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三夫人:「你舅舅他们都去京城了,你们都忙,我们走了,谁看着圆圆同姜姜,莫要再说了。我们不会走的。」
还真就说不清楚了。说起来,两个孩子,就没有离开过自家人的视线。
周澜:「让爹娘为我们的事情操心了。」姜三老爷就说姑爷太见外了。
而且人家姜三夫人,说是坐镇郡守府也不是假的。
在京城姜三夫人的名头不好使,在边郡,齐家女郎的名头,还真就很有面子的。
齐舅舅带着人去京城了,剩下齐家的旁系在边郡,可没有人家姜三夫人这个,齐府姑太太名头好用。
人家姜三夫人就是用这个,给闺女姑爷保驾护航的。
人家姜三老爷甚至说了,先生陪着常乐走了,他刚好给外孙,外孙女当先生。
边郡这块能请来大先生,可大先生们真的不教导顽童的,除非亲外祖父。你看人家姜三老爷给自己安排了职业。
这不是人家姜三老爷上岗了,姜三夫人做专属的陪练。
然后姜常喜就发现,彻底拿这两个小的没办法了,亲外祖父外祖母教导,那真是想要怎么地就怎么地。
人家上课都跑到外面去上的,家里根本就抓不到这四口人。原来是管着两个就够了,现在不是,爹妈让孩子拐走了。她们要管着四个。
周大人都发现最近被孩子们冷落了许多,圆圆也好,姜姜也好,成天绕着外祖父外祖母转悠。
一直到姜三老爷姜三夫人带着两个孩子跑出去夜不归宿的时候,姜常喜那是真的恼了。
再也不能如此纵容这四个人了。
同周澜认真的探讨这个问题:「我不觉得爹娘这样洒脱有什么不好,真的,可我不觉得让两个孩子学了这份洒脱有什么好。我不想少年时期等着去大江南北溜达的父母回家之后,晚年还要去大江南北的追着孩子们回家。」
这话周大人需要消化一下,毕竟太绕口了。
最后理解了,夫人对爹娘大江南北的瞎跑,那是有幽怨的。
周澜:「这个,夫人莫急,爹娘带着孩子们出去之前是说过的,或许会晚归,不过顶多两天,不,三天的行程,绝对不会走太远的,也不会让夫人大江南北的担忧。」
平衡家人关系,原来也是一门学问,这个是周大人最近才悟到的新学问。
姜常喜严肃的下了决定:「把孩子们送学堂吧,再也不能这样了。」
意思就是
不能让爹娘带着了,周澜感觉,若是就这样顺从了夫人的决定,他对不起岳父,岳母对自己的好。他对不住圆圆同姜姜对他这个爹爹的信任。
可夫人为了孩子们好,那肯定是不掺假的。做男人的难呀。
周大人很委婉的说道:「以往咱们圆圆同姜姜,都是在齐家的族学上课,夫人,你知道的,舅舅对咱们看顾颇多。到底同外面的学堂不一样。」
姜常喜自然是明白的,最主要的不一样还是,孩子淘气,到时候给人赔礼道歉,那就不是在族里这块。面对的人群要扩大。这就相当于要丢人丢到外面去。
若不是考虑到齐家族学这块,剩下的都是旁系,圆圆同姜姜若是惹事,都没人敢过来寻他们。
到时候齐大人怕是要落得仗势欺人的名声,姜常喜也不会舅舅们走了,就把孩子们从族学接回来。
但凡两个孩子不是这般淘气,也不至于如此呀。
周澜甚至打了感情牌:「夫人,看到爹娘在身边,为夫经常会有父亲还在的错觉,为夫……」
姜常喜:「上一次常乐用这招的时候,都没能好使,周大人你觉得你比常乐运用的纯属?」
跟着:「咱们高兴的时候惦记公爹就算了,这时候周大人还抬出来公爹,你不怕公爹累到。」
周大人羞愧:「夫人,只当给为夫一些脸面好不好,爹娘其实并不能时常陪在咱们身边,能疼圆圆同姜姜的人,本就没多少的,为夫觉得甚是亏欠孩子们。」
姜常喜要是不知道周大人这点心思那就怪了,心疼孩子,不是这么心疼的,斩钉截铁:「别说了,为了不亏欠他们,你还是去给他们找个更好的学堂吧。」
周大人觉得夫人甚是无理取闹,可这府里,就得听夫人的。他这个大人,话语权不多。
这个问题甚至被岳父岳母约着谈过话。嫌弃姑爷在府里,在孩子们的问题上,站不起来。
可奈何呀,那不是都没能站起来吗。所以谁也不能嫌弃谁。
周大人:「夫人,为夫觉得一个府邸,还是要广开言论。」
姜常喜黑脸:「是不是还要来个举手表决。」
周澜要点头的,姜常喜眉眼扫过来,周大人语气有点含糊,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为夫肯定是站在夫人这边的。」
姜常喜:「那是你算计好了,你站在我这边,他们那边还有四个人呢,所以绝了这个念想吧,没有举手表决,更不会少数服从多数。」
第1039章 情到深处无怨尤
周大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都没能动摇夫人半分:「夫人,以后若是有了,儿媳,你还这般,可如何是好。」
姜常喜摸摸自己的脸蛋,脸色恼怒:「我才双十出头,你竟然说我儿媳妇。」
这对女子来说,如何能够容忍。太不会说话了,那还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呢。
周大人感觉不妙:「夫人,夫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夫也不过是说说。咱们还是说圆圆同姜姜上学的问题吧。」
关于容貌上,年纪上,周澜那是真的不敢招惹夫人,明白夫人的忌讳。
然后周大人就被姜常喜给奚落了:「你们的父子,翁婿情谊不过如此。」
那不是,为了自己不被牵累,立刻把儿子话题拉回来了吗。那不是涉及到周大人的时候,还是把儿子豁出去了吗。
周大人心情可不好了,对不住儿子,更对不住夫人,还对不住老丈人的情谊,生生的憋出来一句,世上何来双全法,不负吾儿不负吾妻。
若是先生听到这词,肯定感叹一句,虽然不押韵,好歹有点味道。或许再学上些年,能有些出息的。
姜常喜只能说,人憋急了,什么都能拽出来两句。周大人的文采,看来是没有逼到极致。
周大人其实也没多少时间,操心府上的事情,为了圆圆同姜姜也没有多少时间的。
不过夫人要为圆圆同姜姜找学堂这事,周大人还是要上心的,毕竟那是常喜交代下来的。
然后就是如何同岳父岳母交代,周大人很发愁,不好开口。
结果人家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先同周澜夫妻商量了,人家要带着外孙,外孙女去学堂上课。
姜常喜在想办法,人机姜三夫人夫妻还在想办法呢,人家嫌弃闺女对孩子太严厉了,要躲一躲。
姜常喜气乐了,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吗:「哪的学堂。」
姜三夫人看看姜三老爷,关键时候,就要男人上,姜三老爷:「自然是很出色的学堂,先生是顶顶的好。常喜你尽管放心,爹对圆圆同姜姜的学业很上心的。」
姜常喜:「怕是距离边郡也够远吧。」
姜三夫人这时候就开口了,说的很是大气:「求学吗,就不能怕辛苦。」
周澜下意识的往夫人那边走了两步。想要同岳父岳母打眼色,可惜眼神没能沟通成功。
姜常喜:「找学堂这事我同意,求学不能怕吃苦,这话说的我也认同,去远处就算了,边郡如今被周大人治理的好,尤其是教书育人这块,爹娘觉得呢。」
那肯定是不能说姑爷做的不够好,闺女这话有坑呀。
姜三夫人就给姜三老爷用眼色,姜三老爷:「姑爷做的确实好,边郡这边的学堂,远近闻名,不过如姜姜同圆圆这样的蒙学,似乎……」
姜常喜:「似乎?周大人你这不行呀,怎么自家孩子都不敢在这边上学堂,这边郡的官学如何做宣传。」
跟着:「周大人,岳父岳母都太信任你这边郡?」
这不是挑事吗?哪有的事,他们信任姑爷的很。
姜三老爷的胡子为了两个孩子都刮了,不然定然要被闺女气的吹胡子瞪眼的。
这就是诚心同他们过不去,堵他们嘴呢。这可真是亲闺女。
周澜叹口气,这场,岳父岳母完败。
还是周大人拦住了岳父岳母,出去沟通了。同夫人那边沟通没成功,就得在岳父岳母这边下功夫,男人嘛,总要扛住一头的。
周大人:「爹娘,常喜打定主意,要让圆圆同姜姜在边郡学堂上学的。小婿无能。」
姜三老爷:「姑爷,这事不
怨你,爹娘都知道,别急,别慌。有爹娘在呢。」
周澜:「小婿惭愧。」虽然没说惭愧什么,可人家当真是都明白的,惭愧的是当不了家,做不了主,不能让岳父继续教导孩子们了。
姜三老爷五味杂陈,也不能说,你做不了主,为父很欣慰。我闺女其实还成。
姜三夫人就没有那么婉转:「是爹娘对你惭愧。这事也不能强求,爹娘会想办法的,姑爷你放心,不会委屈了圆圆同姜姜。」
闺女如此蛮横,多少还是有些不好意思面对姑爷的。
然后就是圆圆同姜姜。两个孩子很是通情达理。
尤其是姜姜,抱着姜常喜的脖子:「我不会离开爹的,娘你放心,爹在哪里,姜姜就在哪里。」
那边周澜感动的眼圈都红了,感觉应该再为闺女争取一下的。
姜常喜被软乎乎的闺女抱着,心里哇凉哇凉的,怎么就是离不开你爹,让你娘放心呢,就不能离不开你娘吗?
就听姜姜在姜常喜耳边小声的说道:「爹是文弱书生,咱们得护着爹爹。」
好吧,姜常喜不计较了,我闺女知道保护弱小了。
圆圆也贴心的靠过来,安慰姜常喜:「娘你放心,在哪我都不会让姐姐被欺负的。」
姜常喜更心塞,这个她真不担心。能不这么下保证吗?
姜姜跟着就要表态,姜常喜捂住女儿的嘴:「别说,让娘别那么闹心。」
圆圆同姜姜可不知道她娘到底闹心什么,一块绕着姜常喜,闹腾要选学堂的事情。
姜常喜感觉,这似乎也不是一个多好的主意。
姜三夫人就感叹,自家两个孙子孙女可真是懂事,这么大的就知道护着爹了。
周大人痛痒感动这事,可人家都不在夫人面前嘚瑟,人家就暗搓搓的带着圆圆姜姜,去外面吃了一顿好额。
姜常喜要是看不出来周大人那点小心思就怪了。怕是心里得意疯了。
然后就心塞,都出去吃东西了,差她这一个人吗,带着怎么了,她还能吃垮了,周大人的私房?
然后人家姜常喜就把孩子上学堂的事情交给周大人了。你们不是父子,父女情深吗。周大人好好的去感受吧。
然后人家周大人就开始忙了。
差事在忙,学堂的先生请,周大人也得去,一郡之地的上官,在学堂的先生面前,就没有直起腰来过。
姜常喜讽刺周大人:「圆圆同姜姜为了你这个爹爹,牺牲多大。」
都知道在边郡之地祸害,没有出边郡。多克制呀。
第1040章 你怎么好意思开口
周大一点没有吸取教训,人家还为了两个孩子据理力争呢:「也不是这么说,夫人你看,圆圆同姜姜让为夫开展了视野,原来为夫只是认识身边的这些人,现在就不一样了。」
姜常喜说的可讽刺了:「那是,您如今孩子家长都认识,什么行业的还都有是吧。」
都给人赔过礼,道过谦,多牛气的郡守大人。可不是打开而视野吗。
郡守大人相当不喜欢听夫人这话:「还有人向我道谢呢,夫人也莫要如此,觉得都是圆圆同姜姜的错。」
姜常喜:「你还好意思说,为什么来道谢,那是你儿子打群架,」重点突出一句:「群架。」
这简直就是在姜常喜不可以容忍范围内的。
郡守大人觉得夫人上纲上线,不过小孩玩闹而已:「至少我们圆圆有担当,知道护着一伙的。」
姜常喜:「周澜,你来当郡守当真是屈才了,你怎么不带着你儿子去混码头,你去走江湖,你去讲义气呀。」
夫人真的恼了,周大人:「莫气,莫气,我们不对,我们检讨,孩子吗,要慢慢教。稍微大一些肯定好的。」
姜常喜也是被气晕头了:「常乐这个年纪的时候,从来不这么让人操心。」就是因为有这群袒护孩子的家长,才会有让人头疼的熊孩子。
周大人听到这话,一句话不说,扭头就走了,这话太伤人了,为何要同常乐比。
人家周大人挺在意这个的。孩子没生下来的时候,人家周大人那就是抱着爷三绑一起斗过小舅子的想法。
虽然现在思想成熟了,不比了,可也听不得这话。
姜常喜茫然的看着周大人的背影,怎么说一半就走了:「他说不过我走了?」
小谨扫一眼夫人,明显不是,大人气哄哄的走的:「奴婢觉得,大人更像是被夫人说的话伤到了。」
姜常喜:「我还能隔山打牛了,数落他儿子伤到他。」
小言:「夫人,小郎君有小郎君的好,您怎么能这样比较呢,大人在这个问题上,向来心缝不宽。」
小谨补充到:「虽然近来,大人不做比较了。」
小行噗嗤就笑了,然后低头,一句话不敢多说。
姜常喜何尝不明白,怎么戳周大人的心了,缓和一下吗:「看把你们一个个能耐的。知道的多是吧。」
怪自己一时情绪失控,失言了,对自家圆圆也不公平。
然后人家姜常喜去书房了,对着周大人,轻声细语的:「我不过是气他们太闹腾了。」
周大人那边看书,头都不抬。真的生气了。
姜常喜那边只能另辟蹊径:「难怪人家说,患难容易,富贵难。」
周澜抬头,有事说事,扯闲篇就能过去吗:「夫人,说远了。」
姜常喜:「也没有差呀,我同你才来边郡的时候,你定然没想过,这样的两句话,就同我翻脸。」
夫人要抓外,周大人那也是有斗争经验的,就不能看着事情跑偏。
周澜:「夫人,等到常乐到了我这个年纪,定然比这时候的我更好,夫人也会这样比较吗。」
姜常喜眼角都抽抽了,这男人作妖呢,能比吗?跨空间了。
可自己把圆圆同常乐放在一起比,何尝公平,也是作妖呀。
姜常喜正经八本的对着周澜行礼:「这事我做的欠妥,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他们自己的喜好,优点。我该对圆圆更上心些。不过他们确实太淘气了,该收拾还是要收拾的。」
跟着:「我会拿出来比对常乐更多的时间,精力来带着他们,收拾他们。我知道他们有他们的好,我真的明白。」
这不是周大人想要的结果,这不是坑儿子吗?夫人若是长时间对着圆圆,周大人心疼儿子的小屁股。
周澜:「夫人还没说,我同常乐……」
姜常喜:「能耐的你,不比现在了,还弄个将来过去式?周大人,你都是孩子爹了。」
周大人严肃的看着自家夫人:「夫人,说重点。」
姜常喜:「重点就是周大人你前面说的什么忘记了,你这是逼着我,要你在姜姜同我之间做选择。」
周大人立刻不敢在那边装深沉了。生气什么的多不好呀。
凑过去给夫人按着肩膀:「可我真的觉得,孩子吗,每个都是不一样的,不能这样比,圆圆听到该当多伤心呀。」
跟着:「当然了夫人自己就想明白了,为夫甚是欣慰。」
姜常喜:「没事,有你护着你家圆圆呢,不会出现那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