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常乐来了京都,这点事情就在心里琢磨开了,所以稳稳的陪着先生身边,林家如何行事,人家不过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已。可不是心里没数的。
没看到前日他都拜访了李伯父府上吗。
先生听了常乐一番话,身心舒畅,不愧是世家府里出来的小郎君,心里有数,还沉得住气。
先生:“好了,随着先生去会友吧。”
对于林舅舅如此行事,先生心里那也绝对有数的。不管为何,林舅舅作为长辈,都该见见外甥的先生。
这是对先生的尊重,也是对外甥的看重,关心。不过先生不会计较,因为失礼的是别人,不是他。
小弟子的行事出人意表,很得先生心意,大弟子同女弟子那边未必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不过世事不由人罢了。
如同先生这样的大家,友人们听说先生要走,怎么会让他一一告别呢?
头一户人家,就把先生留下了,让下人去给友人们下帖子,一群闲着的文人,聚聚会真不算是什么难事,所以一次性的帮着先生都搞定了。
常乐只需要把那些精心准备的礼物,给先生们带的书童或者弟子分发下去,表达一下先生的情谊就够了。
然后就跟在先生身边长见识。
在京都一个都不认识的小弟子,下次再来京都,这些都是人脉。这就是有人领,有人带的小弟子。这就是这年头师承的重要性。
老师不光教导学问,还给了他们人脉。
常乐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跟着先生身后,手捧着酒壶,全程笑眯眯的给人倒酒,叔叔伯伯的一通下来,务必给人留下个好印象。至少要有印象。
先生这次真的喝多了,老友辞别气氛总是有几分低沉,这种时候,酒入愁肠呀。
常乐这个弟子,这时候就真的入了这群人的眼睛。
那么大个小娃娃,代表先生,把一位一位的大先生送上马车,做的非常好。
这若是再大上几岁,做的好那也是应该的,问题人家孩子小,能做到这份上殊为不易,尤其是,这些刚才招呼过的叔伯们,就没有一个认错的。本事呀。
但凡见识到的,都要感叹一句,难怪小小年纪就被收在名下,不愧是大家子弟。
姜家虽然略有没落,可人家族中子弟教养的好。
好吧他们都得承认,这份教养。
马车上,常乐愁眉苦脸的对着先生:“您怎么可以真的喝醉呢,我姐姐说了,不能这么喝酒。”
先生闭眼不搭理小弟子,那是你姐姐,你听她的,先生我可不听她的。
结果小弟子说了:“您这就是管不住嘴。”
先生能乐意被小弟子这么说吗?
醉眼朦胧的:“先生我这是洒脱,旧友离别,本就伤情,你还小不懂不要乱说。”
常乐给先生嘴里塞了一个酸甜的玩意:“含着些,或许能够舒服点,又不是不来京都了,有什么伤情的,找借口喝酒还不承认。”
先生嘴巴里面被小弟子堵了酸梅,还要瞪眼:“我这个年纪了,你懂什么。”
常乐:“多大年纪?没有娶到师娘呢,就是大龄青年行列。”
老先生把嘴里的物件都喷出来了:“你,你,谁说的。”
常乐理直气壮:“我姐姐说的。”
成亲多了不起呀,可以鄙视先生了是不是,还大龄青年,大龄老青年吗?
先生:“你一个小郎君,成天我姐姐说,我姐姐说。你以后少听她说。”
姜常乐:“先生要讲道理的,我姐姐说的有什么不对?喝酒就算了,还喝多了,对吗?”
先生:“可机会难得,这样的场合,自然是要开怀畅饮的。”
常乐:“身体多重要,什么样的场合,这样伤害自己是应该的?”
辩才,常乐从来不缺,尤其是炸毛的时候。
先生被小弟子两句话说的郁闷了,因为无可反驳,先生看着小弟子:“厉害了你。”
常乐:“是弟子站在了理字上。”
然后特别傲娇的加上一句:“别问,问就是我姐教的,女子怎么了?我姐怎么了,人家说的对。”
先生索性一醉到底好了,好过让小弟子呛白。
平时乖乖巧巧的,就一样,别说女弟子的不是,不然这小弟子立刻就能炸毛,总是在各种意想不到的地方等着怼你。
先生总结了,惹不起。
第225章 淡然面对
回府的时候,先生就听那边小弟子,对着女弟子一串的抱怨,不对,正确的说法是告状,都是说他这个先生,见到酒水就没有体统的。
这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酒鬼。
姜常喜看向先生:“您快好好的歇着。”
先生对着小弟子就吐出来一句:“他怎么这么一张嘴。”
姜常喜不愧是亲姐姐,张口就来了一句:“多贴心,不是真的关心您,都说不出来这么多。”
先生心说,我莫不如直接直接醉死过去的好,好过让你们姐弟轮番折腾,不就是喝点酒吗。
结果先生就知道喝点酒这点事有多大了,晚上三个弟子同醉酒之后,兴致很不错的先生一起说话,话题在林清河这个表兄身上。
然后小弟子羡慕了,除去个人意见,不得不说林表兄当真是处处都好,见识广,学问好,身板都是伟岸的。
弟子们还总结了,肯定是林表兄游学这些年的缘故,成熟稳重,见多识广。
先生瞧着自家弟子,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嗤之以鼻,用得着羡慕别人吗?然后豪言壮语,不过是游学而已,什么时候先生兴致好了,也带你们走一圈。
常乐两眼放光:“兴致好就可以吗。”
先生喝酒之后,洒脱至极:“不然呢,非得学业有成吗?”那样的话,有些人岂不是一辈子都要止步不前。
所以,当真是发人深省,谁也没说非得学业有成呀,真的学业有成,都去科举了,谁还有闲工夫游历呀。
先生为三个弟子打开了一扇向往的窗户呀。
常乐:“先生如今兴致就不错。”
先生理智还在:“你姐夫府试成绩还没有出来呢。”
周澜早就被他们说的心荡神驰了,毕竟还年轻,没什么定力:“左右都是要学习的。不在榜上弟子就不用学习了吗,在榜上的话更得学习。”
先生拍着男弟子的肩膀:“好,扎实,心态好。”
姜常喜:“怎么听着你们都那么想要出去游学,很好的吗,不如咱们回程的时候,把路线调整一下。何必非得回去之后在跑出来呢。”
先生失笑:“怎么改,还能绕道江南在回保定府不成。”
三个不靠谱的弟子,没觉得不可能,而是望着先生:“还能这样?”先生不是给他们开了一扇窗户,这是给他们直接打通一条路呀。
明显他们没有想过这么大胆的。
姜常喜:“我的个乖乖,我以为绕道两个城镇就怪了不起的了。”
周澜:“到底是先生,什么样的大场面没见过,说出来就是大的。”
常乐扑过去:“先生,我怎么那么喜欢你。”
可能真的喝多了,先生就这么被吹捧的有点不知道今夕何夕,然后,然后就飘了,自己都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他是老师,身边带的是学生,就这么三个弟子,都带着呢,老师学生都有了,而且一个不缺,课堂在哪里不是一样的。带着学生长见识怎么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先生再醒过来的时候,被弟子们催着坐上了马车。
然后,然后还以为着急回保定府呢,结果呢,一路快马,颠簸的要散架了,第二天傍晚的时候,愣是码头。
先生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这,这行程不对呀。”
姜常乐也蔫蔫的,听到先生这话之后,立刻就来精气神了:“对呀,怎么不对,都是按着先生吩咐的路线在行走。”
先生皱眉:“我有吩咐过路线吗,我怎么记得咱们是急匆匆的回程。”
姜常喜:“有的,有的,您确实吩咐过。”
先生揉着脑袋,有点晕车:“这个不急,咱们先缓一缓。”
姜常乐:“先生,弟子急,晕车,先上船吧。”
先生当真是没有想起来,有什么路线回保定府坐船更快更方便,不过看着弟子们没有傻孩子,看着一个个挺稳重的,问题应该是没有的。就这么上了贼船。
船上就看到小弟子要乐疯了:“下江南喽。”
噗嗤先生喷了:“你、你说什么。”
三个弟子排排坐,在先生面前要多乖巧有多乖巧,可做出来的那些事情,同乖巧半点关系都没有的。
先生听的头皮发麻:“这么大的事情,你们就敢做决定了?”
姜常喜:“还是不敢的,先生做的决定。”
先生:“闭嘴。”他醉酒做的决定能算吗。醉酒误事,醉酒误事呀。
套路他老人家就算了,竟然还敢言之凿凿当作证言,实在事可恨可恶,对着周澜:“你呢,你也同他们这般闹腾。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
周澜:“弟子就是一时冲动,过后有过悔意的,如今也在后悔。”
先生那个愤怒呀:“光后悔有个什么用?”行动呢,为什么不能及时纠正。
然后果断地闭嘴了,这不是在说自己吗。既然后悔没用,那就考虑下一步吧:“接下来的行程怎么安排的。”
姜常喜:“等着先生安排,”
先生气的肺疼:“等着我安排?你不是走一步看十步的吗。”
姜常喜这时候可不敢挑战先生的权威:“船上十几日呢,足够先生安排了,若是先生不同意,下一个渡口下船,回保定府,也不过是换个路线而已。”
先生气笑了:“所以你折腾一圈,就贪图能出来坐坐船。”
常乐那边喜笑颜开的同先生显摆:“先生咱们特意找的大船呢。”
所以呢,很值了是吧。若不是舍不得,先生当真是想要带着这群弟子去吃吃苦头的,当真以为游学那么简单的不成。
对着三个弟子横眉怒目了好半天,也没想到收拾弟子的法子。
周澜凑上前去:“先生您别生气了,弟子已经是生员了,虽然没能占的头名。”
这时候需要一个好消息,给先生缓和一下情绪,为难周澜用骄傲的口气说着自己的破成绩。
先生听闻这话,立刻问道:“如何。”
周澜怪不好意思的:“很是意外,竟然能排上名次。”
姜常乐喜滋滋的补充一句:“先生还占了九这个数,多吉利。”
第226章 周秀才了
先生脸上笑容相当愉快:“可见你学识不够扎实,不然怎么会如此彷徨不自信。以后继续努力,不要骄傲,先生我的弟子,不在前三,都该是愧疚的。”
这话周澜立刻羞愧了,姜常乐也笑不起来了,压力好大的。
姜常喜端着酒盏过来:“先生,不然咱们庆祝一番。”
看到酒,先生就心脏不舒服,最近都不想看到这玩意。
瞪一眼姜常喜:“你拿这玩意欲如何。”一脸的有刁民想要害朕。
姜常喜委屈死了,赶紧让大福把酒盏拿下去了,不能妨碍了先生的眼,还委屈的招呼一句:“先生。”
先生没好气的很:“你好意思开口,先生什么先生,这事就是你的手笔,他们就是有想法,你若是不做此安排,他们能上哪去,这事你就是罪魁祸首。”
姜常喜:“先生,您当真是一抓一个准,弟子也觉得难辞其咎。”
没皮没脸的弟子,先生还真是没见到过:“是不是觉得先生罚你太少了。”
姜常喜:“先生,弟子很惶恐的。”
先生相信这话就傻了,从来没想到过,自家弟子竟然如此调皮。
常乐拉着先生的衣角:“先生弟子还没有看过这样潋滟的湖光山色呢。”
先生被这小子拉扯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注意用词。”
常乐顺势讨好:“还要先生教我。”
于是,结果便是先生拉着弟子去看湖光山色了。而且瞧着心情也没有那么糟糕。
然后对着姜常喜同周澜:“江南是不用指着的,小走一番,会会老友还是可以的。”
姜常喜:“弟子们听凭先生安排。”
去哪都好呀,反正他们也就是走走,晚回去一些时日而已。目的性并不是很强。
最高兴的就是大贵,不知道前方都有什么美食等着她。
因为先生对酒的抵触,周澜得中生员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庆祝呢。
周围的下人感叹,不愧是主子,心态这么平和,换成他们,都要给祖宗八代上香的。
姜常喜私下里面帮着周澜庆祝了:“恭贺周秀才。”
周澜抿嘴忍笑,在姜常喜面前倒也不矜持:“恭贺秀才娘子,以后,周大奶奶可以拿着自家帖子出门会友了,虽然还差了些,夫君我会继续努力的。”
姜常喜:“怎么就差了,我如今能算得上县上最年轻的秀才娘子了,骄傲着呢。”
周澜没忍住拉着姜常喜的手:“我也有点高兴,很高兴。”
好吧小夫妻坐在船上偷偷的高兴了小半夜,读书都耽误了。
回头小舅子就矜持的对着周澜说了一声:“恭喜。”
然后跟着一大片劝学,主要宗旨就是不能骄傲,继续努力,你这才哪到哪。别觉得就比他这个小舅子有本事了。
周澜那是虚心受教的,小舅子在代行岳父的职责。估计老岳父在他面前,也就说这些了。
然后睡觉的时候,小舅子扑在周澜的怀里:“秀才公了呢,哈哈,我每天都同秀才公一起学习。”
周澜心说,原来你一点都不淡然:“对,每天还有秀才公喊你起床尿尿。”
常乐咯咯咯的笑开了,睡觉的时候都是扯着嘴角的。
看着媳妇小舅子私下里面这么开心,周澜反倒是淡然了。有人替他如此高兴呢。
先生在船上给弟子上课,同在河边给弟子上课没什么区别,心情一样的好。
难得的是,三个弟子竟然会看一下地势,河流走向什么的,说的还颇为有那么几分道理。
想到自家男弟子,自幼跟着亲爹四处当官,对于这些了解一些不算什么。
可这女弟子还能偶尔插上两句,句句在点上,那就有点让人好奇了。她一个小娘子,如何接触这些的。
姜三老爷还能同小娘子说这些见识不成?
常乐最高兴:“果然是要出来游学才能长的见识,若不是亲眼看到,怎么说我都是不会明白的。”
姜常喜在边上猛拍先生的马屁:“所以要跟着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先生冷哼,少拍马屁,他老人家不吃这套的。
姜常乐插科打诨跟着表决心:“我会牢牢的跟住先生的。”
就这么两个耍宝的弟子,再大的气,也被折腾没了。
先生心态平和了,一路上就好玩多了,毕竟是先生,见识多,渡口停下的时候,先生带着弟子们上岸,好玩的好吃的,怎么尽兴怎么玩。
不知不觉就超出先生的计划,走远了。
当然了主要的还是带着弟子去那些学堂拜访,友好交流,这才是游学的正确模式。
本是玩闹之举,可姜常喜却认识到了,游学这个词的正确意义。
原本的时候,姜常喜对于游学这个词的理解不是很正面,如今被先生带着四处走动,姜常喜认识到了自己的狭隘。
尤其是看到自家常乐日渐稳重,周澜每日不管多晚,都要把日间见闻整理出来,姜常喜就开始仔细安排路途中的饮食起居。
当然了路途中的差价也没少赚。
别说姜常喜长见识,先生也长见识呀,游学的多了,口袋空空的更多,就没有如同自家女弟子这般,游学一圈之后,竟然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