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448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448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重点在这呢。毕竟是当爹娘的,儿媳妇,他们自己还没有看过呢。
  姜常喜:「那女娘,常乐是喜欢的,你们尽管放心。」
 


第1129章 落定
  周澜更是直接开口表示:「岳父大人,常乐的事情,同其他不相干。」
  人家周大人为了小舅子的心,那绝对不掺假的。可以背负一切。
  所以来自姜家,来自老祖母那边的委屈都不算什么。无需介怀,无需提起。
  姜常喜侧目,周大人在岳父岳母面前,可真是能表现。一下子就把我爹我娘给征服了。
  姜三老爷过去拍拍姑爷的肩膀,眼睛里面东西太多,太复杂,姜常喜反正都看不懂了。
  姜三夫人更是拉着周澜:「到底是姑爷,知道你们郎舅感情好。」
  姜常喜:「娘,咱们许久没见了,不说这些客气的,常乐是我弟弟,是我带大的。」
  周澜边上跟着点头:「我们三人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
  姜三夫人看看姑爷,虽然水分有点大,可确实是儿子从小跟着姐姐姐夫一起长大的。这话没毛病。
  姜老夫人给周府,给姜常喜那点压力,委屈,就这么带过去了。
  常乐有媳妇了,对于一家子来说,那是高兴的事情。姜三夫人关心这个,姜三老爷也关心这个。
  姜常喜拉着姜三夫人介绍:「您还没见过福慧吧,那是个顶顶好的女郎,您看上一眼,肯定喜欢。」
  姜三夫人笑眯眯的:「能让常乐同你都这么说,那定然是顶顶好的女郎。」
  姜三老爷听闻这些话,放心多了,感叹一句:「没想到我竟然都是有儿媳妇的人了。」
  姜常喜失笑:「您怕是想说,我按着您不许给常乐随便定亲,结果,这亲事,也依然如此吧。」
  姜三老爷笑了,可不是这么说吗,可见缘分这东西,挡不住的:「这话,为父可没说。」
  可谁都知道,姜三老爷定然是这个意思的。不然就不能那么笑。
  很是有调侃闺女,百密一疏,这亲事,到底没有如她的心意。
  姜常喜那边,突然就说到:「亏得福慧人好,不然我当真是不知道要如何同爹娘交代的。」
  姜三老爷看到闺女如此,就觉得自己不该乱笑:「乱说什么,交代什么,姑爷都说了,你们一起长大的,同我们交代什么,我们把常乐扔给你们的时候。何尝给过交代。」
  他真的就是凑乐呵,调侃一句,没有抱怨之意,何况这亲事顶顶好,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姜常喜知道,不是这样的。若是当初没有她多事,依着父母的意思,怕是常乐的亲事早就定下来了。
  绝对不会同今天这般,连点主动权都没有。亲事固然是好,可为家族带来的危险性也增大了。
  周大人过去姜常喜身边,也是今日才知道,小舅子的亲事,夫人背负了这么多东西。
  怪自己没有了解夫人的心情。特别心疼姜常喜。
  姜三夫人:「那是常乐的缘分,别人都盼不到的,你祖母高兴的都开宗祠了。若不是你伯父拦着,还不定怎么折腾呢。」
  姜常喜:「感谢皇恩浩荡,祖母是给咱们做表率。」
  姜三夫人:「常乐的事情,爹娘,家族,祖母都很高兴,你不要多想,这亲事那是荣耀。」
  姜三老爷:「关键是常乐喜欢,若不是真的好,爹也不能开口调侃。当真是你想多了。」
  姜常喜:「福慧是真的好,这亲事咱们都是高兴的。刚才我就是压力太大了,看到爹娘,有些矫情。」
  到了这个时候,剩下的都是好,都是皇恩浩荡。
  这个话题,一家子就这么两句话接过去了。姜三夫人心疼闺女,竟然还能想那么多,她反正真的没想过。
  姜三老爷:「爹娘不能侍奉在长辈身边已经是不
  孝了,你祖母交代的事情,爹娘那是不敢怠慢的,回头姜府那边收拾出来,爹娘搬到那边去。那是姜府在京城的门户。」
  来了京城不同闺女住在一起,姜三老爷特意同姜常喜说了一下原因。
  姜常喜:「那是自然,不过都在京城,爹娘想过来,随时过来。倒是美了圆圆同姜姜,又多了一个撒欢的地方。」
  姜三老爷:「那是自然,我这个外祖父,还能不比过圆圆同姜姜的祖母。」这竟然还较劲呢。
  姜三夫人都昂着下巴颏子:「姜姜同圆圆那可是有自己的长辈的。」
  可见这孩子们,在长辈的溺爱下,想要长直溜也不容易。姜常喜心说,以后她得多点心思放在孩子们身上。
  姜常喜对着姜三老爷同姜三夫人:「那个,能商量个事吗。」
  姜三老爷笑眯眯的:「放心府上预备了,圆圆同姜姜的院子,不用商量。我当外祖父的,不差外孙们一点月钱,这个都不出格。」
  姜常喜想要说的都闭嘴了,这可真是够霸道的。这就是没得商量。
  姜常喜:「不知道这京城姜府,祖母是个什么心思。」
  姜三老爷:「你祖母的意思,姜府,姜氏家族都到京城才合适呢。不过你大伯父给劝住了,京城的院子,算是族里给咱们三房置办的,房契你伯父都给为父了。」
  这胜似分家,就差了个文书,让三房在京城自己过日子,姜常喜:「伯父这事做的大气。」
  姜三老爷:「你伯父那是当族长的,为姜氏考虑的更长远,只要我在京城,姜氏子弟过来,别管这姜府,是我三房的,还是族里的,没什么区别。为父岂能不管。可对于三房来说,可能会少许多的掣肘,对常乐来说,或许利大于弊。」
  周澜:「伯父想的明白,做的果断。」
  姜常喜:「当族长的,想的都全面。你祖母一辈子在内宅,眼界到底局限了些。」
  当着长辈的面,姜常喜也不敢乱开口的,大伯父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姜氏整个家族规避风险。
  何况若是常乐当真是本事了,无论如何,受益的首先是家族。人家这才是老谋深算呢。姜老夫人那点念头,可闭不上大伯父的心智,算计。所以人家是世家族长。
  想那么多无用,周澜率先开口:「恭喜爹娘,以后旧长期在京城定居了。」
  姜三夫人:「也是沾了常乐同福慧的光。」
  姜常喜笑了,对呀,总不能一大家子都搬过来,给人福慧一下子那么多长辈。
  大伯父非常识时务的吗。
 


第1130章 二胎催生
  为难公主的事情,自家老祖母没有这个胆量。
  就这么撒了常乐,祖母怕是也不愿意,怕常乐同姜氏自此牵绊少了,可不是就得把姜三老爷夫妻给撒出来了吗。
  这怕是姜老祖母的手笔了,为了家族,老祖母的脑子,向来活络。
  姜常喜不无讽刺的开口:「主要是祖母英明。」言语之间对老祖母那真是推崇了,头一次觉得她老人家算计的好。
  换成大伯父,定然不会多此一举。全靠老夫人成全。
  姜三夫人立刻点头:「对,长辈慈爱。」这位没有弯弯曲曲的心思,说的就是真心实意的感谢。
  姜三老爷都不好意思看向姑爷,这时候人家周大人在衙门口混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人家就能面不改色的跟着符合:「祖母向来慈爱。」言语真挚,神情到位。
  一时间姜三老爷觉得,似乎只有自己想多了。
  姜三夫人那边同姜常喜说道:「常乐要在你这边学习,还是在哪,都随便他在哪,我同你爹都没有意见。」
  也就是说,老祖母的心思,人家姜三夫人就没有准备配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姜常喜捂着嘴巴,没敢笑,这个规矩该有还是要有的。
  周澜那边,直接转开了话题,毕竟涉及到长辈,而且老岳父会尴尬的:「这个都是听先生的,对了小婿最近收了几个弟子,还要偏劳岳父岳母大人。」
  姜三夫人向来爽快:「那是自然,这都是自家人,何须客气。用得到娘,只管开口。」。。
  姜三老爷也频频点头:「那可是不愁在京城的日子没趣了。」
  所以这几个孩子怕是要被折腾的。当然了有姜三夫人在,他们的福气也有了。
  跟着人家姜三老爷就感叹:「若是在这边住着,就更方便了。」他老人家也不愿意去姜府那边的。
  姜常喜:「您只当是为了常乐同福慧,等以后他们成亲了,您就过来这边。」
  姜三老爷有点心动,跟着说道:「怕是不成体统。」
  姜常喜这人向来懂得变通,在她看来,常乐同她没什么区别,父母想要住哪就住哪:「小住而已,哪里就说到体统。」
  姜三老爷立刻就点头:「言之有理。」住的多久,还是不是他们自己决定吗,还是闺女孝顺。
  姜三夫人:「你怀上一个,娘过来伺候女儿也是可以的。」
  你看人家办法多着呢。然后姜三夫人就问了:「你们这可是有什么打算?」
  没有避讳周大人,可见这问题对于姜三老爷姜三夫人来说都很严重了。
  姜三老爷跟着就换了一副伤感的面孔:「姑爷呀,我那周兄没得早,有些事情不能替你们操持。可周兄的心意我都明白的,定然是想要家族昌盛,儿孙满堂的,你是周兄独子,有延绵子嗣之责。」
  这话题竟然上升到责任了。姜常喜抽抽嘴角,才不为周大人解围呢。
  总比回头爹娘对着她开口好。二胎催生,哈哈。
  姜三夫人:「今日当着你们那夫妻的面,我们要说一说的,姜姜圆圆确实够好。可到底还是少了些。不好同亲家交代,你们给圆圆添个弟弟,以后他们姐弟能多个帮衬。」
  姜三老爷跟着点头:「这个,孩子多一些还是不错的。你们要上点心。」
  姜常喜就没想到,爹娘能说的如此直白:「这个问题,这也不是我们说了算的,医婆那边一直都有看着的。」
  周大人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竟然被拿到面上讨论了。这个,这个长辈们可真是尽责尽职。
  姜三夫人突然就扭转了话题:「若是当真身体原因,那也强求不来。姑爷你说呢
  ?」
  周澜看着小心翼翼的姜三夫人,就知道,这竟然是针对他的,到他表态的时候了。
  姜常喜也明白了,母亲不是在崔生,母亲是在为她站台。怪感动的。
  要知道姜三夫人从来都不走这种智慧路线的,真的很不容易让她老人家动心眼。
  周澜:「娘,孩子那是要看缘分的,我爹还在的时候对这个都没有强求。姜姜圆圆两个孩子,相处的好,也有个照应,只要他们姐弟相处的好,能同常喜同常乐这样,我还图什么」
  姜三夫人:「要说也是,常喜同常乐这样,比那些兄弟相处还要好。有些事情要质量,不是数量。」
  姜三老爷跟着说道:「可到底还是孩子少了一些,亲家那边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周澜:「爹娘,您多虑了,我娘如今操持着李府的大小事务,周府这边都是常喜在辛苦。」
  虽然说的委婉,可强硬。李府的主妇管不到周府这边来。周府那就是姜常喜的当家主母,上面没说没管,真不至于为了这个事情,让常喜被人为难。
  姜三夫人心里那是真的踏实了:「姑爷你放心,回头娘就带着常喜去送子娘娘那边去走走。」姜三夫人觉得送子娘娘还是很靠得住的。
  人家感动于姑爷的真心诚意,所以若是可以,还是要让常喜早点生个二胎。
  姜常喜羞涩了,这个真没想过,她娘竟然还真有这个打算。就是这个方向不太对。
  周澜:「娘,不好强求的,圆圆同姜姜还小,我同常喜心思都放在他们身上,一时半会也顾不过来其他。」
  姜三夫人:「如此,都听你们的。不过你们放心,爹娘在京城呢,真的有了,有爹娘在呢。」
  这话真的只能听听,周大人还是知道,自家夫人对于带孩子这件事情上,真的不太相信岳父岳母。
  毕竟姜姜圆圆小时候,夫人都是亲历亲为的,也是因为如此,周大人对于生孩子的事情,非常谨慎的。
  因为周大人知道,带孩子多耗费夫人的精力。就是他自己想起来,那也是心有余悸的。
  生孩子不容易,带孩子更不容易,姜姜圆圆不是生下来就这般聪慧懂事的,那都是夫人一点一点的培养,引导,教导,才有孩子们的今日。
  没有人比周大人更明白,姜常喜为了孩子们费了多少心力在里面。
  也难怪常乐同常喜感情这样好。
 


第1131章 父母心
  别看姜常喜每日里面都是让圆圆姜姜管家,管着外面的庄子。可这比夫人自己管家,管庄子还要费心。
  开始的时候,夫人为他们查漏补缺更是耗费心神。
  即便是现在,夫人依然要为儿女掌权买单的。不然自家夫人的庄子发展的要比现在还快。
  可为了培养圆圆姜姜,夫人就那么放手,让孩子们折腾。这等魄力,他周澜都不见得有。
  所以府上最耗银子的,真的就是这两个小祖宗,听闻常乐也是这般过来的。那时候夫人才多大,就有如此心胸。
  现在要说的是,再生,依着夫人喜欢银子的程度,怕是扛不住了。
  周大人没少看到,夫人在内室,对着墙壁劝导自己:「我不稀罕银子,我赔得起,我扛得住,多大点事。」
  然后心疼银子半宿半宿睡不着觉。第二天还要笑吟吟的夸奖孩子干得好。
  周大人都替夫人心疼。对他,夫人都没有这么大方呢。养孩子,真的不容易。
  这还只是其一,姜姜同圆圆成天乐呵呵的,周大人知道,庄子上,夫人为了姜姜同圆圆,每个孩子培养了不是一个班底。一套一套的人手呀。
  耗费的心思,绝对不是表面上这一点点。
  就是小郎那边,姜常喜都不避嫌疑的送过去一套人手。那是觉得小郎身边的人不得用。
  人家姜常喜同周澜说的很明白,小郎那边安好,对你我都是福气。若是小郎有个闪失,李夫人的将来,还要在周大人身上,很明显,娘俩肯定不太能相处的和谐友好。
  所以小郎的事情,姜常喜愿意插手,愿意让小郎更好。
  而且人手那是周澜亲手送到李大人面前的,根本就没有经过李夫人这道手续,那就是怕李夫人想多了,想少了的,耽误了小郎身边的事情。
  人送到李大人身边,如何用,是否相信他们为小郎好的心,那都是要李大人自己去判断的。
  周澜不说其他,只说这些人手做什么的,怎么培养的,信得过,余下的就没有了。
  李大人对于独子,自然是上心的,身边的人,更是会谨慎更谨慎。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用的。ap。
  尤其是这么一套班底,小郎身边所有人手都要换一边,这个事情不小的。
  那真是亲自接触过的。亲自了解一番,算是明白何为一个班底了。周府小夫妻,为了孩子可真是煞费苦心。
  同夫人那样给儿子身边放一个人,两个人,或者几个人那是不一样的。
  所谓班底,那就是小郎身边的生活琐事,都照顾到了,而且各司其职。连健壮仆妇都有。确保小郎君出门在外的安全。外面行走的护卫都齐全的。
  说真的,这些人若是自己亲手帮着儿子培养的,以后小郎身边有这些人,去哪他都不太担心的。
  难怪人家姜姜圆圆,那么大的孩子,就有那么大的主意,自己身边的事情都是他们自己拿定主意的。
  这都是人家二朗夫妻背后下足了功夫。这群人都是听凭主子吩咐行事的。
  亲自看了一个月后李大人就把人放到小郎身边了。
  李大人心里有思量,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也能给小郎身边培养出来这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