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和摄政王HE了-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云桐还准备闲暇的时候再研究沐浴洗发已经洗衣服的东西。
不说往出卖了,她自己也是要用的。
然后夏云桐就发现上一次鞑子闹事那会,她见到的世子妃苏锦绣,有事儿没事儿都爱来找她玩儿。
两人的表面年龄还是差着的,可是却奇异的能说到一起去。
倒也很快的建立起了友谊。
当然了,夏云桐是不知道苏锦绣相中她了,准备让她做自己的弟媳妇呢。
而此时宫里的皇太后也终于找到了机会,与沈栖说起了夏云桐的事儿。
不过在说这事之前还是盯着沈栖将一盅补品给喝下去。
建安帝年龄太小,就算是聪明,与国事之上,目前只能处于学习的阶段,说句实话,整个南梁国的国家大事还是压在摄政王沈栖的身上。
她的儿子瘦了,虽然看着精神很好,但瘦了很多。
而且眉头也是经常皱着的。
皇后是心疼的,可有的时候也没办法,在这样的节骨眼,一步都不能走错,走错一步的话,后果都不堪设想。
她只能让身旁的人盯着沈栖,摄政王府里也有她的人,但并不是要监视他,只是要找贴心的人照顾他的衣食住行,说起来了,陈氏还有沈招财偏心偏的很厉害的。
就连她都知道了,那陈氏最惦记的是她的三儿子,在东山念书的那个沈三郎,可将她给心疼坏了,三天两头的送吃的,也经常去看。
不能说她不疼爱沈四郎,但比较起来就差了很多。
在这农家也真是稀奇,很是让人不能理解。
为什么很多人家都喜欢让小的养着大的呢?
别人家暂且不说,只说这沈家沈四郎,从十岁开始就打猎了。
虽然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是都一样是陈氏的亲生儿子,要论起长相,还有聪明程度,陈氏的这些儿子里沈四郎可是最出彩的,他很像他们的舅舅。
也许是因为沈四郎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所以不得父母的喜欢吧?
所以,从十岁起,那个沈四郎就差不多担起了家庭一半的重担了。
想着也是让人心疼的。
但不管怎么说,在陆婉晴的心里,对老天还是对其他,只有感恩的心。
她声音温柔的道:“你慢慢喝,不要呛着了。”
沈栖好笑的放下了汤碗,这是从小喝到大的味道,也是他很喜欢的。
他笑着说道:“母后,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这是陆婉晴亲自下厨给儿子熬的。
当然了,也不会厚此薄彼,她对三个孩子的感情都是一样的。
沈萱还有沈哲那里都派人送去了。
自然还有太皇太后的。
她只看着沈栖,叹了一口气,说道:“阿栖,母后也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我今天就是想问问你,你对那夏家姑娘到底是怎么看的?”
沈栖愣了一下,随后有些不自然起来,他移开了视线,声音轻轻的道:“母后,好端端的为什么问起这个……”
“我当然要问了,我是听说了,苏泽安的女儿苏锦绣和那夏家姑娘关系可是不错,虽然没有什么风声,可是大家都知道苏泽安的儿子到现在都没有定亲,那也是个不错的儿郎,是北疆文武双全的小将军。”
沈栖的眉头微微的蹙了起来,不自觉的拿起旁边的茶杯喝了起来,而且不知不觉的一杯茶竟然都被他喝得干干净净,然后将空茶杯就攥在手里。
看着这样的沈栖,陆婉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但还是道:“一家女百家求,你要是喜欢夏家姑娘,就趁早去提亲,或者母后给你们赐婚。”
陆婉晴是个温柔的性格,可有的时候说话也是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沈栖的脸又有些微微的发热,他心里也知道,既然夏良都看出来了,自己的母后还有皇祖母应该更能看出来。
其实最开始他的设想与计划并不是这样的,他的计划里根本就没有夏云桐,他甚至也没想过要娶妻。
北鞑国是心腹大患,不解决了,寝食难安。
他站了起来,手里还攥着茶杯,自己竟然浑不知觉,陆婉晴无可奈何的摇摇头,也不好去提醒。
然后沈栖也终于发现了,讪讪的扯了扯嘴角,将茶杯轻轻的放在了案几上。有些羞窘的说道:“母后,既然您都清楚了,那肯定也更清楚那夏家姑娘对儿臣无意,我现在不好去提及,万一夏姑娘不同意,那以后是连面都不好见了,甚至朋友也做不得了……”
陆婉晴倒是觉得很新鲜,挑挑眉头问沈栖:“朋友,这男人和女人之间怎么可能成为朋友呢?”
沈栖抿着唇,其实心里也知道,男人和女人之间不大好成为朋友。
可是这事要是放在夏云桐身上,会让人觉得,只要你没有龌龊心思,真的可以做坦坦荡荡的朋友。
但他也并不想解释,垂着头,低声的说道:“说朋友也许不合适,但最起码是同乡啊。”
“可她要是被别人定走怎么办?”
沈栖沉默了片刻,终于缓缓的开口说道:“母后,儿臣与您说实话,等安排妥当之后,我要亲自去往北疆夺回金州,所以在我没有安全返回京城之前,我不想对夏姑娘表明心意。”
本来慵懒的靠坐在那里的陆婉晴蓦然之间坐直了身子,眼睛微微的瞪起,衣袖里的手攥在了一起。
她也早有心理准备,可是真正的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还是一沉,她已经没有那个心力再承受一次打击了。
陆婉晴半晌没有说话,室内一片安静,几乎是落针可闻……
第210章 笃定
沈栖坐在陆婉晴的对面:“母后,不要担心,儿臣身边有暗卫护着,我也有一身武艺,等闲人近不了身。”
“可是,战场之上刀剑无眼啊。”
“母后,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要将金州夺回来。虽然不能将他们赶回王庭去,但是也要将鞑子赶过野狼山。”
野狼山,那是从前北鞑国和南梁国的分界线。
“母后你放心,这一次虽然不敢说万全的准备,可也不会打无准备之战,我南梁国忠臣多好男人也多有血性的百姓更是不少,趁着新皇登基,民心所向,这一次出征算是天时地利人和,而金州的百姓活得太苦,金州必须收复!”
沈栖说话的声音很轻,似乎一阵风就能吹走了,可是每一个字却极有分量,也带着势在必得。
陆婉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时候她还能说什么呢?于是,就转移了话题,半真半假的说道:“这些事儿,母后都听你的,就是那夏姑娘啊,你如果真的不让她知道你的心意,外人万一被人捷足先登,你到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沈栖站在陆婉晴的面前,温柔的眉目在淡淡的阳光之下,矜贵又清俊,似乎想起了什么,他竟微微的摇头,眼底里带着笑意,口气特别的笃定:“母后,您放心,夏姑娘至少这一年之内是不会与他人定亲的。”
陆婉晴:……
这样的儿子还是第一次见到,真的很是稀奇。
陆婉晴也不问了,说道:“既然你这么放心,那我还能说什么呢。”
陆婉晴心里想了又想,这两个孩子一个十七岁,一个十四岁,其实年龄并不是很大,再过上一年也完全来得及。
……
夏云桐并不知道这些,她也不知道沈栖与夏良说过的那番话。
现在的夏云她日子算是很悠哉的,好像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现在,算得上是真正的松了一口气。
基本上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然后柳大夫给她送来了五百两银子。
前段时间连外公送给了老侯爷一对千年的树胆,还以为老侯爷并没有看在眼里,而连外公也没有当回事儿,因为这东西他手里还有不少,并不觉得稀奇,如果不是想着给自己的外孙女玩,他是采都不会采的。
然后这么多年,不知不觉的就又攒了不少。
给老侯爷的算是品质很不错的,他手里还有几个和这个差不多的。
连外公早就忘了这事儿了,当夏云她将五百两银子给外公送去的时候,连外公惊讶的半天都没回过神儿来,有些不相信的说道:“大丫,你该不会是拿了你自己的银子给外公吧,外公可不能要啊,现在外公的日子好的做梦都会笑醒,咋能还收你的银子呢?”
夏云桐很是认真的说道:“外公,我就算是想给你银子,也没必要用这个借口啊,这不是给你造成错觉吗?如果真不值钱,我干嘛让你认为很值钱呢?我听柳大夫说,一开始老侯爷没当回事儿,过了两天之后想起来就拿在手里玩儿,然后他就觉得心情特别好,当天晚上做梦还梦到一个白胡子老头给他一个大仙桃吃……”
秦婉在一旁做针线,好笑的抬头看着夏云桐,怎么好像讲故事一样呢。
“……外公外婆,你们别真不信,我没必要用这事儿来忽悠你们,后来老侯爷一高兴就赏了您五百两银子。”
这一次连外公倒是相信了,看着那堆东西,其中一百两是一个个的小元宝,另外四百两是银票。
虽然是相信了可神情还是震惊的,嘴里说道:“老侯爷出手这么大方,那家里银子肯定也是不缺的,但即便如此,那两个东西也不值五百两银子呀,能给五十两就已经说破天儿了。”
然后连外公拿走了五个银元宝,他的手大正好都抓在手心里,美滋滋的说道:“大丫,剩下的都给老侯爷退去吧,就说那东西不值五百两,五十两已经是最高最高的了。”
夏云桐没有想到送上门的银子外公都不要,要知道这五百两收下之后可以做好多好多事情呢。
“外公,我和二师兄说的和你刚才意思差不多的话,但我二师兄说了,老侯爷曾经看中一块石头,平平无奇,不是玉也不是玛瑙,就是河边的一块造型稍微有些特殊的鹅卵石,说句实话,在大河边要是多转悠一阵子,没准就能找到,可老侯爷偏偏花了三百两银子,听说也不过是稀罕了几天,就被他扔进库房里了……”
连外公有点不敢相信,可一想想,那是侯爷呀,而且还是老侯爷,听说家里的儿郎当官的可多了呢。
那可真是根深叶茂的一个家族,祖上是与南梁国的开国皇帝一起打江山的,是嫡嫡亲的表兄弟。
就算是距离现在过去快二百年了,家里也没有太出彩的人,可却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家一直是盛宠不衰。
连外公叹了一口气:“如果不是来京城,你外公我想都想不出来,原来可以有人过的是这样的日子。”
夏云桐就笑盈盈的将银票塞给了秦婉:“外婆,外公不要,你收着吧。”
秦婉就也说道:“收下吧,在那些有钱的大老爷眼里,银子可能都不算个啥,反倒是稀奇古怪的东西,他们觉得比银子还要好。”
夏云桐在一旁连忙附和的点头:“我外婆说的太对了,就是这个道理。”
秦婉接着夏云桐的话茬:“你如果不收下,人家老侯爷未必会感谢你,也不一定会高看你一眼,只觉得你是个傻子吧。”
连外公却表示不同意,抬杠说道:“那没准老侯爷觉得我老实本分,不贪心呢。”
秦婉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连外公,也不避讳:“你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还这般天真,那老侯爷明显就是个纨绔子弟,用咱们的话说,吃喝玩乐是把好手,哪能有心情去想你是不是什么高风亮节呀,没准人家心里只会想,这东西竟然只值五十两银子,真没意思,所以本来很喜欢呢,然后因为你或许将那千年的树胆给扔了呢。”
第211章 来京
夏云桐看着这两个老人一来一往的,说句实话,还挺有意思的。
她眼睛转了转,就很赞同秦婉的话:“外公,人都有攀比心理,尤其京城的富贵圈子更是如此,老侯爷其实也许是在为你着想,你手里不是还有树胆吗?没准儿过段时间还会有人到你手里来买,到那时候你说你该卖多少银子?”
连外公挠了挠头,咧开嘴笑了,大手一挥:“好了好了,我也说不过你们两个,有钱人的心思咱也猜不透,给多少咱就收下吧,如果强行送回去,没准人家说咱矫情呢。”
秦婉点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只不过这银子来的倒也及时,说句实话,这院子住的也并不是很安稳,不管咋说这院子是夏家的,他们一分银子都没拿,尽管大丫从来没放在心上,但他们不能一直这么装糊涂。
于是傍晚的时候,连外公和两外婆就来到了夏良家,将夏云桐买宅子四百4两银子。当着夏良的面给了夏云桐。
连外婆不给夏云桐推辞的机会:“你们就不要推辞了,我知道这是大丫的孝心,那一家四口我们收下了,但这买房子的银子既然有了,就万万不能这么糊涂下去……”
这两个人态度都很坚决,夏良是不管的,但他知道,老岳父也是做给自己看的。
对着夏云桐使了一个眼色,夏云桐就有点明白了,银子痛痛快快的收下来,然后就看到连外公和连外婆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
……
沈老夫人来了京城,也知道夏良一家住在哪里。
尽管心里有准备,可也没想到到了京城之后的他们,真的摇身一变就成了人上人,而且就算是背地里打听,瞧不起他们乡下人出身,说刻薄话的并不多了。
这些人谁都不傻,谁都知道夏家的姐妹两个经常进皇宫,与京城的贵人多有联系,南梁国新贵摄政王,对夏家更是照顾的妥妥帖帖。
所以有什么刻薄话可说的呢?
就算是说,也不过是跟家里人背后嘀咕几句吧,毕竟到目前为止,夏良一家并没有影响到谁。
他家的香皂生意也是独一份儿,沈老夫人也买了,觉得的确是好用,她也知道有了这门生意,只要不得罪京城里的权贵,夏良一家在京城就算是站稳了脚跟了。
沈老夫人就琢磨着找个什么样的借口去登门呢?
……
而这时候已经中了举的赵俊生也到了京城,安顿好了之后,第一时间就去夏良家登门拜访了。
夏良看到赵俊生,真是非常高兴,这是真真正正的老乡啊,还是邻居。他对赵俊生非常热情,问他在哪里住?吃的怎么样?身旁有人照顾吗?什么时候考试?
算得上是问寒问暖了,还留他在家里吃饭。
赵俊生倒没有留下来,不过却告诉他们自己住在哪里,坐马车差不多一刻钟就到了。
没想到两家的宅子离的并不远。
然后也知道了所谓的老大人竟然是当朝的吴阁老。
所以说呀,这赵俊生只要自己不作死,他的前程肯定是差不了的。
因为消息并不是及时,所以也就是这时候,夏良才知道这一次赵俊生又考了第一名。
他到京城有专门的镖局护送,更有富商掏银子资助他,尽管赵俊生都拒绝了,可这也证明着他今非昔比。
总之,对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少年郎来讲,提前投资,以后的好处,那可是想都想不到的。
这让人和人怎不能比,想起自己的侄子,也学了好几年了,连童生都没考过呢,他们两个可是年龄相仿。
到了京城,他也了解了一些关于小三元大三元的事情。
在京城,这次考试如果再能考第一名,那就是五元,最后那就是殿试了,要皇上亲自评出来第一第二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