,知道自己平日做的不好了,对我那大弟子关心的不够了。”
  姜常喜:“先生,弟子这就安排您去庄子上。”省的没事打击女弟子的自信心。
  先生嗤之以鼻:“把夫君放在心上,那是本分,还不愿意听,你能做到就不错了。”
  姜常喜心说,所以我就是拜错师傅了。学先生的学问,处世之道就好,其他的,就算了。
  为了追着会做美食的姑娘; 您就这挤兑自家弟子,合适吗?
  姜常喜:“先生; 难怪到现在弟子还没能有位师母,您如此这般,终生大事很难解决的。”
  先生瞬间就黑脸了,弟子忒不贴心,他老人家若是想要娶妻很难吗?师徒算是不欢而散。
  为了一口吃食,先生到底追着大贵的脚步去了庄子那边,美其名曰散心。
  而且听闻大贵姑娘回保定府了,慕名而来追着先生一起散心的文士还不少,谁不知道他们就为了吃大贵姑娘那份手艺,不愧是先生的一帮朋友。
  姜常喜就不知道这群人为了一口吃的,能如此曲折婉转。说的再好听,那也不能掩盖嘴馋的事实。
  姜常喜同大利嘀咕:“大贵有这么受欢迎吗?”
  大利:“那肯定是有,别看都是一技之长,相比于奴婢,大贵的本事,但凡接触过的都爱的不要不要的。”
  姜常喜点点头,没想到大利还能看的这么清楚,顺便讥讽自家大利姑娘:“你这论点很独特,同你这一技之长相比,接触过大利姑娘的,怕是都怕的不要不要的。”
  大利到不反对这点,不觉得被讽刺了,确实如此吗。
  跟着大奶奶身边卖乖:“大奶奶别人嫌弃就算了,您可不能嫌弃奴婢的一技之长。奴婢那是您的护卫。”
  姜常喜没好气的说道:“你会的我都会,别说的你多重要。”
  大利姑娘可傲娇了,人家就觉得,自己是大奶奶身边不可缺少的存在:“那可未必,奴婢声名在外,吓怕了多少人,大奶奶您比奴婢力气大,您敢让人知道吗?”
  这什么丫头呀,怎么说话呢,非的显摆你能耐是不是,吓怕的能算吗?
  姜常喜扭头就进屋了,不想同这丫头打交道。忒不会哄人。
  周澜忙着读书,可再忙,没把媳妇忘记了,虽然考虑媳妇的心思,已经很压制了,可依然是热情的让人吃不消。
  夫妻吗,总是要互相适应适应的,日子都是过出来的。总是要找到相处的平衡之道。
  这才几日,姜常喜就发现,自己变了,大部分的心思竟然都放在周澜身上,所以在眼前晃来晃去的日夜相处还是很管用的,促进夫妻感情的。
  周澜的感受最直接,媳妇心里有没有自己,难道他还能感受不到吗?当真同以前不太一样了。
  偶尔周澜都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同小舅子比肩了,新婚燕尔,蜜里调油不过如此。
  心情好的周澜每日里嘴角都是咧开的,看到媳妇的时候咧的更大。姜常喜自己都有点招架不住。
  李郎君那么内敛的人都看不下去了:“知道你心仪弟妹,如今得偿所愿,可也不用到如此地步,整日里龇牙咧嘴的,你就不怕先生们找你麻烦。”
  周澜自我感觉良好,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我这几日读书认真,每每都有新的感触,做出来的文章也颇有几分韵味,先生们为何要找我麻烦?”
  李郎君看着周贤弟心说,这沉稳的贤弟成亲以后,气场都变了,指着远处的枯藤:“贤弟看那里景色如何?”
  周澜心情好,眼里处处都是景致:“别有一番韵味。”
  李郎君打个冷颤:“没救了,贤弟如今是看什么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