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

第78章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78章

小说: 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常乐,不觉得好,我给常喜的就该独一无二。
  周澜心说,那是我媳妇,凭什么要佩戴小舅子给买的首饰一半的时间。
  姜常喜心说,你倒是会做买卖,忽悠我们一家子三个人呢:“不好。”
  额,这个可不好办了,掌柜的:“不然可怎么办?”这买卖要黄。
  姜常喜对着常乐:“咳咳,昨天就送了我一套了,这套就算了。”
  然后扭头对着周澜:“你若是真的想要送给我,不如回头去找匠人,单独给我打一套秀气素雅一些的,平日做事情也方便戴着。”
  周澜高兴了,这就是说媳妇喜欢他送的东西,时刻都愿意戴着。
  跟着就听姜常喜指着银票说道:“不过在这之前,你这个是哪来的。”
  周澜看向先生,这个不交代的话,他自己就掉里面了。
  先生捂着额头:“这地方太拥挤了些,还是早些走吧。”
  姜常喜:“先生,说好的一视同仁呢,都是弟子您怎么可以这样。”
  先生:“好了,好了,回头补上,都补上,不要再说一视同仁了。”
  常乐:“那我要算一算,先生还差了我多少银子。”
  先生:“看你们那点出息。”
  然后先生就发现了,大弟子的银子,小弟子的银子,都汇聚到女弟子手里了。
  合着三个弟子也不过就是把他的银子给扒个差不多而已。这日子没法过了。
  掌柜的哭丧着脸,他们把银子掰扯清楚了,可首饰却一件都没有买呢。不带这样的。
  他的买卖果然黄了。
  姜常喜他们前脚走,后脚从楼上来下来一位妙龄女郎,看着柜上的首饰好半天,轻声说道:“虽然银钱不多,可这女子却被人珍视,很是让人嫉妒的。”
  身边的老嬷嬷:“不过是平常人家而已,掌柜的有上好的首饰都没有介绍给她们呢。有什么可值得娘子嫉妒的?”
  女郎盯着首饰却不吭声,她就觉得羡慕,掌柜的看到贵客,顾不得失落,已经热情洋溢的过来招呼了:“小娘子可是有中意的首饰。”
  女郎:“刚才那位小娘子看重的首饰就可。”
  掌柜的愣了那么一下,这套首饰确实不错,可也美好到这份上。
  女郎对着掌柜的轻声说道:“我沾沾她的福气。”
  掌柜的:“小娘子可不敢这般说,您才是真的有福分,这首饰能被您看重,都是它的福分。”
  说着已经捧着首饰送到女郎的面前。
  首饰才被小娘子的丫头拿到手中,顺风就拿着银子过来了,要买下刚才的首饰,不用问都是他家大爷交代的。
  掌柜的心说,难道自己走眼了,这套首饰很不寻常吗:“不巧的很,首饰已经被这位贵女买下了。”
  掌柜的就怕顺风不懂事,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才特意提醒,买下首饰的人,是‘贵女’。
  顺风不敢抬眼看人,低头恭敬的询问:“竟然是这般,刚才掌柜的说还有一套粉色的,不知道这位贵女可准许小人买下另一套。”
  谁家下人如此懂事。小娘子心说我倒是走眼了,瞧着这竟然不是小户人家的下人。
  轻轻颔首:“能同得小娘子青睐,是这首饰出彩。”
  顺风立刻行礼,掏银票,拿首饰,告辞,可不敢给自家主子招祸。
  大奶奶说了,自家在京都没有根基,万事不沾才好。这地方掉下来一块瓦片,没准能砸到好几个举人,秀才的。
  掌柜心说,今日可真是好日子,两套头面就卖出去了呢。
  还要奉承这位贵女:“女郎大度,心善。”
  然后常乐的车夫过来了,依然是要刚才的首饰。
  掌柜的心说,早知道,我多弄几套放在店里了:“你看这个不巧。”还是刚才那套话。
  车夫岁数大了,若不是仔细看,放在人群中都不起眼,听闻掌柜的话,立刻就走人了。都不带废话的。
  掌柜的都得说:“这小娘子确实有福气。”
  贵女让丫鬟捧着首饰走了,掌柜的还在遗憾,这套首饰准备的少了。
  周澜带着媳妇小舅子走在市井里面,先生在身后花银子,三个人可高兴坏了,这样的好事哪找去?
  还好三人看上的都是小玩意,几个铜板就能打发的,问题先生出门荷包装铜板的时候也不多。
  师徒四人找了个不错的酒楼,准备在外面吃过了再回去,为了看上去不像唐三藏带着仨徒弟,姜常喜特意点了一桌子荤菜,可把常乐给高兴坏了。
  先生:“我这荷包你是惦记上了。”
  姜常喜心说,我一片好心,不想让您一辈子孤家寡人,吃点荤怎么了:“没法子,先生有银子,都心疼你大弟子了。弟子这也是考虑深远。”
  从根上解决男人的私房问题,就得从先生身上的银子开始。谁能想到,先生这么好,还要给弟子当储备库呀?
  先生瞪眼指着女弟子:“你,你这女四书怎么读的?”
  姜常喜:“自然是认真读的,先生尽管放心,弟子读的时候,还配合着法典一起研究的。绝对不给您丢脸。”
  
 


第195章 左右之间
  先生深吸口气,不用想就知道,这女弟子读女四书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女德。
  不得不承认,自家女弟子身上,有些东西具备的不多。
  就不知道姜三老爷对这个闺女了解多少?
  先生看着女弟子,千头万绪的话,都不知道如何表达呢。头一次知道自己这个先生,竟然也有讲不出口的道理。
  常乐:“先生,一桌上好的饭菜呢。”干嘛说别的,回头吃不下了怎么办。
  先生深呼吸,幸好是半个弟子,还是面上不承认的那种:“好了,好了,吃吧。”
  先生安慰自己,慢慢梳理,反正自己责任不大。
  姜常喜跟着就说到:“先生尝尝味道,喜欢哪道菜,回头说给大贵听,她肯定能给先生做出来。”
  说道这个问题,先生立刻心情回暖一些:“你这丫头的本事倒是真的不错。下次出门把大贵带着。”
  这样喜欢什么菜,只要大贵吃过的,就不发愁以后吃不到。
  这女弟子身边带出来的人,那是真的让先生满意。尤其是大贵的手艺。
  常乐,周澜跟着点点头,他们不差大贵这口吃的:“应该带着。”
  姜常喜也跟着点点头:“都听先生的。”
  明明就是为了吃,师徒四人难得有志一同,慎重通过了这一条。
  姜常喜还同常乐那边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常乐点点头,表示明白了,然后略微发愁的说道:“我也不能去做厨娘呀。”很是彷徨呢。
  姜常喜都没想到,常乐还有这个规划:“你若是愿意,我是不会反对的。”
  她对君子远庖厨什么的说法,不当回事的。
  姜常乐立刻闭嘴了,难得对着姜常喜有心虚的时候:“还是让大贵在这个行业独美吧。”
  先生冷哼一声,常乐殷勤的给先生倒茶:“先生,弟子还小呢,难免有时心志不够坚强,辛亏有先生在身边,让弟子能够及时回头。弟子以后就跟着先生好好读书。”
  先生满意了,吃就好了嘛,做什么厨子:“你这嘴巴倒是好用。术业有专攻,把不擅长的领域交给擅长的人去做,这很好。”
  姜常乐:“是先生教的好,姐姐带的好。姐夫在边上督促的好。”
  周澜都得说,先生说得对,小舅子关键时候这张嘴能顶千军万马的。
  周澜:“要听你姐的话。要跟着先生好好读书。”人家一句话,两边都不得罪。
  先生不会让大弟子偷换概念,冷哼一声,教导小弟子:“君子远庖厨。”
  常乐偷偷看看姜常喜,心说我姐可不这样认为,只不过我自己真的不想要下厨而已。
  不过这个观念还是别让师傅知道了,反正殊途同归,都不用下厨房的:“先生弟子记住了。”回答的乖巧不已。
  周澜瞧着小舅子的模样,心里就明白了,先生的说法怕是姐俩不以为然的。
  看来偶尔去厨房做点什么,讨好一下自家媳妇,小舅子那是不讨厌的。
  先生到这个年纪,什么没见识过,三个弟子,下面眼珠子一转,先生就明白他们怎么想的。
  心说,这一群的弟子,一个个心眼这个多呀。他这个先生,颇费脑筋。
  弟子们只不过是如此宣扬而已,背地里怎么讨好小娘子,他老人家才不管呢。
  只要别放到明面上,让人攻讦就好。
  菜色上来的时候,师徒四人仔细品尝,然后各有高见,就能看出来了,不愧是师徒,都有一副好舌头呢。
  常乐放下筷子,擦擦嘴角:“这道菜,材料用的好。”
  周澜同样的动作,点评了一句:“味道也足。”然后给先生布菜,让先生尝尝,再给媳妇布菜,最后是小舅子,做的这个周到。
  其实不不过是想要给媳妇布菜而已,饶了一圈,当真是难呀,下次,他们夫妻自己出来吃。
  姜常喜跟着点评:“刀工也不错。”
  先生最后总结:“火候很足,名不虚传。”
  可见师徒四人对这酒楼做菜的手艺,十分满意。
  小二边上听的都冒汗了,不知道的以为哪家酒楼过来踢馆的。
  亏得几位吃的很尽兴,而且看人员搭配,也不是酒楼的同行。
  掌柜的都过来殷勤伺候着:“诸位可真是行家,点评到位,不知道可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常乐不开口,光吃了。姜常喜同周澜更是笑吟吟的看着师傅,有先生在,他们可不敢乱开口的。
  文斋先生很是随和:“不愧是百年老店,如此谦逊,难怪能够屹立不倒。”
  然后看向女弟子:“掌柜的诚心发问,你可有什么见解。”
  姜常喜:“手艺好,火候老道,味道也好,材料用的不糊弄人。不过我们是外地来的,口味要比这边重上一些。不敢说是贵店手艺如何,只是我们自己口味的问题。”
  多给人面子呀,少有碰到这样谦和的客人。
  掌柜的:“小娘子谦虚了,开店本就迎八方客,不能迎合客人的口味,是小店准备不足。”
  周澜:“掌柜的实在是太和气了。”
  掌柜的下去了,没一会就端上来一大盘子保定府口味的菜肴。
  人家小二哥说了,这盘菜算是掌柜的赠送的。知道您不差这一口吃的,请您帮着咱们酒楼撑撑眼。
  人家都这么客气了,姜常喜尝过之后,点评了两字:“地道”
  小儿欢天喜地的下去了。
  先生:“是个会做买卖的,难怪人家是百年老店。”
  常乐:“若是谁人来了都说上两句,这还能赚到银子吗。”
  说着还品尝了这道赠品,地道吗,没觉得呀。
  姜常喜:“人家都送东西了,你就不能顺情说句好话。”你当人家,真的是热情求指教的?
  常乐表示自己当真不是多明白,成年人的世界,当真是好复杂。
  先生笑笑对小弟子说道:“你当谁都有你们这样的好舌头。”
  姜常乐:“若是大贵来了,怕是能在这里吃上三两天的。”
  先生:“我怕她被人打出去。”
  常乐:“怎么会呢,掌柜的看着可谦逊了。”
  先生:“不然明日你让大贵来试试。”
  
 


第196章 扎心大弟子
  常乐多聪明呀,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先生比自己聪明,先生认为不妥当的事情,还是不要做得好。
  立刻摇头:“先生,学生还小,没见识呢。”
  先生揉揉常乐的头,满意的很,不是个死心眼的:“这掌柜的行事也是看人的。你要知道,这酒楼在京都这等地方屹立百年,怎么能简单呢。”
  常乐仔细打量,他们一路上去过的酒楼不少,京都里面也吃了两顿了,没什么区别:“如何不简单?”
  先生:“这个你得自己慢慢悟了。以后走的地方多了,见得多了,你自然就懂了。”
  常乐:“我去问掌柜的不可以吗。”
  先生:“掌柜的能同你说什么。”
  常乐:“说他们买卖实在,说他们酒菜好。才能成为百年老店。”
  先生点点头:“那你觉得这些够他们在京都立足吗。”
  常乐:“先生我还是慢慢悟吧。先生你什么时候带弟子出去走走,看看。”
  老愁了,他什么时候才能悟出来呀。光读书不成,原来还要出去走走。
  姜常喜心说,他们从保定府到京都,那不就已经出来走走了吗。难道还要走的更远点。
  话说出来一趟确实很不容易的呢。长见识这事吧,真的同阅历挂钩的。
  师徒四人一顿饭都吃的峰回路转的,姜常喜面对讲学的,求学的,压力有点大。这些人学起来,太沉入其中了。
  小弟子是不是悟了,先生不知道,自己悟出来点,今日这般带弟子,还是同女弟子学的呢。
  感觉还不赖。
  用过饭,先生掏出来荷包结账。
  姜常喜,周澜,同常乐排排站的看着,花先生的银子一个个就没有手软的。
  先生都有点看不上三个弟子的德行了,一个个的也没有缺银子的,怎么就好像差了先生请的一顿饭一样呢。
  回府的时候,先生荷包空了,姜常喜,姜常乐同周澜都高兴坏了。
  周澜的感叹就是:“我一定努力读书。”
  常乐:“嗯,姐夫你难得出来半日,你该高兴些。”
  周澜心说,我想心无挂牵的同你们一起逛街,太有意思了。书还是早点读出来的好。
  先生满意的点点头:“记得读书就好,吃过饭就去读书,学习如逆水行舟要知道不进则退。”
  两个弟子都表示:“先生,弟子谨遵教诲。”
  姜常喜诚恳的建议:“夜里读书对眼睛不好。光线太暗了。”
  先生黑着脸:“这么多的人都是这么读过来的。”怎么就你那么事多?
  就是因为有女弟子这种扯后腿的人,才有那么多,读了十几年,依然什么都读不出来的。
  好吧,姜常喜不敢为周澜争取了。先生在读书上还是很坚持的。而且很豁得出起眼睛。
  府里最幸福的就是大贵,主子出门虽然没有带着她,可给他打包回来的饭菜,绝对是最好的。
  就没见过这么惦记下人的主子,小要求就是,吃过得能做出来。
  这个对大贵来说到不是什么多困难的事情,人家乐于挑战,关键是一边吃还能一边点评,顺便改进。
  大福这么稳重的姑娘都羡慕大贵:“早知道我就该同你一起学手艺的。”
  大贵一边品尝一边同小姐妹闲话:“我这本事是天生的老天赏饭吃,你学不来。”
  没见过这么不会说话的,若不是大福早就被折腾的习惯了,姐妹情分早就玩完了。
  想想自己也有些许不足之处,姐妹们对她也很容忍的,大福才把这份不满意给压下去了。
  大贵这本事,她们几个没少跟着沾光,大利吃过自己分得那份,擦擦嘴,跟着说了一句:“我们的本事你学不来。”
  大福吃东西都不香了:“看把你们能耐的。”
  晚上讲学完毕,先生询问自家男弟子:“你祖父,祖母那边,老人家可还都好。”
  周澜:“回老师的话,祖父身体健朗,祖母神采奕奕,精神也都还好。”
  先生:“那就好,那就好,这个年纪的人,难得精神好。”
  先生在斟酌怎么开口问弟子有没有被刁难,毕竟是嫡亲的血脉,应该也不至于。
  周澜已经开口:“父亲在的时候,二叔跟在父亲身边打理俗物,最是通透,知我同常喜过去的意思,也愿意母亲身边能够有个人照顾。”
  先生点点头:“一家子和和美美的比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