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藏珠 >

第92章

藏珠-第92章

小说: 藏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吟抬眼看过去,但见帕子包着一枚玉扣。玉色清透,上面也不见多余的纹路,瞧着并无特征。
  但她只瞧了一眼,就凝住了目光。
  文毅觉出不对,忙问:“三小姐,您认得?”
  徐吟缓缓吐出一口气,觉得一点也不意外,轻声说:“端王府。”


第230章 烟火气
  文毅惊讶:“三小姐,您确定?”
  徐吟点了点头,说道:“你先把人手撤回来,对方丢了东西,一定会回头找,到时候引人怀疑。”
  那位是个谨慎的人,不然也不能将野心藏这么久。哪怕是意外丢失的,他也不会就这么算了。
  文毅答应一声,犹豫着问:“三小姐,我们现在怎么办?那位薛姑娘是端王府的人,这岂不是说明,想害大人的是端王?这……为什么呢?”
  要说陛下想要大人的命,他还能理解,等大人一死,就能换上自己的人。可端王的话,他目前还只是个闲散王爷,想夺位还没有影子,南源也不是什么关键的地方,对他夺位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现在就花心思夺取,似乎有点浪费资源了。
  这个问题,徐吟知道答案。
  端王真正图谋的,其实是东江。前世方翼继任刺史,把姐姐送去了东江,同时安插进奸细,这些就是他后来夺取东江的暗桩。
  相比起可能的收获,仅仅派出薛如和一支死士小队,回报远远超过付出。
  不得不说,他的计划很长远,如果他是一个好皇帝,说不定真能逐渐收拢皇权,达到某一程度的中兴。可惜在他的心里,终究还是自身的享乐更重要。
  徐吟心情复杂。
  她从来都不喜欢幽帝,只是每每劝告自己,他给了她们姐妹几年的安稳与风光,怎么说也是有恩无仇的。
  可是现在,她知道了背后的阴谋暗算,终于明白他才是她们真正的杀父仇人。
  她和姐姐半生的流离苦痛,都是拜他所赐!
  真是可笑啊!他把她们害得家破人亡,却又装成恩人的样子,把她们姐妹玩弄于股掌!
  “三小姐?”文毅的声音拉回了她的神思。
  徐吟定了定神,说道:“不管什么理由,确认他是幕后主使就够了。记住,最近别去碰那边,千万不能暴露。”
  “是。”
  文毅出去了,徐吟呆呆坐了很久,直到小满过来:“小姐,您还不睡吗?”
  她回过神,吐出一口气:“这就睡了。”
  前世终究是一场梦,现在她活着,他休想再兴风作浪!
  ……
  端王府。
  今日有一场文会,热热闹闹,至夜才散。
  待到夜幕降临,端王坐在观景的阁楼上,揉着酒后疼痛的额头。
  美貌的侍女上前来,轻轻柔柔地帮他按揉。
  不知道过了多久,楼梯响起声音,一名样貌平凡的侍卫上来禀报:“王爷,昨日您丢的东西不在青柳巷。”
  端王唔了一声,问他:“没找到?”
  “是,沿街找了,没有发现。”
  端王睁开眼,侍女自觉地退开。
  “最近盯着点,查一查各家当铺。”
  如果是平民百姓捡到,多半会去当铺换些银钱,如果一直没找到,那就说不好了。
  “是。”
  端王回想了一下,有些气闷:“那个荡妇!没男人忍不住是吧?”
  要不是她扯松了他的腰带,好端端的怎么会丢东西?
  这个话题,侍卫就不好插嘴了,低着头一言不发。
  不高兴的事懒得多想,端王脑子里闪过一道身影,心中一动,说道:“徐家宅子,有派人盯着吗?”
  侍卫回道:“先前一直有宫里的人进出,属下怕被发现,就没有安排。”
  端王点了点头,说道:“现在可以安排了。”
  他听薛如的回报,只以为徐焕这个女儿挺凶,经过淑妃那件事,便觉得这个凶怕不是一般的凶。
  也不知道她留在京城,对自己的计划有没有妨碍。
  ……
  大光明寺露了这么一手,徐吟心知现下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便收了心,乖乖当起了鹌鹑。
  休息了几天,她照旧去博文馆上学。
  馆里的气氛和往日略有不同,三皇子不在,叶家兄妹自然也没来,其他人每每眼神追着她瞧,等她回看过去,又忙不迭地收回,生怕被她盯上的样子。
  徐吟又好气又好笑。
  前世她是明珠郡主的时候,都没这么让人望而生畏。
  只有长宁公主如常,还和她一起说说笑笑,领着她四下玩耍。
  出乎她的意料,两位郡主的态度反倒亲近了很多,难不成她们跟淑妃有仇?
  很快,这个猜测被应验了。
  这天下学,长宁公主邀她回去喝茶,顺带喊上两位郡主。
  本以为她们互相看不顺眼,至少有一个不会去,没想到两人竟然都没意见,一起来了。
  “淑妃被废了,现下已经搬去了冷宫。”待宫女都退下去,长宁公主说,眼神里有几分感慨,“没想到她也有被废的一天。”
  静华郡主点头:“是啊!淑妃都嚣张十几年了……”
  佳仪郡主闷闷地端起茶杯,当酒一样猛灌。
  “你这是干什么?”静华郡主没忍住,找她的茬,“难不成还替淑妃叫屈?”
  佳仪郡主翻了个白眼,反驳道:“你说什么呢?她当年害我母亲差点小产,我怎么可能替她叫屈?”
  咦,还有这样的事?
  长宁公主见她一脸茫然,就替表姐解释:“金城姑姑早年进宫请安的时候,看到淑妃教训一个新得宠的美人,替她说了几句话,因此得罪了淑妃。有一次冬至,她叫金城姑姑为皇祖母祈福,故意让人跪了很久……”
  提到这个事,佳仪郡主就生气:“我母亲回去就见红了,好不容易才保住胎。后来生了弟弟,身体一直不见好,都拜她所赐!”
  原来有这样的过往,这淑妃可真是,从来都不结善缘的吗?
  静华郡主瞥过去:“她都完蛋了,你还气什么?要真过不去,到冷宫骂她两句出出气?”
  佳仪郡主狠狠瞪了她两眼:“你想看戏?做梦!我才不跟落水狗计较。”
  “哟,这么有志气,那你怎么不趁她得势的时候拉下来?要不是徐三出手,你想骂还没机会呢!只会嘴上嚷嚷,也不嫌丢人。”
  “你……”
  这两人可真是冤家,说没两句,又吵起来了。
  在这份吵闹里,徐吟慢悠悠饮着茶,反倒觉得这日子难得有烟火气。


第231章 道谢
  过了几日,纪三娘与几位义兄来道谢。
  那位柯捕头名叫柯通,这段时间在牢里受了不小的罪,整个人瘦得见骨,脸上还有伤痕。
  “小人见过徐三小姐,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徐吟往旁边看了一眼,卫均已经主动上前将他扶起。
  “帮你们的是燕二公子,我并没有出多少力。”她说。
  柯通却道:“出手的虽是燕二公子,但徐三小姐同样为我义弟义妹遮掩费神。这份情义,我们同样要感谢。”
  徐吟笑了笑,这位柯捕头果然更懂人情世故,如此一来,他先前的行迳倒是更显仁义——告发的时候,他应该就猜到自己会有什么下场了,称得上一句舍生取义。
  “遭此一难,你们将来有何打算?”
  纪三娘本就是个年轻姑娘,义兄脱离牢狱之灾,整个人都欢快了起来。她自觉和徐吟一同经过事,心理上多了一层亲近,对着她知无不言。
  “我们打算去关中。老家已经没什么人了,回去也不知道干什么营生,不如去关中投军。”她脸上有着显而易见的喜悦,“燕二公子说了,他手下有一支斥候队,我适合干这个。”
  徐吟点了点头,纪三娘果然走上了这条路,而她二哥胡良也留下了姓名,柯通却是从未听闻,想来前世没有大光明寺这一出,他们可能用了别的法子,燕凌没来得及救援。
  不管如何,能保住一条性命,就是喜事。
  徐吟留他们吃了午饭,柯通胡良二人由卫均、柴七相陪,纪三娘则跟她去了后院。
  “薛大哥回家去了。”酒过三巡,纪三娘不无惋惜地说,“其实,凭薛大哥的本事,完全可以投军建一番功业的。”
  徐吟道:“薛捕头心中有别的顾虑吧?你们若是有缘,将来还会相见的。”
  纪三娘点头称是:“他家中还有老母,想来放心不下。再者,先前当捕头遭人诬陷的事,让薛大哥心灰意冷了。我们兄妹说好了,待去了关中,日子好过的话,就写信给薛大哥,有了亲身经历再劝他,应该就听得进去了。”
  徐吟笑了起来:“你们对燕二公子挺有信心啊!就不怕去了也是这般情形?”
  纪三娘喝得脸色酡红,笑嘻嘻地摆手:“不可能!大哥看人八九不离十,他觉得燕二公子可信,那就可信。”
  徐吟听得好奇:“那他看我怎么样呀?”
  纪三娘说:“大哥一出狱,就说一定要亲自来感谢两位,自然对三小姐很有好感了。再说我们不是谁的酒都吃的,大哥愿意留下,这还用说吗?”
  徐吟笑着点点头。
  这时,文毅有事来请示,徐吟便叫两个丫头陪着说一会儿话,自己出去处理。
  待她回来,纪三娘已经跟小桑称姐道妹了。
  “三小姐,小桑师妹好厉害啊!说起来,我们师门还有些渊源呢!”
  咦?
  小桑解释:“我爹和纪师姐的师父,曾经跟同一位前辈学过艺。”
  “这倒是巧了。”
  “是啊!所以我应该叫一声纪师姐的。”
  纪三娘连连点头:“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师父的故人,这京城还真是我的福地啊!”
  徐吟心道,你忘了你们三兄妹前不久差点埋骨于此了?
  “可惜我们很快就要离开了,不然定要跟小桑师妹好好交流。”
  小桑说道:“纪师姐,我们以后多多写信吧?小姐说,两心相知之人,便是遥遥神交,也好过见面话不投机。”
  纪三娘听得直拍掌:“这话说得好。诶,所以三小姐和燕二公子也是这样的?”
  冷不丁听到这句,徐吟差点让口水呛到。
  纪三娘嘻嘻笑道:“小桑师妹,以后我们一定会有机会见面的。”
  小桑用力点头:“这是当然。”
  ……
  端王府。
  丝竹之乐,衣香鬓影,端王倚着床榻,懒洋洋地看着眼前的歌舞。
  外头侍卫进来,抱拳禀道:“王爷。”
  端王睁开眼,看到他手里托着一方帕子,上面放的正是他丢失的玉扣。
  “哪里找到的?”他坐起身。
  侍卫禀道:“城北一间当铺里,老板说,是一个穿短褐的男人去当的。因为他看着不像玉扣的主人,只给了十两银子。双方吵闹了一阵,最后老板以告官要挟,他就拿着银子走了。”
  端王点了点头。看来真是被人无意中捡走了,故意选了个离遗失地点很远的当铺。对方穿短褐,说明是个干苦力活的,觉得钱当得少,想多要些,又怕告官……种种表现,合情合理。
  他放下心事,嫌弃地摆摆手:“赏你了。”
  他担心的是玉扣的下落,既然没落入可疑的人手中,那就不用在意了。这东西经了那么多人的手,如何还再用。
  “谢王爷赏。”
  侍卫收起玉扣,离开前又被叫住。
  “徐家那边有动静吗?”
  侍卫回道:“徐三小姐除了每日去博文馆,偶尔会和公主、郡主等人玩乐,并无其他举动。有时候太子也会去,随行还有燕二公子与杨公子等人。”
  说到这里,侍卫犹豫了一下,补充道:“属下觉得,太子似乎在撮合燕二公子与徐三小姐。”
  端王倏然抬起眼皮:“你确定?”
  侍卫禀道:“这只是属下的感觉,因为有太子同行的时候,总让燕二公子去接人。”
  端王凝神想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
  “这小子,好像开窍了啊!”
  侍卫不解:“王爷,您说的是……”
  端王摆摆手,屋里的乐师舞姬全都退了出去。
  “燕二肖想徐氏女非一时之事。太子想借此事,以拉拢燕氏。”
  “倘若燕氏为他所用,不止太子之位无忧,京城亦是无忧。”
  “不过,此事也有疑点。燕氏势大,倘若过于倚重,难保主客易位,我那亲爱的皇兄,肯定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形。太子究竟是思虑不周,还是觉得有更重要的威胁?”
  “倘若是前者,水来土掩就是,万一是后者……本王危矣!”
  说完这些话,端王再也坐不下去,起身道:“去青柳巷。”


第232章 太子妃
  淑妃被废后,不止平民里流传着徐三小姐杀马救人的故事,权贵间更有了她不能惹的默契。
  膝下育有皇子的宠妃,说废就废了。叶家同样丢了爵位,两位涉事的公子小姐,一个在牢里活活吓疯,一个出了狱就送去了家庙。
  同在博文馆读书的小姐们对她越发畏惧,还愿意跟她来往的只有长宁公主和两位郡主。
  静华郡主向来跟长宁公主要好,原来也算亲近。佳仪郡主却是因为她搞垮了淑妃,给金城长公主出了口气而添了好感。
  过了春天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静华郡主的爱好终于显露了出来。
  她竟然喜欢游泳,为了这个,还在自家的园子里盖了个汤泉馆,挖了个大池子。
  长宁公主特别喜欢那个池子,宫里虽然也有浴池,但远远没有福王府的大。她也想过盖一个,可宫里没有合适的地方。
  所以,一到夏天,她总往福王府跑。
  佳仪郡主以前不常过来,这段时间与静华郡主关系缓和不少,渐渐也和她们同进同出了。
  这日只上半天课,过了中午,三个人又跟着静华郡主回福王府。先蹭了顿饭,然后日常泡池子。
  徐吟和静华郡主水性都很好,另外两个却是不会的。不过玩水的乐趣,和会不会游无关,坐在浅水处玩也是一样有趣。
  “南源的夏天特别闷热,我父亲也给我在院子里挖了个池子。”徐吟感慨地说。
  长宁公主问她:“你想家了吗?”
  徐吟点了点头。
  到京城两个多月了,加上路上花费的时间,差不多四个月。这么长时间没看到父亲和姐姐,她确实有些想了。
  不知道父亲的身体有没有受到中蛊的影响,她不在的这段时间,南源还好吗?还有姐姐,她和东江王世子谈得怎么样?这桩婚事能不能定下?
  这些问题,在她脑子里一个个冒出来。虽然有书信可以往来,但是一来一回就要好些天。
  长宁公主想得天真,说道:“要不,我叫父皇把你父亲调进京来吧?这样我们就能时时在一起,你们一家也不用分离。”
  不等徐吟回答,静华郡主就先说了:“哪有这么容易?徐刺史都在南源干了十几年了,一家子都在那里,肯定不愿意进京。”
  长宁公主说:“迁到京城来也是一样的啊,我让父皇多提一级,当尚书怎么样?”
  徐吟不禁笑了,先不说升官不能这么儿戏,这年头尚书哪敌得过外头的刺史?父亲在南源既管政务,又掌军事,说直白些就是个土皇帝。至于京城里,因为地方势力太大,最有权势的反而是掌握着禁军的武将,还有时常替皇帝批奏章的内侍张怀德,尚书倒是被挤得没什么声音。
  这些事她自然不能跟长宁公主直说,只道:“多谢公主好意,只是我父亲去年才平定了吴贼之乱,先前被他占去的地方民生还没恢复,临时换主政官只怕会造成动乱。再说,陛下身边不缺人,倒是外头缺了为陛下牧民之人,他还是留在南源更有用些。”
  长宁公主哦了一声,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