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246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246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澜可不知道先生的纠结,听着先生分析之后,瞧着榜单半天:“如此; 弟子到是有一小半的机会。”
  这已经是天降的惊喜了。
  先生怕自家弟子骄傲,跟着说道:“除了状元,榜眼,同你一样年轻俊秀的进士可还有几个呢。竞争压力还是有的。”
  周澜确实有点飘:“可弟子算是年轻人里面排在前面一些的。”
  先生:“还是那句话,除了前三甲,余下的都差不多。还是需要些机缘的。”
  师徒两人未尽之语是,不光是年轻的,学问好的,还有家底、底蕴比你强的,人家是一个家族的力量在为子弟谋划。这些才是他们最大的阻力。
  周澜不是个不通人情世故的,明白机缘不是在府上等来的。他的竞争只能更残酷。
  先生:“说起来还是探花郎有几分运气,瞧着你们这科进士,怕是探花郎要得重用。”
  周澜挑眉,有些不服气的,可名次这玩意,也不是你不服气就能改的,这辈子提起他们这届科考,怕是就有人提起付探花的。
  先生瞧着大弟子那略微不太顺畅的脸色调侃:“怎么?是不是后悔了,若是你再读三年五载,莫说探花,即便是状元,先生我也是可以期望的。”
  骄傲可以,得认清自己的实力,先生这是给自家弟子提前打防御针呢。嫉妒可以让人进步,嫉妒也可以让人嘴脸丑恶; 希望大弟子能继续这么俊朗才好。
  如今的自己实力不如人; 那是事实。天下能人那么多; 周澜还不至于跟自己过不去呢,想开了:“先生弟子不后悔。”
  他不会为了一个噱头,让自家夫人没有个官眷身份,凭本事折腾出来的银钱,还要担心别人惦记。
  他要让自家郎君,小女娘,选择上最好的官学。那是他当爹的责任。
  这些自然是不能同先生说的,不过周澜心里那是有数的。他不会为了那些或许的可能,去消耗时间。
  他周澜上有老下有小,任性不得。
  周澜跟着就说到:“您的弟子,即便不是前三,也不会泯灭于人群的。您该相信,子弟是您一点一点教导出来的,他会一点一点,一步一步璀璨。”
  傲气还在,很是让先生赞赏。
  先生有点激动,不过还是说道:“倒也不用多璀璨; 先生我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只要你们过的舒心; 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 不觉得不得志,这就够了。”
  周澜被先生说的,豪情壮志都没有了,有那么一点点的窝心。爹若是在的话,也该是这般心疼自己的。
  姜三老爷迈步进来:“当人先生的,竟然还担心弟子委屈?瞧着你家先生这呕心沥血的劲头,我都不敢收徒了。”
  先生扫一眼姜三老爷,话说的可真好听:“你也不用如此捧着我?”
  姜三老爷:“我是真情实感,可不是奉承你。”当然了,若是先生能为自家姑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也是乐意看到的。
  本来周澜以为,他们师徒之间,不需要言语的,就能领会这份情谊的,如今看来,还是要言语表达一下的,酝酿一下情绪:“先生待弟子的情分……”
  先生赶紧把自家弟子的话头打住:“千万别来这套,先生我不吃这套。说正经的吧。”
  周澜脸红,他真的一套都没用。委屈呢。
  先生同姜三老爷开始盯着榜单瞧,能同自家姑爷有一争之力的进士,家世,背景扫一眼就心中有数了:“机会确实有。不过竞争很大。”
  姜三老爷忧虑:“即便是留在京城,那也分好些地方呢。”
  先生:“这个不用考虑,既然是留在京城,自然是往中枢努力。”
  周澜:“先生说的是。”他也是这么想的,想要长见识,自然是该从权利中心最好。
  姜三老爷就觉得这对师徒想法有点高,怕是有难度:“这要有运气的。”
  周澜这时候倒是洒脱了:“总要试一试,最坏也不过是外放而已。”
  先生:“若不是你从小跟在令尊身边,早早见识过,这个时候能够外放合何尝不是最好的历练。”
  京城水深,若是脑子不够用,随时玩完的。
  姜三老爷:“我那周兄是大才之人,若是周兄还在,该是为二郎高兴的,二郎去哪?做什么?周兄都会高兴。”
  没说的是,怕是周兄早就把儿子的前程谋划好了,可叹周兄没的太早了些。他这个老丈人,到底不在朝堂,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所以他要努力了,姑爷不是一个爹都没有了,这不是还有他在吗。一句生生的把姜三老爷的斗志给激起来了。
  先生扫一眼姜三老爷,你比你姑爷怎么还伤感呀?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姜三老爷:“进士之身留在中枢,即便是前三甲也不会超过六品在翰林院做个侍读,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周澜明白,这怕是需要状元,榜眼才可以的,他这样的别说六品,七品能捞上就不错了。
  没品级,能跟着在翰林院内行走,那也是殊荣。他本来想要去国子监当个助教的。
  先生那边竟然来了一句:“做个行走,会不会觉得委屈。”当真是看自家孩子,哪都好了,人家都不见得愿意要你,还敢说委屈,反正周澜是不敢的。
  周澜腼腆的表示:“常喜说了,府上不差弟子这些俸禄养家。”人家不说委屈,人家说家庭条件能承受。
  先生:“那是,指着你的俸禄,先生我还不如去学院谋个先生当当呢。”
  说起来有点瞧不上男弟子,以后升官了,怕是也要靠女弟子养家的。
  然后先生对着姜三老爷的时候,说话就客气多了,他们师徒以后还要在女弟子手下讨生活呢。
  周澜:“也还好。”不然能说什么,家底没有媳妇厚实。
  先生摇摇头,同姜三老爷分析:“齐府是武将人家,这事不好插手的。”
  姜三老爷:“同先生想到一块去了,怕好心办坏事,给二郎仕途填乱。”
  (本章完)
 


第619章 回乡
  周澜:“舅舅那边,表兄同我成绩相当,怕是如今也在为表兄盘算呢。”所以顾不上他的。
  先生点点头,满意的是弟子,能想到这里为自己多打算,没有假清高。
  至于李府,三人都没有提; 那就是有的关系能走,有点关系想都不会想。
  先生在书房里面背着手转圈,琢磨着自己这点人脉:“倒是可以从书院那边试试。打铁还需自身硬。”
  周澜觉得自己实力还可以:“先生的意思是。”
  先生:“自从到了京城,你一直闭门读书,在江南游学的时候,好歹还能以文会友呢,到了京城这样文风鼎盛之地; 怎能空手而归,很是应该长长见识的时候了。”
  姜三老爷深以为然,到了该扬名的时候了。
  周澜挺不好意思的,说的太实在了:“这个,京城之地,藏龙卧虎,弟子怕要拖累先生跟着丢人了。”
  先生同姜三老爷,瞧着周澜的态度,就觉得挺好,知道要丢人也要试试,敢拼就成。
  虽然说时间上挺紧迫的,不过人家周澜第二日就按部就班的陪着先生去拜访好友了。
  当然了先生的友人们,不是在学院教书的先生,那就是一方大家,坐在一起,除了喝酒; 谈天; 那就是拼徒弟呗。
  往日里先生都是带着小弟子常乐出门的,小弟子自幼聪慧,早就给先生长了许多的脸面。
  如今人家大弟子进士及第了; 立刻带出来显摆。这些友人们,心里就不太舒服。
  不用先生特意撺掇,那些友人也不会放过周澜这个弟子,到了他们找场子的时候了。
  琴棋书画,文章,诗作。一轮轮的下来的,周澜虽然不说样样出彩,可文章,同书法两样能够博得掌声,那已经是不错了。不得不承认,人家文斋先生的弟子,各有千秋呀。
  席间就听到先生朗朗笑声了,可见周澜表现的不错。他们师徒出来扬名的,不怕这些找茬的。场面弄得再大一些才好呢。
  吃过人家周府酒席的友人:“你这弟子挺扎实呀,还以为你就冲着人家府上吃食过去的呢,没想到真有俩下子。”
  先生可傲娇了:“我是那么肤浅的人吗,我这弟子练习书法,日日不坠,聪慧提不上; 可勤奋那绝对是一等一的。”
  听听人家夸的,让别人都不想答茬了。一个聪慧的神童,一个靠勤奋读出来的进士。哈。
  友人们哼哼两声:“你这小弟子聪慧,大弟子勤奋,竟然被你占全了。”
  先生那神采都要遮不住了,情绪相当肆意飞扬,这人分析的还挺正确:“弟子吗,在精不在多。”
  我还有半个弟子专攻人情世故,银钱往来呢,我骄傲了吗?我都没显摆呢。
  所以说,这不是周澜在扬名,这是先生在给弟子拉仇恨。
  然后周澜就感觉自己好像不太受长辈们欢迎,而且临别的时候,长辈们都说了:“你家那菜色当真不错。”
  竟然没有人说,他的文采呢。这算是成功了,还是没成功呀?
  先生光撸着胡子傻乐了,今日就是他文斋抬头挺胸子时,比弟子他老人家完胜。
  周澜在自我怀疑,师徒二人出来走动了两天,竟然是四处受敌的吗?
  徐小郎君同周澜告辞,人家高中进士,要回乡祭祖,待到从保定府回来,怕是吏部的任职安排也就下来了。
  所以徐小郎君拉着周澜这个三姐夫依依不舍,很是伤感。他还没有同三姐夫亲近够呢,就要各自奔赴前程了。
  万一不巧,两人任职天南海北的,谁知道下次见面什么时候呀?
  周澜也被带的有点伤感:“六妹夫不必如此,咱们连襟的缘分在那呢,说不得能在一块呢。”
  徐小郎君想想自己的名次,同三姐夫差的太多,这个真的不敢想的。
  姜常喜过来,把离别的气氛给搅合了,给六妹夫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箱子:“这个是送给六妹妹的,同六妹妹说,我不能参加她的婚礼很是遗憾,这是给六妹妹成亲的礼物,希望六妹妹喜欢。”
  徐小郎君脸色通红,人家这次回乡,主要就是成亲的,府上都已经准备好了,待他回去立刻成亲,然后不管天涯海角,人家要带着媳妇上任的。
  腼腆的说道:“多谢三姐姐,若是可以,我定然带着六娘过来三姐姐,三姐夫身边。”
  他想要抱大腿的心,那是非常真诚的。
  姜常喜:“定然能够心想事成的,到时候咱们姐妹在一起,家里长辈都会放心许多。”
  然后指着另一个箱笼:“还有给二姐姐的箱子。还要六妹夫费心。”
  其他姐妹的也都有,可同成亲的六妹妹肯定不能比。
  徐小郎君表示,分内之事,何况,三姐姐有自己的商队,说是让他捎带,他不过是到了保定府给亲眷们带句话而已。
  李郎君会试,殿试的成绩都不算是理想,可那也是进士老爷,最近有些许失落,每日里都是在同新认识的友人们一起攒告别宴。这几日都是沉浸在伤感的气氛中的。
  今日同徐小郎君一起回乡,身后的友人一群,相比之下,周澜同徐小郎君这边显得冷清多了,竟然多一个外人都没有呢。不得不说,他们连襟似乎有点独。
  徐小郎君扫一眼三姐夫,才说道:“若是能同李兄这般结交,结交如此多的友人,不在榜上也无遗憾的。”
  然后不着痕迹的说道:“听闻李郎君对殿试的成绩耿耿于怀。”
  周澜点点头,针对前一句,给予李郎君肯定:“李兄性情豪爽,咱们多有不如,还是好生读书吧。”
  徐小郎君笑眯眯的:“我听三姐夫的。”
  徐小郎君觉得一同从保定府来的,李郎君乡试的成绩,同三姐夫不相伯仲,如今会试成绩差了些,而三姐夫依然如故,李郎君耿耿于怀的未必是成绩如何。
  徐小郎君在提醒三姐夫,嫉妒挺可怕的。
  周澜叮嘱妹夫:“一路上要小心行事,可以起早,莫要贪晚,早早的找到宿头才对,更不能贪玩,二姐夫把你交给我,定然要一路平安的回去保定府的。”
  (本章完)
 


第620章 出行必备
  徐小郎君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份连襟之情:“三姐夫尽管放心,我这一路上有家仆照顾,还有李郎君同行,何况还有三姐夫找的镖师。再妥当没有了。”
  跟着解释:“听闻还有学兄们一路同行呢,虽然未见得一直到保定府,可也要同行一程的,三姐夫尽管放心。”
  就冲妹夫这个相信人的态度,周澜就不放心:“人心隔肚皮,咱们用赤城的心同人相交,可该有的自我保护意思不能差了。你心里得有数。”
  姜常喜更是递给徐小郎君几个话本子,都是读书人路上被人害了,谋取身份,或者家财,亦或者被人谋财害命的内容。对于徐小郎君这样的身份,很是提神醒脑。
  姜常喜一脸凝重的特意交代:“一定要尽快读完。住宿的时候,点灯熬夜也要读完。”
  徐小郎宝贝一样揣起来了,这怕是什么读书秘籍吧。不然三姐姐不会交代的如此慎重。
  徐小郎君对于三姐,三姐夫的厚爱,那真是感动到骨子里面了。他一定尽快看完。不辜负三姐,三姐夫的心意。
  周澜还要同李郎君告别,周澜拱手,笑眯眯的:“小弟在京城等李兄携嫂夫人进京。”
  李郎君身边的友人早就散了,李郎君看了周澜这边一会了,心下感慨颇多:“贤弟,为兄不如贤弟多矣。”
  这话从哪说起呀,好好地告别,怎么还换了调子,周澜:“李兄何出此言。”
  李郎君仰望长天,情绪渲染的非常到位:“我本读书人,读书才是本分,到了京城为兄虽然结交了无数挚友,固有所得,可四处奔走,忘记了读书人的本分。”
  哦,原来是说这个,看李郎君情绪酝酿那么久,气氛都渲染的萧瑟了,还以为他要干嘛?
  周澜觉得吧,这话的太对了,他也觉得李郎君有点本末倒置。
  不过话不能这么说:“李兄这话却是偏激了,咱们都是多年苦读,学问早就在肚子里面了。李兄心胸开阔,才能得挚友良朋,怎能说有所失呢,即便是,也是,失得其所。”
  李郎君心说,周贤弟这话是半路硬生生的掰过来的,不然就变成了他肚子里面本来就这点学问了。
  李郎君:“贤弟莫要说了,为兄知道,肚子里面学问就这么点,苦读也未必能如何,可同贤弟相比,为兄不够勤奋,不够刻苦,到了京城,更是心思不在读书上。为兄很是惭愧。”
  这怎么还检讨上了,周澜:“李兄,是小弟不会说话了。”不然能说什么,他也不是督促委员会的呀。
  李郎君:“贤弟有一句话说得对,为兄也就剩下心胸豁达了,能得中进士,为兄已然欣喜若狂。为兄会带着夫人,寻一地方踏实做官,他日相见,为兄不会再继续惭愧的。”
  周澜:“李兄严重了,你我读书,自然是要施展胸中抱负的,李兄高才,定然心想事成。”
  李郎君对着周澜双手抱拳:“常联系,为兄会想贤弟的,记得替为兄同先生问好。”
  然后就分开了,再说下去就赶上中午饭了。
  当然了,人家周澜是给六妹夫准备了干粮的,那放不下的心呀,犹如老父亲。
  看的李郎君真的嫉妒了,难道他同周贤弟的情谊,总是差了那么点,就因为差了这层连襟的亲戚关系吗?
  徐小郎君走的更是一步三回头,若是能留在京城,在三姐姐三姐夫身边,才是最大的幸运呢,不说别的,这大贵的手艺他就有点离不开的呢。
  周澜遥遥的对着六妹夫:“这边的事情,你尽管放心。”
  徐小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