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珠-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真的应该多歇歇。”傅先生推过点好的茶,做了个请的手势,“事业刚开始,把自己累坏了可不划算。”
燕承摇摇头:“我不做谁做呢?如今百废待举,拖一日就迟一日。”
傅先生劝不动他,只能无声叹了口气。
两人闲聊了几句,楼里的人越发多了。
长乐楼就在平安大街,附近不少公侯之家,来此饮茶喝酒的,最起码也是不愁生计的中等人家,多少会关注一下军政大事。掌柜是个会来事的,每日早上叫人读上一段邸报,倒是极受欢迎。
大堂坐了七分满,掌柜请来的童生便开始读邸报了。
近日众人最关注的问题,无疑就是江北的战事了。
攻下金城后,燕凌命人休整了一段时间,这几日大军又开拔了。
邸报读完,客人们议论。
“这才两个月,破了宁江又破了金城,晋王殿下果真神勇。”
“这是当然。当初德宗皇帝被困陪都,禁军回防不及,关中军又在西疆作战,是晋王殿下领着区区一千兵马,奇袭巴尔思,解了陪都之围。那时的晋王殿下,甚至只有十七岁!”
“打仗这种事,看的是天分。想当初冠军侯一战功成之时,也不过十八岁。”
“天生名将啊!等拿下江北,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顺着这个话题,大家数了起来。
“还未称臣的有几家?东江算吧?漳州呢?”
“大的就他们两家了吧?不过漳州赵氏的六公子随晋王殿下一起出征了,应该不会拒诏。”
“那就只剩东江了。说起来,东江远隔千里,为李氏治下百余年,几乎独成一国,他们会不会趁机自立?”
“我听说东江世子妃是徐氏长女,晋王妃的亲姐姐,应该不至于吧?”
“诶,儿女亲家,在这种大事上哪有分量可言?魏武嫁了好几个女儿,就为了夺女婿的位,这种事都不鲜见,何况东江世子与晋王只是连襟?”
众人不禁点头。
不过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这倒未必,魏武何等雄才野心?据我所知,东江王世子性情慈和,还欠着晋王殿下的救命恩情,自立的可能性不大。”
这事引来了大家的兴趣:“什么救命恩情?他们二人竟有瓜葛?”
“是啊,晋王没去过东江吧?怎么会和李世子扯上关系的?”
“快说说!”
于是那人绘声绘色地说了当初李达谋位的事,引得酒楼内一片惊呼赞叹声。
“原来是这样,那东江还真有可能称臣啊!”
“是,以晋王之尊,以身相代,这份恩情可太重了。”
“最重要的,东江百姓都说李世子是个温和敦厚的人,未必愿意自立。”
“说不定江北平定之日,东江的称臣贺表就送过来了呢!”
“哎呀,你们就不能想得更好一点?先前局面胶着的时候,东江出了水师,帮着压了一把,说不定晋王会和李世子约好,对蒋奕双面夹击呢?”
这个说法让大家欢欣鼓舞。
“若是如此,说不定能速战速决。战事早一日结束,要少多少伤亡啊!”
“说的是,现在就看晋王殿下的了。”
于是大家又讨论起了晋王的战绩,顺带提到晋王妃种种事迹。有人问起,为何近日不见晋王妃出城巡营,消息灵通的人便说了晋王妃有喜一事,整个酒楼都欢腾了。
“这真是一件大喜事,他们的孩子不管像谁,将来定是人中龙凤!”
“是啊,有晋王在,再出一代,定能保得百年太平!”
燕承一开始笑着听,随着话题的展开,他脸上的笑渐渐收了起来,垂着眼皮不知道在想什么。
傅先生看差不多了,低声道:“公子,我们该上衙了。”
燕承点点头,起身出了长乐楼。
两人默不作声回去,进入值房,燕承全程没有说话。
各衙的奏议文书送进来,忙碌的一天很快开始了。
直到中午歇晌的时候,傅先生进来,他才幽幽道:“先生请孤饮茶,就是为了让孤听到那些话吗?”
傅先生的心情其实也不好,无声叹了口气:“臣也不想做个挑拨的小人,然而晋王实在太得民心……百姓只知有晋王,何曾提过太子一句。”
燕承想起酒楼听到的那些话,不由惨淡一笑。
他自小被立为昭国公世子,以燕氏基业为己任。打从父亲透露出争夺天下的意思,他越发严格地要求自己,事事以燕氏为先。喜欢的姑娘不敢娶,因为谢氏的条件更好。公务一天都不敢歇,哪怕累得眼底发青。
相反,燕凌打小随心所欲。因为太调皮了,被早早送去军营,他就天天跟那些军汉厮混在一起,把自己弄得跟个泥猴一样。父亲觉得他太小,不让他独自领兵,他干脆离家出走。相中徐三,不管不顾一定要娶她……
然而,他早产,身体虚弱,不擅武事;燕凌似乎天生就会打仗,父亲的老部下个个赞不绝口。他在潼阳呕心沥血支撑着后勤,没有人在意。燕凌一路攻城略地,万民赞颂。
就连他牺牲自己谋来的婚事,到头来也被比下去了——谢氏是齐郡豪强,确实给他们的后勤带来很大帮助,但徐吟自己就收复了整个楚地,更不用说徐焕那个老狐狸,一进京就轻轻松松把持了军需……
为什么老天这么不公平,他费尽了力气,也不过换得一句“太子勤勉”,而燕凌……
燕承觉得,他和燕凌的境遇就像那个孩子,他成婚三年苦求不得,燕凌随随便便有了。
但……
燕承沉默良久,终于压住心里的情绪:“先生,阿凌从没做过逾越的事。孤身为太子,当持身以正,不能因为嫉妒就做出残害兄弟的事。”
傅先生动了动嘴唇,想说什么最终没说,只应了一声:“是。”
他告退出去,关上门的时候,心里浮过一个念头:殿下终究还是承认自己嫉妒了。
第501章 去看看
过了端午,天气渐热。
徐吟感觉自己的肚子吹气一样鼓起来,胃口也在变好,比以前吃的多得多。
皇后连连说她好照顾,给什么吃什么,不浮肿不苦夏,脸色红润,脉象有力。
徐吟感叹道:“我母亲生产的时候伤了身子,没几年去世了。我父亲十分后悔,从小就督促我和姐姐多活动。别管外人怎么想,自己身子好才享福。”
“楚国公说的是。”皇后赞同,“将来你们有了女儿,也要这样教她。”
徐吟笑着应是,着手写信。
她与皇后的相处模式,与普通人家的婆媳没什么不同。早起过来请安,与帝后一同用饭,明德帝去理政后,皇后也要处理宫务,徐吟便去父亲那里,帮着处理一些公文,了解一下前线的战况。下午就和皇后呆在一起,说说话,做些不费力的事。
吃穿用度皇后都安排好了,她半点不用费心,只管说要不要,喜不喜欢。
谢氏不忙的时候也会来,她看着徐吟的肚子很是羡慕,但有皇后的宽慰,再加上太医的调理,也没那么急了。
看徐吟写写停停,皇后问:“你给谁写信?怎么有点为难?”
徐吟道:“我给姐姐写信。我们姐妹的私房话就罢了,有一些是说给姐夫听的。”
皇后哦了一声:“东江王世子。”
徐吟点点头:“东江那么大,又一贯安定,能不起战事最好。”
皇后称是:“打仗终究不是好事——你有几成把握?”
徐吟想了想:“六成吧。李世子并非野心昭昭之辈,但东江世族甚多,多少会被牵制。究竟要怎么处理,还得看阿凌的,让他自己跟李世子谈去。”
皇后目光慈和:“你远在京城,又大着肚子,还操心他呢!”
徐吟笑道:“只是写封信,又不费事。”
皇后十分满意,当初燕凌非要娶的时候,她虽然相信儿子的眼光,但还是会担心。现在看看,这样的儿媳到哪里找去?强势有什么要紧,家里人这么少,她还怕没人给儿子分担呢!
下午很快过去了,皇后盯着她用完饭,去前朝找皇帝。徐吟自个儿在宫里闲逛,消消食,也锻炼一下。
她现在挺着肚子,像以前那样练骑射是不可能了,就多走动走动。
一路走着,到了西门,小满问:“王妃想去哪?”
徐吟想起一个人来:“都到这儿了,不如去一趟太元宫吧。”
随行的嬷嬷忙道:“晋王妃,太元宫里住的是个罪人,万一伤着您……”
“你们这么多人,还能让她伤着我?”徐吟摆手,“走吧!”
那嬷嬷也是职责所在,见她打定主意,就闭嘴了。
一年过去,太元宫换了个模样。大殿里供着佛像,来往的宫人穿着布衣,后头还开了几片菜园,与正经的佛堂没有两样。
徐吟点了点头,内使监干得不错,皇后的命令半点没打折扣。
夏日天黑得晚,这会儿柳太妃还在做晚课。和她一起的还有三个师太,有老有少,神态虔诚。
管事嬷嬷先发现了她,赶紧过来行礼。
徐吟摆摆手,让她不要说话。
于是一行人站在殿外,安静地听着。
徐吟打量着柳太妃。她看起来已经很习惯这样的日子了,头戴僧帽,身穿缁衣,脸上不见脂粉,再加上一年没有保养,难免露出些细纹、暗斑。手也变粗糙了,想必农活没少干。
不过,看脸色还过得去,这几位师太应该没有磋磨她。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长的师太敲了下桌上的磬,沉声开口:“晚课结束。”
柳太妃如释重负,肚子适时地咕噜叫了起来。
她起身跟着师太,准备去厨房做晚饭,还没跨过门槛,勐然看到殿外的徐吟,愣住了。
徐吟对上她的目光,露齿一笑。
柳太妃吓得往后一缩。
几位师太面露诧异,管事嬷嬷忙拉过年长的那个,低声说了几句话。
那师太点了点头,领着两个小的向她施过礼,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下子,就剩柳太妃独自对面徐吟了。
柳太妃又恨又怕,颤着声问:“你、你来干什么?”
“来看太妃啊!”徐吟抬脚进屋。
宫人快步跟入,搬椅子的搬椅子,铺垫子的铺垫子,食水点心迅速摆好,动作快而轻巧,训练有素。
柳太妃忍不住心酸,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想当初徐三进京的时候,想拜见她都得看她心情,现在倒好,在她面前摆出这么大的谱,根本就是故意的吧?
不过,她这个肚子……燕二不是在外面打仗吗?她怎么怀上了?
心里这么想,柳太妃脱口而出:“你怀的谁的种?”
徐吟抬了抬眉,不用她发话,随行嬷嬷已经一个眼刀飞过去,喝道:“大胆!罪人岂敢在晋王妃面前放肆!掌嘴!”
膀大腰圆的婆子立刻上前抓住柳太妃,一巴掌扇了过去。
这一掌可没留情,柳太妃的脸上立时红肿起来,浮出一个五指印。
只打了三掌,徐吟便开口了:“行了,教训过就算了。想来太妃只是疑惑,没有其他的意思,对不对啊?”
柳太妃哪敢说句不对,她牙都要被打掉了!
徐吟端起酸梅汤润了润喉,方才说道:“好叫太妃知道,去年年底我去了趟前线,所以有了这个孩子。唉,我倒想叫他晚点来,可惜孩子太急了。”
番茄
这看似轻描澹写实则无异炫耀的口吻……柳太妃牙痒痒,她入宫十几年,日夜盼着有个孩子,可惜一直不得,她来得倒是容易。
不过,燕承还没孩子吧?太子妃有喜这样的大事,哪怕她在太元宫,多少也会听到一些风声。燕承不是成婚三年了吗?怎么让弟弟赶在了前头?子嗣对于皇位承继可是大事啊!
徐吟说完那句话,就不动声色地观察她。看到柳太妃神情的变化,心里的一个猜测逐渐落了下来。
她有孩子跟柳太妃可搭不上关系,她可以厌恶,可以生气,怎么还有点着急啊?这是为谁着急?
第502章 常去
这件事,徐吟一直觉得有一环扣不上。
比如,柳太妃为什么笃定,她害了皇后以后,燕承会帮她上位?为什么柳太妃的计谋被揭穿了,燕承也是震惊多于愤怒?还有柳熙儿,到最后仍然把燕承摘了出来。
皇后身在局中,有些事或许会被感情干扰,但她不会。燕承也好,柳氏也罢,他们双方到最后也没翻脸,甚至可以说互相包庇。
再加上柳熙儿那句表哥,他们一定还有别的牵连!
要不然,前世昭国公夫人死后,燕氏兄弟为何要反目?以燕凌的脾性,燕承恐怕在其中扮演了见不得人的角色。
柳太妃脸上的表情扭曲了一会儿。这一年的清修,等于把她的脸皮撕扯下来,将以往的傲气尊严全部打碎。这几位师太确实没有折磨她,但这种日子对她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每日不是念经礼佛,就是下地干活,连饭食都要自己动手,所有的物欲都被压制,思想逐渐变得麻木……她有时候想起来,那些养尊处优的日子仿佛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此时在徐吟的刻意挑动之下,她的情绪就这么暴露了出来。
迟了片刻,她才意识到自己还有秘密不能让人知道,勉强拾起已经生疏的技能,在脸上堆出笑:“原来如此,恭喜晋王妃了……”
徐吟笑了一声:“多谢太妃。如此好事,也叫你沾一沾喜气吧。小满,拿枣泥糕给太妃娘娘。”
“哎!”小满清脆地应了声,从宫人手里取过一个小巧的捧盒,送到柳太妃身前。
“太妃娘娘,请用吧。”
捧盒里,八个枣泥糕散发着丝丝甜味,红枣的清香立刻勾起了柳太妃久违的记忆,肚子适时地咕噜叫了起来。
她脸上一红,看到徐吟想笑,越发恼恨肚子不争气。
徐吟忍住笑,说道:“耽误了太妃娘娘的饭点,委实过意不去,就请娘娘将就用一些吧,权当我的赔罪。”
这话缓解了柳太妃的尴尬,再加上确实太饿了,她终于还是应了:“多谢……晋王妃。”
说着,她拿起一块枣泥糕,尽量放慢速度放进口中。瞬间,清甜的味道几乎让她哭出来,以前她哪里看得上这个,现在却是吃也吃不着的美食。
又听徐吟道:“御膳房这枣泥糕做得还行,就是我吃着太腻了。还好太妃娘娘喜欢吃,不然就浪费了。”
柳太妃:“……”
所以她是处理厨余的泔水桶?
柳太妃脸庞扭曲了一下,很快又挤出笑来。形势比人强,她又能怎么办?
看着她吃了两个,徐吟起身:“天快黑了,我就不耽误太妃了,下回再来。”
柳太妃急忙放下糕点:“晋王妃走好。”
徐吟澹澹点头,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就这么领着人走了。
柳太妃看着她们一行人出了宫门,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真这么走了?也没说几句话,还留了一盘糕点……
当然,被打的脸皮还是很痛,但徐三要想磋磨她,哪里会只挨三掌?莫名其妙……
柳太妃想不明白,又闻到了枣泥糕的香味。这会儿没有人了,她再也不必顾忌,又抓来一块,急迫地塞进嘴里。
真好吃啊!比她每天吃的杂粮馒头、硬饼子强多了,要是每天都能吃到就好了。
说起来,阿承怎么就没来见她呢?以前是担心事情有变,现在他都当了太子了,难道不应该照应照应她这个姨母吗?
让柳太妃惊讶的是,徐吟第二天又来了。这回她学乖了,没再出言不逊,也就没挨打。徐吟甚至还请她一块儿喝汤水,最后留了一小盒滴酥鲍螺。这东西在宫里也是稀罕的,往常位份低的嫔妃很少能吃到。
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