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良缘-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碍事,让人先搬了出来。这个法子确实有用,屋子搬空了之后,机关就好找多了,眼下人已经循着密道找人去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密室
听宋懿兰这么说,高辰也点点头,随他来江南的都是精挑细选的,留下来护卫宋懿兰的,更是可靠的属下。
见高辰回来了,宋懿兰也没兴趣再去看地上的东西,拍拍手站起来,道:“这会儿才回来,还没有用膳吧!庞统领去追查还要一些时候,咱们先用膳。”
这些东西放到这里,也是先检查过没有问题,都是寻常的宝物,高辰作为太子,不说手底下有多少财富,也不是没见过好东西的,也没去细看那些东西,就挽着宋懿兰的手,先去用膳。
这边发现了这些东西,宋懿兰猜到高辰会提前赶回来,也就提前让人备好了晚膳。早晨宋懿兰叫杏雨找牙侩买厨子来做事,但替他们做事的,不单单手艺好就行,还得身家清白才行,自然不是一两天就能找到的。宋懿兰也不急,入口的东西,总要精心些,只是最近的吃食还是只得从外面买。
就他们俩一道用膳,也不讲究许多规矩。高辰忙了一天确实累了,端着汤碗喝了一碗,垫了垫肚子,道:“懿兰,你是怎么看出那莲花池不寻常的?”
那处地方离主院近,但只种了些荷花,养了些锦鲤,谈不上景致,至少高辰来来回回也没往那里多看两眼。
“今日午后,寻了个小丫鬟带着在院子里走走,就瞧着那小丫鬟害怕那地方,差点整个人栽湖里去,就多问了两句,结果听说闹鬼的话。”宋懿兰也等到这个时候,下午时等着那湖里的消息,都没吃什么点心,也是喝了一碗汤才说话,“听着有那些传说,就多问了几句,听着就越发蹊跷了。对了那丫鬟还提到一个叫翠花的丫鬟,听着像是知道些什么,我让人去寻了,只是那丫头已经出嫁了,眼下还没有找来。”
高辰点头,道:“如此,这扬州还真藏着不少秘密啊!”
宋懿兰赞同地点点头,道:“毕竟扬州巨富啊!传闻前朝末帝驾着龙舟巡江南,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最后死在江南,也没听说那么多东西运去别处,说不定就藏在这些地方呢!”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啊!”高辰暗自点头心道若是用心找一找,说不定还能充实一番国库呢!
宋懿兰见高辰若有所思的模样,不由挑眉道:“你不会还想寻一寻,拿来充实国库吧!”
“也不是不行啊!”皇上倚重他,高辰已经参与到众多国事当中,越发感觉到为君的不易,那么大的国家,今年这里丰收那里就有灾荒,更别说还有外敌窥伺,边关戍防是半点不敢大意,这一处一处的,都得从国库里出啊!
“……”作为一个人来说,天降横财算是好事,可也不想想,农民种出来的东西、商人卖的东西都是有数的,短时间内难有太大的提升,空降那么大一笔钱,除了抬高物价还有什么用?
见宋懿兰并不赞同的模样,高辰虚心请教,“你觉得不对吗?”
“假设我手上有价值一百两银的货,你拿着五百两银子能买到多少?”经济学说起来就不是一两句的事了,宋懿兰只懂点皮毛,用通俗易懂的话简单解释。
高辰没有系统学过经济学,但从小作为储君培养,又走南闯北经历的事多,宋懿兰这么说,他立刻就明白了。只是想到这里,还是叹息道:“那就没有用了?”
“倒也不是,”宋懿兰没在意高辰的惆怅,这就跟长辈教育孩子别贪小便宜一样,日常生活也好,治理国家也好,本就不能指望免费的午餐,但若是用得好,意外之财能搭一个更高的平台,“你若是能找到另一个卖家,自然就能买到更多。”
“……”若将大周比作一个人手里的货,找另一个卖家也就是往大周之外去吗?高辰想到了晋王,早年晋王醉心于走南闯北的做生意时,不少人说他堂堂皇子不务正业。他没有打击兄弟,但也确实没太重视,如今,高辰却觉得自己有必要重新审视了。
宋懿兰还不知高辰已经就此想到治国大事上了,见高辰手里的碗空了,便亲自给他添了一勺,道:“这些且不提,快用膳吧,且不说这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便是你想突然得那么一大笔财富,也不见得能找得到呢!”
这倒是,这里遇到的这些,可以说是意外之财,数量不少,但若放在一个国家来说,也实在不多。这些财富来自何处,如今还说不清,更别说旁的还没影的那些,高辰不过是刚查了侯家有感而发,那侯啸云只是个巡盐御史,可私库里查出来的银子,比他堂堂太子还多了不知多少。先不说这蛀虫贪了大周多少银子,祸害了多少人,单单这个对比,就叫高辰十分的心酸。
晚膳之后,高辰跟宋懿兰去那莲花池边看了看。池子如今还没有重新整理,干涸的池塘里一扇敞开的铁门,再往里看,就是一个不算大的密室。此时密室里空荡荡的,能看到一个打开的门,再往里就黑洞洞的看不清了。
密室外面有不少人把守,侍卫们甚至更希望,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能换个地方住,毕竟这里有个密室,又有个密道,谁知这宅子里会不会有其他的密室或出口,主子在这里呆着,实在太不让人放心了。
心里这么想,但谁也不敢跑上前来劝告,只小心翼翼的守着,目光恨不得透过黑洞洞的密道,看到后头有没有藏什么东西。
高辰看了一眼,没有亲自下去看一看的意思,暂时也没有换地方的打算。江南这里他本就不熟悉,这里虽然有隐藏的威胁,但相比这里已经发现了,显然别处的更加难以预知,与其费心费力的搬家,倒不如做好防备。
站在外头看,显然看不出什么问题,高辰没在意,瞧着天色渐晚,便带着宋懿兰往回走,只吩咐庞统领回来了,就叫他来见他。
第一百三十九章 渐露
本以为很快就能有结果,没想到过了一夜,次日早晨才听到通报,说庞统领求见。
这事有高辰管,宋懿兰就没跟去,慢悠悠的洗漱好,坐到餐桌旁边时,高辰也回来了。要说自己住的屋子底下多了密室、密道什么的,宋懿兰还是在意的,见高辰回来,便追问道:“可查出来了?那密道是通向何处去的?”
“那密道从这里入口,出口有两个,一个是侯家,一个在城外。”毕竟是在扬州城里,虽然在地下修建,但动静大了也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密道虽然长,但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岔路,查探起来倒也容易。之所以耽搁那么久,还是因为侯家底下也藏了个密室呢,相比起这边伪装的宝库,那边则是有专人保护的核心地区,更有大大小小不少机关暗器,若非对方正在转移,想要拿下还不那么容易。
“所以侯家背后果然是有人支持的吗?”先前宋懿兰和高辰就都怀疑侯啸云背后还有人指使,毕竟侯啸云看上去也不是那么精明的人,若不是有人在后面出谋划策,那账面想来也做不到那么漂亮。只是,若说背后有人指使,还有大的图谋,侯啸云与扬州其他官吏仅仅是利益关系的表现又不大像,总不是下了这么一步棋,只为了求财吧!
“眼下看来,更像是互相利用。”高辰一面开始用膳,一面简单解释,“在那密道里,找到了一个人,一个自称是侯啸云的人。”
“侯啸云不是已经下了大狱吗?”宋懿兰有些惊讶,从当日的种种来看,那侯啸云不像是假的,否则都知道对他们动手是死罪,闹上这一出,精心安排的假货不就折了吗?
“我还没说完呢,”高辰也不卖关子,“这个自称侯啸云的,脸上有不少伤痕,看上去像是被划伤的,他自称,之所以弄成这样,是因为有人要偷走他的脸。而大狱里头的那个,先前还成,关押了这两天,脸色已经越来越干枯,凑近了还能闻到臭味,只是都想着大狱里头关着,遭了大罪的缘故。我已经叫人再去查看了,这个自称是侯啸云的,到时候也带去,让两人对质,说不定还能有意外的惊喜。”
这确实是最简单的办法,宋懿兰跟着点头,又道:“莫非,话本里的易容术,是真的存在的吗?”
“所谓易容术,多是用妆容改变原有的相貌特征,来迷惑别人,但若要装扮成另一个人,首先得两人本身就有些相似,在这个基础上,用特殊的东西来装扮,确实是可以做得到的。”高辰虽然没怎么在江湖行走过,但这些手段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就是他自己手里,也有善于此道的人,只是相比起偷走一个人的脸,用到另一人身上,至少目前还做不到。
宋懿兰点点头,又好奇道:“那人像不像侯啸云,虽说脸上有伤,也能看出个大概吧!”
高辰没有见人,那人被困在里头不知多久了,浑身脏兮兮的,更别说这样来历不明的人,审问之前也不会送到宋懿兰面前。不过庞统领是个可靠的人,来面见高辰之前,已经将人审问过一遍,高辰点了点头,道:“庞统领说,身形脸型都像,若脸上是完好的,至少能有五六分像。”
宋懿兰知道,像庞统领这样的人,看人都是透过皮相去看的,所以寻常的易容术,对他们可没什么用处。听高辰这么说,宋懿兰觉得有人盯上了侯啸云应当是真的,但谁真谁假,还得等着看结果。
因为出了密道的事,府上又仔细的排查了一遍,原本看院子的两户人家也都消失了,如今宅子里的都是京城带来的人。那小湖重新填了起来,底下的密道封起来了,一眼看去,跟先前的荷花池也没有半点不同,只是荷花是重新买来的,买了育好的荷花苗,已经冒出几朵将开未开的花骨朵儿。
在这边住了七八日,侯啸云一事带来的影响终于渐渐平息下去。先前从密道中带出来的人确实是侯啸云不错,侯啸云做了巡盐御史,心中的贪欲越来越大,这才一步步落入对方的圈套当中。身上贪污的越多,越担心前路,这才让侯啸云越来越陷入对方的烂泥当中,等发现自己快要成为弃子的时候,已经再难逃脱对方的魔掌。
侯啸云跟对方本就谈不上一条心,经历了这般折磨,还险些丢掉了自己的脸,侯啸云此时已经将对方恨之入骨,根本不用对他用刑,他就将知道的都交代了,只是这事查来查去,竟查到纪家和吴王头上。
宋懿兰听说高辰回府了,却没回房,宋懿兰顺着小路去寻,在一个小池塘边寻到了人。
这宅子里不大的小池塘有好几个,最大的当属宅子后院的池子,里头还养了几只野鸭,其他的都是浅浅的池子,种些水草、荷花,充作一个景致。眼前的这个时几个池塘中最远的一个,已经拎着高墙了,池塘便种了些芦苇,高辰就坐在芦苇掩映的石头上。
宋懿兰走过去,高辰就发现了,拉着宋懿兰坐下,道:“懿兰,咱们看看景。”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太阳正从天边滑下去,暖红的夕阳照在芦苇上、照在池水上,寻常的景致仿佛也添了一层金边,柔和而美丽。宋懿兰挨着高辰坐着,高辰就朝她挤了挤,仿佛两只小鸡崽凑在一起玩耍,高些的那只,还回头啄了啄宋懿兰的脸颊。
宋懿兰脸腾一下红了,杏雨她们没上前打扰,但就那么点距离,还指望别人看不见不成?伸手推了推高辰,没推动,只得讲道理,“别闹了,有人看着呢!”
若是惹恼了宋懿兰,人丢下自己走了就得不偿失了,高辰没敢再闹宋懿兰,伸手折了根芦苇,在水里慢悠悠的搅,带着几分叹息,道:“纪家心思大了,吴王也是为难。”
高辰突然提到吴王,宋懿兰便猜与扬州的事有关,“找到吴王了?”
第一百四十章 决心
高辰摇摇头,道:“没有见到人,但他给我送了封信来。信上说,他在一处深山中遇到了一座古刹,就在那里出家了,让我转告父皇,说他很感激父皇的养育之恩,但他与佛有缘,不能在父皇跟前尽孝了,请父皇不要怪他。”
宋懿兰对吴王的印象,还停留在对姚卿月的钟情上,之后种种的事,似乎也在说明吴王对姚卿月依然有情意,实在没想到再次听到吴王的消息,却是吴王真的出家了。仿佛已经猜到了宋懿兰的惊讶疑惑,高辰接着道:“二弟在信里还说,他确确实实真心出家,且已经决定在古刹修行一辈子,我们若是见到‘吴王’,一定是别人假扮的。”
“……”这句话的指向非常明白了,吴王知道会有人假扮他,那么那个人是谁呢?宋懿兰首先想到的就是纪家。年长的三个皇子当中,吴王脾气是最好的,可若是觉得他温和懦弱就错了,吴王虽然好脾气,却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便是自己,也从不肯破例。
吴王是今上次子,虽然高辰很早就做了太子,但随着吴王长大,淑妃娘娘和纪家就渐渐生了心思,这一点从淑妃坚定地反对吴王娶姚卿月为妻就能看出来,不满姚卿月品行不够高,尚在其次,最根本的在于姚卿月和姚家,对吴王没有什么助力。而在吴王去了云山寺修行,还将姚卿月视作眼中钉,特意设计她嫁去徐家,就更加明显了。
纪淑妃有这份心思,纪家多半也有这些想法,但纪家本就不是什么名门世家,也谈不上勋贵人家,便是有想法,能做的也有限,这才是纪淑妃凡事都捎带上嫁到安国公府的妹妹的缘故,安国公府虽不算出众,但作为追随开国皇帝的勋贵人家,安国公府是有兵权的。
“既然吴王已经做了决定,咱们只能尊重他的决定。”否则还能怎么办呢?又不是三五岁的小孩子,还能将他关在家里,吴王这么大的人了,他想做什么,总能做成。
“前两天收到消息,淑妃娘娘又有了身孕,只是孩子生下来再养大,也得十几二十年,这十几二十年里,总得有个人替他撑着,所以,吴王不能真的出家。”高辰离京之前,就听说纪淑妃一面用力去找吴王,一面用心调养身体,显然,是吴王没什么希望了,想重新培养一个。
若是景隆帝再年轻十岁,纪淑妃会觉得年幼的孩子更讨皇帝喜欢,但如今景隆帝已经四十出头了,不能说老,但高辰这个太子早已独当一面,其他皇子也渐渐长成,十几二十年的差距可不是景隆帝的宠爱就能够抵消的。有了这个缘故,即便纪淑妃已经对吴王这个儿子不报希望,还是要将他找回去,为小儿子遮风挡雨,便是实在找不到,也得想别的法子。
想到这一层,宋懿兰都同情吴王了,一直放在心间的女神,幻灭了;一直濡慕的母亲,心中只有权势;无心朝政只想求个安宁,却被推着不得不往前走。高辰都叹息着,将手中的芦苇丢进池塘里,“他说的那么可怜,我都不忍心将他抓回来还俗了!”
“……”宋懿兰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原来高辰是打算去将人抓回来的吗?
高辰确实是这么想的,虽然确实有德高望重的高僧吧,也确实有与佛有缘自愿出家的年轻人吧,但作为一个生活在俗世中的太子殿下来说,还是认为俗世的幸福更重要。更何况,他们作为皇族子弟,生来就有优越的条件,若是有那享乐之心,吃喝玩乐什么不能有,为什么偏要出家,去受那粗茶淡饭、青灯古佛的苦呢?
只是如今看来,吴王的心意十分坚定,又掺杂了纪家和安国公府在里头,高辰虽然依然不认同吴王这种可以看做逃避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