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珠-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吟很给面子,以前带兵出门,杜鸣也会跟她说种种战略,但细节、起因、战例,这些很少涉及,她也不好一直追问。现在有昭王这個老师,岂不是天赐良机?
于是一个想讲一个想听,两人处得十分融洽。就连昭王的幕僚们也很惊讶,昭王对两个儿子都很好,但从来没有哪一个这么手把手地教。
长史咂摸了一番,说道:“家里只有两个混小子,突然来了个小女儿,想来格外新奇些。”
其他幕僚品了品,好像挺有道理?永安郡主在家十分得父亲宠爱,必是性子讨人喜欢。别说,自家要有这么个女儿,又能当闺女宠,又能当小子教,是挺有意思的。王爷现在养伤,无聊得紧,总得找点事情做。
半个月后,蒋奕重新出现在战场上。
他消失的这段时间,形势已经大变,江北最大的两个州府落入了燕氏手里。
燕凌一点也没客气,仍然步步进逼,江北军逐渐势颓。
战事繁忙中,时光飞逝。
昭王伤势逐渐转好,已经能起来理事了。只是徐吟给他规定了时间,早上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多了不行。
燕凌仗打得好,不用人操心,昭王索性听她的,只在后方坐镇。
别说,他自己也感觉这次伤势恢复得好,都没有反复过。
到除夕这天,昭王已经能正常去吃年夜饭了。
“大好的日子,喝杯酒吧?”他看着儿媳,目光透着请求。
徐吟蹙眉:“您的伤……”
“好多了!”昭王忙道,“伤口已经愈合了,只是现在还不能动手,喝一杯不打紧。”
“那就只喝一杯。”徐吟松了口。
昭王大喜:“哎!”
眼下战事顺利,大家心情都很好,年夜饭又准备得丰盛,营地里都是欢声笑语。
徐吟陪着吃完年夜饭,放小桑去跟师兄团聚,自个儿坐在帐前看烟花。不知道燕凌现在怎么样了……
她觉得自己可能太想了,眼睛一花,居然看到燕凌大步往这边走过来。
“至于吗?”她喃喃说了声,准备回去睡觉。
刚转过身,猛地被人从后面抱住了,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看到我居然转身就走,干嘛,生气了?”
徐吟迟疑了下,问:“你是真的?”
“什么真的假的?”燕凌被她搞糊涂了,转到面前去,伸手摸额头,“怎么了?不会生病了吧?”
徐吟这才相信,燕凌是真的回来了!
她惊喜地问:“你怎么回来了?战事不要紧吗?”
“想和你一起过年。”燕凌一把抱起她进帐门,“不开心吗?”
“开心。”徐吟揽住他的脖子,“我还以为是幻觉。”
燕凌这才明白,她之前的反应是怎么回事。他哈哈笑起来:“傻了吧?我相信你很想我了。”
徐吟被他放在床上,问:“见过父亲了吗?”
“见过了,剩下的时间都是你的……”声音消失在她的嘴里。
过了一会儿,徐吟推开他,嫌弃地说:“还没洗呢!”
燕凌无奈,只得叫人送水来。
不知哪里响起一阵爆竹声,新年就这样到来了。
……
燕凌留了三天。
他要走的时候,昭王特意把他叫来,说道:“你拿下宁江,为父就回京去了。”
燕凌诧异:“父亲,您这是……”
昭王含笑说道:“宁江是江北最重要的州府,拿下来就是一场大胜。此战功成,必定振奋人心,时机也就到来了。”
燕凌懂了:“那您的身体……”
“亏得你媳妇天天盯着,已经好了七成,承受得起路上的颠簸了。”昭王说。
燕凌点点头,心情有些复杂。
昭王知道他在想什么,说道:“已经走到这里,最后一步就算我们不走,也会被人推上去,这就叫时势。”
燕凌明白,那么多人投到燕氏门下,不就是为了这份功业吗?
“那阿吟也随父亲一起回去吧,这里到底是前线,留下来我也不放心。”
昭王笑着点头:“这是自然。你回不去,总要有人代你领受。”
他看着这些日子越发果决的次子,郑重道:“余下的事,就交给你了。蒋氏不死,卧榻难安,必须斩草除根。”
燕凌肃然:“我回京之日,必提蒋奕人头觐见。”
昭王欣慰而笑:“为父相信你能做到。”
正月底,燕氏攻破宁江,昭王大胜回京。
小皇帝以最隆重的礼节迎接昭王,为嘉其功,授之九锡。
三月,小皇帝下诏禅位,昭王辞而不受。数日后,小皇帝又下诏,昭王再辞。三辞之后,百官上表,万民请命,昭王乃受。
自此,昭王即皇帝位,国号为昭,改元明德。
立昭王妃董氏为皇后,世子燕承为太子,晋国公燕凌为晋王。
燕凌征战未归,徐吟代他上殿谢恩,接下亲王印绶。
她站在明光殿,心中感慨万千。
历史终于提前走到了这一步。
第496章 舅爷
三月春光正好,徐吟坐在窗前给长宁公主回信。
明德帝登基,昭王府就空了。
燕承和谢氏搬去东宫,徐吟也到了新的王府。
晋王府就是原来的逸王府,燕凌进京的时候便把它要来了,修整方面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如今住进去处处妥帖。
改朝的消息传到南源,长宁公主写信来恭贺她。
她父兄已死,弟弟们都被伪帝屠戮干净,对帝统早就没了念想,恭贺也是诚心诚意。
徐吟想问她,要不要恢复公主的名号。明德帝登基,宽待前朝末帝,封其为安乐王。长宁是大周最后一个正统皇帝的嫡长女,如果愿意恢复名号,必定不会亏待。
不过她觉得,长宁公主八成会婉拒。这事昭王进京的时候,她问过一次,长宁公主就推辞了。
“小姐,小姐!”小满咋咋呼呼地跑进来。
徐吟瞟过去一眼:“你后面有狗在追吗?”
“嗯?没有啊!”小满莫名其妙回了句。
“那跑这么急做甚么?”徐吟写完了,抬手洗笔。
“哦,奴婢是想说,国舅爷进京了!”
徐吟想了想:“董家舅爷?”
“对!皇后娘娘的胞弟,带了一大家子。”
徐吟若有所思地点头。董家早年也是满门公卿,只是后来没落了,干脆做起了生意。燕凌跟她说过,京城那家董氏银庄就是他舅舅开的,他需要用钱可以去提——然后他就花了一万两买了薛易的刀。后来这钱有没有还,她不知道,大概率没有……
“准备一下,等会儿宫里大概就来人了。”
小满应了声。
徐吟停顿了下,又道:“你这称呼以后改了吧,今时境况不同,容易生出事端。”
燕承只有一个兄弟,偏偏燕凌又兵权在握,也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她。
“哎。”小满停顿了一下,有点别扭地唤,“王妃。”
丫头们刚把衣裳备好,宫里果然来人了。徐吟收拾一番,便跟着进宫了。
她到的时候,紫宸殿内已经坐了许多人,皇后笑吟吟向她招手,向近旁的贵夫人介绍:“这就是阿吟,小二媳妇。”又对徐吟说,“这是舅母,你见一见。”
这位董夫人和皇后年纪相当,银盘脸,柳叶眉,有几分富态。
徐吟向她施礼:“见过舅母。”
她在打量董夫人的同时,董夫人也在打量她。第一眼惊异于她的美貌,第二眼带了好奇,似是想起了她那些事迹。
董夫人很快笑起来,起身相扶:“虽是第一次,可我见着小二媳妇,却亲切得很!”
皇后说笑:“这是为何?你可别说面善,阿吟这样貌,想面善不容易呢。”
董夫人笑而不答,看向身后。
一个和她长得有几分相似的姑娘掩嘴一笑,说道:“因为徐三小姐的故事,我们已经听说书人说过好多遍啦!”
皇后惊奇:“还有故事呢?都说些什么?”
“就是杀吴贼,平兵乱,收楚地这些……福临楼的说书人说得最好,母亲闲着没事,就要去听一听,起个头我们就知道讲的哪一段。现下见了真人,就像书里走出来似的,可不是亲切得很?”
皇后失笑:“讲得这么有趣,改天我们也请过来听一听。”
那姑娘忙道:“姑母不用请别人,我就能说!”而后起了个手势,假装用醒木拍案,抑扬顿挫地起调,“话说天下之大,能人辈出,尤其遭逢乱世,英雄或起于行伍、或起于田亩,或起于闺阁……”
说到这里,众人已经哈哈笑了起来。董夫人笑骂:“又在这作怪,还没见过表嫂吧?真是太失礼了!”
这位董小姐吐了吐舌头,过来行礼:“表嫂安好,我是阿绮,久仰大名。”
董夫人又好气又好笑:“什么久仰大名,最近又看话本了?好好说话!”而后对徐吟道,“你表妹打小爱看稀奇古怪的传奇话本,说话经常不着调,你不要见怪。”
徐吟笑一声:“表妹还没说全呢,久仰大名后面要接一句如雷贯耳,才像回事。”
董绮瞪大眼睛,惊奇地问:“你也看过剑玉传?”
徐吟摇头:“没看过,不过话本里都是这样的,江湖人相见,你要问一句高姓大名,他要说一句久仰久仰,大致就是这么个路数吧!”
董绮顿时将她引为知己:“表嫂果真不是常人!比我想象中的徐三小姐还要有趣呢!”
皇后和董夫人都笑了,她们都不是古板的性子,也不觉得女孩儿跳脱不好,反而很高兴两人说得来。
打完招呼,徐吟坐到谢氏下首,听她们说话。
董氏此番进京,是准备定居的。当年形势不好,他们才迫不得已离京,如今燕家起势,已经没了顾虑,当然要回来了。
皇后说道:“阿述叫我问问,咱家原来的宅子,已经多年不住人了,要不要换个新的?”
董夫人摆手:“宅子这些年都有人照看,收拾收拾就好。姐姐如今是皇后,虽然尊荣无比,但也要以身作则,我们娘家人就不给你添麻烦了。”
皇后道:“倒也不必这般小心,花钱买难道还有人说?”
董夫人笑而不答,已是打定主意。
晚上则是家宴,徐吟见到了董国舅和几位表弟。
第一眼她就觉得眼熟,再看到皇后,恍然大悟。燕凌眉眼生得像母亲,这正是国舅和皇后相似之处,而男女有别,故此燕凌看起来更像舅舅。外甥肖舅,还真没错。
不过,坐在旁边的燕承,看着就没有半点相似了。
这时,董绮鬼鬼祟祟凑过来:“表嫂,我敬你一杯。”
徐吟瞥了眼她的杯子,压低声音:“这不是果酒吧?”
董绮嘿嘿笑,指了指父亲,小声道:“只一杯,我就尝尝。”
徐吟抿嘴笑了,跟她碰了碰杯。
董绮趁机尝了大人喝的酒,心满意足,正想跟徐吟讨论一下她的传奇事迹,却见她手指按在唇上,眉头紧皱。
“怎么了?表嫂不舒服吗?”
话刚说完,徐吟干呕了起来。
第497章 说有就有
太医从屋里出来,满脸带笑地向明德帝和皇后拱手:“恭喜陛下,恭喜娘娘,晋王妃有喜了。”
皇后是生产过的人,心里早就有数了,得到太医的确认,越发开心。
她转过头道:“陛下,我们要当祖父祖母了!”
明德帝已是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好,好!今日一家团聚,喜上加喜,赏!”
得了赏的太医交待了一些事项,高高兴兴地走了。
董氏一家听说,也是连连恭喜。
明德帝拉着小舅子重新出去喝酒,皇后和董夫人进去看徐吟。
徐吟还坐着发呆,她觉得自己在做梦,怎么就有孩子了呢?
说来奇怪,她从未想过孩子的事,哪怕和燕凌成了亲,也没想过以后子孙满堂什么的,那似乎和她的生活毫不相干。
但孩子真的来了,这像在告诉她,这辈子和前世已经完全不同了。
她不是那个毁了容貌,被世人痛骂蛇蝎心肠的明珠郡主,她像个正常人一样,建功立业,和喜欢的人成婚,还会有自己的孩子。
多么难以想象的生活,但它真的发生了。
“……阿吟?”
徐吟倏然回神:“母亲。”
皇后不禁笑了,对董夫人道:“瞧这孩子,还没醒过神呢!”
董夫人直乐:“年轻人,第一次,新奇着呢!”
徐吟不好意思地笑笑。
皇后问她:“太医说快三个月了,你怎么也不知道?小日子没记么?”
徐吟羞愧地答道:“上个月有一点点……我还以为前阵子连日颠簸,所以不准了。”
“啊?出血了?赶紧叫太医回来看看!”
徐吟忙道:“母亲莫急,我已经问过了,太医说有的人是这样。我身子康健,没什么事。”
皇后这才放心,说道:“阿凌不在,你那王府里也没个长辈,我看这段时间你就住宫里吧!两个多月,胎位还不算稳,叫你回去我实在不放心。”
董夫人点头:“姐姐说的是,你这第一胎,哪能没有长辈看着呢?”
徐吟不是很想住宫里,但皇后如此殷切,她心里确实没底,便同意了:“母亲作主就是。”
她身边没有亲近的嬷嬷,楚国公府只有一个婶娘,而徐佳又在待嫁中,自然不好来照看她,留在宫里是最好的选择。
说了一会儿话,皇后便放她休息,与董夫人出去了。
到散席的时候,皇后特意留下太子妃,对她说道:“你别急,这子女亲缘有早有晚,各人并不相同,我们也不会催你。”
谢氏原本神情如常,听她这么说,终于泄出了一丝真实情绪:“母亲……”她眼眶微红,“可我们成婚快三年了,是不是我的身子……”
皇后忙道:“若是不放心,就叫太医过去看看,开一些调养的方子。不过,我瞧你身子没什么问题,平日精神头很好,月信也准时,或许是缘分还没来。”
谢氏勉强点头:“是。”
皇后又宽慰她:“这种事与心情大为相关,你若是急了,心里一直惦记着,闷坏了自己,反而不容易怀上。”
便是普通人家,遇上这样通情达理的婆母都不容易,何况如今这般身份。谢氏内心十分感动:“谢母亲体谅,我知道了。”
谢氏出去,燕承已经在等她了。夫妻俩向帝后告别,起驾回东宫。
燕承的神情看不出异常,甚至嘴角带着笑,似乎颇为高兴。
直到进了寝殿,宫人们都退下,他脸上的笑才收了起来。
谢氏心里的忐忑又浮上来了:“殿下,你……是不是不高兴?”
燕承挤出笑容,回道:“没有,家里要添丁了,我怎么会不高兴。”
“可你……”
在枕边人面前,哪里藏得住真实情绪?燕承自己也觉得怪没意思的,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没有不高兴,只是……确实想到了自己。”
果然如此。谢氏沉默良久,说道:“如若不然,殿下纳上一位良娣吧?如今你身份不同,怎么能被我耽搁?”
燕承皱眉:“别胡说,有没有孩子是我们两个人的事。”停顿了一下,他道,“要不,明日请太医来看看,给我们都调养调养。”
谢氏心里松了口气:“母亲也这么说。”
燕承问:“母亲都跟你说了些什么?”
谢氏怕他误会,忙道:“母亲没有催我,反而安慰我,说子女亲缘有早有晚,让我放宽心。”
她以为燕承听了会高兴,不料他脸上全无喜色,反而更加沉闷。
“殿下?您怎么了?”
燕承扯了扯嘴角:“我们成婚快三年了吧?就算普通人家,婆母也要开始催生了。”
谢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