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良缘 >

第44章

贵女良缘-第44章

小说: 贵女良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挑起父亲和继母的不合吧!哦,这还是宋家呢,怕是还想叫宋家厌烦懿兰,这心思可够毒的。”

    这时候人们重视子嗣,女子改嫁的有,但通常夫家都不允许带走儿女,哪怕庶出的也是一样。虽没有律法明文规定,但按照约定俗成的,妇人若是改嫁的,与儿女的关系也就断开了,私下里见一见倒没什么,放到明面上来,夫家自然不乐意的,无论是前夫还是现在的丈夫。

    宋懿兰有个改嫁的生母也不算什么秘密了,但总有人喜欢看人家闹起来,夏盈春提到谢姨娘,旁边便有不少人不动声色的停下话头,竖起耳朵准备听八卦,听到陈月娇的话,便都看向夏盈春。

    夏盈春还等着宋懿兰出丑呢,谁知宋懿兰几句话,再加上陈月娇在旁边帮腔,就成了她心怀不轨。她确实没安什么好心,跟宋懿兰也没什么仇怨,原本也就是羡慕宋懿兰出身国公府,又定下了尊贵的未婚夫太子殿下,但听孙梦瑶说起宋懿兰是她继母的亲女儿就不同了。

    孙家不过是普通读书人家,别说官场上,地位最高的也就是孙梦瑶的举人父亲,作为孙父继室的女儿能高贵到哪里,凭什么攀上太子殿下。

    若是旁人看来,夏盈春这纯属自寻烦恼,但夏盈春却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甚至想要将宋懿兰拉下来,说不定能让太子殿下注意到她呢?只是没想到宋懿兰嘴皮子利索,几句话就将她说得下不来台,便又觉得宋懿兰得理不饶人,她不过关心一下宋懿兰和孙家,就故意叫她下不得台。

    夏盈春这样的人本就是欺软怕硬,今日面对的若是个柔弱纤细的,只怕当场就得捂脸哭泣,可如今位置颠倒过来,宋懿兰立刻就看出了她的埋怨。对这样的人,宋懿兰不会费心思说服对方,只保持着微笑,道:“夏姑娘说得这般情真意切,想来也是遇到过这样的事吧,我不怪谢太太的选择,只是我与她缘分浅罢了。”

    这个时候,女子改嫁的事不算多,但也不是没有,大户人家讲究些,若是和离或是守寡,再嫁便难些,但民间就没那么讲究了。家中顶梁柱没了,女子无法养活儿女,自然只得改嫁,也谈不上什么稀奇事,宋懿兰对谢姨娘和孙家的态度也没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而宋懿兰这么一说,众人的注意力就转移到夏盈春身上去了,好奇她是不是真的遇到过这样的事。

    感受到旁人的目光,夏盈春一面觉得难堪,一面下意识的看向夏苏雪,而夏苏雪,已经快被夏盈春蠢哭了。夏苏雪的情况跟宋懿兰还有些不同,宋懿兰的生母谢姨娘改嫁时,宋三爷已经过世了,妾室改嫁不能说理所当然,也没什么问题。但夏苏雪的母亲是因为跟人有私情,逼着夏二爷写下放妻书,跟人离开的,虽然这事被死死地瞒着,但知道母亲的事夏苏雪还是难免自卑,寻常不敢轻易多说一句话,就怕露出什么来,让人笑话。

    夏家在京城不算名门大户,今日能来宋家的宴席,还是因为夏苏雪的兄长跟宋云均是好友,得了一张帖子。出门时得了继母叮嘱,要事事得体,不能惹人笑话,更要看住堂姐,别在高门大户惹事,原本一切还算顺利,谁知一个没留意,堂姐就得罪了未来太子妃,又将自家的密辛都抖了出来。

    宋懿兰只是随口一说,要说目的,也就是转移下旁人的视线。有夏盈春故意挑事在前,宋懿兰对于旁人去探究夏家的密辛一点负罪感都没有,见夏盈春被众人视线盯着,慌乱之下直接拽着夏苏雪跑了,只微微皱了皱眉,叫了个小丫鬟跟着,留心别叫客人出什么问题,便不再多想夏家的事。

    除去这一段小插曲,一场宴席办得还算顺利,等宾客都送走,宋懿兰回到近春园,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宋云昭也跟着忙了一天,结束之后没有再跟来,直接回自己的院子去了,宋懿兰去看了看宋云兰,回到自己屋子时,青柳赶忙递了个匣子过来。

    上门做客自然是要带礼物的,不过特地送到她这里的,宋懿兰也猜到是谁了。打开匣子,除了礼物之外,还放了个纸条,提醒宋懿兰别忘了上元节进宫过节。将礼物收好,宋懿兰一面由着碧玲替自己擦干头发,一面问青柳,“今日院子里可有什么事?”

    办宴席这样的事,各处院子也会调些人去帮忙做事,当然,青柳杏雨这样的大丫鬟不会被调走,宋懿兰先前就嘱咐,叫青柳留心着院子里。青柳细心,宋懿兰又特别交代过,自然会越发留心,闻言便道:“今日午后,甜儿想要进屋来,被奴婢发现了,奴婢问起,她便道是碧玉被调去帮忙了,拜托她帮着打扫屋子。”

    甜儿是去年才分到近春园的,只是个不入等的洒扫丫鬟,平素只做打扫院子的事,宋懿兰的屋子和这边的书房、会客室都是不许进的。宋懿兰平素不算是严厉的主子,像奴婢间相互帮忙做些事,只要事情做好了,她也不会多说,只是青柳特地说起,“她还做了什么?”

 第一百一十四章 往事

    “奴婢瞧着她往主屋这边走,就留心了她一回,她四下看着,确定没人才准备开门。”青柳答道,“奴婢本想看看她想做什么,但碧玲取了衣裳回来,就制止了她。刚才奴婢问过碧玉了,说是甜儿是她娘姐妹的女儿,叫她带带甜儿,这才叫甜儿过来打扫屋子。”

    这么说没什么逻辑上的问题,但甜儿特意仔细看没人才打算进屋就不大正常。青柳原本只当宋懿兰防大房那边,细想想却不大对,大房那边想要的是权利、是钱财,可瞧着甜儿的模样,倒像是想进屋找什么东西。这样想着,青柳犹豫了片刻,还是道:“姑娘,甜儿这番举动不大对劲,要不要寻个由头打发出去。”

    宋懿兰摇摇头,道:“她一个小丫鬟,哪敢进我的屋子偷东西,再说那般动作,只怕后边有人指使。若是有人盯上了我,与其将甜儿打发出去,断了线索,倒不如留着她,就放在眼前还让人安心些。青柳,你跟碧玲说一声,叫她留心着甜儿。”

    “那碧玉?”青柳点头应下,碧玉叫甜儿替她打扫,是有心提携甜儿,给她机会露脸,但这事确实不合规矩,没出什么事就罢了,若宋懿兰真出了什么事,可不是碧玉担当得起的。

    “你既问过她了,就说这事不合规矩,罚她一个月的月钱吧。”罚一个月的月钱,对碧玉一个二等丫鬟来说也不少了,碧玉和碧玲两个是一起到近春园来的,但碧玲机灵聪慧,一向更得重视些,而碧玉性子沉稳,别的却并不出挑,寻常只打扫屋子,打理屋内的摆设等物。宋懿兰不知碧玉心里有没有不服气,对碧玉也不到关心她情绪的程度,虽不至于因为甜儿,怀疑碧玉,但总要观察一下,看这个人能不能用。

    青柳答应着去办,叶嬷嬷微皱眉,道:“姑娘,可是发生了什么?”

    宋懿兰点点头,将宫里贾依依做的事说了一遍,道:“我只不明白,我与安宁长公主没什么接触,便是母亲疼我,也不至于安宁长公主母女费那么多心思,至于贾依依的话,我自然是不信的。”

    叶嬷嬷跟随慧宁长公主多年,对安宁长公主也还算了解,听宋懿兰这么说,叶嬷嬷暗暗点头,那贾依依是安宁长公主教出来的女儿,她虽没接触过,但也不觉得贾依依会是个纯善的人。这么想着,叶嬷嬷细细回想了一番,灵光一闪,道:“姑娘可记得,贾依依原本不叫这个名字的!”

    这个宋懿兰当然知道,当日在宫里,宋懿兰还拿这个怼了贾依依一回,当时贾依依的神态便有些不对。只是,贾依依改名虽不太正常,但人家娘给女儿改个名字也不算什么,宋懿兰虽然奇怪,但并没有深究的意思,只是叶嬷嬷也提起这个来,“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对吗?”

    “姑娘小名就叫依依,是长公主给姑娘改了懿字,往外说是依字小家子气了些。”叶嬷嬷叹息着,“其实,给孩子取名字,通常不会取太大的,怕孩子压不住,折了福气,长公主疼爱姑娘,哪里会招这个忌讳,只是因为依依这个名字有些不寻常。”

    依依这个名字不寻常?宋懿兰有些不解,按理说,懿字才是这个时候大多数女孩子都不会用的名字吧!宋懿兰心知这其中有故事,也没有追问,等着叶嬷嬷解释。

    “这都是废帝和先驸马在世时造的孽啊!”叶嬷嬷以前没想过对宋懿兰说这些,便是宋懿兰再聪慧能干,到底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废帝在世时,将长公主赐婚给了先驸马,但在那之前,长公主已经几乎定下了亲事,对方是三朝元老孟太傅家的公子。长公主与孟公子自幼相识,长大了也是郎才女貌,这门亲在当时谁也挑不出不好来,谁知被废帝横插一脚,拆散了姻缘。”

    “长公主不愿连累孟家,废帝赐婚,长公主就断了与孟公子的联系,嫁到宋家,但后来老奴才知,那时公主已经有了孟公子的骨肉。”叶嬷嬷叹了口气,“这才是长公主与先驸马关系冷淡的根源,先驸马怨恨长公主和孟公子,又不肯放长公主离开,后来孩子出生,就被先驸马抱走了。”

    “那个孩子被抱走之后,便再也没见过,不知去了何处,是否还在人间。”叶嬷嬷提起那个孩子忍不住叹气,作为慧宁长公主的身边的人,她虽不赞同长公主未婚就生下别人的孩子,可更心疼慧宁长公主在宋家受的折磨,如今当初的当事人都不在了,更谈不上谁对谁错。

    宋懿兰被叶嬷嬷看得头皮发麻,甚至都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是那个可怜的孩子,结果叶嬷嬷沉浸在回忆中片刻之后,咬牙切齿道:“宋文瑞那个丧良心的,孟太傅受刑之前,他竟然带着姑娘去见老爷子,跟老爷子说,姑娘是长公主跟孟公子的女儿!”

    “……”这个答案,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她的模样跟谢姨娘虽不是一模一样,但也有几分相似,细细看去,也能找到一些宋三爷的影子,只是,“依依又是怎么回事?”

    “三爷跟孟老太爷说,孩子名叫依依。”叶嬷嬷叹气,“今上登基之后,当初被陷害、被牵连的先后都平反了,追随今上的,更是加官进爵,享受荣华富贵,但孟家并没有被平反,你可知为何?”

    这个问题,宋懿兰先前没有想过,听叶嬷嬷问起,才想了想,道:“莫非,因为孟家没人了?”

    “不,赏有功罚有过,便是人不在了,该赏的不能少,该罚的也躲不过,就像忠武将军家。”叶嬷嬷脸色严肃了些,“孟家没有平反,是因为孟家谋反是真的!当初接近长公主,本就是刻意的,所以,长公主当初给孩子取的名字本是忘情。”

    当年的事,离宋懿兰这一辈已经有些远了。宋懿兰听过孟太傅是三朝元老,当初先帝都尊为师长,听说孟太傅家有个出色的大公子,可惜在动乱中没了,三朝元老的宋家,就这么断了传承。但宋懿兰相信叶嬷嬷不会说谎,忘情这个名字,就已经代表了长公主当初的痛苦挣扎,只是到底是亲生女儿,长公主或许恨孟公子、恨宋三爷,但对那个孩子,总是心疼难过的。

    想到这里,宋懿兰不由细细回忆起幼时的事。孟太傅被杀、孟家覆灭在大概十年前,那时她已经有五岁了,多少已经能记住那时的事,而宋三爷带她出门,宋懿兰想了想,还真记起那么回事来,实在是,宋三爷带她出门的事,记忆里也就那么一回,还是去阴暗潮湿的牢房里,见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爷爷。

    宋懿兰年纪太小,或者宋三爷也没指望从孟老爷子口中得到什么,两人说话也没避着宋懿兰。

    叶嬷嬷见宋懿兰记起来了的样子,不由道:“姑娘可记得,他们当时说了什么。”

    “他们说的,”宋懿兰扯扯嘴角,“孟老爷子说,现在,倒叫你们这些臭虫得意了。父亲说,那可不,我现在可得意了,我坐拥你的儿媳妇,抱着她的孩子。孟老爷子气得喘粗气,最后说,别得意的太早,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之后,父亲就带着我离开了。”

    “……”叶嬷嬷算是明白宋懿兰的心情了,心道三爷专门带宋懿兰出门,就为了借着长公主女儿的名义出口恶气?叶嬷嬷相信宋懿兰,但想到安宁长公主母女的举动,叶嬷嬷还是提醒宋懿兰,道:“就算当初孟老爷子没说什么,姑娘也千万小心些,当初长公主跟孟公子还能算情投意合,安宁长公主对孟公子就称得上是一厢情愿了。”

    “……”宋懿兰默然,所以,安宁长公主是因为听说那位孟公子的女儿名叫依依,所以给自己女儿改名叫依依?或者,她又从什么地方得知宋懿兰是长公主的亲女儿,于是怀疑孟公子有什么东西留在她这里?

    叶嬷嬷没想那么多,提这个也是提醒宋懿兰,叫宋懿兰留心安宁长公主母女,至于更多的,叶嬷嬷叹了口气,道:“长公主对那个孩子的感情很复杂,孩子出生之前,长公主细心准备了不少东西,可孩子被三爷抱走之后,长公主也没让人去找,早前准备的东西也都烧了,平素更是从未提起过孩子的事。长公主在宋家过得苦,也从不想做什么改变,直到有了小少爷,长公主将一腔母爱都给了小少爷。”

    长公主的心态,宋懿兰大概是可以理解的,何况以宋三爷那般恶劣的性格,只怕孩子早就不在人世了。瞧着天色已晚,宋懿兰道:“我都知道,叶嬷嬷,天晚了,今日也忙了一日了,早些回去歇着吧,明日还有许多事要做呢!”

    叶嬷嬷点头,她年岁大了,忙了一日确实是倦了,只是听说宋懿兰在宫中险些遇到危险,才打起精神说起那些往事,见宋懿兰都记在心里,才放心回去休息。

 第一百一十五章 混乱

    上元灯会是京城的一件盛事,特别是未婚的少男少女,通常年前就开始准备花灯,等着到时拎着花灯出去招摇过市。宋懿兰原本是要同宋云昭、宋云兰一道,拎着灯去赶灯会的,奈何已经答应了高辰,只得别过宋云昭和宋云兰,进宫去过上元节。

    见宋云昭没有同来,冯太后有些遗憾,道:“阿昭没来,可是又惦记着去街头看灯了?”

    宫里也会准备花灯,由手艺精湛的工匠雕琢,单从工艺上来说,远远不是街上的花灯能相比的。但宫里规矩多,人又少,看灯的乐趣哪里比得上外头,宋云昭不想来冯太后也完全能理解,毕竟她年少时,也是缠着兄长往街头跑的。

    宋懿兰瞧着冯太后有些黯然又有些向往的模样,道:“太后娘娘别怪阿昭,今年有个族里的妹妹在府上住着,先前就答应带她看花灯的,若我和阿昭都不在,实在又失信、又失礼。”

    这也是个原因吧,但冯太后还是觉得,是宋云昭想在外面玩的原因多些。也没有戳穿宋懿兰的话,冯太后又问了问宋老夫人和宋云昭的情况,便叫宋懿兰自己去玩。

    辞过冯太后,宋懿兰才走出门,高辰就站在门前,手里提着那盏灯,见宋懿兰过来,便将灯递给宋懿兰。想起高辰生怕她改变主意不进宫来,还特地将灯扣下,宋懿兰不由觉得好笑,又将灯递回去,道:“不是怕我跑吗?你自己提着!”

    这会儿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点燃的琉璃灯燃起一团柔和的光晕,越发显得精致又漂亮。高辰也不怕自己提着灯被人笑话,宋懿兰将灯递过来,他便老实拎着,领着宋懿兰往前走,道:“今年静柔及笄了,父皇和母后特地让人多备了些灯,都在玉带河那边,我带你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