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良缘-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女良缘》
第一章 宋家姐弟
进了城,马车的速度就慢了下来,街上的人声也传入耳中,靠着软枕小憩的宋懿兰睁开眼,向守着茶炉的杏雨道:“已经进城了么?还要多久能到?”
杏雨刚刚才问过赶车的马远,看了眼靠着软枕睡得正香的宋云昭,压低了些声音,道:“刚过朱家牌坊,大约还要一炷香的工夫。”
前些天是宋云昭的母亲慧宁长公主三年的忌日,宋家人在城外的崇明寺为慧宁长公主做了法事,做完法事,其他人便先行回府,宋懿兰和宋云昭则在崇明寺多住了几日,今日才进城。崇明寺路远,便是今儿一大早就出门,这会儿已经过了午时,马车才刚刚进城,而燕国公府乃是开国功勋,府邸挨着皇城,从南门到燕国公府得一炷香的工夫还多。
路还远,宋懿兰见宋云昭睡得香,也不吵他,只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宋懿兰是宋云昭的姐姐,不是一母同胞,但她受慧宁长公主恩惠,就会护着宋云昭长大。宋懿兰还记得,五年前便宜父亲过世时,她才九岁,那时,宋云昭才三岁,慧宁长公主将她叫到面前,对她说,只要她护着宋云昭长大,长公主就会送谢姨娘离开,宋懿兰答应了。之后,谢姨娘被远远的送走,而她,自那时就记在慧宁长公主名下,不仅成了嫡女,甚至慧宁长公主还给她求了县主封号。
宋懿兰对嫡女身份和县主封号没那么在意,可慧宁长公主将她生母送走,让她另嫁良人,却是宋懿兰一辈子都感激的。
街上人声嘈杂,不多时,宋云昭就揉着眼睛坐起来,道:“阿姐,要到了吗?”
“还有好一会儿呢!”宋懿兰接了杏雨递过来的帕子,替宋云昭擦了擦脸,“还困不困?要不要再睡一会儿?”
宋云昭由着宋懿兰替他擦脸,摇摇头,道:“不困了,阿姐,我想吃桂花糕!”
宋懿兰点了点宋云昭的额头,淡淡的桂花香飘入车中,显然是路过秀禾斋了,他家的桂花糕是出了名的好吃。
五年前,宋三爷过世之后,慧宁长公主身子也不好,自那时起,基本就是宋懿兰在照顾宋云昭,姐弟俩感情一直很好。宋懿兰对宋云昭虽然疼爱,但也不是溺爱,看看她父亲,不就是自小被惯坏了,文不成武不就,祸害人的本事却一点都不小。只是这些天在寺庙里,虽说不用他们做什么苦活累活,但寺里清苦,小弟馋桂花糕了也是常事。
这样想着,宋懿兰便向杏雨道:“叫车夫停一停,去买些点心来,除了桂花糕,栗子酥和莲子糕也要一些。”
杏雨听宋懿兰吩咐,一一记下来,连忙去办。
桂花糕是宋云昭想吃的,但既然买了,一个府里头住着,总不好谁有谁没有,宋懿兰虽不强求什么好名声,但也没必要为这个惹来闲话。倒是宋云昭一听宋懿兰的安排,便知要分给别人去,有些不高兴,道:“阿姐给我和祖母买就好了,干嘛还要给别人买。”
第二章 恩怨
宋云昭自小就聪慧,如今才八岁,但父母都不在了,哪怕有宋懿兰护着,宋云昭也不像同龄的小少爷一般天真。在外头,宋云昭可不缺心眼,不管去哪里,总能交上几个朋友,也就在宋懿兰面前,总爱使点小孩子脾气。
宋懿兰哪里不知他的心思,轻轻一笑,道:“我们昭哥儿几时这么小气了?”
“才不是小气!”宋云昭皱起小眉头,“他们又不同我们好,上回杨家送了杏子来,大伯母将旁人挑拣剩下的才给我送来,我可不稀罕,都赏给青松了!”
这事宋懿兰知道,要说那几颗杏子,他们也不稀罕,不说别的,长公主过世之后,她名下的嫁妆,如今都是宋懿兰收着,其中就不乏产杏子的。不缺几个杏子吃,可叫人怠慢,总是让人不开心的,宋云昭直接将杏子赏了下人,自己出了一口气,大房可是越发烦着他们姐弟了。
宋懿兰不觉得宋云昭做错了什么,见他不开心,便笑道:“那昭哥儿说,怎么办才好?”
“嗯,先生教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会儿回去,我也让人挑拣了,剩下的才给他们!”宋云昭想了想,扬起小下巴道。
“好啊,那今日送点心,就由昭哥儿来安排。”宋懿兰点头道,不是她由着宋云昭胡闹,而是,大房与他们姐弟的矛盾,可不在那几颗杏子、那几块点心上。当初宋家是追随废帝的,今上继位时,险些牵连整个家族覆灭,为了保住宋家,当时的燕国公,宋懿兰姐弟的祖父当机立断,请封宋云昭为世孙。
宋云昭做了世孙,今上可是宋云昭的亲舅舅,慧宁长公主死得早,今上还能夺了外甥的爵位不成,这才保全了宋家。那时宋家风雨飘摇,能保住性命都是好的,长房不敢说不,可如今局势稳定了,宋老爷子过世了,却留下一个尴尬的局面。如今承爵的燕国公是宋云昭的大伯,世子却是三房的宋云昭,为这,这两年来长房就没给过他们姐弟好脸色。
秀禾斋的点心方子据说是祖传的,在京城扎根也有几十年了,每日的点心不要说卖不完,到下午时就不剩什么了。这会儿时候已经不早了,杏雨跑了一趟,不多时拎了一个大食盒回来。
马车继续往前走,杏雨打开食盒,将最上头的一碟桂花糕取出来,道:“听说今日有大客户,买了不少点心,奴婢去时,桂花糕只剩下最后一份了,另外的,栗子酥没有了,莲子糕倒是还有些,奴婢自作主张,除了莲子糕之外,又要了些芡实糕和芸豆卷。”
杏雨做事一向妥帖,宋懿兰点点头,道:“不错。”见宋云昭伸手去拿桂花糕,微微挑眉,宋云昭便知道姐姐的意思了,嘻嘻笑着,抓了帕子擦干净手,这才去拿桂花糕吃。
本就是宋云昭想吃桂花糕,宋懿兰可不会拿这一碟桂花糕去做人情,看了看食盒里的点心,道:“莲子糕给祖母留一份,其他的,昭哥儿想吃哪个?”
听宋懿兰这么说,宋云昭知道自己还能挑一样,将半块点心往口中一塞,便去看食盒里的点心。秀禾斋的点心做得精细,都用白瓷碟子装着,一份也就四五块点心,价格可一点都不便宜,像宋懿兰一样,一次买个五六份的都不多,杏雨说的大客户也不知买了多少。
“栗子酥都没有了,阿姐可是最喜欢栗子酥了。”宋云昭念叨着,将食盒里的点心都看了一遍,瞧那芸豆卷雪白的皮包着豆沙,有些可口的模样,道:“就芸豆卷吧!嗯,莲子糕送给祖母,芡实糕留给阿姐,还剩一份芸豆卷就分给大伯母好了!”
秀禾斋的点心不便宜,宋家上下人口有多,当然不可能一人一份的送去,一房送去一份,由着他们自己去分就是,杏雨办事妥帖,早计算好了数量,除了桂花糕之外,每一份都能分到两碟,也足够大家都尝尝鲜了。
听宋云昭这么说,杏雨将芸豆卷和芡实糕端了一碟出来,单独放了,其他的就按照宋云昭说的分好,等回府让人送去,口中道:“刚才在秀禾斋,奴婢随口问了一句,是哪家宴客,买了这么多点心,姑娘、世子道是谁家?”
京城里富贵人家多了,这个宋懿兰还真猜不出来,宋云昭倒是胡乱说了几家,都没猜对。杏雨卖了一回关子,见宋懿兰都懒得去猜,才道:“是吴王府,听说今日吴王府办了个赏花会,特意买了秀禾斋的点心招待宾客呢!”
吴王是今上的次子,今上登基并不容易,至今只有五位皇子,除去年纪小的四皇子和五皇子,长子高辰为皇后所出,早就封了太子,次子高骏为吴王,三子高谦为晋王。当今皇后吴氏与今上少年夫妻,又陪着今上受了多年的苦楚,情分自不是后来入宫的妃嫔可以相比的,自然而然的,太子也深得今上重视,更何况太子本人也十分出众。与太子相比,吴王和晋王就平庸多了,听说吴王府买了秀禾斋的点心招待宾客,宋懿兰微微挑眉,道:“谁主持的?”
吴王还未娶妻,但办花会,又专门买了难得的点心招待宾客,显然招待的是女客,宋懿兰心里有些猜测,果然,杏雨点头,道:“是安国公夫人,邀请了各家姑娘上门做客,透出些意思,是要为吴王选妃。”
安国公夫人与吴王的母亲纪淑妃是姐妹,淑妃娘娘是宫中妃嫔,不能轻易出宫来,显然是将相看儿媳妇的事托付给了妹妹纪氏。杏雨见宋懿兰不记得了,提醒她,道:“安国公夫人也给府上送了帖子,先前国公夫人还问过姑娘。”
杏雨一提,宋懿兰也记起这回事来了,恍然大悟道:“原来就是今日啊!”
第三章 归家
“阿姐才不用去这个赏花会,阿姐有崔大哥呢!”宋云昭听杏雨这么说有些不高兴,他姐姐才不像旁人一样,要拿去让人挑来挑去,掉价!
“阿昭!”宋懿兰给宋云昭递了杯水,堵住了他的嘴。慧宁长公主过世之前,事事都做好了安排,甚至亲自为宋懿兰定下了亲事,便是宋云昭口中的崔大哥。崔家是百年世家,崔家长子崔谨更是自小就出众,一身芝兰玉树,小小年纪便有才子之名,慧宁长公主与崔家夫人是手帕交,也算看着崔谨长大的,当初为宋懿兰择定未来夫婿时,首先便想到了崔谨。
两家长辈交好,宋懿兰与崔谨也相识,只是长公主过世后宋懿兰需守孝,加上年纪渐渐大了,才少了往来,只是被人提起未来夫婿,便是沉稳如宋懿兰,还是微微红了脸。
杏雨假装什么都没听见,接着道:“说起来,安国公夫人虽然是吴王殿下的姨母,可插手吴王殿下的亲事,还是不太合适吧!”
“不是说了,只是借吴王殿下的地方招待宾客吗?”宋懿兰自己也捏了桂花糕吃,皇子的亲事,严格说起来,连吴王的生母纪淑妃都没有资格做主,但给个建议还是可以的。如今太子和三皇子都还没娶妻,若在宫中设宴,人都冲着太子去,还有吴王什么事?纪淑妃这般作为,无非就是请妹妹提前看一看,若能提前定下人选自然最好。
“姑娘说的有理,”杏雨是为了转移话题,但讨论皇家的事多少有些不妥,吐了吐舌头,不再提这个,倒是宋懿兰,有些好奇,道:“所以大伯母她们都去了?”
“这个奴婢哪里知道。”秀禾斋的小二只提到买点心的吴王府下人,至于都有哪些人去了,自然是不知晓的,“不过,二姑娘还没定亲,想来是去了的。”
宋懿兰在宋家排行第三,宋家枝繁叶茂,同辈里,兄弟有五个,女孩子也有六个,其中二房嫡出的宋湘兰已经出嫁,夫家远在江南,自她出嫁之后,便没再见过。其他的,二姑娘宋清兰是大房嫡出,大伯母杨氏生得一子一女,除了大堂兄之外,也将这个堂姐看得跟眼珠子一般。四姑娘宋月兰、六姑娘宋芷兰都是三房庶出,宋三爷在世时,偶尔还能受宠,宋三爷过世之后,没人管她们,平日也不敢冒头。而五姑娘宋玉兰,是长房庶出,燕国公倒是宠着,可内院毕竟是大伯母做主的。
宋清兰比宋懿兰大一岁,如今正是说亲的时候,杨氏将这个女儿视作掌上明珠,又有宋懿兰早早定下崔家大公子,今年过来,大伯母朱氏可是铆足了劲,一心要将宋懿兰比下去,因此,他们盘算上吴王,宋懿兰一点都不觉的奇怪。相比起来,宋月兰也快及笄了,可别说张罗着为她说亲,连她的及笄礼都没人去管,谁叫宋三爷死得早,长公主也过世了,宋懿兰管着事,可哪有做妹妹的去管姐姐的终身大事的。
这般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一碟桂花糕吃完,马车也就到了宋府门前。虽说宋云昭是世子,宋懿兰又有县主封号,但回自己家,又不是出门做客,马车直接行到东侧门,吴妈妈和青柳已经候在门前,见帘子掀开,赶忙伸手去扶。
宋懿兰扶着青柳的手下了马车,宋云昭不用人抱,跟着跳了下来,吴妈妈连忙跟上前,拿了小披风给他披上,如今正是初夏时节,从马车里出来,怕受了风。青柳也拿了薄披风给宋懿兰披上,道:“姑娘,先去老夫人那里,还是直接回近春园?”
从外面归家,应当先去拜见长辈,不过,风尘仆仆的,先回去换身衣裳也可以理解。
“阿姐,先去祖母那里吧,莲子糕还是热的呢!”宋云昭年纪小,慧宁长公主与宋家关系紧张的那几年他还没记事,印象里的,便是宋老夫人对他的疼爱。小少年爱憎分明,别看他连点心都不想分给大房的伯母和兄姐,但买了点心,却惦记着拿给祖母吃。
宋老夫人是个慈爱的老人,宋懿兰虽不赞同她柔和得有些懦弱的性格,但老人家对孙辈的疼爱她也看在眼里,听宋云昭这么说,宋懿兰便也点头,道:“先去祖母那里吧!”
做了决定,姐弟俩便往宋老夫人居住的顺宁居走去。宋老爷子过世之后,宋老夫人就搬到了顺宁居,地方倒是不小,只是偏僻了些,老人家只道年纪大了,愿意清静些,家人也只得依她。
顺宁居偏僻些,离侧门这里倒是更近些,宋云昭担心点心凉了,一双腿迈得飞快,好在他身量还没长成,宋懿兰走得快些也就追上了。坐了半天的马车,宋懿兰其实挺愿意走动走动,活动下筋骨,姐弟俩走到顺宁居,正瞧见宋老夫人身边的珍珠迎面走来,见了姐弟俩,连忙行礼,道:“参见县主、参见世子,老夫人得知县主和世子到了,才吩咐奴婢去迎一迎呢!”
宋懿兰姐弟在寺里多住了几日,今日回府来,也没有特意派人回来禀报,京城天子脚下,便是城外的寺庙,也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何况姐弟俩身边都有人护着。因为没有提前派人来,宋老夫人是在姐弟俩到达门前之后才知道的,宋老夫人心中没有许多弯弯绕绕,因为姐弟俩小小年纪没了父母的缘故,一直对姐弟俩格外照顾些,一听说姐弟俩到了,便连忙吩咐珍珠去迎。
宋云昭听到珍珠说祖母念着他的话,提着食盒往里走,宋懿兰落后了些,踏进门槛时,已经见到宋云昭端着莲子糕,跟宋老夫人献宝了。
第四章 根源
宋懿兰走进屋里,先给宋老夫人见礼,宋老夫人连忙叫她坐下,说了句一家人不必多礼,便问起宋懿兰姐弟在外的事。宋老夫人年纪大了,何况慧宁长公主虽然尊贵,毕竟是晚辈,此回宋老夫人只安排人添了香火钱,没有同去。
宋懿兰挑着有趣的讲了几件,正要同宋老夫人告辞,回去歇一歇,便听得外头一阵喧闹,杨氏领着宋清兰进来。见宋懿兰和宋云昭都在,脸上的笑意就收敛了些,道:“哟,县主和世子回来了啊!今日赏花宴上,安国公夫人还问起县主呢,大伯母也没有法子,只能说县主贵人事忙,赶不上呢!”
便是宋老夫人性格温和,听着这话也不对劲,只是她温和惯了,此生最不愿回想的就是当初那一段动荡的岁月。如今安定下来,她只盼着一家子安稳,听杨氏这么说,宋老夫人只道:“这是实话,长公主是懿兰和昭哥儿的娘,他们多留几日是应当的。”
宋老夫人没说杨氏不对,但说宋懿兰姐弟多留是应当的,自然是认为杨氏不该这么说。杨氏本就因为安国公夫人问起宋懿兰,又拿宋清兰与宋懿兰比较,心里不痛快,见宋老夫人向着宋懿兰姐弟,越发不满,却知道这事她没理,只在心里越发讨厌宋懿兰,明明是个庶出,偏偏她那短命的弟妹给她求了个封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