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只是点点头表示明白,关于婆婆的事情还要从长计议。
姜三夫人也是这个意思:“这事你还是同姑爷仔细商量,你婆婆愿意回来,你们就好生奉养,若是不愿意,也别强求。你舅舅家总是会多为你婆婆打算一些的。”
跟着:“何况,别管你婆婆如何,都是姑爷的亲娘,总要你们孝顺的。”
姜常喜听的明白,自家亲娘其实还是为自己打算的多一些。
有婆婆在身边,同没有婆婆在身边的问题,就同心疼姑爷多些,还是心疼闺女多些的问题答案差不多,肯定是心疼闺女多些。
姜三夫人又同闺女说说庄子上的事情,指点闺女做当家夫人。
头上没有婆婆固然是少了掣肘,可真的遇到了事情,也真的没有人可以帮你拿主意。
一直到用饭的时候,姜常喜才隔着屏风再次见到周澜。
周澜身边有常乐陪着,倒也不见拘谨,不过再怎么如何,那也是别人家,肯定没有自家自在。
姜家老太爷已经不在了,如今的姜家由大老爷当家作主,若不是老夫人还在,怕是兄弟也早早的分家了。
所以姜家三房不愿意给二房面子,真不算什么事。
在三房这边人家姜三爷两口子直接称呼姜常喜为大姑娘的。可见这家早晚要散的。
姜大老爷对新姑爷很客气:“你们大姐嫁的早,离家远,不常回家,你们住的近,以后要常回来走动。莫要让长辈挂念。”
周澜:“小婿会时常带内子来看岳父岳母的。”
大老爷瞧着,周家的小子也就那样,若是有四品的爹扶持,兴许能顺风顺水的出人头地。
可如今吗,瞧着中规中矩的,真看不出来多大的未来。
二房的姑爷是个秀才,也不过是个秀才,他一个长辈也犯不上恭维,所以这饭吃的并不是多热络。也不会让人觉得不被重视。
不过两个姑爷站在一起,老三的姑爷,那就是个半大孩子。
周澜也瞧出来了,连襟站在一块,自己这岁数,面相,都有点吃亏。努力让自己看上去更稳妥一些,给自家小媳妇长长脸。别因为岁数让人轻视了才好。
奈何身量在这摆着呢,让二姐夫给吊打了,暗暗发誓,回去就少吃点,不然就蓄须。
姜三老爷很照顾姑爷,大老爷,二老爷热情与否,人家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姜常喜那边娘俩气势盛,二姑娘想要找茬,那也得看本事的。
所以没滋没味的半天就过去了,姜三老爷吃过饭带着新姑爷一家子要说点私房话,起身立刻告退。
周澜都跟着舒口气,姜家规矩不小。
他爹活着的时候,就同他说过,姜家底蕴绝对不是新贵能比的。
结果到了三房,周澜就看到,一大桌子的饭菜都准备好了。竟然还要继续吃?
姜三老爷招呼新姑爷:“快来,一天了,终于能好好的吃顿饭。”
姜常乐更是甩开姐夫的手,直接挨着姜常喜那边坐下,拉着姜常喜就不撒手:“你在他们家吃的好吗,有没有惦记我在家里,是不是吃饱了,穿暖了。”
这画风呀,让周澜适应了半天,在看看被小舅子甩开的手,合着都是做给外人看的。
这小舅子是人精呀,这么大就知道在外人面前给姐夫撑腰,自己得领情。
姜三老爷再次抽嘴角,不知道的以为他是后爹呢,还能饿到这小子,委屈这小子。听听说的什么话。
姜常喜拉着弟弟也是亲近的不撒手,就是说话不好听:“我每顿饭都惦记你,就怕你零食吃多了,不吃饭。”
姜常乐一脸的你怎么可以这样,小表情特别到位,也是绝了。
三夫人招呼新姑爷坐下,才挤兑小儿子:“活该。吃饭。”
姜常乐抿着嘴巴明显不高兴,对着姜常喜就提意见,绷着小脸,极为认真的强调:“我已经长大了,你得知道给我面子。不能当着外人这么说我。”
姜常喜才不惯着他这些毛病呢:“哪来的外人。”
姜常乐眼角瞟向周澜,意思还用说吗。
姜常喜:“呵呵。那可是我夫君。”
周澜脸色通红,一眼一眼的看姜常喜,竟然护着我了。
姜常乐眼圈都红了:“你什么意思,难道他比我亲近,我因为你可是很照顾他的。”
第19章 老狐狸的算计
瞧着小舅子固执,委屈的模样,这话回答不好,可怎么办呀,周澜想,他让小媳妇为难了。
周澜可不敢招惹小舅子,笑眯眯的给媳妇解围:“谢谢小舅爷提点。”
姜三老爷就笑,对着周澜:“别惯着他,会无法无天的。”
姜三夫人也笑,姑爷是个知道体谅人的。
姜常乐轻哼,显然不领情的,对着周澜一板一眼的说到:“你要知道在外人面前,咱们是最近亲近的郎舅关系,我得护着你,那就是护着我姐姐呢。可在她面前,你不能同我争。”
周澜点点头:“我记住了。在任何人面前,咱们都是最亲近的关系。”
姜常乐又不高兴了:“你觉得她不好,不值得你同我争吗。”
换周澜抽抽嘴角,小舅子还挺难搞。难怪岳父能不开口就不开口。
连着姜常喜都在边上看笑话。叫你没事哄孩子的态度对我弟弟。
周澜:“没有,不是说先来后到吗,我是觉得我没有小舅爷认识你姐姐的时间长,现在在你姐姐的心里,我肯定比不过爹同小舅爷的。”
姜三老爷意外的看着新姑爷,这不是个木讷的。知道捧着自己呢。
姜常乐总算是满意了:“你知道就好,不过你也得努力,我都把她让给你一半了。”
周澜:“谢谢这些年小舅爷在我看不到的地方照顾你姐姐。”
姜常乐想说,那是我姐,我不用你谢,可话到嘴边又变了:“你怎么谢我。”
额,这个问题,当真是有点为难。这小子看着那么高冷,谁知道转眼人家就往实惠里面拐。
周澜:“怎么谢都不为过,不如先看看小舅爷有什么想法。”
姜常喜就那边看着周澜逗孩子玩。
姜三老爷也笑,家里就这么姐俩,多一个孩子果然热闹多了。
姜常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她出嫁的时候说过,要带着我的。”
周澜眨眨眼,嫁一送二,这个不是不可以,问题他当不了家呀,岳父岳母能同意吗?
这可是三房正经的嫡子,还是独子。小舅子是不是没弄清他自己的身份呀。
姜常乐看着周澜不同意,立刻恼了:“你不乐意。”
周澜扫一眼边上看热闹的老丈人:“没有,不是。我惊喜的大了。”
姜常乐点点头,很矜持的开口:“那就是你愿意。”
然后哒哒哒的跑开,没有一会就跑回来了:“我包裹都收拾好了,我就是陪嫁。”
萌的呀,周澜差点当时就点头,认可了这个陪嫁。
周澜咬着下嘴唇忍笑:“原来是陪嫁。”
姜常喜觉得小弟蠢死了,你就保留一个开头多好,干嘛弄这么一个收尾:“别闹,说了带着你就肯定带着你的,哪用的着你操心。先用饭。”
姜常乐:“你哄我,我都问过了,他们说了你不会带着我的,我要是不操心,你就跟着他跑了。”
这一嘴的怨妇口吻呀。听的一家子人头疼。果然男孩子还得放到前院去。
姜常喜黑脸:“娘,他最近都同什么人一起玩,身边的婆子是不是这样,怎么学了这么一套东西。”
姜三夫人也气,好好的儿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都是同你学的。”
想到姑爷还在呢,这才没有继续怨怼闺女。
这儿子明明就是她生的,可成天跟着闺女后面当尾巴。她这个当娘的心里还失落呢。
看看为了姐姐,把爹娘都扔了。要去给人当陪嫁,她这儿子养的糟心。
姜三夫人怨怼儿子:“这个不知道好歹的,我对他多好,你成天逗他,他反倒是同你亲。”
姜常揪着小弟弟的耳朵:“我们那是玩。”
姜常乐笑呵呵的:“她才舍不得逗我。”
姐俩一唱一和的,阵营一致,让当娘的还能说什么。这儿子算是白生了。
姜三老爷给新姑爷夹菜:“别管他们,吃点,在那边肯定吃不好。”
周澜都三年多没有在这种气氛下吃过东西了,自从他爹过世,祖父祖母且不说,就是娘亲,偶尔见上一面,母子大多也是泪眼滂沱。
他年幼不能让母亲觉得有依靠,也变不出来一个活着的父亲安慰母亲。
每次面对哭啼的母亲,周澜都是无错。姜家的气氛,让周澜鼻子有点堵。
好在很快控制了情绪,他不是母亲,他不能整日哭哭啼啼的,他得给母亲做依靠的。如今他还是娶了媳妇的人了。周澜暗暗的深呼吸,才平稳了情绪。
吃过饭姜三老爷才问姑爷:“成家了,有什么打算,或者有什么喜好。“
周澜:“从爹爹亡故,小婿就一直守孝,每日抄写经文而已。”
姜三老爷听着就上火,周家小二房忒不是东西,霸占钱财就算了,故意耽误孩子的前程才是真的该死。
姜三老爷:“这个其实也不着急,总要找到喜欢的,感兴趣的方向。”
即便是自家父亲在的时候,他的未来方向也是好好读书,喜欢,感兴趣都是不存在的。
难道这就是大家族同新贵的区别?
姜三老爷看着新姑爷小心的询问:“你看这样成不成,我同你母亲想要去京城走走,常乐就先放到你那边,常乐的先生也跟着过去,你先跟着先生一起学学,若是喜欢,咱们再找个书院读书。若是不喜欢,咱们再看看其他的。”
周澜就明白了,岳父是在小心的试探,引导自己往读书的方向走。
这么大了,还是知道好歹的,当初他对读书这事不是多热衷,可有可无,说不上喜欢不喜欢。
可从他爹没了,二叔不让他读书以后,他才知道,读书这事多重要,有人愿意为他这么打算,他眼角又酸了:“全凭爹做主。“
姜三老爷松口气,这孩子知道好歹,这就好,这就好。
也不用商量的口吻了,大包大揽的就开始安排:“你爹在的时候,同我书信往来,没少夸你读书好,脑子好用,你爹活着肯定也愿意你把这学问捡起来。这三年也不算是耽误,只当是沉积心情。何况孝道肯定是没错的。”
后面这话说的意味深长,在姜三老爷看来,三年刷出来一个孝子的名声值了。可惜年轻人眼下还不太懂老狐狸的算计。
第20章 亲不亲,三分心
姜三老爷会去帮着姑爷刷孝子的名声,可绝对不会同姑爷掰扯这个的。
孩子还小,为亲爹守孝那是至纯至性,他不过是把别人看不到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而已。对,就是这么回事。
姜三老爷就开导姑爷:“也不要有压力,读书是为了明理,开阔心胸。你底子打的好,读书聪明,没问题的。”
周澜听到这个眼角红彤彤的算什么,鼻子都酸了,眼泪差点掉下来:“爹从来没有这么对我说过。”
姜三老爷跟着姑爷一块心酸:“谁家这么当面夸儿子呀?你爹可是没少同我显摆你脑子好使,会读书。”
然后看看自家常乐。怕自家儿子心里不好受,当爹的就是炫耀,那也不会当着孩子的面,怕孩子骄傲。
姜常乐半点不走心,人家有姐姐呢,特别傲娇的就说了:“我姐姐就这么夸我,我姐说了,我脑子天生就是读书的。”
然后斜眼周澜:“你还能比我读书好?”
周澜挑眉,他想要读书的话,还真不觉得多难,他记忆力特别的好。这个问题上,还真没服过谁?
然后俩人对视一眼,常乐在想,读书吗,回头就让我姐看看到底谁厉害。
周澜在想,到时候你小子就知道什么是脑子好使了,那可不是随便夸的。
不过自己同一个娃娃比读书,说出来也丢人。
周澜盯着小舅子的眼神立刻变了:“爹娘放心,我定然带好常乐。”
姜三老爷拍拍姑爷的肩膀:“有你带着他,爹娘自然是放心的。”
常乐扫一眼这个姐夫,小眼神里面全是挑衅。谁带着睡还不一定呢。
特意同姜常喜说到:“姐,你放心,我会带着他好好读书的。”
然后再次看周澜,小眉毛挑的,让周澜特别想要把这小子头上的揪揪给揉散乱了。
姜三老爷殷殷提点小姑爷:“记得我是你爹,有事就让人传话过来。”
周澜心里是触动的,能把儿子放在自己身边,何尝不是在安自己的心。
这声‘爹’人家是认真的,姑爷也是半子。
姜府大门口,姜三老爷夫妇把闺女儿子送上马车,敦敦教诲的老父亲形象触动了姑爷的心。
姜常乐扒着车窗,欢快的很:“我走了,别想我。”半点离别的伤怀都没有。显然姜三老爷的敦敦教诲,儿子根本就没当回事。
姜三夫人一脸的无奈:“这儿子养的。”
姜三老爷还安慰自己:“从小就是常喜身边长大的,他们姐弟本来就感情好。”
姜常喜本来还想同爹妈说两句呢,常乐一直再催:“快走呀,你把我的院子收拾出来没有。”
弄得姜常喜对着爹妈挥挥手:“你们要照顾好自己。”
然后人家姐俩就那么放下车帘准备出发了。
弄得周澜对着老丈人老丈母娘怪不好意思的:“爹娘,你们放心,我会照看好他们姐弟的。”
姜三老爷脸色想要高兴都高兴不起来,他们姐俩彼此在一块就圆满了,爹娘都是多余的。
姜三夫人对着姑爷殷殷叮嘱:“这就是两个不省心的,你可莫要太惯着他们。”
姜三老爷殷殷叮嘱姑爷:“也不能这么说,其实还好啦。是不能太松散了,也不能太严厉了,主要是常乐的功课,你要帮着为父多看着点,常乐要是闹腾的过了,你就同常喜说,肯定能收拾这小子。”
周澜听明白了,闺女是亲的,儿子稍微差了点,可别管怎么样,都不能管的太宽了。当真是一片慈父之心。
自家爹活着的时候,也曾这么对自己。
就听姜三老爷说到:“你若是觉得为父说的还对,就同先生好好学。学了不一定能用到,可不学将来用到了,你真不会。常乐还小,你总要给他做个榜样。”
劝姑爷上进的时候,就婉转了那么点。可见同样是叫爹,区别还是有的。
周澜:“爹您放心,我肯定会带着常乐一起同夫子上课。不会辜负了爹的期望。”
这个爹,姜三老爷听出来了,不光是自己这个岳父,还有自己的故友。
这次真的放心了,姑爷是个心里明白的。
马车走了,姜三夫人同姜三老爷望着马车满脸的失落。
姜三夫人:“明明我只是嫁了女儿,为什么感觉两个孩子都嫁出去了。”
姜三老爷看着儿子远去的马车,心说也没有区别:“当初你若是自己带着常乐,哪有今天,看看那孩子欢快的,走的一点都不留恋。”
姜三夫人:“你还说我,你当爹的,不也就这这样。”
所以两口子谁也不用说谁。都是拴不住儿子那波的。
姜老夫人那边听说儿子儿媳妇,把孙子都打包送给周家了,气的捂着心口半天没缓过来。
把老三两口子叫过去就一顿数落:“你们也不小了,怎么心里就一点数没有,那也就是两个半大的孩子,自己还照看不好,能照看好常乐吗?”
姜三老爷半点不着急:“娘,您别生气,儿子岳家那边最近要办喜事,我们打算过去一趟,常乐还小,路途太远,所以才让常乐过去那边陪着他姐的。”
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