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藏珠 >

第70章

藏珠-第70章

小说: 藏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国公点了点头,交代他:“西戎兵马不少,为父会带走大部队,而潼阳也需要守卫,所以你只有三千守卫。遇到事情,想好了再做,若是北边有失,军法处置!”
  燕凌答应一声,信心满满:“父亲放心,我愿立军令状!”
  这事就这么定了,看着神情失落的长子,昭国公温言道:“阿承,你是世子,为父此番出征,若是有个意外,昭国公府就靠你了。”
  所以说,把他留在潼阳,是为了主持大局?燕承心情好转,应声道:“是,我也可以立军令状,决不叫潼阳有失。”
  昭国公含笑点头,又与部下幕僚商议了出兵的种种细节。
  等到议完事,天都黑了,他吐出一口气:“行了,都回去吧。用不着慌张,照章程办理就是。”
  众人纷纷应是,各自退出书房。
  屋里只剩父子三人,昭国公终于有空问次子东江的事了:“这会儿回来,是事情办成了?”
  燕凌露出心虚的表情。
  昭国公一看就明白了,哦了一声:“看来没办成。”
  他神情越是平常,燕凌越是觉得嘲讽。仿佛在笑自己,走的时候万丈雄心,回来却灰溜溜的。
  “父亲……”
  燕承笑出声来:“小二,你走的时候怎么说的?喜欢就要争取,人跑了我就去抢回来。现在呢,认命了吗?”
  燕凌显然是不会认命的,但是刚被打了脸,他不好意思说。
  昭国公对长子道:“你当大哥的体谅一下,他正伤心呢!”
  话是这么说,他脸上的笑一点不比燕承少。
  燕凌被他们笑得,脸上挂不住了,强自辩道:“他们两家的婚事还没成呢!我还有机会的!”
  “是是是,”昭国公心里惦记着即将到来的战事,对次子格外宽容,“如今大敌当前,这事先放一放。你也别急,等西戎平定,为父再帮你想想办法。”
  燕凌意外惊喜:“真的?”
  “不骗你。”昭国公给了承诺,说道,“行了,离家这么久,你母亲惦记着呢,先去见见她。”
  “是!”
  燕凌开心地跑掉了,燕承看着他离开,忍不住问:“父亲,您真的答应啊?他们两家结盟了,我们就需要警惕了。”
  昭国公叹道:“小二喜欢,有什么办法呢?换过来想想,若能结成这门亲,徐焕就不会全然倒向东江,不失为一件好事。”
  “可是……”
  昭国公摆摆手,截断他的话:“为父正想交代你,此番出征,要是平安归来还罢,倘若我出了意外,你就帮帮他,叫他得偿所愿。”
  燕承怔了怔:“父亲……”
  昭国公看向窗外,神情怅然:“少年相思,若是空付了,便是一生的遗憾。”


第175章 成名
  数日后,昭国公便出征了。
  燕凌也开始准备,不日去北边驻守。
  昭国公夫人一边给他收拾行李,一边念叨:“这回如你的愿了吧?总想着独当一面,去了可别叫苦!”
  燕凌回道:“我才不会叫苦呢!父亲这一走,镇北军就是心头大患,这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我就是豁出命去,也要给父亲守好了。”
  听他这么说,昭国公夫人不禁感慨:“你倒比母亲以为的要懂事。”
  她看着眼前的儿子,不知不觉,身量已经和丈夫一般高了,因为习武的缘故,身姿格外挺拔,着实是个大人了。
  想着他此番身负重任,昭国公夫人心中担忧,忍不住多说两句:“这次出去,你可要收一收脾气,别动不动就打打杀杀的。镇北军实力不弱,你又只有三千兵马,便是有什么冲突,也忍到你父亲回来再说。”
  “我知道。只要他们不过分,我就装孙子。”燕凌在心里补充一句,要是过分了,那就是他们自己找死了。
  昭国公夫人不知道他的心里话,笑着点头:“这就对了。大丈夫能屈能伸,早晚有报仇的时候,不急在这一时。”
  “嗯嗯。”燕凌敷衍地答应两声。
  昭国公夫人转头看过去,却见他坐到书桌旁,正在铺纸磨墨,便问:“你要写什么?”
  “写信。”燕凌说着,拿笔沾墨试了两下。
  昭国公夫人想了想,明白过来:“写给徐三小姐的?”
  燕凌不好意思地笑笑,小声道:“这回出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先跟她说一声。”
  昭国公夫人听得笑眯眯:“都互相写信了啊!看来这回出门颇有收获啊!”
  提起这个问题,燕凌垮下脸:“母亲,你就别埋汰我了。徐李两家的婚事,八字已经一撇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父亲不是已经答应你了吗?”昭国公夫人不以为然,“凭咱们家的门第,徐家还能拒绝不成?”
  “话不是这么说,”燕凌辩道,“结亲是结两家之好,怎么能以势压人呢?徐刺史极疼爱女儿,我不希望他有被胁迫的感觉。”
  昭国公夫人刮目相看,这么善解人意,还是她那个从小任性胡为的儿子吗?
  “没想到你也懂得体贴人了,有了喜欢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燕凌更加不好意思,干脆耍起赖来:“母亲你先出去,有别人在旁边看着,我写不出来。”
  昭国公夫人哈哈一笑,顺了他的心意:“行,你慢慢写吧!”
  ……
  数天后,这封信到了徐吟手里。
  燕凌大略说了一遍处境,告诉她自己要去北边驻防了,又叫她放心,自己一定会平安回来。
  徐吟收到信才想起这回事。前世的这个时候,父亲已经亡故,刺史府内矛盾重重,她根本没心思关注别的。
  不过,这事的结果她是知道的。此仗过后,燕二公子的名号将无人不知。也是从这件事开始,他的风头逐渐盖过兄长,就此埋下了祸根。
  想到后来的发展,徐吟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想法子插手。
  于是她试探着回了封信过去,结果给她回信的是燕吉。
  燕凌已经动身了,她的信暂时送不过去,燕吉怕她担心,就先回了信过来。
  自家公子对徐三小姐怎么样,燕吉一清二楚,是以徐吟的问题,他在信中知无不言。
  然而徐吟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看燕吉信中所言,他们兄弟感情深厚,完全没有反目的迹象,她便是想插手也没地方入手。
  纠结许久,徐吟终究还是把这件事放下了。人家兄友弟恭的,她总不能张口说你们将来会翻脸吧?既解决不了事情,还讨人嫌。
  也许,事情没有她想的那么坏,他们兄弟翻脸的契机还没出现,再等等吧。
  南源刺史府最近喜事连连。徐焕的身体一天天恢复,已经完全拔除了余毒。徐思和李闻书信往来,似乎谈得颇为投机,脸上天天带笑。徐泽这趟东江之行,表现很不错,那位从雍城调来的文毅文长史很中意,把他带在身边教实务。
  而徐吟经过父亲和姐姐的劝导,逐渐拾回了以前的快活,天天不是打猎就是游玩,仿佛又成了当初的小霸王。
  徐思好奇,问她:“你一点也不担心燕二公子吗?关中的形势好像不怎么好呢!”
  “不担心啊!他不会有事的。”徐吟一边看信,一边回答姐姐。
  信还是燕吉写来的,说了昭国公府的近况。果然和她记忆里的一样,战事虽然胶着,但并没有太大的危机。
  徐吟前世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几十年前镇北都护府一事,当时的皇帝为了开疆拓土的功绩,硬是拿昭国公府当人情,生生从燕家身上割下一块肉,安抚异族。老昭国公为此病了一场,乃至后来旧伤复发,撒手人寰。
  就这样,皇帝还没有半点体恤,听了奸臣的谗言,下旨申饬。老昭国公为国尽忠一辈子,死后不但连谥号都没有,还被人羞辱。
  经此一事,昭国公府元气大伤,被镇北军压了足有十来年。直到现任昭国公长成,苦心经营之下,才渐渐恢复了燕家军的威名。
  徐吟想,昭国公的青云之志,大概就是少年时被压出来的。那位气死的老昭国公是他的祖父,他亲身经历过那段暗无天日的时光。
  她本身就是个有反骨的人,倒不觉得燕氏应该愚忠到底。一个王朝败落了,不是一人的事,也不是一家的事。世间事有来有往,皇帝既不在乎民心,那民心终究会散去。
  这仗一打,转眼到了过年。
  冬雪落下来的时候,徐吟听到了期待中的消息。
  在昭国公出征之际,镇北都护巴尔思谋反,取小道逼近陪都。
  皇帝正在陪都过冬,与爱妃共浴温泉池。
  禁军完全没料到这回事,回防不及,危在旦夕。
  燕凌带着三千兵马,一路奔袭,将巴尔思斩落马下。
  燕二公子一举成名。


第176章 不是喜事
  “三小姐,三小姐!”卫均一路狂奔,跑到刺史府的后街,扯着嗓子喊。
  “干什么?干什么?吵死了!”黄大夫的声音从某间院子传出来。
  卫均急忙跑过去,果然瞧见徐吟正在看黄大夫诊治。
  他刚要张嘴,徐吟“嘘”了一声,于是把话吞回去,等这边事情结束。
  堂屋内,小姑娘头上插满银针,黄大夫侧耳细听,过了一会儿,他长出一口气,点头道:“行了。”
  一旁的柴七大喜过望,连声追问:“好了?黄大夫,我师妹治好了?以后不会再发病了?”
  “是是是,不会再发病了。”黄大夫不耐烦地推开他,“别妨碍我收针。”
  “哎,您请,您请。”
  黄大夫拔完针,说道:“三小姐,这个病我治完了,以后别太劳累就是,旁的和正常人没两样。”
  徐吟点头:“辛苦黄大夫了。”
  黄大夫收好针,潇洒地带着药童走了。
  柴七叫起小姑娘,过来给她磕头:“谢三小姐救命之恩,今后我们兄妹的命,就是三小姐的。”
  徐吟看了小满一眼,待她把小姑娘扶起来,说道:“你已经帮我做了很多事了,治病算是给你的报酬。既然你们兄妹愿意为我效力,那就留下来吧。”
  没有柴七,她就不能及时找到薛如,更不用说去东江的路上,及时发现了魏四的埋伏,帮她抢占先机。这些功劳拿来付诊费,绰绰有余。
  柴七大喜过望,心想,三小姐果然是个厚道人,这是把他们当成门客看待了,就像黄大夫一样。
  倘若是奴仆,连命都是主家的。门客的话,却是要待之以礼的。日后他们兄妹,再不用浪迹江湖,可以有个安身之地了。
  “谢三小姐。”
  出了院子,卫均终于有机会说话了。
  “三小姐,你听说了吗?燕二公子救驾有功,封了武安侯。”
  “哦。”徐吟淡定地回了一个字,扭头看了他一眼,“他封侯你这么兴奋干什么?”
  卫均眨了下眼,理所当然地说:“我……当然是为三小姐高兴了!倒是三小姐你,怎么一点也不高兴的样子?”
  徐吟说:“有什么可高兴的?现在封侯是什么难得的事吗?”
  “呃……”卫均想了一下,闭嘴了。
  绿林之乱过后,朝廷滥封之风盛行,皇帝宠爱的几个妃子,家里莫不是封了一堆爵位。各地刺史都督也不怎么把王侯看在眼里,这乱世,手里有兵有权才是要紧事,空头爵位有什么用?当初南安郡王在的时候,还不得看刺史府的脸色。
  “何况,他现在应该被陛下留住了吧?回不了潼阳,封这个侯明着是嘉奖,实则被当做质子。”
  卫均大吃一惊:“三小姐你怎么知道?陛下让他进了千牛卫,说是叫太子跟他多学学。”
  徐吟扯着嘴角笑了笑。她当然知道,前世皇帝就是这么干的,心里忌惮燕氏,趁机扣了燕凌当质子。要不怎么昭国公冷了心肠,祖父被先帝气死,死后还要受辱,儿子救了驾却被扣下当人质。
  但她当时也不能阻止,倘若让镇北都护巴尔思得逞,乱世就提早到来了。南源还没做好准备,甚至昭国公还在迎击西戎,只能让燕凌牺牲一下,反正过了多久,他就有机会离开了。
  “总之,没什么可高兴的,又不是好事。”
  小满插进来问:“燕二公子留在京城,是不是就没办法跟小姐议亲了?”
  徐吟还没回答,卫均已经恍然大悟:“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怪不得三小姐不高兴呢!”
  徐吟忍不住白了他一眼,谁不高兴了?她只是淡定一点还不行吗?
  回到府里,徐焕正在议事。
  “阿吟!”他向女儿招手,“事情都知道了?你有什么看法?”
  徐吟把先前那话说了一遍,末了道:“巴尔思已死,镇军都护府落入燕氏之手,陛下这是对昭国公不放心。”
  徐焕点点头,又问她:“那为父要不要派使者去潼阳?”
  “再等等吧。”徐吟想了想,“昭国公正在迎战西戎,如今府里做主的是燕世子,您派现下派了使者,恐怕也是白费。”
  徐焕就没再问了,等到议完事,才特意留她下来,说这件事:“我怎么觉得你特别看不上燕世子?他有什么问题?”
  徐吟怎么可能看得上燕承,前世就是他收留了方翼,还派人追杀燕凌。无论如何,徐吟都不相信燕凌会先做出对不起兄长的事。
  而那几年陆陆续续得知的一些事,让她确信这位燕世子只是表面看起来豪爽,实则小肚鸡肠。
  她没有说得太细,只道:“我梦中所见,他与燕二公子最终反目成仇。”
  徐焕大吃一惊:“上次见他们兄弟,彼此十分和睦,这是出了什么差错?”
  徐吟摇头:“我也不知道,或许是燕氏后来渐渐坐大,兄弟俩终究有了嫌隙。”
  徐焕点点头,这不是不可能,再好的兄弟,在权势面前也未必经得住考验。燕凌如今一举成名,凭他的才能,将来恐怕会有更大的功业。燕承即便现在还十分疼爱幼弟,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想?燕氏的家业,继承人之争,也就是未来的储君之争。
  “那这事就暂时搁下了,只可惜你的婚事,现下也议不了了。”徐焕不无可惜地说。
  徐吟笑了笑,反过来安抚他:“父亲别忧心,他会没事的。我现下年纪又不大,再等两年又如何?”
  徐焕想想也是,女儿还没及笄呢,一点也不迟。
  “你安心就好,父亲会替你留意的。行了,这么晚了,赶紧去休息吧。”
  “是。”
  ……
  千里之外,江北。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蒋奕的伤势好得差不多了。
  他接过部下送来的情报,翻看起来:“京里最近有什么大事?”
  谋士笑道:“还真有一件。昭国公出征西戎,镇北都护巴尔思趁机谋反,取小道奔袭陪都,被燕二公子率兵斩杀。”
  蒋奕的手指在奏报上停下,侧头问:“燕二公子?”
  “对,就是燕述的次子,号称勇冠三军的那个。”
  姓燕,勇冠三军。
  蒋奕忽然皱紧眉头,脑子里闪过种种画面,猛地合上奏报。
  他想起来了。


第177章 应该名扬天下
  谋士吓了一跳:“都督?”
  发生什么事了?
  蒋奕脸色阴沉,转头说道:“还记得那个易容成李闻赴约的替身吗?”
  谋士点头,上次东江事败,就败在这件事上。不过他没怎么把这个人放在心上,再厉害的武功,也只是当权者眼中的棋子。不过都督这么说,难道……
  蒋奕点了点头:“他称呼李闻为李世子,可见并非东江人士。而李闻称呼他为燕公子,待他十分客气……”
  这几个月来,他经常想起出望江楼时看到的少年,那等样貌风采,无论如何都没法叫人相信,这只是个在权贵门下混饭吃的江湖人。
  “都督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