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236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236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好好地从殿试出来,同媳妇一席话,愣是让新科准进士失落的找不到方向了。
  周澜好半天才问一句,殿试过了,以后都不需要在科考了,所以你这就放松了,不用鼓励我了,想怎么说怎么说,放飞了吗?
  姜常喜:“难道你还想时刻都是科考那样的状态,让我常备鸡汤吗?”
  然后夫妻二人再次陷入沉默,最后周澜:“嗯,也对。”好吧,你看妥协一方,立刻气氛就好了。
  正常状态生活过日子多好,她连奇遇都不在惦记了呢。
  反倒是大利高兴坏了,原因就是今日的银子白得了。
  (本章完)
 


第593章 苟的一批
  付郎君说了,等放榜宣旨那日,还要大利姑娘在辛苦一日。银钱照付。
  多让人眉开眼笑的事情呀,不过人家大利姑娘态度拿捏得好,一脸的不耐烦:“奴婢是做下仆的,哪能如此随便离开我家奶奶身边,郎君还是另请高明的好。”
  付郎君:“大利姑娘放心,不会让大利姑娘为难的,某定当同周郎君商量妥当,还请大利姑娘在费心些许。”
  好吧,人家大利姑娘这才带着人昂着下巴颏子打道回府。
  跟在大利身边的齐大,对大利姑娘那是老佩服了,他们当下仆的,挣银子的人,还能对主家这般态度,当真是崇拜了。不愧是大奶奶身边的人。
  大利姑娘回府就现原形了,在周澜面前询问了不下三次,到底什么时候放榜,可见是盯上付郎君兜里的银子了。
  姜常喜心说,难怪付郎君的时候,先考虑把大利抬回去做贵妾,见不成才雇佣的,光从银钱上来说,就前一个更节省一些。
  这要是大利一个没稳住,真的被付郎君哄了去,就给人做白工了。聘一个贵妾,可用不了这么多银子。
  姜常喜还掰扯着给大利算了这么一笔账。
  大利听的频频点头:“奴婢出嫁的时候,还要带嫁妆呢,他是不是还想着赚一笔。”
  倒也不至于,毕竟嫁妆是女子的私产。自己是不是说的有点过了。让大利有点防备过当。
  周澜也看着自家媳妇,付郎君倒也不至于如此龌龊,只不过看上大利的一身本事,也不是假的。
  姜常喜立刻转移坏提:“不知道这付郎君才学如何,瞧着怎么还有点门道,唯恐被人盯上一样。”
  周澜哼了一声,然后:“还是不错的。”口气虽然酸,可也得实话是说。
  姜常喜扫一眼周澜,就说到:“看不出来,那么迂腐的书生,竟然还是个会学习的。”
  周澜听到这话果然心情好了许多,媳妇看不上迂腐之人:“听闻这位付郎君,在当地名声很盛的,三岁识字,五岁读书,七八岁的时候,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了。”
  姜常喜比较不服气的,自家常乐比他强多了,显摆了吗,还神童,吹出去的吧:“比咱们家常乐也没强到哪去。”
  周澜:“付郎君一路科考过来,解元,会元都是囊中之物,年纪比我还差了些。实至名归。”
  少年英才,也不过如此了,周澜得承认,他嫉妒了。
  姜常喜不以为然:“难怪被人盯上了。”
  大利听了半天,担心的问了一句:“就不知道家资如何,不会付不起奴婢银子吧。”
  周澜心说,你们的关注点是不是偏了。姜常喜默默的看一眼大利:“你想多了。”
  好吧,只要付得起银子,不耽误自己存嫁妆,大利就开心了:“大爷大奶奶说话,奴婢不插嘴。”
  好吧,这位终于意识到她有点多余了。
  姜常喜:“等以后咱们常乐大了,可别这么早就撒出去,你看看多受罪呀。即便是高中了又如何,这样年轻的小郎君,陛下就能信任他坐堂断案吗。”
  周澜得说,媳妇说的有道理,想到自己同这位付郎君年纪相仿,怕是要遇到一样的困难,这个可真是愁人。
  谋缺的时候,怕都是从旁辅助他人的差事。年纪小,阅历短,明摆着的弊端。不如多在京城观察,学习一段时间。
  大利那边对着姜常喜说道:“大爷年纪似乎同付郎君相仿。”
  姜常喜这时候就不讲道理了,绝对的双标:“那怎么能一样呢,咱们家大爷那可是有家小的,自然要比付郎君成熟稳重,看上去就知道,那是不一样的。”
  虽然被媳妇肯定了,可周澜还是觉得不对味,抬头就对着姜常喜甩了一句:“你觉得我显老。”
  姜常喜瞪一眼大利,你不开口多好,有你这么坑人的吗。
  大利赶紧闭嘴,又说多了。
  姜常喜好话不要钱一样的对着周澜一通输出:“我是说你更稳重,瞧着就让人信任。岂是付郎君那般的毛头小子能比的。这个同年龄没什么关系,主要是心智够成熟,够稳重。”
  周澜挑挑眉:“还是看上去岁数大,还内里藏奸。”
  欲加之罪,姜常喜:“岁数就在这摆着呢,也不知道那些录取的人是不是看内在,这不是也没有办法吗。”
  周澜忍不住就笑了:“你快别操心了,也不是考中了立刻就有官做的,听闻还要去专门的衙门口学习一段时日呢,同读书没有区别的。”
  姜常喜点点头:“那可真是太好了,有这段实习期,以后不管作什么好歹不至于摸不到门路。”
  周澜:“如付兄那般的学识,怕是要到翰林院那边跟着老翰林们一起学习,如我等这般,若是没有什么门路也只能去一些衙门口学习。”
  没有说的是,在翰林院学习的那可牛气了,那是给朝堂培养中枢人才的地方。
  姜常喜还是懂的,翰林那就是内阁的对口输出,虽然说朝代不同,可大体上应该差不多。
  不想给周澜压力,只装作不懂:“哪都好,学到东西就成,咱们要不要打点,打点,好歹不那么辛苦。”
  周澜:“说这些还太早,我这也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做不得准。究竟如何,还要放榜之后,看上面的安排。”
  姜常喜:“说的也是,咱们现在都是胡思乱想。话说付郎君当真有这样的学识吗?我也没瞧见他身上有什么光环。”
  周澜:“学识扎实的很,在江南的时候,我就听闻过付郎君的名头。”
  跟着说道:“这次会试,其实还遇到了许久不见的朋友,要麻烦常喜备上些许表礼,去拜见一番。”
  姜常喜惊奇了,来京城这么久,竟然现在才去拜访,会不会失礼:“你还有我不知道的朋友在京城,为何原来没有走动,会不会失礼?”
  周澜:“如何就失礼了,殿试以前,大家都在努力读书哪有时间应付这等礼节,初来京城,会试当前,他们都忙着备考,我也忙着备考,大家都没有怎么联系而已,如今殿试都已经结束了,正好走动起来。”
  (本章完)
 


第594章 自信了
  姜常喜点点头,也对,情况都一样,大家互相都能礼节体谅。
  跟着周澜解释,都是先生带着他游学的时候,认识的各家书院的学生。
  别看都名不见经的,可都是学识扎实的; 在当地还小有名气。
  姜常喜心说,能顺利从殿试里面出来的,自然没有泛泛之辈。
  这也够低调的,提前连个招呼都不打,死命的窝着学习。都是卷王呀。
  话说这么一群人在一起,安全吗; 姜常喜:“你们这不是没事整事的吧。”
  常喜小心谨慎惯了; 难怪有此一问; 周澜:“常喜想多了,我们正经论学问,闲话不谈的。”
  没啥问题,同周澜要了名单,姜常喜直接给人准备表礼去了,当然了要周澜从旁协助,询问清楚,什么样的友人,送礼这事很有讲究的。
  周澜很随意:“无需贵重,重在心意。”
  姜常喜让人送的,都是自家的特产,也绝不会让人说敷衍,怠慢。
  周澜带着小舅子,这才开始在京城走动。来往之间,这些同科就熟悉起来了。
  姜常喜就看出来点门道,人家不是不走动; 不是真的谁都不认识; 人家是等待最好的时机走动呢。
  相比之下李郎君的走动; 就有点肤浅; 盲目。
  这就是有先生指点的弟子优势。人家的人脉早就铺好了。
  根本就不是三言两语认识就结交的那种。姜常喜总结,拜师是个学问,交友更是门学问。
  她这样的脑子,反正是走不了这条路的,不得不说术业有专攻,以后还是多听周澜的吧。省的给人添乱。
  等到姜常喜府上有三三俩俩的读书人走动的时候,殿试的放榜也要到了。
  常乐私下同姜常喜说道:“姐夫认识的这些进士老爷,定然能去参加鹿鸣宴的。”
  姜常喜就笑:“你们说了就算?”还没出成绩呢,怎么就飘了。
  常乐同姐姐掰扯:“你即便是不相信我们也该相信先生,他们的老师都是同先生齐名的大家。若是没有点本事,先生是不会放这些亲传弟子出来的。”
  竟然还有这样的底蕴,姜常喜:“你们瞒着我的到不少。”
  常乐:“不是我要瞒着,是姐夫说,那些名号,都是虚名,而且都是外男的事情,不好拿到你面前乱说。”
  常乐对着姜常喜挤挤眼:“你是女娘; 你不懂,游学的时候; 才见识到我们的肤浅不足,看着他们才华横溢,一不小心会自卑的,那时候,姐夫不说,那也是,咳咳,你懂的吧。”
  懂什么懂,你一个小娃娃,挤眉弄眼的说的什么。
  姜常喜抽抽嘴角,宁愿相信周澜嫉妒别人了,也不愿意相信周澜心眼多。
  所以我这到现在什么都不知道,没听闻过,各路才子,原因是周澜的嫉妒。就这么安慰自己吧。
  姜常喜:“他说什么你都信呀?”
  常乐:“他说的也没错呀,都是虚名,我以后肯定能名满天下的,你认识我就够了,认识他们做什么。”
  姜常喜终于认识到,骄傲原来可以让人如此盲目,以后常乐的教育还是改一改吧,不能在无脑夸了。
  当然了眼下,看着常乐大公鸡一样昂着胸脯子,还是赏心悦目的:“成吧,认识常乐一个,比认识整个江南的文人都让我觉得兴奋骄傲。”
  姜常乐心满意足的点点头:“我会让我家常喜骄傲的。”
  还好这孩子也是个心里有数的:“不过我还没让你骄傲以前,你可不能出去乱说。”会很丢人的。
  姜常喜终于忍不住笑了,原来常乐也知道自己斤两的吗。
  一直到常乐要恼羞成怒了,姜常喜才忍住不笑了。
  姜常喜:“咳咳,你还是说说你过来做什么吧。”
  常乐这才整理一下衣服,然后对着姜常喜礼节性的抱一下拳:“我受诸位兄台之拖,过来感谢常喜你的。”
  姜常喜指着自己鼻子:“不是让我准备酒宴吧?”
  常乐:“姐夫同我认识的好友,怎么会如此现实呢。不来,常喜也要辛苦准备酒席宴会的。主要是感谢常喜你弄出来的科考神器,让他们在这次会试中,能够安心读书。”
  姜常喜被说的脸红了,她也是为了赚钱:“这个,我倒是不敢居功,毕竟我也没做什么。”
  常乐也羞涩了:“还是要感谢的,我同姐夫,把你的考篮都有送给他们。”
  人家借花献佛做的好。友情也不是一点维系没有的。
  原来人情都是这么做的,自己倒也不算是无功受禄。
  不过周澜回来的时候,姜常喜那是真的审问了:“你是觉得我一个内宅女子,没有见识吗?”
  所以外面读书的事情,认识友人的事情,回府之后对着女眷闭口不谈的。
  周澜立刻就知道什么事情,知道媳妇气的是什么,人家笑眯眯的:“常喜莫多想,常喜的见识,本事,让男儿汗颜。”
  跟着人家又说了:“为夫主要是考虑,常喜你这么好,为夫一个人知道就好。”
  何况让你认识那些,比我不相上下的郎君,我也有危机意识的好不好。
  所以男人苟不苟,那真是要过着看的。
  姜常喜就那么看着周澜,挤出来一句:“周大爷可真是心宽。”
  周澜一点不觉得讽刺,我那是防范意识强,拉扯媳妇的袖子,小意温存:“我就是小心眼了。”
  姜常喜差点气笑了,你这怂怂的硬气玩给谁看呢,你哪来的脸,说的如此理直气壮。
  姜常喜:“可不敢这么说,我就想要告诉你,信任,比你成天动小心眼要好的多。”
  周澜眼角勾着媳妇,手还不老实的拉着媳妇的袖子,那副姿态呀,没法看了:“我这不是知道错了吗。”
  这绝对不是知道错了态度,,姜常喜:“如今周大爷为何觉得内眷能同您分享友人的喜悦了。”
  周澜抿嘴不吭声,一眼一眼的看媳妇。
  姜常喜,哈了一声,难道是科考带给他的自信。觉得自己准进士了,有底气了,话说成绩也还没出来呢吧?
  媳妇没开口,眉眼间,那份质疑,周澜还是明白的,也不敢说,就是这么会试,如今事实证明,我不比他们这些有才子名气的人差。
  瞧着周澜的脸色,还有同她一样挑起来的双眉,姜常喜懂了,就哈了一声。狗男人,真苟。
  (本章完)
 


第595章 不便宜
  好在姜常喜对于认识各路才子也没有兴趣。
  若是各地富商,姜常喜肯定要同周澜掰扯掰扯的。那是她的领域。
  到底败在了,周澜的组合拳之下。毕竟周大爷连色相都出卖了。所以就这么轻易的原谅了。
  周澜那是大大的松口气,亏得自家常喜大气,越发显得他这个男人格局有窄,心眼有点小,汗颜; 惭愧的很,不过不想改。若是时光退回,他还是会这么做的,希望常喜眼里都是他。
  常喜心里装着常乐他认了,常喜心里装着财气他忍了。真的不能装那些才子了。
  姜常喜很是检讨了自己一番,作为女人太好哄了。至少下次绝对不能这么没有原则。不能这么便宜。
  然后就看到周澜对着她咧嘴,露出来八颗雪白牙齿的笑容; 一阵昏眩; 额,原来自己还是这么便宜,一个笑容就收买了。
  庶日,在周大爷的笑容魅惑下,周大奶奶为这些人准备了宴席。
  这些来自很多地方的准进士,有幸吃到了大贵的手艺,一个个的从周府出去都要感叹一声,名不虚传。
  周郎君,周贤弟的内眷贤惠,更是名不虚传,难怪能够为了夫君科考,费尽心思,弄出来那么多便利神器。
  还有人对着那些年轻还没娶妻的青年郎君说道,娶妻当效仿周郎君。
  没说的是,最好娶身边丫头身手好点的,顺便厨艺也一级棒的。当然了主要是还是人家周郎君的内眷,贤惠,心里都是夫君。这些科考神器就是最好的证明。
  周澜行事向来周到; 这样的宴席,自然不会落下李郎君。
  李郎君最近应酬少了许多,原因是,那些结交的友人,大半都遗憾的回乡,准备三年之后卷土重来了。
  过来瞧见周府宴席上的各路人物,只能说,心酸了。最近李郎君身边都是分离的落寞,难得这边如此的喜庆。
  李郎君本来还想劝说周澜,科举不光看学问,该抓住难得的机会,认识同科,铺设人脉。
  结果呢,自己想少了,人家周贤弟不是没有人脉,不过人家低调,还没到显露人脉的时候而已。
  酒宴上这些有来有往的郎君,哪个不是当地叫得上名好; 微有薄名之辈。更重要的是,都是准进士呀。
  一场宴席,竟然比他在京城摸爬滚打两个月认识的人都多,而且含金量高呀。
  李郎君颇为落寞的仰头望天,感叹,这就是差距。后悔当初没能同周贤弟一起去游学。
  想这段时间自己蝇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