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大伙的心思都蠢蠢欲动,一时间周府有点热闹,送过来的小郎君也有点多。
周大人都给拒绝了,心说,我才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收的呢。
不过人家周大人,挑挑拣拣的,收了一个齐府表亲府上小郎君,还是个练武的。
这弟子收的就有点意思。大伙就有点琢磨不明白了,练武的娃娃同周大人学什么?难道周大人还帮着夫人收弟子?
神奇的是,李大人的家族里面也有一位小郎君拜了周大人为师。
人虽然是李大人介绍的,不过真的是周大人自己看上的,小郎君聪慧,长相讨喜,笑的也甜,看着赏心悦目,然后性子还特别的好。
别人看不出来什么,李大人那是真的看明白点东西,这小郎君在李府的郎君中,不是顶顶聪慧,可顶顶颜色好,还乖巧。
这便宜儿子挑弟子,难道还能
挑颜色好,外带乖巧的吗?这路数不对呀。
不过人家李大人深沉,那点想法,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嘴上半句没有透漏。
三个弟子收了之后,周大人也就是差强人意,至于说三个弟子相处的如何,那真是挺有意思的。
你看一个学文,一个学武,然后中间付探花府上的小郎君学文的,可人家有母系那边天生的好力气。这就是文武双全。
这个小师弟,把两个师兄都能给串起来。
明眼人就瞧出来点什么,人家周大人收徒的人家,微妙呀。
付探花郎甚至直接同周澜说了:「你这是拿我家小郎君给你家姑娘当备用呢。」
这要是周澜收一个,两家做个亲,他也就认了。
问题周澜这个不是东西的,收了三个,明显就用心不良。太缺德了。
尤其是对比那两个小郎君的时候,怎么看,自家儿子都不是上上选,在家儿子像是过来凑数的。
探花郎就不愿意了,定一个,我那是很高兴的,把我儿子当备用,不合适吧。
不争气的是,自家付小胖,天天追着姜姜身后,给姜姜拎包,扛武器,付大人丢不起的人。
不是在家里没管过孩子,是管了,付小胖不听,第二天继续给人拎包。这是要不值钱到底。
付大人的一腔怒火,可不就都冲着周大人来了吗。
周大人:「别管当什么,想不想拜师?好歹我是个侍郎的师傅呢。」
付探花郎就这么屈服了:「我们是拜师,而可不是给人当小夫君的。」
周大人心说,我还看不上呢,那就是个憨子。
姜常喜就发现,休沐的时候,多了三个徒弟,自家热闹多了,先生现在不光带徒孙,还当师祖。
说真的,周大人本事如何不说,冲着先生过来的人多呀,毕竟周大人差事忙,这个先生当的有名无实。
文斋先生就不一样了,名声在外,如今还有周大人,姜小郎君那样弟子,那真是名师中的名师。
多少人托关系都想要拜周大人为师。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文斋先生。
可惜人家他们这些人不知道,周大人按着什么标准收徒的,反正就是不收了。
多少人托人走关系,想要把自家子弟送过来,愣是没能成功。
府里先生那是高兴坏了,弟子收徒的时候,还是走心的,都是可教之才,最让人上火的付小胖,那都是聪慧的让先生爱不释手。
第1127章 买单吧
姜常喜平时把自家好吃的,都给小弟子们送过去了,自己这个师母当的可慈爱了,毕竟没准里面就有个姑爷呢。
见天看小弟子们的眼神,那都是大灰狼看小白兔,想要叼回家的眼神。
三不五时的询问闺女:「师弟可心,还是师兄随心。」
姜姜:「都是师弟,哪来的师兄,想要同我小舅舅比,他们还有的学呢,同圆圆比也差着一截呢,娘你不要期待太高。」
人家当师姐的,心思都放在督促师弟们学习上了。
姜常喜:「我瞧着你同小胖相处的好。」
姜姜点点头:「小胖乖巧,皮实。」
姜常喜感觉不太好,这也不能皮实就随便敲打,没法同大利交代的:「咱们对小胖能不能稍微宽松些。」
姜姜:「那不成,那是在害他,娘,这个你别管,先生心里有数。」
得,这就是个严厉的师姐,别的都是自己多想。
等到八月份的时候,人家福慧带来个小郎君,没说拜师的,可要跟着周大人一块学习。
这真的不在姜常喜同周大人预料之内,这个他彻底把事情扭曲了。
周大人抽抽嘴角,这就是个推不出去的。而且真不是冲着自己来的,毕竟冲着自己的话,宫里讲学自己没少讲,不用特意出来听课。这就是冲着文斋先生来的。
好在只有休沐这一日,平日都是周大人当传信使,帮着人把文章拿给文斋先生看的。
文斋先生都不用正眼瞟那些东西,一个小娃娃能写出来什么文章。可推不出去呀。
周大人同先生商量:「不然您收弟子吧。」
先生:「你当先生我什么人,常乐就是关门弟子。」
周大人也没法说,我就是想要孩子们差个辈份,想要自家闺女稳点。
先生:「你有没有想过,你多个师弟,那就是常乐多个师弟,对这孩子有什么影响。」
周大人:「那还是弟子多个挂名徒弟吧。再说了,那不是也没说拜师吗?不然咱们回头开个书院吧。这样都是弟子。」
先生:「那是你们夫妻的事情」
周大人同姜常喜在想,怎们把这么个东西,同他们府上的关系淡化。
然后事情还不能做的绝,做的快,要缓慢的来,要不着痕迹的来。这是个五年,十年的大计划。
周大人同姜常喜决口不在提,这些弟子,更不敢提闺女的亲事,这玩意糟心。就没有选婿这回事了。
夫妻两个人原本什么心思那是绝对不会说的,连付探花郎都闭嘴了。提周大人牙疼,心里没少骂他活该,折腾什么,偷偷的同咱们家付小胖定个亲,多省心。
不过,不得不说,文斋先生这个师祖,那是赚的。付探花郎都能看道自家小胖子的进步。
还有武力值上的进步。这竟然是真的要文武双全吗。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姜常喜,孩子少的时候,您让我旁听就算了,孩子多了,真不能这样了,弟子要脸的。
同先生面前赖皮好几天了,就是不想去上课,太丢人了。
先生对女弟子,那也是真的服气了,你当你有具备同这些人一起学习的脑子吗:「用用脑子吧,让你过来维持纪律的。」
姜常喜:「合着弟子连陪读都不是,可您好歹给弟子弄个助教的名头呀。」
跟着:「不至于呀,都是懂事的小郎君。」哪里就需要维持秩序了。
可懂事的小郎君在一块也闹腾呀。不懂事的,不聪明的孩子,顶多就是淘气。
聪明的,懂事的不一样,他能淘出来花的,先生那真是没带过这么多孩子,纪律
问题直接扔给女弟子了。
人家先生:「你不刚好观察观察这些小郎君吗?」
差点把姜常喜给吓跪了:「可不敢说了,弟子什么心思都没有。」
先生嗤笑:「出息。」也就这点胆子了。话说,他老人家可得帮着徒孙女,好好的相看。
姜常喜就不知道,有人帮着她教导未来姑爷呢,那真是胆大包天的。
可不得不说,孩子们那是真有伴了,在搭上一个长在这边的李小郎,周府热闹的,开销明显增加了。
当然了这群玩意在一块,惹祸,那也不再是小的了,很是让人头疼。
姜常喜不介意这个,人家掌家的姜姜先不干了,当先生还带帮着别人养孩子的吗?
他爹这就是在败家,没事弄什么弟子过来。不说别的,她同圆圆的院子明显变小了。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空间。
最严重就是,竟然没有女弟子。姜姜可不满意了。
姜常喜那真是不能满足闺女的心意了,男弟子都收后悔了,别说再收女弟子了:「可不敢这么说,些许银两都是小事。」
姜姜:「这绝对不是小事,那就削减开支吧。」
姜常喜哪好意思开口呀,更没想到闺女竟然还有如此魄力:「咱们府上倒也没有到这个份上。」
姜姜:「娘,这不是持家之道。」
被教育了,姜常喜:「不然呢。」
姜姜皱眉,没有好办法。根源就在,他爹乱收弟子。
姜常喜:「不然,你去同你爹商量这个事情吧,毕竟弟子是你爹爹。」这个绝对是祸水东引。
人家姜姜直接就去找周大人了。
不过人家姜姜同周澜说了:「弟子,有就够了,在精不在多。」
周大人:「何意?」
姜姜:「就是多了,开销太大。」
周大人心说,我这是为了谁呀,竟然被闺女嫌弃开销大了。
也没法说,爹都是为了你,那是给你挑的预备役,不过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这个计划夭折了。然后就是谁为这事买单。
最后竟然是闺女嫌弃当爹的开销大。周大人委屈呀。
回屋的时候,同姜常喜面前别提多委屈了,问题就是这份委屈,没法同闺女说,爹都是为了你呀,这开销都应该姜姜自己掏。
姜常喜那边笑的喝了好几口茶:「当爹的,背负的稍微多一些,夫君呀,忍忍吧。」
周大人:「夫人,你说,咱们家姜姜要不要有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夫。」
姜常喜:「放心,若是有需要咱们就有。」嗯,还可以这样。
周澜:「这,可以如此随便?」
第1128章 骄傲
婚姻之事,自从两人成亲,有了孩子,夫人就耳提面命,绝不能马虎的。
周大人有点不适应夫人的态度变化。虽然说是应急,可真的能这样简单吗?
姜常喜说的就这么简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咱们都不差。」想有的时候,一样都不会少。
周大人听着心惊胆战的,不会是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夫人做过什么吧:「不会是真的有吧。」
姜常喜瞪眼周澜,那可是亲闺女,亲儿子,能乱有吗:「别乱说。」
周大人松口气,还好,还好,夫人还是靠谱的,在一双儿女身上更是用心。不过即便是应急,那也该是周全的。
夫妻二人,那也是关上门,演绎了无数次设想之后,总结应对方法的。
姜常喜:「咱们百分之八十想多了。」
周大人:「百分之二十的可能,也足够咱们当爹娘的,再多想点。咱们姜姜可不能受罪。」
人家当爹的这份心意,当真是让姜常喜佩服,而且周大人这个认识好。闺女以后的日子,过的顺心最重要。其余的都不在当父母的考虑范围之内。
从这以后周家儿女的亲事,从来都是神秘的。
自家亲戚问起来的时候,姜常喜说的都是:「莫要乱打听,大和尚说了,双胞胎不好养,有些事情不能随便言语。」看書菈
不说别人,齐府的夫人们都是信的,林舅舅那边也是相信的,至于李夫人,大概本来就不怎么关心。
常乐回京城的时候已经是举人了,而且人家那是载誉而归,但凡参考的都是头一名。
那真是把当年周澜错失的东西,都给捡回来了。姜小郎君背负的是师徒三人的骄傲。
先生笑的胡子都飘起来了,看着小弟子,眼睛里面都是星星:「好,好,好。」
常乐这个不矜持的,在自家先生面前,特别的放飞:「那是自然,弟子可是要考状元的。」
跟着:「姐夫说了,他欠了先生一个状元,到了我这里,要三元及第,才能补上先生这份遗憾。」
先生朗声而笑,考不考上状元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弟子们的心意。
先生:「有你们这两个徒弟,先生我已经心满意足,其他的不过是锦上添花。先生我不在意,你们也不必执着。」
常乐:「这话怕是有水分吧,我怎么听说,先生同徒孙们一起挺好的。」
先生:「人老了,愿意同年轻人多说说话。你这个弟子吗,你肯定是最得先生心意的。」
常乐那边,看了先生半会,说了一句:「徒孙里面还有得意的?」
先生那边:「你这孩子,别乱骄傲,还想三元及第呢,就在这同先生争风吃醋吗,好好读书去。」
那就是徒孙里面还有让先生得意的,先生在这哄小弟子玩呢。
周澜:「同我比就算了,别的你还是别再比了,先生的眼前花可多了。」
常乐:「先生您这算是喜新厌旧吧。」
先生同两个弟子少有这样轻松的时候,可见真的是高兴了,真的是让常乐的成绩,给骄傲了。
拜见过先生之后,常乐才开始显摆自己在保定府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盛况。
说真的,在外人家是谦虚的姜小郎君,这都憋了大半年了,终于能在自己人面前得瑟得瑟了,姜小郎君那是有点飘,非常飘的。
替小舅子骄傲的周澜都不得不开口:「人外有人,若是在江南之地,哪有这般简单。」
常乐:「也不能灭自己的威风,主要还是实力足够。」说完还对着先生同周大人挑挑眉,那真是相当欠收拾的表情。
先生没忍住,跟着就笑,还说了一句:「少年轻狂了些,不过实力开路,也不是不可以。」
周大人算是知道,先生对小舅子到底有多得意了。所以自己当年匆匆下场,对先生来说,那真的是有些遗憾的吧。
所以陪着人家师徒二人一块得意,骄傲呗。出了周府大门,可不敢这样了。
姜三老爷带着姜三夫人一起来的京城,看到两个外孙,那都是不得撒手了。
姜三夫人:「一不小心,孩子长大了,我都没能陪在孩子们身边呢。」
那真是很遗憾的,两个孩子也跟着点头:「我们都没能跟在外祖母身边呢。不过以后肯定有机会的,我们要跟着外祖母一块出门打猎。」
这是两个孩子心心念念的事情。姜三夫人:「这事外祖母记住了,定然安排上。」
姜常喜抽抽嘴角,这话怎么好像在脑子里卖弄自动生成了东北小品呢。
姜三夫人那边同两个孩子足足说了一盏茶的功夫,才依依不舍的同两个孩子分开。
姜常喜心说,这就是无视自己到底的节奏。两个孩子出去上课了,才轮到她入姜三夫人的眼。
这可真是隔辈儿亲,自己这个闺女没什么存在感。
姜三夫人看到闺女的时候,想到刚才一句都没有同闺女说话呢,怪不好意思的。
对着姜常喜笑的有点心虚。
姜常喜心说,您这抱歉来的晚了点,毕竟自己带着常乐的时候,姜三夫人出门那也是说走就走的。
姜常喜开口给姜三夫人台阶下:「祖母怎么会轻易答应让爹娘出行?」
姜常喜本意,是想说,您作为姜家妇,出门很不容易的,真的不要为此觉得对谁愧疚。
姜三夫人那是爽朗女子,开口就是大招:「你祖母更不放心,让姜家小郎君总在周家的屋檐下,壮大周家的门楣。」
姜家老祖母这点心思,那真是昭然若揭。母女说话,让边上的姜三老爷颇为尴尬。
姜常喜:「老祖母能留在保定府,想来,大伯父费心思了。」
不然依着姜老夫人的性子,举族搬迁都做的出来。府上出了一位驸马,对于姜老夫人来说,那就是振兴家族了。
姜三老爷真没法再听下去了:「咳咳,好了,说点有用的。常乐的亲事,祖母那边,让你们受委屈了。」
好吧,重点在这呢。毕竟是当爹娘的,儿媳妇,他们自己还没有看过呢。
姜常喜:「那女娘,常乐是喜欢的,你们尽管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