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空间悍女:种田吧,王爷! >

第37章

空间悍女:种田吧,王爷!-第37章

小说: 空间悍女:种田吧,王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菀儿认真地说道。

    这最后一句话她本是不打算说的,但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以防万一。

第175章 杜家离开

    杜菀儿觉得杜蓉儿跟苏氏一样,就是个傻白甜。

    她这个人做人的态度就是爱憎分明。

    杜蓉儿虽然是杜家的人,但从未做过对不起他们一家四口的事情,反而是真心的把他们当作亲人来对待的。

    若是有一天,杜蓉儿被杜家逼得无路可走,她不介意收留她的。

    就凭之前杜蓉儿的报信,和今天杜蓉儿手里拿着的自己所有的积蓄。

    杜菀儿不知道杜蓉儿的荷包里到底有多少钱,但鼓鼓的一包,一看就是很多铜钱,看得出来是长久存着的。

    虽然不是专门为了他们家而存钱的,但一个小姑娘能把自己存了这么久的钱一下子全拿出来,也很不容易了。

    杜蓉儿眼睛眨了眨,有一瞬的迷茫,而后是羞愧,最后点点头,没有说话了。

    姐妹俩一直走到了杜家隔壁的,杜菀儿看着杜蓉儿进了屋子,听到罗氏的叫骂声之后,才转身回家去了。

    回到后山下,天已经黑下来了,杜家的大门敞开,杜朗蹲在那儿不知道在想什么。

    杜菀儿刚走了两步,便见到隔壁跟他们家挨着的地方,赵衍跟青风青石站在那儿。

    青石在说着什么,赵衍背对着杜菀儿,在那儿听着。

    杜菀儿也没过去打招呼,直接进了自家的门。

    他家门口还有个单纯的小少年需要开解,所以,暂时还是别去八卦别人家的事情了。

    “主子,潞县的事情属下已经照着主子的吩咐全部安排好了。胡家那边的亲戚,属下也已经让人去做了手脚。杜家的地和房子,二管家也派人过来交谈了,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

    青石刚回来。

    他昨天晚上去给赵衍报告杜菀儿的情况,把所有的关于杜菀儿的事情都已经说了。

    赵衍便让他连夜去做这几件事。

    杜家的房子和地,他倒不是为了杜菀儿而买下的,而是为了另外的人。

    “嗯,青风跟我回去,这边的事情,你自己看着点。”

    赵衍听完之后,想了想,便说道。

    “是”

    赵衍带着青风离开了。

    他走路过来,回去则是跟着青风一人骑着一匹马走的。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杜家老宅门口便停了四辆马车。

    车夫帮着杜家人把能搬走的行礼都搬走了,杜家人也一一上了马车。

    两车人,两车东西。

    杜老头临行前,透过窗户看了一眼这个宅子。

    他住了几十年的宅子,以前没有这么好的,为了杜仁礼念书,他花费得不少了,后来还是因为杜威,才把这房子建的这么好,村里数一数二。

    而且,也是因为杜威,他们杜家的地,才能留有那么多。

    杜老头心里有些不舒服。

    说到底,杜威到底是他的亲儿子,他再不喜欢,也不得不承认,杜威为杜家做出了很多。

    只是,杜威命苦,没能活着留下来。

    若是杜威在,

    杜老头心里苦笑,威子不可能还在了。

    罢了,反正也已经断亲了,离开六石村,跟着二儿子过新生活,这里,不想也罢。

第176章 第一笔生意成交

    杜家走的这一天,胡家也离开了。

    这天下午,范大娘来找苏氏聊天。

    她对苏氏说道:“刚才听青风提了一句,说是,这两家可不是去过好日子的,这两家此生的磨难才刚刚开始呢”

    苏氏笑笑不语。

    她觉得杜家跟胡家跟他们家都没有关系了,她也不想去八卦别人家了。

    杜家人不在,她感觉自己以后都可以多出门走动了,也不担心遇到杜家人而尴尬了。

    她不像六石村其他村妇那样喜欢八卦的,她一般只对跟自己有关的人的消息感兴趣,现在,杜家跟她们算是彻底没关系也不会相见了,她也就不说什么了。

    范大娘看出苏氏的意思了,也就不再说这个话题了,而是说起其他的事来。

    这一天,村里其他人家也聊了杜家和胡家两人离开的事情,都唏嘘不已。

    在他们看来,那天出了那样的事情,胡家跟杜家就是该结亲的,没想到,两家人却是先后离开了,离开前还打了一场。

    这可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杜菀儿没理会别人说什么,她这一天就待在家里,清早把昨晚做好的瓜子花生拿出来放到筛子上,晒到太阳底下,时不时的翻动一下。

    杜朗和杜小弟从范大娘那儿知道青石去镇上办事,青风也在隔壁有事做,便没过去打扰了。

    兄弟俩和张虎子一起去后山周围打柴去了。

    杜朗虽然知道杜菀儿有几百两银子,但他还是该卖柴就卖柴去。

    八月初十,醉仙楼要的一千斤粉条已经全部做好,并且晒干。

    张里正已经提前一天去跟醉仙楼那边说了消息。

    邱衡没在,路掌柜得知粉条已经做好了,便让张里正准备好,他会派人来拉。

    初十下午,路掌柜亲自过来验收。

    每一捆都看了,跟杜菀儿之前做的差不多,当场付了银子,张里正也写了收据。

    张里正把银子收好,让打谷场的女人们明儿一早到打谷场来分银子,并且有事情要宣布。

    八月十一,六石村的村民聚集在打谷场,四十二户人家,加上杜菀儿家,一共四十三户人家。

    每家至少有两个人出席。

    杜菀儿带着杜朗和杜小弟一起过来的。

    人齐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银子,每家派代表,去取那说好的一百文。

    杜菀儿是说什么都没要的。

    所以,还剩下十五两八钱。

    接下来,张里正便说了这十五两八钱银子的用处。

    一,建作坊,地方已经选好了,就在打谷场不远处的一块荒地,这属于六石村的,并不需要什么地契。

    张里正的意思是,从木头到工人这些,全部用村里的人。

    跟做粉条一样,一家出一个,大家都不会吃亏,每家依然是一百文。

    二,就是要过中秋节了,这几天张里正会把这笔钱拿一些出来,买糯米,买面粉,打糍粑,做月饼,然后分给每家。

    这是杜菀儿的提议,就像是现代过节发福利一样。

    她相信,最多两天,醉仙楼的新订单就会来的。

第177章 中秋宴

    对于做了这么多天活只拿到了一百文,其中有几个人挺不高兴的。

    在周围其他人的劝说,以及说了以后的发展之后,她们也没有不高兴了。

    村民一起过中秋,这还是六石村从未有过的,大家都感到十分新鲜,又听杜菀儿说了打糍粑这个没见过的东西,一个个好奇得不得了。

    至于做月饼,每年都会动手的,大家就没问什么。

    最后,经过商讨,中秋节的各项事宜都确定下来。

    中秋那天的午饭,全村人在一起过吃,就在打谷场这边。

    六石村加上杜菀儿家一共是四十三户人家,虽然只有四十三户,但很多人家都是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的,所以,各家需要带上自家的桌凳,碗筷。

    里正给家家户户都安排了事情,按着流程来,到时候,肯定是不会乱的。

    建作坊,就从明天开始,也不会耽搁了过中秋。

    除了过中秋那天,大家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事情说完之后,杜菀儿就跟着张里正去了张家,苏氏带着杜朗跟杜小弟一起回了家。

    “村里四十三户,到时候有近三百人吃饭,这样真的成吗”

    回到家后,张里正问道。

    “叔,咱们村里的桌子大多都是八人一桌的,就按着三百人的人头来算,可以坐三十几桌。打谷场能够摆得到这些东西的。至于饭菜这些,叔,就交给我吧,我保管到时候给大家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来。”

    杜菀儿保证道。

    “这银子方面,我担心”

    张里正还是有些犹豫。

    一开始杜菀儿说起的时候,他也是一时心热,就答应了,现在说出来,村民们反响也挺好的,他就有些担心了。

    “叔,给我五两银子吧,到时候我能保证桌上三个肉菜,五个素菜两个汤,外加糍粑和主食。”

    杜菀儿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说道。

    肉菜她可以整一个青椒回锅肉,古人喜欢吃肥肉不喜欢瘦肉,回锅肉正好,不肥不瘦。

    然后来个大骨萝卜汤,大骨只买几条就行了,萝卜她空间里多得是,保管能够满足大家的胃口。

    然后卤一个猪心猪腰和猪舍。

    至于素材,她也能用空间里的菜整出这么多来。

    到时候保管让大家吃了还想吃,不会觉得这五两银子贵了。

    杜菀儿相信,现在大家觉得贵了,等粉条作坊的生意订单来了,他们也就不会说什么了。

    其他就是买糯米和面粉以及月饼馅了。

    算起来,杜菀儿还吃亏了呢

    但为了让大家开心,吃一点亏也没关系的。

    杜菀儿很想得开的,她们一家四口住在六石村,以后不能他们一家好了,别人看着眼馋又给弄些事情出来。

    六石村的人大多都是不错的,在自己有能力的条件下,帮助一下,她也是愿意的。

    “菀儿,叔知道你现在有点存银,可不能因为大家自己亏了啊这可是万万不行的。”

    张里正摆手道。

    三个肉菜,那么多素材,还有纯糯米做的糍粑,这咋行呢

第178章 加订单

    好说歹说,张里正最终才同意了。

    “叔,不知道三叔他们今年中秋回来不要是回来的话,要待几天”

    正事说完了,杜菀儿又想到了自己的五香瓜子和蒜蓉花生。

    “你三叔家一般是十四回来,过了中秋,十六就又回县里。”

    张里正答道。

    “哦,要回来那就好。”

    杜菀儿没有多说,确定过两天张三叔家要回来,就行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之后,杜菀儿才回家去了。

    回去之后杜菀儿把跟张里正商量的事情给苏氏说了一声。

    苏氏没说什么,现在她对杜菀儿是属于完全信任的状态,只要杜菀儿说行的,她绝不会反对的。

    而且,经过了这些事,苏氏也算是明白了,自己是个拎不清的,还不如大小事情都让杜菀儿做主呢

    八月十四,醉仙楼果然来加订单了,还是路掌柜亲自来的。

    考虑到红薯还没开始收,所以,这一次还是一千斤。

    路掌柜得知了六石村要建作坊,还跟张里正出了好多主意,并且去正在修建的作坊那里逛了一圈才回去的。

    村民们果然都很高兴,一个个把存着的红薯全部拿了出来,挑选之后,那些有些坏了的便带了回去。

    就村民们存的这些,还可以做两千斤呢

    路掌柜在打谷场说话的声音可不小,大多数人都听到了路掌柜说的话。

    上次的一千斤,醉仙楼分了四百斤到府城的店,三百斤到渠县县城的店,石河镇的店也留了三百斤。

    府城那四百斤,已经没有多少了,渠县的也只有一百多斤了,石河镇这边最厉害,已经全部卖完。

    石河镇的酒楼卖完,都是因为昨天有个乘船去京城的大户人家的老爷,碰巧在石河镇看望亲戚,亲戚请他来酒楼吃饭。

    一吃这粉觉得挺好吃的,当即就问了在哪儿买的。

    谁知,外面没有卖的,那老爷便找了路掌柜。

    路掌柜认得这老爷,人家要直接在酒楼买,他没有办法,直接把剩下的粉条卖了一百斤给那老爷。

    不过价钱就提高了,五十文一斤。

    六石村的村民一听,单卖可以卖五十文一斤呢

    可不是高兴极了吗

    作坊一千斤以下的粉条都叫做单卖呢

    为了自己村里的生意能够长久的好下去,当晚,家家户户都开了个紧急家庭会议,主要是争对各家媳妇的。

    只有一条,那就是不许跟娘家人说做法,不然,立马休了,自个儿滚回娘家。

    六石村的媳妇大多数都是本村的闺女,只有少数是外村嫁过来。

    而且,会嫁到六石村来的姑娘,除了像是刘荷花跟黄二壮那样的真爱以外,其他的都是比六石村更加贫穷的村子里的姑娘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们都怕被休,也没有谁动了那回娘家说的心思,就算是有,也被这休妻二子给吓到了。

    这一晚,张家老三一家四口也回了村里,杜菀儿带着人在打谷场泡好了糯米,便被张虎子请回了张家。

第179章 滴水恩涌泉报

    “虎子,你去我家,让大弟把我收好的袋子带过来。”

    杜菀儿跟张虎子一起离开打谷场,走到分路口,便对张虎子道。

    “好的,菀儿姐姐,我顺便去叫苏婶婶和小弟过来吃饭,家里都做好了你们的饭了。”

    张虎子嘻嘻笑道。

    张老爷子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就是里正张元忠,二儿子是虎子的爹张元良,三儿子叫做张元义,今年二十九,在渠县县城开了个干货铺子。

    杜菀儿见到张元义的时候,就发现对方很疲惫的样子。

    “菀儿来了,这才半年多没见,菀儿又长高了不少啊”

    张元义的媳妇蒋氏笑眯眯的拉过杜菀儿,打量了一番道。

    “菀儿,听虎子说,你炒了新品种的花生瓜子很好吃吗卖给我好不好”

    张元义比较激动,见到杜菀儿就上前道。

    “相公。”

    蒋氏不赞同地看了一眼张元义,这么心急的样子,一点都不稳重,会吓坏小孩子的。

    蒋氏今年三十二,比张元义还要大三岁,保养得很好,根本看不出她比张元义大,而且,在家里,蒋氏说话也是有分量的。

    “三叔三婶,你们先坐下,我已经让虎子去我家拿瓜子花生了,拿过来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杜菀儿笑说道。

    因为蒋氏的提醒,张元义也淡定了下来。

    两口子跟杜菀儿一起坐在了虎子家的圆桌上。

    晚上是在里正家吃饭,所以,张老二家的人都已经过去了,家里就只有张元义和蒋氏在。

    不一会儿,张虎子跟杜朗就一人提了一小袋子过来,放好之后,让三人快些说完过去吃饭,便走了。

    “三叔,三婶,你们尝,这就是我做的,五香瓜子和蒜蓉花生。”

    杜菀儿打开袋子让两人品尝。

    两人一样吃了几颗。

    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出了对方的想法。

    蒋氏伸手,止住要说话的张元义,对杜菀儿道:“菀儿,你炒这花生瓜子麻烦不可还有其他的炒法我吃着,这里面有些味吃不出来,可是你自己的配方”

    杜菀儿摇摇头,道:“不麻烦,这里面的味道的确是一般人想不到的。保管三叔三婶拿去了是整个县城的头一份。”

    杜菀儿没有回答蒋氏的另外一个问题。

    其他的炒法,她倒是有,可是,没想过拿来送给张家的,一时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所以,直接就没说。

    “菀儿,这两个配方我们买了,你放心,绝对给你一个好价钱。”

    张元义插了一句,道。

    他回来已经听虎子说了杜菀儿做的东西如何好吃,早就迫不及待的想说他买了。

    “三叔三婶,这不是卖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