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珠-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九公子点点头,毫不意外:“那就回去吧。”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可最终幸运没有降临,甘统领说不失望是假的,忍不住道:“世子,我们还有时间,可以换一路追。”
伪帝放出五路疑兵,其他人设身处地,都挑难追的去追。反倒楚九公子选的随意,这一路平坦好走,一天没到就追上了,算下来应该是最快的。
所以,甘统领觉得自家还有机会。
楚九公子正要说话,有探子疾速跑来:“世子!紧急情报!”
“讲。”
“五路兵马走后大约一个时辰,又有一支千余人的兵马从城里出来,燕二公子追上去了。”
甘统领大吃一惊:“什么?所以那一路才是伪帝?我们都中计了!”
楚九公子却毫不意外:“果然如此。”
甘统领越想越是郁闷:“如果是另一路,我们还有可能追上去,现在这情况,一则我们人手不够,二则也没法跟燕氏争啊,这一趟等于白来了!”
楚九公子想了想:“不,不会白来。”
“世子?”
楚九公子微微一笑:“捉拿贼首的功劳我们捞不着,难道还不会蹭吗?”
“哈?”
……
阳水河畔,虎啸营经过一番苦战,终于将一路逃兵截杀于此。
副将一脚踹开车厢,旋即面露惊愕,回身禀道:“将军,空的!”
梁兴眉头紧皱,骂了一声:“晦气!”
不等他发作,留在城里的眼线快马追来了,一边跑一边喊:“将军,情况有变。伪帝不在五路之中,他们另外逃了……”
听了眼线的禀线,副将愕然:“什么?所以我们都被耍了?”
梁兴脸色阴沉。如果只是选错了,也就算了,当自己运气不好。可现实是他被耍了,这口气他咽不下!
他错了错牙,用力一甩马鞭,喝令:“回头追!”
如此泼天大功,姓燕的小儿休想轻易得手!
于是虎啸营马不停蹄地往回追,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回到了分兵的路口。
只是路口的情形,让梁兴和他的部下们不知所措。
短短两日光景,路口竟支起了茶棚。此时此刻,茶棚坐得满满的,路边也都是着盔穿甲的军汉。
他们军袍各异,甲衣不一,显然并非一支军队。
可此刻他们却毫无芥蒂,甚至可以说是不分你我地坐在一起喝着茶水,再骂两句充当军粮的硬饼子难吃。
发生什么事了?
茫然中,有人发现了他们,出声招呼:“梁将军!”
梁兴转头看过去,认出那是河兴军的统领,姓甘。
“甘统领,你们这是……”
甘统领笑呵呵地走过来,拱了拱手:“梁将军连日辛苦了,来来来,我们世子请您喝杯茶!”
梁兴哪有喝茶的心思,只是眼前情形诡异,略一思忖,终究还是下马走过去。
“梁将军。”茶棚里的人纷纷起身见礼。
梁兴拧着眉头回过礼,看着坐在中间的楚九公子,劈头问:“楚世子,河兴王府什么时候改行开茶摊了?”
他的态度极不客气,楚九公子也不计较,笑道:“梁将军见笑了,小摊开了才两日,多亏诸位赏脸。既然您也来了,不如坐下来喝两杯?放心,我不收茶钱。”
这是收不收茶钱的问题吗?梁兴冷道:“我若不喝呢?”
楚九公子依然含笑,抬起的目光却带了强硬的意味:“大家都在这喝茶,梁将军不喝不合适吧?”
一个黄毛小儿也敢威胁他!
梁兴大怒,转身欲出:“本将还真就不喝了!”
他话音落下,只听“噌噌”数声,原本在路边闲坐的军士齐刷刷站起,按刀的按刀,握枪的握枪。
剑拔弩张。
梁兴目光扫过去,河兴军是军容最整齐的,他们精神饱满,刀枪雪亮。其他军队虽然略有不如,但也不错。再回过头看自己的部下,他们追了两天三夜,中间只囫囵休息过,此刻疲态尽显。
两厢对比,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梁兴忍了忍,回头看向茶棚其他座位。
“赵七爷,梅侯爷,许少将军,你们也这么想吗?”
西宁侯梅进苦笑一声:“梁将军,事到如今,我们心里怎么想的还重要吗?不瞒你说,老夫是第一个到这茶摊的人,楚世子棋高一着,老夫只能认了。既然老夫喝了这茶,其他人又凭什么不喝呢?”
他比梁兴更生气好吗?马不停蹄赶回来,直接就被楚九扣下了。对方吃饱喝足,以逸待劳,他打不过能怎么办?
右边的赵七爷也是一肚子气,他好不容易甩掉赵六那小子,发现上当立刻回头,然后就被楚梅两家围攻了。
好,他打不过两家,那就认命呗!这口气只能发泄到后来人身上了。
那位许少将军脸色更难看,年轻人火气旺,完全不给人留脸面:“梁将军不喝也行,那就踩着我们过去呗!只要你够本事!”
“你们……”
“将军!”副将眼瞅着不好,急忙拉住梁兴,小声劝道,“好汉不吃眼前亏。”
眼前这情况明摆着,反正他们自己吃不着,所以也不想给别人吃。除非虎啸营把四家全打败了,否则别想过去。
那打得过吗?无论从状态,还是从人数来看,显然打不过。
梁兴脸色阴晴不定,终究还是忍下了。
“好!我就看看这茶你们能喝多久!”
五路人马,彼此牵制,却又各怀心思,不敢擅动。
他们眼睁睁看着日升月移,终于在第五天的清晨,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
万众瞩目中,黑甲武士们骑着骏马飞驰而来,转眼到了近前。
骑士们让开位置,一名青年分列而出。看到他们,他语气轻快:“哟,诸位来得好齐啊!”
此刻无人应声,众人神情复杂,目光都投向了他身后,那个被统领提着的人头。
尽管面部肿胀,满脸都是刻意涂抹的石灰,但是见过的人都能认出来。
那是伪帝的人头!
这桩泼天大功,终究落在了燕二手里。
第427章 封赏
新业二年十月,义军攻破虞州卫,伪帝高桓亲征而不敌,仓皇出逃。夜半,禁军哗变,龙镶卫指挥使高驰手刃其首,献于武安侯燕凌。
……
十一月的京城,落下了今年第一场雪。
百姓们却一点也不畏寒,纷纷走出家门,涌上大街。
“义军进城了!”
“你们看到没?好威风啊!”
“好俊的郎君!这是谁?”
“这是河兴的标记,想必是河兴王世子吧?”
“果真是高门贵公子啊!长得俊,风仪佳,还这么和善。”
“旁边那个也是俊!这又是谁?”
“我打听到了,说是漳州来的,应该是魏国公的嫡孙,听说行六。”
“生得不比河兴王世子差呢!还更文雅些。”
相比其他地方,京城百姓日子过得好些,也格外爱看热闹。瞧见两个俊郎君,围着看个不停,甚至还有胆大的姑娘掷来香包帕子,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赵六脸皮薄,被看得不好意思,就犹豫着去坐车。谁料他还没开口,那边传来一声:“燕二公子来啦!”
瞬间围着他们的百姓跑了个干干净净,后头传来此起彼伏的喊声。
“燕二公子,看这边!”
“燕二公子还记得我吗?我们去年花灯节的时候见过。”
“燕二公子……”
赵六和楚九面面相觑,随即哈哈大笑。
“怪不得徐三小姐选他,咱们输得不冤!”
徐吟是乘车入的城。离开京城不过一年多,回来已是改天换日,真叫人感慨万千。
“小姐,捂捂手。”小满递来手炉。
她去追杀伪帝,杜鸣带着南源军随后赶到,小满是随军来的。
待徐吟接过手炉,她趴在车窗旁感叹:“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回来感觉京城不一样了!”
街道还是那些街道,楼阁还是那些楼阁,但感觉就是不一样。
小桑笑道:“因为心情不一样了吧?上回小姐来京城,处处暗藏危机,我们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好像是这么回事。这回来,没人会降罪小姐,也不会有人为难我们。”
两个丫头叽叽喳喳,讨论回府后怎么安排,吃什么喝什么,徐吟含笑听着,目光穿过薄薄的车帘。
前方燕凌骑马的背影,渐渐和前世的银甲将军合二为一。
这一次,没有错身而过,不是相逢不识,他们并肩而战,也将一路同行。
一路行至皇城,却见一人披头散发,身穿白色中衣,自缚于宫门前。
此人二十七八光景,样貌清秀,与伪帝有几分相似,正是逸王。
大周帝室在绿林之乱中死伤惨重,除了先帝,只有端王与逸王因为年纪太小而逃过一劫。先帝为端王所害,皇子尽数死于宫变。端王篡位为伪帝,自取灭亡。现下便只剩下逸王一脉了。
逸王与伪帝向来交好,伪帝做下的种种恶事,逸王逃脱不了干系。
徐吟知道他必死,就冷眼看着。
逸王跪地投降,自宣罪名,昭国公接了他的请罪书,叫人押解他回府,随后邀请诸义军首领同进皇城。
这出戏差不多就落幕了。
徐吟把事情交给杜鸣等人,自己带着小满小桑先回府。
徐府还是那个徐府,文毅领着人在门口恭迎。
“属下见过三小姐,您总算回来了。”也不知道文毅经历了什么,看到她竟然眼泛泪光。
徐吟失笑:“文长史请起,这一年辛苦你了。”
当初她离京,文毅自请留下主持大局。这一年多来,多亏了他源源不断传消息来,自家一直掌握着京城的局势。
“都是应该的。”文毅伸了伸手,“属下已经命人打扫过了,三小姐请。”
徐吟点点头,回府歇息不提。
……
数日后,逸王自尽。
各家推举,由逸王幼子继位,下旨封赏。
昭国公进封昭王,夫人董氏为昭王妃,长子燕承为昭王世子,次子燕凌为晋国公……
河兴王进封豫王,楚九公子为豫王世子……
赵六公子为济宁侯……
弘远军统领梁兴为定远侯……
徐家当然也捞到了封赏。因有平定楚地之功,南源刺史徐焕封楚国公,次女徐吟封永安郡主。
徐吟写了封信,随圣旨一同送回南源。
封赏下去,徐家该举家进京了。
这件事,徐吟出兵前曾跟父亲有过交谈。
“父亲,待新朝平定,我们不可能再据城而守,做土皇帝了。”
徐焕笑道:“自然如此。大周乱于绿林,各地不听宣召,朝廷威望日减,以至于酿成大祸。到了新朝,各地政务定会收归朝廷,我们也该去京城了。”
他停顿了一下,叹道:“所以,你出嫁也无妨。我们徐家,委实没什么家业可传。总归那些人是你的嫡系,日后惟你之命是从。”
徐吟既感动又敬佩。感动于父亲的爱护之心,敬佩他长远的眼光。
父亲早知道有这一日,根本不惧无人继承家业。南源日后是朝廷的南源,楚地也会是朝廷的楚地,而那些奉她为少主的人,日后也会奉她为主。
……
消息送到潼阳,昭国公府喜气洋洋。
当夜,燕承结束酒宴回到后院,看到昭国公夫人——现在应该叫昭王妃了——和谢氏说着搬去京城的事。
“这国公府住了二十年,处处都有回忆,乍然要搬,心里怪不舍的。”
谢氏回道:“别说母亲,我才住了一年多,也觉得可惜。说到收拾行装,哪一样都想带走。”
昭王妃笑起来:“倒也不必急着带,咱们京城也有府邸,东西都不缺的。若真的不舍得,到时候叫人慢慢送就是。”
于是婆媳俩开始细数,哪些要带,哪些可以晚一点,还有哪些去了京城再置办……如此种种,听着细碎,却很温馨。
燕承微微一笑,便不打扰她们,先行回去休息了。
但他还没回院子,就被截住了。
“世子,大名寺来人了,在外头等着。”
大名寺,燕承知道代表着什么,不禁皱了皱眉:“今日太晚了,明日再说。”
那仆妇忙道:“不是下人,是……主子来了。”
燕承无奈地抹了把脸:“行吧,带她到青竹院。”
第428章 命好
青竹院在后门附近,昭国公府人口不多,这院子也闲置了多年。
燕承到时,那里烛火幽微,柳贤妃披着斗篷坐在灯下,旁边站着柳熙儿。
“阿承!”看到他过来,柳贤妃急忙起身,摘下斗篷。
“姨母。”燕承唤了声,“有事叫人来传话便是,何故受累跑这一趟?”
柳贤妃怜爱地看着他,柔声道:“姨母心里挂念,还是亲眼看着放心一些。”
见她如此关切,燕承的语气缓了些:“我很好,姨母安心。”
柳贤妃问他:“我听说你父亲已经进京了?”
燕承点点头:“姨母今日不来,过两日我也会去找你。新帝已经登基,父亲进封昭王,我们一家要搬去京城了。”
柳贤妃面露喜色:“那你呢?可封了世子?”
得了肯定的回答,柳贤妃抚了抚胸口,说道:“你父亲果真重情重义。”随后又问,“董氏呢?没说什么吧?”
燕承顿了顿,答道:“她没说什么,和娘子商量着搬家的事。”
柳贤妃沉默片刻,回道:“她若真心对你好,姨母也就认了。”
听她这么说,燕承舒了口气。他虽然认了柳贤妃,但没全信她的话。如今见她不生事,心里甚是满意。
想了想,他许诺道:“姨母,你们回去也收拾收拾,我会着人安排,随后送你们进京。”
柳贤妃神情复杂,叹息道:“去年好不容易逃出京城,万没料到还有回去的一日,可怜我柳氏一族,已经不剩什么人了……”
说到这里,她低头拭泪。
燕承温声安慰:“姨母不必忧心,我先前叫人寻访柳氏的族亲,如今已有消息了。到时候我会想法子洗脱罪名,你们就能光明正大地出现……”
“不。”柳贤妃脱口而出。
燕承蹙眉:“姨母?”
柳贤妃露出一个微笑:“这件事不急,我毕竟身份尴尬……阿承,别怪姨母多心,只要一想起你母亲的遭遇,我就……”
见她黯然神伤,燕承想到无缘相见的生身母亲,心中一软,应道:“好,姨母说不急就不急。”
柳贤妃这才放下心中大石。
甥姨二人说完,燕承叫人送她们回去。
“姨母放心回去,这些日子少出门走动,有些事等去了京城不迟。”
柳贤妃笑着应下:“知道了,时候不早,你也快去歇息吧。既要搬去京城,接下来事情多着呢!”
“是。”
看着她们上了车,马车慢慢驶离后门,燕承吐出一口气,转身回去。
谢氏正在列单子,看到他回来,笑道:“夫君回来了?快来帮我看看,有没有漏了东西。”
“这是什么?”燕承接过单子。
“我们的行李啊!时间太赶了,只能捡要紧的带走。”
燕承失笑:“瞧你写的,衣裳妆奁摆件……这是要把屋子一起搬走吗?用不着,去了京城什么都有。”
谢氏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你别嫌弃琐碎,都是我的嫁妆,照理我们要用一辈子的。”
说罢,她环视四周,感叹道:“你别说,我还真想连屋子一起搬呢!这张床是我亲手挑的料子,请的齐郡最好的师傅,都说他家的床好,能睡到白头偕老。”
燕承听得心中温软,伸手握住她:“不管睡什么床,我们都会白头偕老。”
……
黑暗中,马车驶得飞快,一直到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