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良缘-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一章 距离
谢氏在病中,屋子里也没有旁人,谢氏没躺在床上,只在软榻上靠着,见宋懿兰进来,脸上露出笑容,道:“懿兰来了,快过来坐。”
宋懿兰向谢氏福了福身,道:“听说谢姨病了,我来看看谢姨,谢姨今天可好些了?有没有请大夫来看看?”
“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有些风寒,还叫你特意跑来。”谢氏本就是温柔如水的性子,见宋懿兰行礼,连忙拉她坐下,“倒是好些日子没见你了,还有阿昭,这一向可好?”
“懿兰一向都好,阿昭也一向都好,前些时候皇后娘娘给了恩典,叫阿昭进宫读书,这才去了几日,听说比宋家族学还好些。”宋懿兰瞧着谢氏脸色还算好,想来病情并不重,只是脸上带着些愁绪,想来是心病多些,想到刚才无意间听见郑氏的话,便猜着这崔家的事,宋懿兰不好问,只提些有趣的事,道:“先前在宫里还遇见了崔大哥和崔萦妹妹,梁国使者来访,还带来了许多新鲜事物呢!”
提起崔谨和崔萦,谢氏脸上露出些笑容,道:“阿萦同我说过了,倒是听说梁国与咱们大周十分不同呢,只可惜我这身子不争气。”
谢氏其实想问问,刚才郑氏的话,宋懿兰有没有听到,又想着便是听到了,再提起来更是尴尬,心头犹豫着,不自觉气息就有些乱了,忍不住又是一阵咳嗽。宋懿兰见状连忙站起来,替她轻拍后背,青蕊和豆蔻连忙拿了帕子和水过来,好一阵忙,才平复下来。
瞧着宋懿兰替她端茶倒水,谢氏有些过意不去,到底开口道:“懿兰,刚刚郑氏的话,你别放在心里,早年我同你母亲定下这门亲事,就希望你和阿谨能好好的,和和顺顺的过一辈子。”
“……”刚才遇见郑氏,见她有些尴尬还强自镇定的模样,宋懿兰便猜想,她们讨论的事大概与她有关,否则的话,郑氏多骄傲的人啊,哪怕她有县主封号,郑氏也总会摆着长辈的姿态,哪里会主动同她说话。
联想郑氏放下的话,又有谢氏这番话,宋懿兰便猜出缘由来了。宋懿兰跟崔谨的婚约,是长公主在世时为她定下的,谢氏是崔谨的母亲,谢氏答应了又交换了信物,崔家没法说什么,但宋懿兰知道,崔家一直不满意这门亲。究其原因,无非是崔谨是世族崔家的嫡长子,日后就是崔家族长,在崔家,甚至刚刚郑氏提到的崔王李郑四大家族看来,崔谨的妻子就算不是出自四大家族,也得是有名望的世族嫡女,而燕国公府在这些世族看来不过是草莽出身,更何况宋懿兰本是庶出。
宋懿兰也不想说,四大家族总是强调门第出身,固执的固守世族的圈子迟早被时代淘汰的话,但不得不说,没人会喜欢被人这么对待,有时候宋懿兰都恨不得自己主动提出退亲。只是,面对谢氏温柔却坚定的目光,想到崔谨见到她总是格外谨言慎行,生怕惹恼了她的模样,绝情的话便说不出口。
谢氏见宋懿兰不语,便有些着急,宋懿兰见她胸口起伏,又要咳嗽的样子,连忙扶她靠着,道:“谢姨,我知道的,我不会多想。”
见谢氏的情绪平复下来,宋懿兰挨着她坐了,道:“谢姨,我知道你对我好,也相信你和崔大哥,不会因为别人多想,但谢姨也要放宽心,将身子养好才是。”
谢氏出自平州谢家,虽不是在四大家族当中,也是世族名门,只是就算如此,崔家一向更看重出自郑家的二夫人,若非崔谨样样都出众,谢氏连着大房的孩子在崔家只怕都不好过。谢氏性格柔软,心中却有一杆秤,不同于日日沉醉在世族的迷梦当中,还想着有朝一日朝廷还得求着世族出山的四大家族,谢氏深知世族垄断官场的日子早就过去了,想要家族传承下去,就得融入这新的世道。
所以,谢氏不顾公婆的不满,为长子定下亲事,甚至想将女儿嫁入朝中新贵之家,只是,谢氏叹息着,突然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
宋懿兰陪着谢氏坐了一会儿,留下带来的礼物,便告辞离开。
今日崔谨和崔萦都不在,宋懿兰也没在崔家多留,辞了谢氏便离开了崔家。从崔家出来,宋懿兰不想直接回宋家,便沿着道路往前走,她记得,从巷子里出去,就是朱雀大道,也是京城里最繁华的地方。
杏雨见宋懿兰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说话,只跟在宋懿兰身后,不多时就走出了巷子,走进了朱雀大道。
朱雀大道是京城最繁华的街市,一走进朱雀大道,巷子里沧桑斑驳的岁月感就消失殆尽,街上马车、轿子往来不休,沿街都是大大小小的铺子,也有席地摆摊的,十分繁华。走进繁华热闹的街市,但宋懿兰心头存着事,也提不起多少兴致,只沿着街往前走,才出了巷子没多远,便走进了另一个巷子。
宋懿兰去崔家,本来就没带多少人,除了杏雨,只有一个随行的暗卫,那是当初皇上赐给慧宁长公主,长公主病重之时,便将两个暗卫分别给了宋懿兰和宋云昭。因为有暗卫随行,宋懿兰走在巷子里也不害怕,还是杏雨注意到前面有人讲话,才连忙拉住宋懿兰,站到一个柴堆后面,她们无心偷听旁人说话,但若是让人看到,难免多想。
宋懿兰回过神来,小心地探着头往外看了一眼,只见前头两个人在说话,两个人她还都认识,一个是王家三公子王纪安,另一个是梁国公主。宋懿兰对王纪安印象深些还是因为先前静柔公主提起过,说王纪安可能成为她的驸马,但遇到梁国公主就让宋懿兰有些意外了,王家既然有心让王纪安尚公主,他又怎么会跟梁国公主扯上关系?
(
第二十二章 意愿
这边巷子里住了不少人家,这个时候走动的人不算多,但也有人来回走动,两人听到这边有动静,都停了片刻,没见熟人过去,便也没在意,接着说话。梁国公主微微仰头望着王纪安,道:“王公子,你真的愿意随我去梁国?”
“自然!”王纪安四下看了一眼,被居住在这边的平民看到他是不在意的,但若是遇到认识的人,就不太好办了,“到时你就对皇后说,希望招赘我做驸马,皇后娘娘多半会问我的意思,只要我同意这事就成了。”
王纪安并不担心这一点,他出自王家,不能说没有分量,但一个还没入仕的普通世家子弟,就算他有可能做皇帝的女婿,其实也谈不上多大的分量。相反,大周重视与梁国的关系,他也看出来了,在梁国王子与公主当中,显然公主更有野心和谋略,这一点,帝后不可能看不出来,所以,若是梁国公主主动提出要他,帝后很大可能会成全。王纪安微微勾唇,五成的胜算,值得他一试。
梁国公主看到王纪安眼中仿佛带着火焰的野心,脸上露出笑容,她需要的是一个助她登上女王地位的助力,若这人还能兼任谋士和助手的作用,她自然更满意。至于大周的想法,大周想要的是梁国与大周交好,帮助大周达成经营西域的目的,而这个作用,她兄长做得到,她也做得到。
“好!”梁国公主点了下头,看这边虽然人不多,但也有人走动,她并不打算再这边停留,“如此,我先回去了,至于和亲的事,我会对皇后娘娘提的。”
目送梁国公主走远,王纪安向着宋懿兰这边走来,见宋懿兰和杏雨大大方方地走出来,王纪安有些意外,却只对宋懿兰笑了笑,道:“原来是馨雅县主。”
先前王纪安和梁国公主都没过来查看,但宋懿兰也没觉得就这么糊弄过去了,当然,她也不怕王纪安对她做什么,毕竟王纪安虽然跟梁国公主达成了共识,但这也算不上什么要命的事,为此对付她就十分不值得了。见王纪安微笑着同她打招呼,宋懿兰也就点点头,同她问了声好。
王纪安没打算对宋懿兰做什么,这事传出去不大好,但若是听到的是宋懿兰,说不定还有意外的好处,他记得,宋懿兰跟静柔公主是十分要好的。他的计划,帝后其实谈不上阻力,皇家虽然有招他做驸马的想法,但并不是非他不可,反倒是王家一心想要他尚公主,既然如此,若是通过宋懿兰,让帝后知道了这件事,他的胜算能更添一成。
这样想着,王纪安脸上的笑容就真切了几分,“县主是来买桂花糖的吗?前头玉桂家的桂花糖是出了名的好。”
“是啊,听说这边的桂花糖好,今日就顺路来看看。”王纪安给她递梯子,宋懿兰也就顺势下了,总不能跟人说她心情不好,一趟走到这里来了。
王纪安何等精明的人,便是宋懿兰已经调整了情绪,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笑容,他也看出了笑容中的勉强,再听她这么说,燕国公府和长公主府与这边可都不顺路,相反,崔家就住在不远的巷子。这两天听说崔家大夫人病了,王纪安一想,宋懿兰多半是从崔家出来的,他也不拆穿宋懿兰,只微微仰头,叹息一般:“世家,早就腐朽了、破败了,偏要拆了东墙补西墙撑着,你本在外头,还要往里头走,做那撑着屋顶的一根木头?”
宋懿兰从没想过这话会从出身世家的王纪安口中说出,也不知该如何接口。前朝灭亡,虽有前朝皇帝昏庸怠政的缘故,可世族权势太大垄断官场、勾心斗角以致官场黑暗也是重要的原因。所以,大周建立之后,一方面打击已经大大削弱的世族,另一方面推行科举,选拔人才,如今,虽然选拔出来的人才中,依然还有不少出自世族,但世族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当然,世族若是能顺应潮流,不再执着于所谓的门第血脉,用心培养子弟成才,也未必没有重振辉煌的一天,但显然的,大多数的世族,选择的是坚守门第、报团取暖。宋懿兰出自勋贵,又算是皇亲,相对世族来说,属于新贵,可偏偏她与崔家的崔谨定了亲,日后嫁到崔家,可不就成了世族当中撑屋顶的一根木头?
王纪安只是说出心中的郁气,也不指望宋懿兰回答,他也知道,世族没落了,可依然有人看中世族这块招牌,更知道女子的婚姻,大多数时候由不得她们自己。见宋懿兰默然不语,王纪安也没再多说,他与宋懿兰没什么交情,说这一句已经算是多嘴,也不说要宋懿兰保密的话,直接转身出了巷子。
杏雨吓得够呛,还担心王纪安会伤害宋懿兰,见他直接走了,又有些惊讶,道:“他,不是要做驸马吗?为何,不想留在京城,反而要随着梁国公主背井离乡呢?”
“因为,驸马不能任要职啊!”宋懿兰跟王纪安不熟,也不了解他的性格人品,但从刚才的那番话,也能看出来,王纪安不愿意碌碌无为的做个驸马。宋懿兰心中叹息,女子的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男子又何尝不是呢?
“那他不怕姑娘告诉公主吗?”杏雨是宋懿兰的贴身丫鬟,静柔公主与宋懿兰说话也不会避着她,所以杏雨也知道,王纪安可能成为静柔公主的驸马。
(
第二十三章 桂花
“或许,他正希望我告诉公主呢!”宋懿兰微微勾唇,她是静柔公主的好朋友啊,她怎么会看着静柔公主嫁给一个不情不愿的驸马呢?宋懿兰不得不承认王纪安的猜想不错,若是没遇见也就罢了,既然遇见了,她不可能什么都不做,尤其是在静柔公主对王纪安有好感的前提下。
杏雨恍然,心道这位王公子,不仅有野心,心思也十分缜密,真跟那梁国公主走了,说不定还是大周的损失呢!
宋懿兰却不那么觉得,王纪安是世族王家的嫡子,就算王家更重视元配嫡出的大公子,王纪安也是锦衣玉食养大的,为什么愿意背井离乡远去异国呢?除非王家根本没打算给他出头的机会。既然如此,王纪安去了梁国,不仅能摆脱王家,实现人生抱负,说不定还能做一个传播大周文化、促进两国友谊的功臣呢!
至于静柔公主的心意,宋懿兰跟静柔公主熟悉,哪里还不了解她。先前提起王纪安,顶多算是有些好感,没看之前到公主府住了几日,静柔公主乐不思蜀压根没提过王纪安一个字吗?
想透了这些,杏雨不敢胡乱议论别人,只问宋懿兰,“姑娘,咱们回府去?”
经历了这一出,宋懿兰心绪反倒平稳多了,婚事既然定下来了,纠结崔家人的态度不过是自己难受,倒不如想想日后将日子过得好些。心情开朗了,宋懿兰反倒不急着回去了,道:“不急,咱们去玉桂家买些桂花糖回去。”
杏雨心道,从没听过什么玉桂家啊,谁知道是不是真有那么个地方,但宋懿兰想去,杏雨便觉得,过去散散心也是好的,也没说扫兴的话,只陪着宋懿兰往前走。
往前没多远,果真见到一张斜挂的一张酒旗,上面写着玉桂,细看去,一个不大的门脸,桂花糖的甜香飘来,直教人口舌生津。杏雨暗暗惊讶,忍不住道:“竟还真有个玉桂家的!”
宋懿兰呵呵一笑,她学调香两年了,不说手艺多好,鼻子是练出来了,刚才同王纪安说话时,她就闻到了桂花香味,王纪安说起这边有手艺好的桂花糖,索性就过来看看。
小店藏在巷子里,顾客主要就是周边的百姓,大约这边也没有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这店面也做得简单。铺子就是自家院墙上开的,却打理的干净整洁,店里头常见的桂花糕、腌制而成的糖桂花、寻常不易得的藕粉桂糖糕都有。见宋懿兰主仆走近来,店里头的少女脸上挂着笑容,招呼道:“姑娘来买桂花糖吗?我家桂花糖外头的红豆坊都比不上呢!”
红豆坊开在前面的朱雀大街上,也是比较有名气的糕点铺子,但人家名字都叫做红豆坊,自然以豆沙馅儿为主,桂花糖也就是放在那里做零嘴,招揽宾客罢了。宋懿兰走近了去看,放在最外头的就是桂花糖,切成一指大小,雪白的糖和浅金色的桂花,看上去就酥脆可口。
那少女看上去不过十一二岁,做生意却一点都不含糊,见宋懿兰感兴趣,用油纸包着取了一块桂花糖递过来,道:“姑娘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宋懿兰伸手接过来,尝了一口,不由点头,这桂花糖甜的恰到好处,又带着淡淡的桂花香,便是吃过不少好东西的宋懿兰也不住点头,道:“不错,给我称一斤!还有那糖桂花,能拿给我看看吗?”
店里的小姑娘自然连忙应声,道:“我给姑娘拿!这些桂花都是自家种的,不像别家,从外地运来,且不说桂花品质好不好,长时间的运输,桂花的香气就散了。我家在城外有个庄子,就专门种了桂花,新鲜的桂花洗净了晾干,就做成了糖桂花,姑娘闻闻这香气,可是比别家都香?”
装着糖桂花的罐子一打开,腌制后的糖桂花香气浓郁又带了一种甜香,果真是上好的糖桂花。宋懿兰学的是调香,厨艺也略知一二,真要让她下厨没那个本事,但做些简单的点心是不成问题的,刚好,这糖桂花用处不少。当下点头,道:“再拿两罐糖桂花,一共多少钱。”
这店铺虽小,东西却不便宜,没办法,这个时候糖本身就贵,桂花更不是随处就得的东西,若是卖便宜了,他们就得亏本。价钱一算,杏雨掏出荷包付钱,一眼扫过那藕粉桂糖糕的价格,杏雨一面掏出银子递过去,一面道:“我瞧着这边住的人家也不富裕啊,你家东西这么贵,真的卖得出去吗?”
小姑娘一面收银子找零,一面也跟着叹气,道:“原先我家在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