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274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274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是周澜看他不顺眼,他看周澜也不顺眼。没媳妇招谁惹谁了。你有媳妇你就得瑟了呗。
  哼,可惜这么愤怒都没有下车离去,可见蹭饭吃的决心有多大。
  周澜鄙夷这位探花郎,你府上倒是不差银子,可你当真不要脸呀。
  府上来了客人,姜常喜自然是要让灶房加菜的。而且因为府上有了外客,她自己一人用的饭。
  姜三老爷带着夫人去老丈人家好几日了,所以姜三夫人都没能陪着常喜用饭。
  周澜看探花郎能顺眼吗?这人若是不在,自家媳妇就能出来陪着他们一起用饭了。
  即便是常乐那也是愿意一家人一起用饭的气氛比这要好的多。
  所以探花郎的到访,当真是不太受人欢迎的。当然了不影响招待客人的菜色。
  不过人家探花郎一点不见外。吃过饭还同常乐去了书房。好像真的过来讨论学问的一样。
  周澜也没瞧出来探花郎对饭食有多热衷,略一思索对着先生说道:「弟子看探花郎就是贼心不死。」
  这人还惦记这自家丫头大利呢,周澜感觉自己引狼入室了。
  先生嫌弃自家大弟子,风度呢:「君子之风,君子之风。看看人家探花郎的气度。」
  周澜坐那边喝茶,心里相当不以为然。
  然后还让随风去同姜常喜说:「客人还没有走,让他们自己在内院找乐子就好。」人家这是防患于未然。
  先生就看着自家大弟子那边作妖了。这般防范倒不如早点给大利的亲事定下,那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还觉得大弟子有点缺心眼,人家探花郎来府上追求女郎,你一个不纳二色的郎君折腾什么?有你什么事?
  (/_)
  
 


第689章 再次被拒
  难道大利嫁给身边的小斯就好了?先生对两个弟子的想法,那是相当不理解的。
  难得有机会同大弟子闲聊,先生就说了些闲话:「探花郎的学问不错,观其性情也上佳。」
  周澜觉得先生对别人要求太低了,自己表现那么好,先生也没有如此表扬过,心下一片酸涩,连带着对探花郎的意见都大了,不以为然的说道:「那又如何。」难道先生要收探花郎做弟子?
  都是同僚,还是要相处融洽的,先生想要大弟子悠着点:「你又不是嫁闺女,何苦中间枉做小人。」
  周澜心说,原来不是想收徒,脸色好看了些。
  认真的同先生说道:「那可是同常喜一起长大的,情分不一样的,再说了,主要是常喜为他们准备婚事的的条件摆在那呢。探花郎明显就不能娶大利。」
  先生对女弟子的龟毛,那也是想起来就闹心,大弟子还跟着瞎闹腾:「你呀,不说也罢。」
  周澜就很不服气了,先生也就背后说说他这个弟子,常喜求先生给几个丫头找郎君的时候,先生可从来没有说过这些的:「您说弟子有什么用,好像您支楞起来了一样?」
  在给几个丫头说亲的事情上,先生确实不太实在,明知道不可行,那不是也应下了吗。就有点站不住脚。
  先生黑着脸,就不想搭理这个大弟子了。师徒二人说说私房话,这弟子怎么还扯到这上来了。
  他老人家也是真的没想到,探花郎摆在眼前,这猖狂的女弟子都瞧不上。
  以往先生对于女弟子那些给丫头找夫君的条件,那是心里打了折扣的,心说,若是当真有合适的人家过来提亲,怕是即便做小,这些丫头也愿意的。比如探花郎这样的。
  当然了那时候,先生可没敢想过有探花郎来提亲。
  不过如今先生不敢说这话了,是他少了见识,不知道女娘们竟然当真如此心气。探花郎的提亲,都能视若无睹,够狂,够不理智。
  不得不说,先生都高看了几位女娘好几个层次。也开始正视女弟子的话了。是个不光敢想,还敢做的。
  那边付探花郎往内院看了好几眼,瞧瞧天色,今日怕是无望见到大利姑娘的,付探花郎失望都写在脸上了。
  常乐眼睛都不抬,开口就放大招:「内外有别,内院同外院之间传话都是婆子走动。」
  意思就是,你在外院是看不到内院的女娘的,比如大利姑娘。
  被一个豁牙子的小郎君挤兑,探花郎脸色都红透了,强撑着面子:「咳咳,那个姜小郎君此话何意?」
  姜常乐这才抬头:「付大哥,你利用我,还不准许我说两句实话吗?」人家小郎君别看年纪小,是个耳聪目明的。
  探花郎理亏在前,不敢辩驳,幽怨的来了一句:「姜小郎君学问那么好,怎么还有时间对大人的事情,观察入微?」
  难道不应该所有心思都放在读书上吗?
  常乐抽抽嘴角,以后再也不相信友情了,难道在别人心里,我就活该是个书呆子?这么明晃晃的利用,我就该视而不见?
  定性了,这探花郎不是东西,常乐:「处处皆学问,家父,家姐从小就教育过,先生更是带着常乐去过许多的地方,常乐见识虽然还少,也还是有的。常乐只是读书的时候多,不是傻。」
  探花郎再次被掘了,探花郎拱手道歉:「是我不该打扰小郎君读书。还请小郎君谅解。」
  常乐:「若是能同探花郎讨论学识,还是很荣幸的,不过付大哥如今志不在此。常乐就不奉陪了。」
  探花郎把人都惹恼了,还没见到人,索性脸皮厚到底:「咳咳,常乐,当真不能见到大利姑娘吗?」
  常乐:「付大哥,惦记别人家的姑娘,总是不合宜的。」
  探花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且女娘也不能总留在府上。」
  常乐:「若是付大哥三媒六聘的请人说媒,大利姑娘即便是不同意,也会同付大哥说清楚的。常乐虽然还小,礼数也学了一些的。」
  你看我们家很讲道理的。你这叫什么,这叫见色起意。君子追求的方式不对。
  探花郎灰溜溜的败走了,强撑着脸面:「你还小,你不懂。」
  常乐也不同探花郎辩解,送探花郎出书房的时候,淡淡的说了一句:「常乐不需要懂,常乐只要尊重,爱重以后的夫人就够了。毕竟,夫人是以后同常乐患难与共,相互扶持的人。」
  非常明显,如今探花郎的行为,对未来的夫人不够爱重。这点让人小郎君鄙夷了。
  人家一个娃娃,句句说的都在点上,很是让探花郎羞愧,可就是没能断了探花郎窥探大利姑娘的心。
  常乐怕是以后都不会招待自己这个客人了,探花郎断了一条来周府的路。
  人家常乐再好的脾气,都恼了,多讲究的郎君呀,愣是没有出来相送。
  周澜本着同僚之宜相送到门口,还劝了一句:「付兄,还是赶紧娶个嫂子进门吧。」
  不该惦记的别惦记。好好的郎君,为了一位不想娶的女娘,都折腾成什么样了。
  其实说白了,可不就是想不想「娶」的问题吗。若是探花郎三媒六聘的来求娶,姜常喜定然认真考虑的。
  探花郎叹气,说的他不想是的,可当真是不容易呀,他就觉得大利姑娘合适,可大利姑娘娶为夫人,当真是难,很难的。当然了不娶大利姑娘,娶别的姑娘,依然不容易就是了。
  付探花郎还是不想放弃大利姑娘:「周贤弟,能否让为兄同大利姑娘见上一面。」
  周澜:「让小弟给付兄诱拐人家姑娘的好机会,付兄觉得我们府里能做出这种拉皮条的事情吗?」
  付探花郎,肩膀都达拉下来了,看来是见不到了。
  周澜:「别说真的没有可能,即便是有,付兄有没有想过,万一的话,我们府上对于未来的嫂夫人是个什么存在。以后让内人如何同未来的嫂夫人相处?付兄呀,做人不能不厚道,此事千万别再提了。」
  周澜当真是想的很长远,人家小夫妻想的都是长久相处之道。
  这话说的让探花郎无地自容了,可他心里,也没有想过要娶什么样的夫人。
  (/_)
  
 


第690章 说不定谁惦记谁呢
  可眼下他心仪大利姑娘,只是觉得大利合适陪在身边,所以对于周贤弟这样阻挡他追求女郎的行为,很有一些小幽怨的。尽管心里清楚人家周贤弟说的句句在理。
  更幽怨的还是,大利小娘子不明白他的这份钟情,没给他任何回应。
  探花郎在想小娘子们如今都这般难讨好的吗,问题他都没有同人家大利姑娘真正的讨论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何探花郎一直不死心的原因。
  周澜也真的是好意,他这边拦住了,总好过,让大利姑娘出手,殴打探花郎的好。要知道大利姑娘那脾气可不太好。
  显然探花郎不领情,还觉得周澜棒打鸳鸯,甚至他觉得周贤弟或许想要监守自盗,在探花郎的心里,大利那是千好,万好的,那样的女娘谁家府上愿意放出去。
  看探花郎的眼神,周澜就知道,狗咬吕洞宾了。这厮不可理喻。转身,关门,不想搭理人了。
  探花郎走的万分失意。至于人家周侍读的一片苦心,领会到了,就不想领情。
  探花郎走一圈不要紧,弄得人家周澜府上一地鸡毛。难怪周澜不怎忙欢迎这人。
  姜常喜询问大利:“你是不是给探花郎灌了迷魂汤呀,怎么就还痴情一片了。”人家都追到家里来了。
  大利想的比姜常喜还多呢,人家认真考虑之后,得出一个姜常喜都很信服的答案。
  大利说了:“奴婢到觉得,探花郎或许遇到,非武力不能解决的难事了,不然堂堂一探花郎,为什么非执着于一个丫头,还百折不挠。您看奴婢也没有那样让人一见倾心的容貌呀?”
  姜常喜点点头,大利这性子,日久生情都不太可能:“你也别说的那么重要,只是试了两次而已,还百折不挠?”
  听的她都嫉妒了,周澜都没有这么追求过自己呢。大言不惭的丫头。
  大利这个脸皮厚的,半点不觉得不好意思,大咧咧回了一句:“反正差不多的。”夫人是不是有点找不到重点。
  姜常喜:“算你有脑子,别轻易让人哄了去,回头费力不讨好,没准还让人骗了感情。”
  大利:“奴婢可是跟着您身边长大的。只有奴婢哄别人的份。别说轻易哄,他就是费劲哄,奴婢都瞧不上。”
  姜常喜听这话怎么那么不对味呢,为什么非得把她遭禁在里面:“我哄谁了,你这话说的相当不对。”
  大利就笑,左右她是夫人的丫头,眼瞧着夫人如何哄老爷的,她只要能抗住夫人的嘴,她什么扛不住呀。
  看大利那眼神,就知道怎么想自己的,姜常喜就觉得没有说理的地方,她挺正派的一个人,那能是哄吗,为的是家庭和谐,幸福永久。
  然后周澜回来了,说的根本就不是大利的事情,人家说的是榜眼的事情:“我瞧着,怕是有想要染指小饭堂的意思。”
  姜常喜就笑了:“这倒是个敢想的,人家那么多的老翰林都没说要插手呢,她们倒是挺有脸面。”
  周澜:“这也就是猜测,不过还是要做好准备的,怕是被她们打措手不及。”
  媳妇折腾出来的东西,付出了多少心血呀,周澜可不想,让媳妇为了这些事情糟心。
  姜常喜:“不用担心,自从咱们小饭堂开张,到现在,也算是经历些风雨的,如今的京城,更是好几个衙门口都有了小饭堂,咱们的小饭堂不起眼的很,不值得人惦记。”
  周澜明白,若是大贵的手艺,别管这些小饭堂多大的后台,只要姜常喜想要开,就没有别人的一口饭吃,这片买卖,他们家可以独占。毕竟口碑打出去了。
  可常喜放弃了好大的利益,只在翰林院这边的小食肆稳定发展,那就是给别人发财的机会了,明白人都不会掺一脚的。就怕有不明白的人。显然榜眼就不太明白。
  周澜心情颇为烦躁:“怕是要你费神应付。”怎么就有不长眼的呢。
  姜常喜说的相当有自信:“做生意就是这样的,对我来说,那是挑战。当然了这样的连挑战都算不上,别说我怀着孩子,我就是生这孩子的时候,都搞的定。”
  这话吹的忒大,周澜眼皮都挑起来了。风吹的。本来想说,这事,我去搞定,你别操心。听了媳妇的话,就觉得,自己不应该打扰媳妇的乐趣。到底应该怎么办好,略纠结。
  姜常喜也知道,吹大了:“咳咳,当然了,生孩子还是要好好生的。”
  周澜:“可别拿生孩子乱说话,万事都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就对了。余下的有我呢。”
  姜常喜知道,周澜说的有他呢,是说万事可以缓一缓,眼下办不到的,还可以等她们发展几年之后,再图谋。
  这男人是做大事的,忍性同韧性都不错。可她不是做大事的,她深沉不起来。
  而且她真的能解决,这都不算事。对周澜来说,这是来分银子的,对姜常喜来说,这就是来送银子的,谁惦记谁的口袋还不一定呢。
  姜常喜浑不在意,即将面对得问题,该干什么干什么。人家更惦记探花郎的婚姻问题,还特意同周澜商量了一番。
  周澜觉得媳妇太注意别人了,大利不稀罕,不搭理探花郎就好了吗。
  姜常喜就觉得自己瞎操心了,左右周澜自己的人际关系,让他自己去处理好了。
  大利询问自家大奶奶,要不要去给这些惦记他们家银子的人套麻袋,姜常喜都拒绝了。
  你看人家大利姑娘自己都没有怎么在意探花郎呢,姜常喜觉得自己真的是想多了。索性把探花郎同大利的事情抛开了。
  然后这惦记别人银子的,总是沉不住气的,这不是机会就来了。
  机会赶的很巧,刚好一位老翰林府上的公子弄瓦之喜。作为同僚,大家自然是要过去庆贺的。
  姜常喜作为内眷上门做客。路上同赵侍读的夫人不期而遇。心里就一笑,有事做了。
  双方笑吟吟的打招呼之后,一起去人家府上做客。任谁都看的出来,同科的两位进士内眷相处的不错。
  (/_)
 


第691章 女骗子
  这位赵侍读的夫人很和气,会说话,会哄人,没一会就同常喜好的很不一般了。
  一个称呼嫂子,一个称呼弟妹,不知道的以为一家人呢。榜眼夫人觉得,周侍读的夫人很上道。
  姜常喜觉得这榜眼夫人还不错,就是身上银子的气息有点不够看。怕是要白瞎她的功夫。
  不过别管什么年头银子都不好赚,但凡是给她送银子的,她都不嫌弃,一两也是情谊。
  几位年轻的媳妇也跟着过来凑热闹。他们的夫君都是翰林院的,隶属一个部门,平日里内宅都有走动的。
  不过今日有所不同,几位年轻的夫人隐隐有捧着姜常喜的架势。
  姜常喜就高兴了,银子少不要紧,人多凑一凑也挺好。说话的时候,眼睛都开始发光了。而且她很享受这份恭维,难怪人人都力争向上呢。
  然后赵侍读的夫人率先开口:「说起来咱们都佩服弟妹的本事。早知道弟妹这般和气,说的来,咱们该早些拜访,大家熟悉熟悉才好。」
  身边的几位夫人跟着捧场:「应该早些请弟妹出来一块说说话的。」
  姜常喜一脸的惊喜:「诸位夫人太客气了,是大家看我年岁小,照看我。」
  边上的夫人:「这可不是捧着,实在是周夫人让人敬佩,谁不知道周夫人把食肆弄得风生水起。我们几个私下里面可没少羡慕弟妹,弟妹的本事,咱们都认可的。」
  姜常喜:「这个可不敢当,我那个食肆门面怕是不如诸位夫人的铺子一半大呢。在夫人们面前,常喜不敢献丑。」
  他们这样的女女郎出嫁,谁没有个陪嫁庄子,陪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