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多注意,轻易不能开口的。
再看看那拳头大的酒坛子,他肯定不会愿意看到李兄出丑的,可自家小媳妇就未必了。
这事周澜心里那是转了一圈的。
怕是这酒水如何,只有夫人同大贵知道了。
周澜略微心虚的,不过气势上一点不能差。
反正他肯定是用一颗赤诚的心同李兄相交的,话说这个说法好像就有点自家夫人嘴里的白莲花意味。
周澜讪讪的,底气不是那么足了,突然就明白了,自己的功力还是不太够,脸皮还是不够厚。
今日周澜回府的时候,兴致就不太好,读书都走神。
姜常喜心说,怕是醉酒的李郎君表现不尽如人意呀。
话说今日拉着自家男人喝酒,谁知道明天拉着自家男人做什么?
这样的朋友,还是早早认清楚的好。不说绝交,可也得知道个根底。
若是真的磊落君子,那她这一坛酒,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周澜如此两日,又过去找先生了。
先生心说,我这不是教学问的先生,如今看着反倒是辅导弟子心情的。
老先生觉得自己跨界了。可面对弟子的问题,还是耐心的询问:“你想要如何。”
周澜:“弟子觉得年纪还小,光会背书,光会读书,并不能让弟子有所长进,弟子是要撑起周家,要护住妻儿老母,弟子要有见识,要有识人之能。”
老先生心说,幸亏你没说治世之道,不然先生我也教不了你。
就听周澜说道:“弟子此时勉励一试也不过是秀才之资,弟子想好了,若是有幸能够考取,便沉淀下来,同先生一起好好的再继续历练几年。”
弟子嘴里说的不是同自己一起读书,而是要历练几年。
先生点点头,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很好:“好,好,能如此想,那是再好没有,你这个朋友倒也没有白白相交。”
周澜:“弟子惭愧。”
先生:“你还小,以后自然有志趣相投的友人,不要多想。”
周澜:“先生。”为什么感觉有点委屈呢,对着李郎君的时候,他真的是一片赤诚的。
先生把弟子安慰好了,就看到女弟子施施然的从外面走进来了。
先生面色不愉快:“你看你做的好事。”
姜常喜:“既然是好友,总要彼此熟悉熟悉的嘛,谁说这样的李郎君就不是好友了,先生对吧。”
先生能说什么,你也说了是好友而已。
老先生:“也不知道你这到底图什么。”
姜常喜:“那个姓李的都拉着夫君喝酒了,谁知道下次拉着夫君做什么。我不得提个醒呀。”
先生瞪眼看向女弟子,这竟然是个悍妇:“你,你,姜家就是这么教导闺中小娘子的。”
姜常喜:“我是先生的弟子,先生可不要把这个锅给我姜家小娘子扣上。”
先生被气了个仰倒,那你就给我扣头上,先生险些被这个女弟子给气到,多有本事呀:“我也教不了你这个,我对不起我那弟子。”
姜常喜不服气的:“先生。”
先生指着自己的鼻子:“你姜家的名声是名声,先生我就不要脸面的,你怎么好意思呦。”
姜常喜:“先生如今还没有成家,府上也没有小娘子,世人对小娘子们苛刻了些,我虽然自觉没什么不妥,可也不能带累了府上小娘子们。先生您就担着些吧。”
哈,竟然是因为先生我没闺女才招来的锅。当真是闻所未闻。
指着姜常喜:“看把你能耐的,知道世人对女子苛刻,就该谨言慎行,亏得明德心性好,对你情根深种,不然你这样的小娘子,你看会不会被休回家。”
姜常喜那是不服气这话的,休这个字,在她身上用不合适。
不过更介意的还是先生乱用成语,情根深种,回头记得给先生弄点羊肝吃,那玩意明目。
我们还都是孩子呢,哪来的情根深种?
先生:“你那是什么表情?”
姜常喜:“先生,您偏心了,都是您的弟子,您怎么能这样。”
先生:“你也知道都是弟子,可你看看你做的那些事情,你怎么还好意思同他们两个比。”
先生痛心疾首的说道:“还怪我偏心,换个老师,早把你逐出师门了。姜三竟然教出来你这么一个心胸狭隘的闺女,女德,女戒女四书你都读哪去了。”
第142章 要求不高
姜常喜没觉得如何,先生怎么就气到了,认真解释了一句:“先生放心,这些书,弟子还是认真研读过的。”
先生感觉很不好:“打住,我一点也不想听你的歪理。”
姜常喜:“先生,您又狭隘了,作为弟子,作为女儿,我首先把自己保护好,不让双亲,不让师傅担忧,这有什么不对?”
没有不对,问题你保护过当了。你这是善忌,真的让我说出来呀。
姜常喜:“您肯定是说弟子这是善忌,可弟子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我这是自己的东西就要护好了,我这叫负责任。”
先生气的都翻白眼了:“看把你能耐的,有本事你对明德用去,永远不掉坑里,算你本事。对着先生没用。”
姜常喜:“先生,弟子会让您骄傲的。”
先生捂着额头:“先生对你没有这个要求,老老实实的好好过日子,先生不指着你名震九州,真的。”
若是有朝一日,当真出名,先生都不敢想。
姜常喜抿嘴就笑,先生太幽默了。
先生:“明德这孩子心思还是重,肩膀上扛的东西太多,不然当真是良材美玉。”
姜常喜:“有担当,能够护住妻儿,不是良材美玉,又如何。何况我家大爷资质那么好,怎么样都是最好的。”
先生打开窗子,对着女弟子悠悠的开口:“别说了,起风了,小心风大闪了舌头。”
姜常喜:“先生,那可是您的学生,您该多一些信任。”
先生:“我对你多一些管束,我们师徒几个就安稳了。”
姜常喜:“先生对弟子误解颇大,我不同先生争辩,时间会证明,弟子是多么的循规蹈矩,不给先生惹麻烦的。”
这个先生那是真的不信,瞧瞧这手段一出出的,一套套的,不惹麻烦怎么可能。
姜常喜则觉得先生当真是想多了。她就不是张扬的人,能苟着就苟着,都是躲着麻烦走的。
晚上,书房里面,三个人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
常乐拿出来一张写的最好的一篇大字给周澜看:“姐夫,我的字是不是有所进益。”
周澜:“扎实了,我看着最近先生带你出去走动的频繁,并没有时间练习写字,怎么好像却进步了呢。”
常乐:“姐夫,先生是有大本事的人,常乐随着先生一起,学到的东西很多。”
周澜揉揉小舅子的脑袋,这就是人家出去玩的时候,没有耽误了学习,先生的本事,他自然是明白的。
姜常喜那边劈里啪啦的一阵子算盘珠子声停下之后,就看到郎舅二人,都没有学习,竟然在聊天:“咦,你们都结束了。”
常乐:“让姐夫指点我的字。”
周澜:“常乐的字又有进益,很是不错。”
姜常喜笑眯眯的过去,进步就该有奖励:“想不想要什么奖励?”
姜常乐想了想:“回去庄子上的时候,给我开辟出来一块田地好了。”
姜常喜都不问因由:“好呀,就在咱们院子外面那一块好不好。”
姜常乐:“好呀,我要同先生一起耕作一年。”
姜常喜:“哦,那你们要努力了。若是有技术问题,我可以请人教你们。鞋子什么的我也会帮你们准备妥当。”
姜常乐皱眉:“你说让我们亲手耕地?”
姜常喜:“不是你说的吗。”
常乐摇头,不是这个意思,他不过是想要亲自盯着这一块地的出产而已,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种地,却还是那么多人吃不饱。
姜常喜:“难道亲自更重不应该是这样吗。”
常乐:“我还要读书,怕是没有功夫。”
姜常喜:“会耽误读书嘛?那么一块地,早晚的功夫就收拾出来了吧。先生在地里教你读书,也是一种野趣。”
常乐一点都不觉得这个野趣有多好,他看到了眼前的坑,想要避开的:“先生怕是不见得愿意。”
姜常喜:“你尽管放心,先生肯定想要试试的。”
周澜:“我会帮你的,不怕。”
姜常乐:“你要读书,要考试的。”
周澜:“不耽误帮你耕种,相信我。”
姜常乐特别的不情愿,他不认为自己能下地:“那好吧。”
不然能怎么办,同姜常喜讲道理,他就没有赢过,除非不讲道理。
可当着姐夫的面,做不讲道理的事情,他不太好意思的,小朋友到了要脸的年纪。
至于先生那边如何,回头再商量好了,希望先生能够有所坚持。
周澜那边,在府上可是没敢在提过李金琼同窗,怕媳妇再给人送两坛果酒去。
估计李兄也会觉得尴尬的。这段友情需要时间沉淀沉淀。
先生的话还是给姜常喜一点危机意识的,这事她做了,虽说自己未见得就是按了其他的心思,可周澜心里肯定有点想法。
人家找师傅去说了,在自己面前提都没有提过,是不是真的怪她,或者不喜她如此戏弄人。
姜常喜琢磨了一下,话说喜欢她,不喜欢她的,自己竟然开始考虑了嘛,难道年纪到了,自己就有一颗少女心了。这可不好。
姜常喜看周澜的时间比较久,周澜就是榆木嘎达也有反应了:“可是哪里的账目需要我帮忙。”
姜常喜:“没有,都已经核算好了。”
跟着笑笑:“我这账本只有支出,其实没有什么好核算的。”
周澜悠悠的看一眼姜常喜:“是呀,你这只有支出的账本子,却让庄子肉眼可见的变富裕了。”
跟着很是诚恳的赞了一句:“听管家说,你让下人们,农闲之余,烧制了青砖盖房,庄子上的仆役都住上了新屋子。”
姜常喜:“休息好了,身体壮了,是为了更好的干活。这些投入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这年头生病都是要命的,居住环境相对好一些,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姜常喜看过几个庄子上的居住环境,难怪那些女人变着法的想要到院子里面去做仆妇,因为庄子上的仆役住的太差了,还有住地窝子的呢。
这样的条件不给改善了,姜常喜都不好意思用人了。
第143章 家资
而且农闲的时候,自家不花银子的劳动力,自己烧出来的青砖,盖几所屋子,也不算是费事。
不过这个激起了,庄子上,下人们做事的热情; 那也是没想到的。
还有就是庄子附近的农家,听说庄子上烧砖,竟然还有人过去订购的,这就是意外之喜了。
姜常喜虽然看不上这三瓜俩枣的,可管家同账房看得上,人家还觉得非常有前景。
特意组织了人手; 农闲的时候就烧出来一些砖; 在庄子上放着。
管家说了; 没人买也没有关系,他们可以用来修墙,反正庄子那么大呢,不怕用不完。
那些汉子也愿意,人家说了,吃得饱了,住的好了,他们乐意烧些砖瓦出来。
而且明显他们都成了技术工,这在庄子上,可是相当吃香的事情。
何况管家是给着铜板补贴的。
其他庄子上的管事过来,看到这边的情况,基本上都是过来要人手过去他们庄子上烧砖的。
比起来运输,他们更想要在自家庄子上倒腾。
自己能够烧砖,盖房子,修墙的成本明显降低了很多。
谁不愿意把自己管辖的地方收拾的规整一些。到时候在大奶奶面前也有个脸面。
烧砖赚的这些散碎铜板,都是在账房那边的; 由管家自由支配。
所以老账房现在就是个砖窑的账房,老管家心说,这些铜板攒一攒回头好歹也算是大爷的一份私房。
可话说回来,即便是这个银钱,大奶奶也没说,算是内院还是外院的。
老管家可纠结了。
周澜听闻这事的时候,也特意过去看过,只能说,自家媳妇管理产业很有心得,不吝啬的夸奖:“大奶奶心善,庄子上都传遍了。”
姜常喜:“大爷不嫌弃我败家就好。”
周澜眼神灼灼的盯着姜常喜,怎么会嫌弃呢,多聪慧,善良的女子呀!
若是在自己身上,心眼稍微少一些就更好了。
周澜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夫妻二人之间,自己被媳妇忽悠的时候更多。
尽管已经努力让自己清醒些,可依然会时不时的被忽悠一通,而且自己有时候,竟然还满配合的。
姜常喜:“夫君今日似乎心绪有些乱,不读书了嘛。”
周澜:“确实有些读不进去。”
姜常喜:“那,我陪着夫君喝杯茶。”
跟着:“我再同夫君说说咱们庄子上的账目。”
这个还是不用了吧,周澜:“大奶奶只管行事。”
姜常喜:“能得夫君信任; 常喜信心十足,不过大致上大爷还是要了解一下的,只当我闲谈。”
养出来一个不通俗物的败家子,姜常喜可没有这个喜好,庄子怎么来钱的,有多少进账,多少花销,必须让周澜知道,心里有数。
虽然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周澜的败家品质,可谁知道以后如何。
有些事情就该渗透式的让他心里有数。
于是姜常喜开始一点一点说自己的规划,开销如何,进账如何。
尤其是说道烧砖的事情,竟然是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进账,都在账本上的。
周澜有一瞬间恍惚,就觉得声音清脆悦耳,仿若仙音一般。
然后就听到:“这样算一算的话,咱们庄子每年可以有二百两的盈余。”
周澜蹭的一下,就坐不住了:“二百两,怎么会呢。”真的太少了一些。他自己笔墨纸砚的开销就不止这些了。
姜常喜:“按照以往庄子上的旧账来看,已经不少了。”
跟着:“不过夫君别急,咱们庄子上,如今不是有烤鸡,烤鸭同果脯的收入在嘛,虽然这些不能入帐册,可每年算起来也是有最低五百两盈余的。”
那是夫人经营有道,不然就靠着庄子的话,怕是自己要过同李郎君一样的拮据日子了。
周澜:“我倒是忘记了,往年账目都是同店铺那边放在一起的。你这么一算,我才发现,咱们怕是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了,让大奶奶跟着我吃苦了。”
姜常喜:“倒也不至于如此,田庄的收入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咱们开销大,我说的这些收入,是除了咱们日常开支,亲眷走动,之外的盈余,已经很不错了。”
原来是这样,周澜有点脸红,刚才走神了。
姜常喜:“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庄子在先生的名下,若是没有先生,这田庄确实没有多少盈余的。”
周澜:“回头让布庄的人过来,你多置办些衣物,再置办些首饰。今日听着咱们账目方才知道,我号称读书人,竟然不事生产,全是开支。”
这个事实让周郎君很心碎。
姜常喜:“哪需要如此,我怎么会亏待自己呢,新婚时候置办的衣物还有许多没有穿过,我如今正是长身子的时候,衣物很快就不合身了。”
跟着说道:“至于说到开支,大爷确实想错了,谁说大爷不事生产,大爷读书那就是最大的成就,没有大爷庇佑,这些庄子别说盈余,怕是亏钱都是有的。”
跟着:“先生能庇护咱们一时,大爷才是庇护咱们周府上下一世的主人,大爷读书是咱们周府上下,最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