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常乐姜家小郎君的属性上线,大大方方的:“李家兄长客气了,兄长是姐夫的同窗好友,还请随意一些。”
李郎君心说,不愧是大家郎君,这气度,小小年纪就已经风度翩翩了:“不,不,我对姜家小郎君确实仰慕已久。”
跟着:“是我激动,语无伦次了,还请姜小郎君莫怪,我会随意一些的。”
这个画风弄得气氛都紧张了,感觉姜二姐夫看到先生的时候好像时常如此。
第237章 踩对方几脚的关系
身边的周澜,同姜二姐夫看到此情此景,只能说,幸亏这位李郎君没有看到方才那般场景,不然对姜家小郎君的仰慕怕是要塌房的。
姜常乐还没遇到这样的粉丝呢,求助的看向周澜那边。
周澜这个姐夫给力,立刻上前为小舅子解围:“李兄你如此这般,可是要吓到我们家常乐了。”
姜二姐夫更是乐呵呵的:“贤弟,你这般,弄得我都紧张了。”
李郎君:“是我糊涂,是我糊涂,可姜家小郎君的风采,咱们学院里许多同窗都是慕名已久。”
常乐听到这话,吓得县城的席面愣是没露面,一直陪在先生身边忙前忙后的做乖巧弟子。
不用问都知道,这群人为什么对自己慕名,就那么点破事,还过不去了是不是。
最可气的还是,他姜常乐聪明勤学的好名声还没有传出去呢,同先生拜访附近书院的时候,竟然是打油诗被传唱出去出名了,你说让小娃娃心里多闹腾呀。
晚上的时候,姜常乐就开始窜对周澜:“姐夫你这已经是生员了,什么时候去府城的学院读书?”
县城的学院,姜常乐那是不想去了,怕这些人背地里笑话他。
这事周澜私下想过,看向姜二姐夫,这事他想要听听二姐夫的意见。
姜二姐夫:“妹夫,你有什么打算,可以说出来听听的。”
跟着:“府城那边的学院,妹夫尽管放心,姐夫早就帮你报了名,去与不去都可以周旋一二。”
姜常乐都觉得自家二姐夫可靠,这事办得好。
姜二姐夫有点窘迫,本来妹夫的成绩去学院没有问题的,不过妹夫本人不在,且出去日久,所以有难度:“当然了,这里面有三叔的脸面,有先生的脸面。靠我,是办不成的。”
周澜:“二姐夫谦逊,让姐夫费心了。”
姜二姐夫:“都说了咱们是一家人,哪里用得着如此客气。”
周澜想要拉着二姐夫一起去府城那边:“二姐夫有什么打算,还要在县学读书吗?”
姜二姐夫:“姐夫学识上还太过肤浅,先生与家父的意思,都是还要磨练几年,去哪里读书倒也都可以。”
跟着:“不过,我爹在这边呢,我在这里读书还能顾着一些家里的事情。”
周澜心里很遗憾姜二姐夫不能一同前往。
周澜:“只要认真读书,在哪里都是一样的。他日咱们兄弟一起应试。”
跟着说道:“先生答应我了,跟着咱们去保定府,所以回去庄子上,招待了族人之后,我们怕是就要去保定府读书了。”
姜二姐夫:“这样安排最最妥当,保定府距离这里也不远,半日的路程而已,你我兄弟见面容易。”
连襟都变成兄弟了,可见两人相处的真不错。
常乐在边上眉开眼笑的,不在县城读书,就没有那么多的人知道他这点事了,算是得偿所愿。
郎舅三人还说了李郎君的事情,考中了秀才,李郎君也没有那么拮据了,听闻也到保定府去读书的。
唯有一事比较麻烦,听闻李郎君的婚事不太顺利。
原因就是原本的亲事李郎君虽然已经退掉,可因为女方已经过了最好的花期,婚事一时间有点为难。
李郎君如今又中了生员,那无缘老岳父的口风就变了。
李郎君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很纠结,答应娶这位自幼定亲的姑娘吧,心里不甘不愿。
毕竟岳家嫌弃他贫困,迟迟不答应嫁闺女的事情历历在目。
可不娶这位未婚妻吧,女娘确实因为自己耽误了花期,让一个女子如何是好。
李郎君在对得起自己,对不起小娘子之间来回纠结。
拖到如今,这事如今都已经成了县城的话题了。
谁能想到,李郎君的婚事竟然如此一波三折,比话本都精彩。
周澜听闻此话,就想要去同姜常喜说道说道,自家媳妇果真是很有远见。
这位无缘的未婚妻,竟然似乎,好像又要变成李兄的新媳妇了。
果然别人家嫁娶的事情,就不该乱搀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闲话少说的好。
周澜:“二姐夫如何知道此事。”
姜二姐夫:“你二姐姐从外面听来一些,李郎君那边因为你的缘故,同我颇为投缘,也说过一些。大体上应该不会错的。”
周澜:“李兄的婚姻,当真是一波三折。”余下的那是在也不敢说了。
人都八卦的,姜二姐夫也好奇:“就不知道李郎君最后会如何选择。”
周澜跟着唏嘘:“李兄往日里没少嫌弃岳家不守信誉,对于小娘子倒是没说过其他的。”
既然李郎君为了此事,拿捏不定左右摇摆,就说明对未婚妻还是有心的,所以看着小娘子不容易的份上,怕是续约的成分比较大。
姜二姐夫:“若当真是如此,只怕是以后夫妻过日子,万一有个磕碰的时候,李郎君都会想起这点事情的。”
都是男人,谁心里没有点数呀。续约未必就是好事。
周澜:“既然能够继续前缘,想来李郎君自己应该明白的吧。”
常乐:“问问不就知道了吗?”
这种事情,能随便问吗,所以接下来,连襟两人光叮嘱小舅子,千万别李郎君这件事情了。
能装作不知道,那是最好的。
姜二娘子今日见到姜常喜心情更加的酸涩,一来人家送的礼物自己非常喜欢。
姜三送给她的那些料子穿出去的话,在这小县城里面,肯定是头一份的。
还有一则就是姜常喜对自己真的很大方,她打听了,除了三婶,就数自己这边送的多,颜色也都是她喜欢的,可见姜三对自己用心了。
然后就是介意的,本来自己是秀才娘子,对比姜三有优势的,如今姐妹都是秀才娘子了,她这点优势也没了。
然后姜三竟然都去过京都了,这才是姜二最介意的,她都没有去过呢。
姜常喜瞧着姜常仪那个别别扭扭的德行,忍不住吐槽:“你这人可真是,对你好,你还不自在了。”
姜常仪:“乱说,我对你也不错,你对我如何,我都受得。”
第238章 找不到重点的女人
姜常喜失笑,好大的口气:“你说这话不心虚吗?”咱们之间关系如何,你心里没点数吗?
姜常仪显然是没数的,怒目瞪视姜常喜:“你认为我对你难了?”
姜常喜双手一摊:“这还用认为吗?”那是事实,她们姐妹之间能不互相踩几脚就不错了。
姜常仪气的脸色都变了:“从你成亲开始,我对你什么样?”
你若是如此说的话,至少从成亲以后,两人还没打过架,倒是还算说得过去。
姜常喜索性绕过这个话题:“干嘛这么一个表情,布料不好看,还是新鲜的玩意不够多。”
姜常仪:“别说的我那么肤浅,我是在意那些的人吗。”
姜常喜实诚的点头。
姜常仪气的急赤白脸的:“你这人怎么那么不会说话……。”
姜常喜:“一起长大的十几年,说什么虚的,我这人就一样好,诚实。”
姜常仪:“好吧,我还是很喜欢,很在意的。你也别骄傲,都是秀才娘子了,咱们也不过是打平。”
姜常喜黑脸,原来纠结这个呢:“就说你肤浅,若是一个秀才娘子,一个举人夫人还不做亲戚了?非得你高高在上呀,要不要把夫君拉出来,让他们打一架比比输赢。”
姜常仪:“粗俗,你还不行我心里较劲了。”哪能动不动就打架呢,不像话。比也该文比。
姜常喜:“成吧,你慢慢酸着,脸上别带出来,扫兴,以后我男人举人,进士,入仕为官,有你酸的时候。”
姜常仪气急败坏:“说的我男人好像就止步于此了一样,你怎么那么大的脸。”
所以这塑料的姐妹情谊,那真是经不住考验的。
姜常仪:“对了,你过去这一趟到底做什么呀,你那婆婆当真就这么嫁了?”
姜常喜出门的原因自然不会到处宣扬,不过如今婆婆林氏已经嫁了,消息早晚要传出来的,姜常喜倒也不在瞒着,捡能说的说了几句。
就看着姜常仪满脸的感怀:“啊,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没想到,你这么有本事,掌家以后第一件事,竟然是娶嫁你婆婆。”
就说这人不讨喜,这话能说的在难听点不:“看把你能耐的,听不懂人话了。”
姜常仪忍着笑:“咳咳,亲家伯母竟然走了这步。咳咳,恭喜你啊。”
姜常喜瞪一眼姜常仪,看把你招欠的。
姜常仪继续八卦:“对了,如今的亲家伯父是什么人,可还靠得住,可别让亲家伯母受了委屈。”
这还是句人话,姜常喜:“是舅母娘家嫂子的表亲,说起来亲戚连着亲戚,倒也可靠。”
姜常仪这个大八卦:“做什么的。”
姜常喜如实回答:“如今在京都做事,通政司参议。”
姜常仪瞪着眼睛询问:“比之原来的亲家伯父官职如何。”
姜常喜:“京官,五品。”
姜常仪再次一声惊呼,再嫁还能五品,跟谁说理去,姜常喜被她吓一跳:“你这是做什么?”
姜常仪都站起来了:“你岂不是又比我嫁的好了,我公爹如今才是县尊。如今你继公爹都是五品呢?”
姜常喜眨眨眼,你八卦了半天,在意竟然就是这个,有没有脑子,我打开头到现在,都比你嫁的好,有没有这个认识呀。
再说了,婆母嫁人了,好坏同她有什么关系。还‘继公爹’你这词拽的欠抽呀。
姜常喜:“没想到你还在乎这个。”
姜常仪:“不然呢?女人在家拼爹,拼兄弟,出嫁拼男人,拼家世,不然还要做什么?拼自己吗?”
姜常喜心说,你自己这是多拿不出手,全靠别人打拼。这就是个脑子不正常的。你爹你男人,你兄弟,都够倒霉的。
看着姜二嫌弃的不要不要的。
姜二娘子:“你那是什么表情?”
姜常喜:“我就觉得你为什么不把自己拿出来拼拼,你比别人缺胳膊还是少腿了,你长点出息成不成,将来你有儿子了,儿子拼爹,拼家世都赢了,别在拼你这个娘的时候输了。”
姜二娘子还真没想过这个,人家想的是以后拼儿子。斜一眼姜常喜:“你怎么那么事多。”
姜常喜心说,不搭理你,反正你若是同我拼,从来没赢过。
姜常仪这饭吃的一点不开心,四品变五品了,可还是婆家比她显贵。
姜常喜还以为姜常仪这么打听半天要奚落她呢,毕竟姐俩就是这么一个互相踩几脚的关系。
没想到人家脑子计较的是这个,不知道要怎么评价这位二姐姐了。
送走了客人,姜二姐夫同姜二姐姐依然是最后走的,姜二姐夫让周澜去府城读书的事情莫要着急,他都会帮着安排好的,很有点长兄风范的意思。
周澜同姜二姐夫也不客气:“又让姐夫费心了。”
姜二姐夫一脸赤城:“都说了咱们能做连襟都是缘分,能为妹夫操持,姐夫高兴着呢。妹夫只管好生读书便是。”
相比于人家连襟之间的相处,姜家姐妹那是颇为惭愧的。
姜常乐过后都说,姜二姐夫人特别的不错。不枉他在京都看到什么都惦记这位二姐夫。
所以姜二姐夫回府看过小舅子送的箱笼之后,才知道,连京都的小玩意小舅子都让人给自己送回来了,这是把自己当孩子了嘛。
往好了想,小舅子这是喜欢自己,才事事都如此惦记。
当然了箱笼里面贵重的物品也不少,所以这都不是按着价钱送的。满满都是情谊。
想到先前送回来的那条细犬,姜二姐夫咧嘴就笑了。
姜二娘子询问夫君,常乐送了什么的时候,姜二姐夫迟迟不能给出答案。
姜二娘子还纳闷呢,这么不好说吗,他们这样的人家收礼都是要做出来账册的,将来回礼的时候,也好有个依据。
姜二姐夫一直说还没有整理好。
回去之后姜二娘子跟着过去看了,才知道,为何迟迟整理不出来。
看着这么多的小玩意,她自己稀罕的什么是的:“怎么就送给你呢,为什么惦记你呢,我对他多好。”
姜二姐夫拍拍额头,自己的夫人重点永远不在点上。
第239章 不认账
不过人家姜二转眼又高兴了:“夫君同常乐相处的好,那就是我同常乐相处的好,送给夫君的就是送给我的。”
姜二姐夫一点都不那么认为:“你看看就可以,我还是要收着的,不然常乐什么时候来了,看到我没有珍惜这些礼物,会伤心的。”
姜二娘子:“夫君放心,我就在这里看。”
姜二姐夫心说,不愧是姐弟,喜欢的东西差不多,所以这些东西到底送给谁的呀。
姜二觉得自家男人同自家兄弟相处的好,不然谁家礼物是这么送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心里不无感叹,在家的时候,他们兄弟姐妹都没有相处成这样过。
你说谁能想到嫁人以后有这样的发展,可见嫁个对的人,还有利于亲情维护。
周澜这边送走了客人,先生带着弟子们收拾收拾回庄子上,明日还要在庄子上宴请族人呢。
周澜看着先生,看着媳妇欲言又止的。
先生最看不得大弟子这个德行:“你有话就说。”
周澜:“李郎君方才找我说话了,不太好说。”
先生心说,交个朋友,还交出来点忧郁气质:“择友也是一门学问,慢慢学,不着急。”
周澜:“先生,弟子才发现,还有很多需要学的。”
比如,媳妇比自己又先见之明,谁能想到,李兄的岳家看到李兄中了生员又变了,当初还说即便是李郎君中了秀才也瞧不上呢。
变得也太快了,不然他也不至于就劝李兄别耽误了人家小娘子的好年华。
周澜那边边说,边耿耿于怀,他这个坏人当的很冤枉,当初当真是一片好心的。
先生失笑,光看表情就知道,自家男弟子怕是学到了。
先生:“既然如此,倒也不用先生在多嘱咐你什么了。”
周澜好生无语,难道自己过来同师傅吐槽的吗?
回到久违的主屋,常乐欢快的去东屋的床上滚了一圈:“啊,我觉得好像离开了好久一样。”
姜常喜同周澜跟在常乐后面,相视一笑,明明这才是他们成亲后的新家,想说的话,都让常乐说了。
周澜对着姜常喜认真的说道:“现在我相信了,他真的是陪嫁,我要好好的给他积攒一份家资,留着娶媳妇用。”
姜常喜捂着额头:“你努力,不过要小心老丈人,顾及一下他的心情,他怕是不高兴有人同他抢这个活。”
周澜:“爹对我好着呢,娘对我更好。”
姜常喜对这话那是持怀疑态度的,对姑爷再好,那也是假的,还能好过闺女儿子?
结果不是的,给周澜收拾箱笼的时候,姜常喜就发现了,她娘好像真的有点分不清远近了,常乐有的,周澜都有,常乐没有的周澜还有。
这在姜常喜这里那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呢。
当然了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