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相公家的地主婆-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得老族长的同意,在晒场那边,大贵就带着一众妇人,热火朝天的操持起来了。
老族长都得承认,这事办得好,想的周到,族里热闹了,还没有花什么银钱,俩孩子当真是有心了。
第242章 长能耐了
姜常喜他们过来的时候,东西带的充足。
族里的大人孩子都出来帮忙,吃饭的时候各家桌子,碗筷自己都带着,这样的场面好些年没有过了。
老族长盼着族里多出两个出息的后生,有感而发:“可惜这样的事情,你爹不在了,你祖父不在族里。”
周澜心说,他们若是当真在这里,未见得能有今日这般和谐的。
不过脸上露出来一个略有失落的表情,然后挺起胸膛,故作坚强:“有您在也是一样的,二郎前阵子去京都,祖父那里都很好,二叔二婶都很孝顺,您放心。”
老族长点点头,待日后周澜中举之时,怕是二房就会后悔的。安慰了周澜好半天。
不说这些,只是让周澜把府里的先生请过来,能有这样的出息,人家先生的功劳不能埋没了。
文斋先生带着常乐过来族里这边,先生同族人这边认识的不少,同老族长说的来。
常乐同周家族人这边的孩童一起上过学,认识的人颇为不少,很是自在。
姜常喜那边就有人话里话外的打听,去京城做什么了。
能这么问的人家,姜常喜心里明白,那就是知道点什么事情的,而且婆婆林氏嫁人的事情,瞒也瞒不住。
姜常喜很淡定的就说到:“是因为母亲的事情。”
就看到一群女人挤眉弄眼的,姜常喜失笑,她都敢大方的承认了,你们反倒是不敢问了。
姜常喜:“父亲早亡,剩下母亲孤苦伶仃,祖父祖母亦是心疼母亲,所以当初劝母亲大归。外祖父祖母做主,母亲如今再嫁。”
跟着对着众人行礼:“常喜替母亲感念族亲仁善,回护之恩。”
要说起来,姜常喜一个‘劝’字用的好。没说瞎话,可族人听了,那就是周家容不下守寡的儿媳妇。
众人心说,竟然是真的,不过想到周家二房老夫妻,小二房夫妻对周家大房做的这些事情,好像人家二郎他娘再嫁也不稀奇。
快人快语的族婶问了一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家,你娘日子可还好过。”
姜常喜:“外祖父祖母给选定的人家,自然是差不了的,伯父在京都为官。”
啊,竟然还是官宦人家。这就没人再敢多说什么了。
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可不是瞎说的,他们这些平常百姓人家,清清白白小娘子嫁人也找不到如此人家的。
再看看人家儿媳妇如此坦然的言语,突然就觉得这事也不算什么新奇,值得说嘴了。
反倒是很多人家在数落自家小娃娃,要好好读书,书读好了,家中的小娘子都能多条出路。
这都是看明白的人。姜常喜也没想到,用这事还能激励孩子了。
用过饭,周澜同族长那边告辞,就带着姜常喜回了庄子上。
大贵带着人要回来的稍晚一些,那么多人的席面,收拾起来也很繁琐的。
常乐还同常喜说呢:“这样的席面可真是不错。我看着好几个同窗走了好几户人家的席面吃席呢。”
姜常喜:“你既然看着喜欢,为何没有同他们一起。”
姜常喜自持身份:“那怎么能行呢,我可是小舅爷,再说了,作为先生弟子,多大的年岁,礼仪,规矩也不能差了,我怎么能做出那种事情,让人说先生,说你的闲话。”
说的这个正义言辞,弄得姜常喜都觉得为了自己,委屈了他一样。
姜常喜:“可真是辛苦你了,竟然能想那么多。”
姜常乐:“那不是应该的吗,我出门在外代表的是先生的弟子,姜家的子弟,你的弟弟,风范永远不能丢。”
姜常喜真的感动了,而且肯定了小舅爷的尊贵身份:“所以你看,都是族里有身份的人在陪着你用饭。”
姜常乐苦着脸,可不是嘛,人家都是一桌子热热闹闹的,他这边就是族里同辈份的几位老兄长陪着。
为了不失礼,周老族长找的周澜的族兄,那种岁数很大,很稳重的族兄陪着常乐吃席。
可想而知常乐光羡慕别人热闹了。不是他不能丢了风范,而是没给他机会呀。
先生:“不许乱说,常乐表现的很好,你若是有常乐一半稳重,先生我就放心了。”
姜常喜委屈的说道:“先生,抬举一个,不能贬低一个呀。都是弟子呢。”
先生对着女弟子,下手从来不软,而且不太给面子:“不,你是半个,半个弟子。”
姜常喜很是恼羞:“编外,先生您可真是铁石心肠。”
先生叹口气:“没办法呀,先生我半世谨慎,没有英明也有些许虚名,珍惜羽毛的很,你这样胆大包天的弟子,当真是不敢宣扬。”
哪有这样的,她也没有做什么不是吗?好像孙大圣的师傅,当年也是这么说的,难不说自己还有孙大圣的本事?
瞬间人家给自己提了一个超高度。姜常喜想要说,先生您高看弟子了,真没有那样的想法。主要是没那份本事。
周澜凑过来,给媳妇解围,对着媳妇说道:“先生夸奖你呢,先生对我都没有这么高的评价。”
姜常喜同先生一起看着周澜:“你哪句话听出来的。”师徒二人,难得说的这个异口同声。
尤其是先生,很是检讨了一番,自己到底哪句话说错了,让男弟子理解成这样?
周澜心说,干嘛刨根问底:“先生怕宣扬出去,那肯定是常喜做了什么名扬天下的大事,先生对常喜你的期望不够高吗。”
这么说的话,姜常喜点头:“有道理。”
先生心说臭名远扬吗,冷哼一声,看不上自家男弟子,为了哄媳妇,违心的话也能说的这么清丽脱俗:“扬名的方式有很多种的。”
常乐捧着他们家常喜,从来不辨是非,乐淘淘给予肯定:“总归是扬名吗。”
而且这个小弟子有切身体会的,人家不久前,因为两句不着调的语句名扬保定府了吗。
先生还没说什么,三个弟子就闹腾上了,周澜同常乐,对着姜常喜拱手:“恭喜、恭喜”
姜常喜回礼:“客气客气。”卖乖的德行,差点把先生给恶心到,看把他们给能耐的。
第243章 大庄园主
师徒几个闹腾腾的,到是不用担心,气氛上不去。
回到庄子上,姜常喜终于又能盘账了,大福在庄子招待了一席掌柜的们,送来的礼金算是这两个多月来庄子上的盈利。
当然了也是预定了下半年庄子上的烤鸡,烤鸭,果脯。
有了这些存银,姜常喜心里踏实多了,过日子手里不存些现银,心里如何踏实。
先生就看不上自家女弟子这份敛财的德行,明明可以做的更坦然一些吗,让女弟子弄得多见不得人一样,非得那么玩转曲折。
不过先生半点没有想提点女弟子的意思,看乐呵多好呀。
周澜同先生那边商量着,去府城读书的事情,有姜二姐夫提前帮着周旋报名了,周澜去书院读书销假,走个程序就好。
关键是读书的时间上。先生的意思就是依照着在县城时候的时间表,早晚的时间,先生继续给周澜开小灶。
周澜觉得这样很好,就是辛苦了先生。
常乐觉得更好,县城逛完了,刚好去保定府逛逛。
先生瞧见小弟子的意图,摇头失笑:“别乱高兴,你也大了一些,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应该沉下心来好生读书,以后每五日放你一人出去走走就不错了。”
常乐为自己争取:“先生,弟子没有耽误读书呀。”
先生:“有没有耽误读书,先生我说了算,这段时间不让你读书,一来因为明德要下场,二来你还小,光知道读书,怕你读傻了,让你多走走,多看看。却不可流连忘返,忘记了初衷。”
常乐嘟着嘴巴,明明就是先生流连忘返吗。可这话也不敢说呀,怕先生的戒尺拍下来。
周澜:“可惜二姐夫不能一同前往。”
先生:“到了府城,自然不会少了志同道合的同窗,交友当谨慎,是为了共同进步,同常乐一样,不许本末倒置。”
周澜脸红:“先生弟子记住了。”
先生知道周澜还是好学的,觉得自己刚才说的有点重:“你这连襟还是很不错的,一片赤诚之心,不过读书上不是多灵光,还不知道刻苦。”
主要就是那孩子迷之自信,先生担忧自家弟子被带偏了,所以点一点。
常乐替姜二姐夫委屈呀:“二姐夫听到先生这话,会伤心的。”
先生瞧着自家小弟子,觉得更需要点一点:“咳咳,谁让你说出去了。”
先生:“咳咳,不过可以玩转的劝其上进。”
常乐傻傻的看着先生,这,这不是君子所为呀。
周澜:“多谢先生提点。”
常乐:“先生当真是在提点吗?”
周澜心说,你在继续开口,先生的戒尺就真的拍下来了。
小弟子当真是比较受宠,这要是换成他一直这么质疑先生,肯定没有这么简单被先生放过的。
本打算第二日就去府城的,不过因为庄子上的事情太杂,反倒是姜常喜走不开。
先生就说要在庄子钓鱼一日,明日出发也是一样的,反正都已经迟到了这些日子,不差一日半日的功夫了。
姜常喜就利用这么一日的时间,把自家身边的四个丫头,几个管事都撒出去视察庄子了。
主要雨季,看看庄子上的河道同排水沟是不是清理干净了。
姜常喜派人下去视察的时候,先生带着周澜常乐就在边上听着,看着姜常喜一条一条的吩咐。
就同周澜常乐说道:“若是一县,一地之事,都有人当成自家之事这般用心经营,当真是百姓之幸事。”
周澜那边不住的点头,眼睛看着姜常喜眼里全是光:“她怎么就能做的那么好。”
先生黑脸,让你看什么呢:“当家主母,你当是说着玩的吗。”
然后想到,自家女弟子揽过去的这些事情,外院内院就没有分清楚过。
话说回来,这些琐事,即便是男子,也就只能做成这样了。不会比自家女弟子做的更好的。
周澜:“可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我家常喜这样。”
尤其是对比他母亲,周澜就觉得自家媳妇那是有大局观,有统领全局的眼界的。想到这里更骄傲了。
先生没眼看自家大弟子的德行:“你骄傲个什么,你不觉得惭愧吗。”
周澜:“先生弟子在努力了。”说着人家竟然拿起来书,去读了。这不是傻了吧。
先生追在大弟子身后好奇询问:“你这,莫不是读傻了。”
周澜:“先生,常喜有这样的本事,让她做喜欢做的事情不好吗,换成我做,也未见得比她做的好。弟子努力读书,庇护的住她,能让她一直如此不好吗。”
没错的,可就是觉得,自家男弟子有点像小白脸。
吩咐了几个丫头,管事,去庄子上的主要目的,姜常喜过去寻周澜:“咱们自家庄子上的河道,我也看过了,春天的时候清淤做的不错,河道没有堵塞的情况,瞧着这个夏日应该是安全的。”
跟着说道:“我今日还要去看看田地里面的排水沟是不是都畅通,看天吃饭呀,马虎不得。”
周澜听到这话,放下书本:“我去就成,你在府上陪着常乐读书。”
姜常喜:“大爷不是要读书的吗?”
周澜:“读书要紧,务实更要紧,刚好结合实际,省的空读书,读傻了。”
先生看着男弟子,听着这番言论,嘴角都抽抽了,刚才你可不是这么说的,心疼媳妇了,这话立刻就掉过来了。
原则呢,坚持呢?先生都纳闷,自己为什么收这么一个弟子了。
小夫妻在田间地头一块走走,场景也是很美好的,姜常喜:“那不如我陪着秀才公一块走走。”
周澜心说莫不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姜常喜心说,我不看着,真不知道你懂不懂农事。
先生索性提议:“那就一起走走,反正有鱼篓在,钓鱼,还是捕鱼,没有什么区别的。”
周澜看着先生,还觉得先生善变呢,明明刚才不是这么说的。
再说了,同媳妇一起在田里走走,同先生带着他们一起走走可是差远了。
常乐那边已经响应:“好啊,好呀。”那就是师徒四人行。
第244章 志向远大
姜常喜看着师徒四人,心说辛亏先生不是特别的帅,不然他们这不是成西天取经的了吗。
话说自己算是大师兄还是二师兄。想到这里,姜常喜忍不住就自得其乐。
姜常乐陪在现身先生身边发表高见:“今日的事情肯定很有意思。”
先生:“为何如此说。”
姜常乐:“你看姐姐高兴的直笑。”
先生看向女弟子,直觉就不太好,这要坑谁的节奏。
先生:“别那么笑,先生我心口发凉。”
姜常喜:“先生,您可真是误会弟子了,弟子只是欣喜于,咱们师徒四人在田间散步,满眼都是景致。”
这倒是真的,很是让人向往的。
姜常喜怕晒,为了保护皮肤,带上了兜帽,给常乐他们师师徒准备了草帽。
先生有点嫌弃的,他一个儒雅俊秀的大先生,带着草帽都不好看。
姜常喜:“先生带着吧,只当是雨天穿着蓑衣垂钓,咱们找找意境。”
好吧,被女弟子如此一说,仿若入画了一般。先生觉得草帽也没什么不好。
尤其是看到自家小弟子五短身材,一顶大大的草帽扣上之后的滑稽身姿,先生觉得自己戴草帽还是俊雅的。
至少比小弟子的形象好看。
田埂上,农人在劳作,先生心情不错,带着弟子们赋诗填词。
姜常喜顺着水渠仔细勘察,哪里不合适就会招呼人手过来修正,不怕辛苦,不怕脏乱。
周澜走神了,突然就觉得自己做出来多美好的诗句,也没有自家媳妇让人挖出来的水渠撼动他的心。
先生看到弟子不专心,扭头看过去,突然就觉得这赋诗的心情没有了。
带着两个弟子过去:“我看着这水渠修的宽阔,牢固,没有淤堵之处。”
姜常喜:“大致上看着过得去,细致之处,偶有不尽人意,看到了就修正一下。”
先生对女弟子的务实给予肯定:“你做事很仔细。”
姜常喜:“先生,弟子可是立志当大庄主的,这些自然要用心,水渠很重要的,旱季可以给田地引水灌溉,雨季可以排水防涝。咱们庄子上的水渠修的宽阔,浪费工时,庄头同我说,这水渠里面都能耕种庄稼了。”
常乐跟着点头,确实太宽了,他去过金豆同学的家,他们那边的水渠很小,很窄的:“多听老农的意见,气派可不是摆在这种地方的。”
先生差点就点头了。
周澜不太懂农事,可也知道水渠确实宽了。
可自家小媳妇的见识,还真不是随便摆气派的人,还是这种地方摆阔气,除非小媳妇脑袋撞大包了。
所以人家稳得住,只是听着。
姜常喜揉揉常乐的脸蛋:“说的很对,规劝的很好。”
跟着:“先生弟子是想着,若是引水做的好,就让人把鱼苗放在水田里面。”
先生:“啊。”真敢想呀,幸亏先生我开口慢了点,幸亏身边带着小弟子呢,不然差点就出丑了。
先生:“农耕之事,老夫并不擅长,可是找过经验的老农商量。”
姜常喜:“找过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