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383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383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地方虽然富裕,可真的有危险,至少不是现在的周澜能撼动的,过去的话,除非同流合污,否则很难全身而退的。
  没有足够强的本事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情况下,周澜那是不打算下场,当炮灰的。
  周澜甚至想过回保定府,可显然夫人从来没有把保定府考虑在内。自家常喜竟然是个心野的,至少比自己野。
  周澜私下琢磨着,自家夫人大概是想要出去走走,去个新的地方见识的。所以这个地方,人家周大人很挑的。结果没等周大人如何筹谋,上面的委任直接下来了。而且只有周澜一个人的。
  这个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他好像比别人也没有特殊到这份上。
  见到如此结果,周澜又学到了一个知识,那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任你百般筹谋,挡不住突如其来的惊喜。
  还有就是,人要有理想,不能光往最坏的地方想,一不小心梦想成真了,不太好消化。
  老翰林同上官都一脸的对不起周澜模样:「当真是没想到,竟然是这样,不过周大人你莫要心慌,但凡有机会,咱们都会努力帮你调动的。」
  老翰林们是真的觉得周澜有才华,有本事,一个文官
  去边郡那样的地方屈才。关键是他做什么呀?
  简直是胡闹,有耿直的老翰林都要去吏部找人说道说道了。可见周澜在翰林这块的人缘混的很不错。
  周澜倒是接受的平静,至少面上平静:「诸位大人严重了,保家卫国,大丈夫所为。分内之事。能去边郡,周澜心之所向。」不然能怎么说。
  心里再怎么震惊,面上也得绷住了,这也是他在翰林院学会的本事。
  老翰林们:「本来周大人留任翰林院,是没有争议的事情,若是按着以往的惯例,上面的委任,都该来翰林院争取意见的,这次直接委派,实在是出乎意料。」
  以往的惯例,老翰林们同周澜分析的清楚,言外之意,你这是意料之外,同往常都不一样。
  也是为了让周大人心里有数的。
  周澜听了一会,就明白了,这事同这样的能力,不然也不至于同钱侍读斗的两败俱伤。
  具体如何,还是要打听清楚的,他一家老小的平安,不容忽视。
  老翰林们走了,上官同周澜才说了两句:「让周大人去边郡,也是相信周大人的能力,边郡最近不太平,郡守同边军那边不能同心协力。若是往常倒也罢了,可边郡不稳,还内斗,这绝不能容忍。」
  周澜想到齐老大人,就明白为何让自己去边郡,还如此急迫的下来调令了。这倒是不用他去打听了。
  周澜对着上官抱拳:「多谢大人提醒,至少下官心里踏实多了。」
  上面是觉得自己身份合适,有这层关系,能同边军们协调一些。
  跟着人家周澜就开始谦虚:「下官明白,只是外祖父年岁以大,早就没什么作为了,舅舅们在边郡,威望,战功俱都平常,周澜怕让诸位大人失望。」
  这话也就是不明白形式的人听听。边郡那地方,可不是官高位重,就能立足的,比如上一任郡守。
  齐府老大人虽然退下来了,可人家儿子多,孙子多,下属多。在边郡那地方,不显山不漏水的,人脉铺开了,那是妥妥的地头蛇。
  这种事情,这种时候,吏部能找到周大人这样身份的人过去做郡守,那也是挖空了心思的。
  当然了若不是事情紧急,不容内部争斗,也不至于如此。所以周澜肩上的担子不轻,固然是信任,责任也重。相对来说,危险肯定也大。。
  一瞬间周澜就想明白了。
 


第966章 利弊之间
  上官:「就是委屈了周大人,不过周大人放心,只要边郡稳妥,周大人即便是想要留在边郡,也不容易。」
  那是,这个周澜真的相信,人家怕是还防着他同边郡苟且到一处呢。
  周澜:「周澜自当从命,只是还请诸位大人也多多考虑周澜身份尴尬,临危受命,能多些信任。」
  你看这人油滑的,还临危受命,多大的脸面。年轻人脸皮厚成这样,难怪被委以重任。
  上官讥讽年轻人:「周大人,好自为之吧,那边可不是咱们翰林院,斗两句嘴皮子的本事不行的。」
  周澜嘴巴一点不软:「没想到下官这个身板,竟然是为了去边郡。」
  都是文人的地方,你显摆什么身板,招恨吗?
  人老大人直接甩脸色了:「哈,周大人的身板确实好,想来在边郡多呆两年也不算什么。」
  说完人家甩袖子走了。如今的下官可真是敢,连他老人家都招惹,显摆你身板好吗,边郡去吃沙子吧。
  周澜摸摸脑门,最近练武有点上头,脑子不好使了。可见这文武双全当真是不容易。
  周澜在翰林院虽然只是个侍读,可手里差事也要交接的。要走了,忙着交接。
  姜常喜知道但真要去边郡的时候,都惊呆了:「我这莫不是有什么金手指吧,怎么想什么来什么。真的就去边郡了。」
  周澜:「夫人快莫多想,什么时候咱们想要回来的时候,若是也能如此容易那才是金手指呢。」
  姜常喜:「是不是我胡思乱想,扰乱了夫君的计划,让夫君费心了。」
  周澜抽抽嘴角:「边郡那样的地方,真不用费心,夫人想多了。」而且那也不是想谋就谋来的,看上面为了边郡费的心思就知道。
  先生那边同周澜分析了,既然能这样用人,那边肯定时局有些紧张,不然就是憋着战事呢。
  过去那边万事都要小心谨慎的。周澜也是同意这个观点的。不过师徒二人那是一句不透漏的。
  等探花郎过来,一口一个赵侍读那个小人的时候,姜常喜就知道,自己真的想多了,边郡那边,真的不用费心谋差事,没人愿意去的。
  做郡守也不行,因为那边郡守的伤亡率很高的。
  看着周澜,眼里终于不都是惊喜了,原来还有隐忧呢。
  大利抱着孩子过来的,一脸的向往:「本来去边郡也没什么,可惜就是我不在夫人身边了。」不然他们主仆联手,怕什么呀,什么都不怕。人家大利对一身功夫很有信心的。
  姜常喜:「快闭嘴吧,你这自信哪来的,我身边的小行功夫一点不比你差。」也没想过出去找死的。
  大利那表情,那遗憾的口气,妥妥的想要出去找死。
  大利就不高兴了,最近在付府日子过的舒坦,被人捧高了:「夫人您这么说很伤人的。」
  姜常喜都不搭理她,本来脑子就不好使,成亲,生子之后,脑子就更不好使了。直接开口:「有没有给你爹娘捎带的东西,赶紧的收拾出来,时间上虽然充裕的很,可到底还是要早早的出发。」
  大利想得开,说的淡然:「除了银子,没什么捎带的,夫人若是见到他们,让他们别惦记我就好。」
  跟着:「我嫁给什么人,对家里没什么区别。」
  这话说的够冷清,可人家大利就这么说了。这是对娘家真的没什么情份,不想牵扯吧。
  姜常喜扫一眼大利:「行了,还是我自己组织语言转达吧。也不用说的那么不讲人情。人家在边郡也未必想要扒着你,再说了,两个体系。」
  大利瞪眼看向姜常喜:「夫人您说什么呢,我是怕他们给大人同
  您添麻烦。」
  人家大利是怕家人知道她同郡守夫人好,回头利用这点关系,给夫人带去麻烦。那真是心意深沉。
  你看看这事弄的,姜常喜都感动了:「别多想,我是什么人,什么脾气你该知道的,也不是什么人的面子都给。」
  大利黑着脸:「您还是别说了,这点情分,让您说完之后,都没剩下多少了。」
  姜常喜有点惭愧,相比之下,确实不如人家大利感情纯粹,为了自己,同爹娘都要断亲了。
  感觉怪对不住大利的:「我会想你的,没有你在身边很不习惯的。」
  那边大利脸色终于好看了:「我就说不是什么人都能替代我的吧。夫人我也会想你的,我更惦记小娘子。」
  姜常喜:「这个可以没有,让你家大人舒心几天吧。」你看分分钟又要掰交情。
  大福,大贵那边帮着收拾东西呢,院子这边有姜二姐夫照看着,姜常喜放心的很。
  不过就是留在这边的人手,需要好好的琢磨一二。要说出门远行,姜常喜手上的事情,比周澜需要交代的还多。
  姜二姐夫拉着周澜,一脸的难舍难分,好像立刻就要分开了一样:「可惜不能同妹夫共进退,一起到边郡放马,杀敌,万丈豪情。」
  周澜脸色通红,二姐夫说的这些,都轮不到他:「二姐夫你想多了,小弟过去也不过是文官。杀敌轮不到小弟的。」
  姜二姐夫:「那可是边郡呢,不过妹夫你别着急,等二姐夫科考之后,不管是否考中,二姐夫都回去边郡找你的。」
  这个想法很危险,必须打住,周澜:「慎重,二姐夫慎重,不为自己考虑,也改为外甥女考虑,边郡那样的地方,还是不太适合小女娘的。若是二姐夫科考一时失利过来边郡散心倒也罢了,你我连襟不说虚的,若是二姐夫谋了边郡差事,那可不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还请二姐夫慎重。」
  这可真是再实在的没有了,周澜敢去,人家那边有人,回来有希望,不然你看看,周大人是不是会多想想,多潘恒一二。
  当然了,他这差事,那是推辞不掉的,属于落到身上的。
  人家上官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周大人在翰林院上上下下相处的好,虽然以学问见长,可性子也是个玲珑的,所以这个差事才落到周澜身上的。
  这差事可以说周大人那是以实力获得的。这些事情,周澜不好同二姐夫详细说,毕竟事关差事,牵扯很大的。
  二姐夫若是一时意气过去了,到时候对不住人家。
 


第967章 亲爹都套路
  姜二姐夫听到妹夫这话,那是感动的,很是伤感:「我会仔细斟酌的,我明白妹夫的心意,只是舍不得,咱们连襟才相处多久,竟然又要分开了,为兄是真的舍不得。」
  六妹夫那边,更是连夜过来的,连襟三人好不伤感。那绵绵的情谊呀,让姜常喜都失眠了。
  因为这三人伤感就算了,还弹琴,很是扰人。激昂长西很不理解。
  自己同大利多少年的交情,要分开了,也没这样黏黏乎乎的,相比之下,自己好像心思比周大人粗犷多了。ap。
  至少姜常喜同她的小伙伴们都不太能明白,周大人这细腻的情感,因为第二天大家都顶着黑眼圈的,很明显都被骚扰的没能好眠。
  大福不太有精神:「夫人,等回头置办院子的时候,还是置办大一些的吧。」
  大贵很认同大福的话,还是院子太小了:「咱们如今也不差那点银子了。」等以后换了大院子把客院,弄得远一些。
  姜常喜点点头:「你家大人这深沉不太内敛的情谊,确实有点糟钱。」
  小谨同小行在边上没忍住,笑场了。她们真的听懂了,自家大人被嫌弃了。
  小谨:「听闻徐郎君,城门才开,就回返了。据门房说,徐郎君双目通红。」
  姜常喜八卦的听着:「也不知道是困的,还是情绪到位,哭的?」
  几个丫头同大贵,大福齐齐摇头,心说,应该都有吧,毕竟一夜叮叮咚咚的声音都没有断过,多熬神呀。
  姜常喜摇摇头:「这丧心病狂的情谊,咱们可别学,年纪大了,缺觉不好看,咱们还不如多睡会美容觉呢。」
  大贵:「您放心,大利也没有那么细腻的情谊。」
  姜常喜深以为然,只能跟着点点头。不是她们不学,是学也学不来。
  先生那边姜三老爷那边都要安顿的。所以周大人同姜常喜都很忙。到底还是太仓促了些。
  先生同常乐直接就让人打包行李了,人家师徒想都没有向,就要跟着大弟子同女弟子去边郡长见识。
  常乐都不同姜常喜废话的:「游学,刚好。你不用多说什么的,我不能看着你带着圆圆姜姜去边郡。」
  边郡虽然险峻,可姜常喜觉得把常乐给姜三夫人同姜三老爷也安全不到哪去。
  所以姜常喜拉着常乐:「本来也没想让你自己一个人在京城。呆几年呢,多收拾点东西,别落下了。」
  先生那边说的更豪迈:「大江南北,先生我没去过的地方少,这算什么风险。」
  周澜对着先生躬身行礼:「弟子拖累先生,让先生辛苦了。」
  先生:「辛苦点是有的,也不算是拖累,不然你们还能把我老人家的小弟子同徒孙放在京城。」
  周澜:「那先生还是辛苦点吧。」他舍不得孩子,也舍不得小舅子。
  先生就知道,自家弟子真的没什么大出息,受儿女情长所累。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那边,直接就出现分歧了,这个真的是让周澜同姜常喜有点挠头,还能这样?
  姜家郎君要科考,这时候姜家在京城需要有人坐镇的。姜三老爷自然是离不开京城的。
  姜三夫人惦记边郡,惦记娘家,直接说了,让姜三老爷在京城坐镇,她陪着闺女姑爷先行一步。
  这话差点让夫妻生分了。未来闺女儿子,就可以跑抛夫了吗?姜三老爷觉得夫妻感情出现危机了。
  人家的说的是,在闺女心里,我排在后面,我认了,我也不争了。可在夫人心里,你怎么也能这样呢?太伤人了。
  姜常喜把这件事情归类于,周澜没带好头,把他爹都给带偏了,成天攀比什么?
  周澜就觉得兜头一锅,背的好不冤枉。周澜就不知道自己差点就成了岳父岳母夫妻失和的罪魁祸首。
  这事最后上升到,需要长辈出面了,齐老大人发话,让姜三夫人留下,训斥女儿,没有当家主母的风范。
  毕竟姜三夫人是姜家的儿媳妇,这些郎君们在京城科考。若是考的好倒也罢了,若是没有考好,到时候就是姜三夫人没有照看好的锅。这时候能轻易离开吗?姜三夫人这样被镇压住的。
  不过人家姜三夫人说了,不放心闺女带着两个娃娃,还有常乐那么一个书生拖累。边郡那是什么地方,不跟着不放心。也就是说武力值不够,闺女儿子出去,她不放心。
  所以齐老大人给周澜十个人。这可真是齐老大人身边的精锐了,一直再说:「等从边郡回来,要还给他的。」
  姜三夫人满意了,姜三老爷也不折腾了,人家夫妻分分钟和好了,合着人家就是在唱双簧。
  齐老大人总觉得自己被人套路了,可当长辈的,说出去的话,也不能收回来不是。
  周澜笑呵呵的应了,回头就询问夫人,咱们府上差不差十个人的俸禄?那就没想要把人还回去。
  姜常喜见到人,比周澜还狠,还黑呢,我闺女儿子身边的保障,我怕多吗,多少银子都养得起。
  人家小夫妻那是暗搓搓的打定主意要同齐老大人抢人的。
  这样的事就不会错过,下次还不见得遇不遇得上呢。
  而且对于周澜来说,这不光是人手的问题,这些人都是齐老大人从边郡带回来的,这些人在边郡那边熟,而且他们还代表着一个态度,边郡齐家的态度。
  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为了闺女姑爷,那也真是费了老鼻子心思了。
  姜三夫人瞧着,随便拎出来一个人,都比她有本事,这才放心了些许,到底还是不如自己亲自跟着放心。
  齐老大人叹气,闺女就是变着花的在他手里挖人呢。
  人家齐老大人看的就远,私下对着周澜说道,怕是他们齐家连累了周澜去那样险恶的地方。
  周澜就知道,这事瞒不住明眼的人:「外祖父,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