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珠-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凌不由笑了,看着她说:“还有件事,我想问你。”
“什么?”
“就那天晚上问过的。”他不好意思地垂下头,轻咳一声,“我回去后,叫父亲请人去南源提亲,好不好?”
这是七夕那天晚上说过的事。他当时的理由是,利用这件事把她叫回南源,徐吟回绝了,说父亲已经有安排。
现在旧事重提,他没再拿别的事当由头,只问她同不同意。
徐吟看着眼前的少年,胡乱在窗台上睡了一晚的他,衣裳蹭得乱糟糟的,头发也没有那么整齐,脸上还残留着酒后的痕迹,但他的语气小心翼翼,那是满满的诚挚心意。
好一会儿没等到回答,燕凌忍不住抬起头来。
徐吟忽然就笑了,说:“我的生日在十月。”
生日……燕凌一下子眉开眼笑:“我知道了,回家就跟父亲说!”
她今年十五,生日也就是及笄,到时候就该议亲了!
天渐渐亮了,外头传来丫头们走动的声音,小满一把推开门:“小姐,你起来了?”
第298章 回家
两日后,燕氏兄弟启程回家。
皇帝派了廖英相送,太子虽然没有亲至,但杨家、安家等都前来送行。
长亭旁的茶楼里,徐吟意外看到了两个人。
纪三娘与她的义兄胡良。
“纪师姐!”小桑高兴地喊道。
徐吟刚来京城的时候,曾经在街上撞到未来名将薛易卖刀,燕凌出手后方知,他的好友柯通被人诬陷下狱,想要筹钱营救。这纪三娘与胡良便是柯通的结义兄妹。
纪三娘与她的义兄胡良从外面进来,向徐吟行过礼,笑吟吟回道:“小桑师妹。”
他们二人一身侍卫打扮,神采奕奕,与上一次见面的落魄模样大不相同。
小桑笑嘻嘻道:“恭喜师姐,想必如今出人头地了。”
纪三娘莞尔一笑,说道:“这还要多谢燕二公子给的荐书。”
他们救出柯通后,三兄妹听从燕凌的建议,拿着他的荐书去关中投军。如今这般,显然受到了重用。
徐吟请他们坐下:“你们这回接了公差?”
纪三娘推辞不敢坐,回道:“是,我们随世子来京接二公子回家,一直候在城外。”
徐吟点点头,这八成就是燕承安排的后手了。他们兄弟回程的路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因此在城外准备了一支援兵。
她看向他们身后:“你们的兄长呢?没有一起来吗?”
说到这事,纪三娘与胡良的神色沉了下来。
徐吟察觉到不对劲:“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纪三娘回道:“薛大哥决定回乡,我们便分道扬镳了。谁知道上个月,我们接到他老家来信,说薛大哥当街暴起杀人,判了发配充军,我大哥急急请了假,赶过去处理了。”
徐吟吃了一惊:“当街杀人?怎么回事?”
纪三娘看向兄长,胡良抱拳说道:“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应当与他的乡邻有关。薛大哥发妻已丧,没有留下子嗣,宗亲想叫他过继一个族侄。薛家伯母不肯答应,便起了龃龉,大概就是这事闹的。”
徐吟明白了。什么过继族侄,说穿了就是想要他家的产业。薛易不过三十出头,又不是生不出孩子,薛母自然不肯答应。族人趁着薛易不在欺压其母,便惹恼了他。
纪三娘叹了口气:“算算时间,薛大哥已经在发配路上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没想到薛易还是逃不过刺配的劫难,不知道该不该说是天意。
“只有柯捕头一个人去救吗?”徐吟问,“你们可有上报?”
纪三娘与胡良对视一眼,摇了摇头。
虽然昭国公府对他们很礼遇,但这毕竟是私事。如果燕凌在的话,他们当然会上报,可他远在京城,也管不过来啊!
“徐三小姐,”胡良说,“二公子好不容易从京城脱身,现下他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不好在这个时候打扰他。”
徐吟明白他的顾虑,略一思索,说道:“不必打扰他,我叫人去帮忙就好。你们说一下情况,薛捕头的老家在何处?他何时被判的?发配去哪里?什么时候动的身?”
义兄妹两人喜出望外:“怎么好劳烦徐三小姐?”
徐吟摆手:“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也算全了我们一场相遇之缘。”
小桑插嘴:“纪师姐你别客气了,我们小姐向来热心,既然遇上了没有不帮的道理。”
纪三娘感激道:“上回已经得了徐三小姐相助,这回……罢了,债多了不愁,我们就再麻烦您一次。”
胡良当场拿了信出来,几人对着那封信研究了一番。
随后徐吟叫来卫均,让他安排人手去营救。
安排妥当,纪三娘兄妹再次道谢:“徐三小姐大恩,我们兄妹必定牢记心中。”
徐吟笑着摆手,这才问起:“你们来此,原本为的什么?”
纪三娘恍然想起,忙道:“我们替二公子传话来的,今日人多眼杂,他就不出来了,此去一别,徐三小姐万望珍重,等待金秋再重逢。”
徐吟微微一笑,向窗外看过去。
长亭里,送行的人挤得满满的,他确实不好出来。
“替我祝他一路顺风。”
昭国公府的车队准备好了,燕氏兄弟向送行的人一一告别,然后登车的登车,上马的上马。
纪三娘与胡良向她告别,然后假装出来买零食,拿着小桑给的点心回到队列中。
燕凌骑在马上,看到他们兄妹回来,当即招了招手。
“二公子,话传到了。”胡良回禀。
燕凌眼尖看到纪三娘手中的纸包,问道:“那是什么?”
“是小桑师妹给的点心。”
纪三娘看他一脸渴望的样子,忙打开来,递了个酥饼过去。
燕凌一口吃了,只觉得满嘴香甜。
“嗯,挺好吃的。”他顺手拿起纸包,团一团塞到马鞍旁边的口袋里,“走了,回家!”
说着一拉缰绳,催马上路。
留下纪三娘呆呆站在原地,心里憋着一句话没说出来。
那是小桑师妹给他们兄妹路上吃的,怎么二公子就抢走了……
胡良倒是笑了,拍了拍义妹的肩,说道:“我们也走吧!”
既然二公子开心,那就当徐三小姐送的好了。
茶楼上,徐吟慢慢走到窗边,看着马上少年离去的背影。
不知道他是不是感应到了,忽然转头回望。
两人已经离得很远了,彼此都只看到对方朦胧的影子,却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微笑。
……
马车里,燕承看到茶几上的礼盒,拿起来问:“这是什么?”
小厮忙了一早上,刚刚腾出手来,回道:“啊!这是贤妃娘娘送的践行礼!”
燕承怔了一下:“陛下不是送过吗?”
“是单独送来的,”小厮递过去一杯凉茶,“送礼来的公公也是单独来的,特意交待小的不要声张,只叫公子知道就好。”
燕承打开礼盒,看到里头放着许多杂物。有适合远行的鞋袜,有路上常用的药物,还有耐放的点心等。东西不贵重,却十分见心思。
他眉头不由蹙紧。
这个贤妃,对他未免好得过分了吧?
第299章 请归
午后时分,蝉鸣一声声带来燥意。
烈阳照在山石廊宇间,入目是一片晃眼的金色。
长宁公主趴在廊下,角落的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意,仍驱不散她身上的热气。
“我讨厌夏天。”她咕哝着说,“永远都是一身汗,黏糊糊的。”
离她不过一丈远的地方,徐吟慢悠悠地画着荷花,这是她们今天的功课。
“公主知足吧,那些平民百姓不但没有冰鉴可用,还得顶着大太阳干活呢!”
长宁公主叹了口气,问她:“你不热吗?”
“热啊!”徐吟搁下画笔,摇了两下扇子应景,“可天时如此,有什么办法?我们南源的夏天更闷热,小时候经常热得睡不着,父亲便请了位能工巧匠在我们姐妹的屋子周围挖了许多水渠。夏天的时候启动机关,水渠里的水被引上屋顶,再灌注下来,像下雨一样,就凉爽很多了。”
长宁公主听得两眼放光:“听起来很有意思的样子,你有图纸吗?我叫父皇也给我建一个。”
徐吟摇头:“那位匠人只是经过南源,后来便失去了踪迹,我们也找不到他在哪里。”
“真可惜。”长宁公主向往地说,“好像去你家看看啊!”
徐吟微微一笑。公主身份贵重,皇帝又这般宠爱,定然不会将她远嫁,想是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去南源了。
两人做了一会儿功课,又吃了冰镇甜瓜,太阳渐渐西落,终于没那么热了。
徐吟收拾东西出宫,刚踏进府门,老仆的消息让她吃了一惊。
“二老爷来了。”
“二叔?你是说二叔?”
“是。”老仆笑吟吟地说,“二老爷来接三小姐回家呢!”
徐吟到了堂屋,果然瞧见二老爷徐安正在指使下仆们做事。
“二叔!”
徐安听到声音转头,脸上绽出笑意:“阿吟回来了?半年不见,都成大姑娘了。”
徐吟与这位二叔不算亲近,不过到底是数月不见的亲人,这会儿格外亲切。
“二叔怎么来了也不送封信?我也好提前迎接。”
“信送了,想是我路上赶得急,倒比信快了一步。”徐安坐下来说,“你父亲听说燕二公子已经回家了,催我快来。”
徐吟听着还有后话,便让无关的仆从退下,压低声音问:“父亲为何这么着急?家里没事吧?”
“家里没事,是担心你。”徐安说,“燕二公子不在,你一个人留在京中无人照应。”
徐吟这才放心,笑着说道:“我现下挺好的,京中局势平稳,公主又很看重我,陛下待我也不错。”
“话是这么说,可万一有什么变故呢?京城到底是是非之地。”
一旁的文毅说:“三小姐这是身在局中,不知道别人看着心惊肉跳。想想自从您来以后,京城发生了多少大事?后宫两位贵人失势,大将军遇刺,还有端王谋逆下狱,哪一桩不是惊心动魄的?大人在千里之外,岂能不忧心?”
徐吟想想也是,就有几分心虚:“那也不干我的事啊!”
文毅给她面子不揭穿了,正色道:“总之,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三小姐还是早日离开为妙,京城终究不是自己的地方。”
徐吟离家半年,当然也想回去了。尤其燕凌走后,时间都好像变慢了。只是她是奉诏进京,总得皇帝允准,才能安然离开。
“你父亲的奏章已经递上去了。”徐安继续道,“照原先说的那样,准备接你回家行及笄礼,只要陛下批复,我们立刻动身。”
他官卑职小,没资格面见皇帝,所以只是替兄长递了奏章上去。徐家也没有昭国公府重要,只要皇帝不刻意为难,应该会同意的。
徐吟点点头,又问了家里的情况,以及奏章的具体内容。
她是长宁公主的伴读,又是皇帝亲封的县君,批复前应该会叫过去问话的。
……
皇帝打了个呵欠,看到了那本署名徐焕的奏章。
打开一瞧,他不由露出微笑。
自从搞倒端王,他的运气就变好了。昭国公才送来大笔财物,现下徐焕也送节礼来了。
说起来,这个徐焕一直不错。绿林之乱后,各地刺史都督就极少送税金进京,但南源一直有送,虽然不多,但南源本也不大。而且,他年年节礼不落,年初徐三小姐进京,节礼又重了几分。
瞧瞧这中秋节礼,比蒋奕送来的也差不了多少。
皇帝心情愉快地翻到后面,看到徐焕提出的请求,露出沉思。
这时,太子来了。
他现下天天跟着皇帝处理政事,这会儿是来交奏章的。
皇帝心中一动,问他:“绩儿,余家那门婚事你不想要,心中可有新的人选?”
太子懵了一下,回道:“父皇,儿臣没想那么多。”
“那你觉得永嘉县君如何?她的样貌想来你不会不满意,性子虽有几分凶悍,但平时也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儿……”
“不行不行,”太子吓了一跳,连忙反对,“父皇,这不行啊!”
“为何不行?”皇帝不悦地皱起眉头,“你不会是为了燕二拒绝的吧?他是臣,你是君,岂有你让着他的道理?”
太子否认:“不是,父皇,是儿臣自己不愿意……”
皇帝劝道:“你再想想,别看她说的凶,真成了亲,那你就是她的夫君。夫荣妻贵,难道她还能不护着你?”
“父皇,儿臣不是怕这个,而是她……”
太子心道,他为什么不喜欢余曼青?不就是因为她总板着脸爱训人吗?徐三小姐虽然不会这样,可她功课样样比自己出众,真娶了她自己不还是得乖乖听话……
但这个理由他不能直说,说了父皇只会嫌弃他没有威仪。太子灵机一动,说道:“父皇,您觉得永嘉县君比齐郡谢小姐如何?”
皇帝没想到他这么问,愣了下,回道:“有朕给的封号,永嘉县君自然更尊贵些。不过……”
他又不傻,现在不是皇权至上的时候,齐郡谢氏的势力可比徐家大多了。
太子说:“父皇,燕大娶的是齐郡谢氏的大小姐,燕二若是娶不了永嘉县君,昭国公一定会给他定一门更好的婚事吧?到时候,我就不落了下风吗?儿臣堂堂太子,娶的太子妃怎么能比他们差?”
第300章 回程
听太子这么一说,皇帝彻底死了心。
他把奏章递过问,顺口问:“徐焕要接女儿回去举行及笄礼,你觉得如何?”
太子答道:“及笄成年于女子是大事,儿臣觉得应当允准。”
皇帝也就不多说了,提笔写了准,回头吩咐内侍:“跟贤妃说一声,召永嘉县君入宫一趟。”
太子松了口气,召她进宫就是个流程,这事妥了。
徐吟第二日接到贤妃的召见,心中有数,依礼前去拜见。
贤妃和先前一般和善,说了皇帝的决定,又问她可有难处,需要给她备什么程仪等。
徐吟一一回了,顺利过了这关。
长宁公主依依不舍,拉着她说:“你这趟回家,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啊!”
徐吟感念她真挚的情谊,并不想糊弄她,实话实说:“公主,回去行了及笄礼,父亲就该相看我的婚事了,以后我怕是很难再来京城。”
这话说得长宁公主泪光闪烁:“难道我们后会无期了吗?”
徐吟笑着安抚:“还不至于。公主的婚事还没定呢,等您出降之后,说不准我们还有机会见面。”
长宁公主只能无奈接受:“那说好了,以后有机会的话,你一定要来看我。”
徐吟郑重答应,又摘下自己的扳指。
“这是父亲特意为我打造的,跟随我好几年了,我的箭术都是戴着它练出来的,现下将它赠给公主,望公主箭术大进,百步穿杨。”
这个祝福让长宁公主很开心,她伸手摸了摸,最后摘下一块凤纹玉佩来。
锦书瞧见,低呼一声:“公主,这是您的身份玉佩,贵重非常……”
长宁公主摇摇手,满不在乎地说:“一件身外物,哪里贵重得过心意。”
她塞过去:“我没有你这样有意义的东西,只有这个跟了我最久。你拿着它,就当我们一直在一起。”
徐吟看着这块玉佩,上面还刻着长宁公主的封号,应当是皇帝册封的时候一同赐下的,锦书说贵重非常一点也不夸张——它是可以代表长宁公主的,见玉如见人。
她心中涌动着说不清的滋味:“公主……”
“你不会不要吧?”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