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408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408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年头的人重诺,别管是文臣武将,都是一诺千金,性命尚在,所托不负。
  难得众人对着周大人抱拳,钦佩之心,都在里面了。
  齐大表兄送周澜出来很远,放在周大人身边的护卫,没有收回之意。
  周澜:「表兄,这些人你留在身边,我在边郡老老实实的在郡守府里面呆着,不会添麻烦的,你这需要人。」
  齐大表兄:「我这不差这几个,你路途安危重要。」
  周大人很坚持:「表兄,我没有那么文弱,不会添乱的,我知道边郡安稳多重要。」
  齐家的老表兄,看到妹夫如此:「知道,让他们送你回去,保证路途安全。」
  好吧,周大人推辞不掉,只能这样了。来回奔波,辛苦这些人了。
  有这么一位实在的文官妹夫,齐家老表兄都踏实多了。
  不好的地方就是,他们齐家隐隐有声望超过上官的架势,这个真不是他愿意的,奈何被人捧起来了,倍感困扰。
  因为周澜做了边郡郡守,他们齐家的声望居高不下,对于齐家来说不是好事。
  周澜说不负所托那是认真的,人家回府之后,就把这群护送的人打发回关口了,不过不是就这样空手回去的,粮食,蔬菜,周大人能弄到的都给弄到了。
  这群人那是带着足够的物资回去的。这些将士都说了,没见过这么大方的郡守大人。
  更没遇到过这么配合他们的,一点不争功,不争主次位,给自己定位就是打辅助的,让他们想黑郡守大人两句,都没有下嘴的地方。
  而且这样的坚持,人家周大人在主持边郡内务,春耕,官学都不耽误的情况下,坚持了半年多。
  这半年周大人把边郡能送到关口的都送到关口了。不是想要同谁结交,不是想要争名夺利,人家就是为了关口的将士,后勤保障供给的上。
  而且为了稳定民心,周大人带着夫人,带着孩子,没少到街上买鱼,买肉,买菜。
  人家郡守大人,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闹心的就是齐府,毕竟为了保护这位郡守大人的安危,齐府费劲了心思。
  可也知道,周大人这样做,那就是给边郡人看的,郡守大人每天上街,就是再告诉边郡的人,这里稳的很,郡守府一家大小都觉得安稳。
  后来齐大夫人都带着女眷陪着姜常喜出来闲逛,这也算是带动了边郡的消费。
  虽然依然有一部分消息灵通人走了,可齐大夫人说了,这已经是很不错的状态了。
  姜常喜同周澜真的是尽力了,总不能拦着不让人走,那才是真的炸锅了呢。
  人家周大人态度随意,谁愿意走都不拦着,衙门大开方便之门,弄得这些人自己都不知道,这边郡之地到底如何了。
  这些年了,当真是少有看到这样的时候,关口在打仗,边郡城里秩序井然有序,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影响生活。
  人
  家郡守不但帮着组织春耕,人家还帮着大家抗旱防涝,到处张罗着在农田里面打水井,挖水沟。
  随便在边郡城里外面走走,都能看到农人在田地里面劳作,打井的,挖水沟的。
  大伙都说了,种田,他们也种了一辈子了,可真是没有这么讲究的伺候过庄稼。
  学问人就是不一样,种个地都要种出来花了。讲究那么多。
  背后也没少被人抱怨,说郡守大人瞎折腾,不懂种田光图好看。就差说郡守大人,外行还瞎指挥了。
  不过也有人信,愿意陪着郡守大人折腾。人家也不是一点根据没有的。
  你说郡守府的人不会种田,人家弄出来的那个肥料,怎么就那么好使呢。去年的丰收,那可不是假的。
  所以奔着试一试不吃亏,反正自己的力气用完了还长的心态,跟着郡守大人的号召,挖井,挖水沟,各种操作的人还是有一半的。
  打井这事就有点费工夫,有的地方,挖挖就出水了,有的地方挖井太费功夫,大多都没人配合。
  郡守大人也不迂腐,人家找人,帮着看水脉,适合的地方就挖个大一些的水井,附近的农田都受益。
  不适合的地方,费那功夫做什么。
  人家真的不是摆样子的,做的事情很踏实。人家还看看新农具应用情况,准备随时改进什么的。
  许多人都在说,郡守大人对于种田是真的有几分本事。
  其实人家郡守大人出门的时候,身边带了一位自家夫人庄子上的管事,人家对这方面那是专家,哪年都得奖的。
  当然了奖是郡守夫人内部颁发的。周大人不相信别人,相信自家夫人呀。夫人在经营庄子这块,周大人觉得那就是卫冕冠军。
  郡守大人做了实在的事情,更是带动了舆论,郡守大人这样折腾下来,大伙的心思都不在关口那边。
  郡守府的人,每天都在绕着郡守大人的各种政令在转悠,琢磨。今儿一样,明又一样。
  各种耕种小知识,很是吸引他们眼球,谁还管关口外面的事情。学会种菜,学会经营果树,那是能多一份收入的。
  等到雨季的时候,关口那边已经进入和谈阶段了,听闻成果相当斐然。
  周大人也关心关口的事情,可从来不发表意见。这块就没有他说话的地。
  不过人家周大人背地里准备好了,若是关口往外修的话,边郡这边砖头,木料足足的。人家那是啥话不说,光用心思。实力支持。
 


第1029章 边郡出门的正确方式
  背地里更是同常喜嘀咕:「将军还是手软,那么多的粮食,武器给他们带着,怎么就让他们跑到这边和谈了呢。」
  听听说的什么话,姜常喜头一次知道,外人说的不错,这文人心黑。都不想给人和谈的机会。
  周澜:「你看我做什么,齐舅舅什么心情,边郡那些在关口守边的将士人家什么心情。」
  若不是他们压制了那些外敌,他们来骚扰边郡的时候,同你商量了吗?谁没有个情绪上头的时候,周大人偶尔就要冒出来一句。
  夫妻二人都知道,这就不是他们该想的,他们在这事上,觉悟不够,格局太小。
  姜常喜只是说道:「应该也是愿意好生过日子的吧。上到百岁老人,下至黄口小儿谁不愿意天下太平。」
  周澜拉拉姜常喜的手,他们愿意做守护天下太平的人,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力量:「我去看看城外面那些水沟。」
  人家周大人那是做实事的,姜常喜:「还是别去了,城里最近人杂,舅舅说了,让你别乱跑。」
  周大人傲气着呢:「都打的他们和谈了,还怕他们不成。」他没出去耀武扬威,弄个什么节,庆祝就不错了。
  姜常喜:「挡不住他们心里记恨你。舅舅说了,你这个郡守名声在外的。」
  周澜:「这群武将不讲究,打打杀杀的是他们,怎么名声让别人背。」
  姜常喜就想说,你一点都不冤枉,没有你这么不遗余力的支持,这些人真不敢毫无顾忌的放马乱跑,这是其中一位表兄的原话。那真是字里行间给了周大人足够的肯定。
  人家说了,在边郡周大人多招人稀罕,在关口之外的人眼里,周大人就多招人恨,老实猫着,别出去晃悠。
  姜常喜都让小行跟在周澜身边了。周澜还那边不当回事呢。
  连续几天雨,周大人每天都到田地里面转悠,那些冒雨在挖水沟的人家,看到周大人都惭愧的说上一句:「早就该听您的,您有远见。这水沟就该备着。」
  周大人心说,不听,你自己着急上火,看看那些水渠通畅的人家,是不是不用冒雨出来排水。
  不过能帮还是让身边的人帮一把。总有一些人进步慢一些,周大人如今心态平和多了。
  周大人走出去这两天,声望可高了。
  现在街头上有异乡人打听,这位是不是周大人的时候,人家边郡的人头都不抬,就送一句:「不是,这就是个挖水渠的。」
  才不不会让周大人被这群人找麻烦呢。
  周大人那真是老感谢了,半点不恼,这要不是护着自己,都不能说自己是个挖水渠的。
  随着气氛越来越紧张,姜常喜直接就把两个小的扔到学堂去了,省的出去招惹是非,不过身边的人手,那真是一点不少。
  让人抄了后路的事情,姜常喜就不会让它发生。
  这还不算,人家姜三夫人陪着孩子们上学堂。姜三老爷还非得陪着,说是夫人这样做太显眼了。
  姜三夫人:「若是你别跟着,显眼也不怕,我们祖孙三个在一起,能怕了谁。」
  姜三老爷就不高兴,闹了半天自己是个拖累。
  两个小的没有危险意识,高高兴兴的,还等着别人来找他们麻烦呢。
  尤其是姜姜:「是不是被人绑走了,就能冒险了,是不是就能同故事中一样了。」
  姜三夫人黑脸对着姜常喜教育,以后不许乱教孩子,尤其是不能乱讲故事。
  然后姜常喜给闺女儿子讲紧急避险,讲急救,讲怎么提高警惕,怎么防备坏人。
  不过教育成果不怎么样,姜姜问题最多:「为什么要躲,我们很厉害的
  。」
  他们能够不主动出击,去打别人,那还很不容易的。
  圆圆:「咱们自己的地方,要躲也是他们躲。」一边说着,那都是一脸找人麻烦的神态。
  就没见过这么虎的,打不过就跑,那么难以理解吗,谁让他们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刀枪不入的。愁死人了。
  姜常喜:「万一打不过呢,万一保护你们不够周全呢,打什么打,要跑。」
  姜常喜在考虑,同孩子们说暗箭伤人的话,就这样两个熊孩子,会不会反过去暗箭伤别人。
  还有什么蒙汗药,辣椒粉什么的,要不要给孩子随身带点,可孩子乱用怎么办,还是有这个忧虑的。
  姜常喜最后就感叹,教育孩子可真是个大问题。防卫过度,怎么办。
  你看看,外面的事情没有把她难住,两个孩子把她给难住了。
  人家姜三夫人就简单明了,不想那么多,一切都以自家外孙安危为主,别说辣椒粉,蒙汗药,连匕首,都给自家孙子,孙女佩戴上了。那孩子出去,那就是个移动武器库。
  姜常喜看的鼻尖都冒汗了,自家亲娘对孩子心里没数呀:「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毕竟去的是学堂。」
  姜三夫人:「怎么不合适,他们还能拿着这些伤害自己人嘛?这就是防备,你别管。」
  姜常喜就感觉不管不行,能出大事,还不如把孩子困在家里呢。
  结果她的话,连先生都不太赞同,人家先生说了,孩子虽然小,该懂的都懂,你不用那么操心。
  姜常喜都不知道这份信任怎么来的,先生在徒孙们身上不理智的行为也不是这么一件了。
  姜常喜到也还算能理解,先生娇宠徒孙的心态。
  到了周澜这个亲爹的嘴里,那就更不是事了,总比孩子们遇到事情了,手上连防备的武器都没有好。
  再说了,手里有银子都会花,能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正确应用吗?
  意思就是很支持他们家孩子带危险物品出门。
  姜常喜就想说,你有没有考虑过别人的安全问题。
  显然人家周大人没想过这个问题。对于周大人这种心态,姜常喜那是真的不太理解,理解不了。
  谁说会花银子,就会正确使用武器的,周大人的逻辑,哪个先生教导出来的?可人家先生对这个问题都没有正确认识,你说姜常喜能怎么办,那真是只能看着孩子们,这样武装出门。
 


第1030章 盖世神功
  周大人为了常喜能心态平和些,人家带着夫人出门了,在边郡这地方多看看,夫人就明白,这不算什么了。
  姜常喜也是长了见识了,街上带刀的,带长枪的,带着狼牙棒的都有。
  孩子们捡牛粪的工具,前面都有个叉子的,当然了是木头的。
  反正刀枪剑戟,但凡你想看到,就没有找不到的。姜常喜头一次认识到,自己生活的环境如此复杂。
  她白瞎一身好力气,没有学功夫,那真是有点作死。
  周澜就想说,夫人你想多了,街上带家伙事的人太多了。自家孩子不带,那才是置身在危险中呢。
  姜常喜就忘记了,这边郡的特色。民风剽悍。
  她想的那些都不是问题,能够武装到牙齿,都没问题。当然了自家孩子要好好教。
  周大人:「放心了吗?」
  姜常喜就想说,能放心吗,以后还敢让孩子出门玩吗?原来那是我心大呀。
  姜常喜:「这个,就不在治理范围之内吗。」
  周大人:「情况特殊,京城里面,那是名仕都用佩剑装饰门面的。」
  这就是治理不了。
  姜常喜看看周围,想到舅舅,表兄们的叮嘱:「还是快回去吧,别给舅舅添麻烦。」
  周大人那真是背着一双手,走的一点压力没有:「放心,如今我就是在街上溜达都没人称呼我郡守大人。」
  姜常喜就笑,挖水沟的吗。上街还有人亲切的招呼他们:「要两条鱼吗?」
  就问问,谁能相信这是郡守大人出行呀。安全还是相对有保障的。
  也难怪周大人敢如此随性。小夫妻二人兴致不错。毕竟边郡如今的繁荣,他们有参与感。
  然后,就在这么有保障的情况下,街道突然就乱了。姜常喜一晃神的功夫,就变样了。
  前方出现一群人,手拿武器,面目狰狞,把街上的人吓的四散。
  剩下姜常喜同周澜暴漏在人前。明显这群人盯着他们来的。
  身后的侍卫:「大人小心。」
  姜常喜看都没看,更是一声招呼都不打,随手抄起边上煮混沌的炉灶就朝对面人群扔了过去。
  周大人的第一反应,拉过姜常喜的手:「你乱扔什么,烫手,烫到没有?」
  对面的一群人才傻呢,这是什么武器,开水,同火的攻击,太凶残了。而且这女人,连问都不问,招呼都不打,就不怕伤到自己人吗。太不讲究。
  这么一会功夫,跟在周大人身后的侍卫已经把周大人同夫人挡在了后面。
  他们比对面的敌人,没好到哪去,都被夫人这一手给震撼到了。
  也是没想到,久闻齐家女子力气出奇,竟然不知好到这份上,周夫人还有这样的好本事,那可是一大锅开水里面煮着的混沌,当然了同混沌炉灶,独轮车连在一起的,就那么惯出去了。
  对面的人也是倒霉,大概没想过,会被这样攻击,刀剑挡不住热水呀。
  就听着对面都是吸冷气的声音,还有人嚷嚷:「就说,这不是好人,随手都携带是大面积杀伤武器。」
  周大人心说,我带什么武器,我带夫人就够了。
  姜常喜那边一边躲在后面,一边叨咕:「一群傻叉。那玩意用带吗。」
  侍卫就觉得心累,现在是您带着郡守大人撤退,保障安全好吗?夫人找不到重点了。
  姜常喜也是这么想的,万一对面的人有远程射手怎么办,她可没有徒手接箭的本事。她怕死,她家中还有一双娇儿呢。
  然后人家就看到混沌锅的锅盖了,拿起来为周大人同自己挡在身前。
  周夫人还在遗憾:「这玩意是木头的,搁得住羽箭吗」
  周大人:「夫人,你的手,烫到没有。」好吧,这就是不在状况内的。
  那边侍卫们已经同恶人们短兵相接了。
  姜常喜:「他们是不是傻,就这样的地方,就敢做这样的事情,当咱们郡守府的防卫不存在吗?」
  可不是有点傻吗,你说,这地方打起来,一个回合的功夫,郡守府的侍卫都过来了。
  街上的衙役也都过来了,问题还有一群手拿菜刀的大汉,卖肉的,卖包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