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上小厨娘-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二娘好奇的出门,一看,门口站着的局势是郭长青,当下化身为小蜜蜂,飞奔着朝郭长青扑了过去,还不忘撒娇:“相公……”公字的尾音托的长长的,将门口的郭长青当然就绒花了。当下也顾不得还有有其他人,放下手上的东西,伸出双手,结果飞扑而来的娘子。
俩人一顿腻歪,将门口的二牛都给羞走了。
“咳咳……,你们俩人,有完没完。”终于看不下去了,某人出声提醒。
郭二娘一副这才看到的表情。悻悻然的从郭长青的怀抱里退了出来:“公子,您来啦。”
宋柳没好气的切了一声,“怎么不在‘悦己’待着啊?”
说道这里郭二娘就来气,之前让人去了几趟,都说他们还在外面没回来。想着今天得一个人过了,多么可怜啊。“还好如花他们又回来了,赵大娘又不嫌弃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别提多可怜了。
看的长青心肝疼:“我媳妇这么招人喜欢,谁会嫌弃啊。”
宋柳听了后,受不了的白了俩人一眼,不再理会这对“苦命鸳鸯”,帅先进了屋。
早听到动静的赵母带着顺子还有祥哥站在门口,看到宋柳,赶紧上去行礼。
一开始不知道,后来住在这里,听人八卦说起之前“悦己”对“客似云来”这件事,才知道那个看起来不好相处的小伙子是个大官呢。
宋柳切赵母:“打扰老妇人了。”
赵母战战兢兢的应着:“不敢。”
气氛一时陷入僵局。
这时候如花从厨房出来,看到宋柳,也是一愣,而后对赵母到:“娘,这是来咱家蹭饭的,甭跟他客气。他给你啥你都接着。”
宋柳见到如花,难得给个好脸色:“就你能。”说完招呼后面一堆依依不舍的夫妻:“还不把我给大娘准备的东西拿上了。”
郭长青赶紧屁颠屁颠的递上礼物:“这是我家公子的一点心意,老妇人还望笑纳。”
见赵母站在那不敢动,郭二娘上前一脚踹想郭长青,又瞪着她家公子:“你俩一脸的凶神恶煞,都吓到大娘了。”说完,接过郭长青手上的礼物,一手拿礼物,一手扶着赵母:“走,咱进屋。”赵母就晕晕乎乎的被扶进了屋。
宋柳见赵母对自己似乎有所忌惮,也不好跟进去,看了看院子,参观了起来。在顺子这位合格的向导的引领下,对那所谓的“浴室”很感兴趣。当下大大咧咧的喊着如花烧水,自己要沐浴。
如花听到道,索性让二牛媳妇多少点水,趁着过年,所有的人都洗一次,干干净净的过个年。
等宋柳一身清爽的出来,郭长青也迫不及待的钻了进去,然后是二牛带着顺子和她家祥哥。接着是赵母,然后郭二娘,最后才是二牛媳妇和如花。等所有的人都洗了一边后,天早已经黑透了。
因为第二天是初一,有风俗初一不往外倒水的习俗。等一群人简单的吃了点后。男人们包括顺子和祥哥都坐在屋子里听郭长青讲故事。赵母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早早的回屋睡觉了。如花在二牛媳妇和郭二娘的帮助下,将所有人的衣服都洗干净。晾在浴室里。
因为守岁的关系,晚饭众人吃的不多。等洗完这些人的衣服,如花又跟二牛媳妇去煮鸡蛋了,这些鸡蛋都是要明天早上吃的,俗称“元宝”,吃了元宝,就能挣金元宝。
等鸡蛋煮好了,郭二娘不客气的就拿起一个吃了,香喷喷的土鸡蛋,别提多好吃了。如花顺嘴又说了一些鸡蛋的吃法。众人没吃过茶叶蛋,索性这个做起来也不麻烦,如花就抓了一把茶叶放进去,煮了几十个茶叶蛋。
做好这些,又开始做汤圆和水饺。本来初一是这边是吃水饺的,奈何如花上辈子习惯吃汤圆了,所以就汤圆和水饺都包了一点,等忙完这些。屋子里的男人们已经带着俩孩子出门放鞭炮了。
十二点了。如花看着到处都被烟火点亮的夜空,对着天空,心里默默许愿:“爸,妈,愿你们一切安好!”
第五十六章 :闹元宵
除夕夜。一群人除了大娘之外,都守到了卯时才各自回去休息,因为临时增加了一倍多的人。顺子去了赵大娘的屋子,空出来的给宋柳和郭长青对付一晚,郭二娘就只能跟着如花挤挤了。临走前,瞅着郭长青的眼神,别提多哀怨了
受不了这两口子的如花决定无视身后那只。鄙视这两口子的宋柳决定要将郭长青调离身边一年半载的。让你们嘚瑟。
年味随着众人一一离去而淡了下来。初一晚上吃过晚饭,宋柳就带着郭长青两口子回“悦己”了。
赵大柱期间曾亲自来请过一次,奈何赵母实在不想回去看到那糟心的刘瑛姑。在加上这几天郭二娘在找人给顺子联系私塾的事情,赵母放心不下,所以狠狠心拒绝了大儿子的请求。
这几天刘瑛姑不知道给赵大柱灌了什么迷汤。赵大柱对赵母的愧疚也不如之前那么深刻了。反倒是在看到他们居住的环境后,生出一丝异样的心思。见老母亲不愿意自随己回去,只好无功而返,离去的时候,看二牛一家子的眼神,也开始不对劲起来。
赵大柱在琢磨,妹妹是在做什么生意?短短个把月的时候就能在县城租房子住。看来,媳妇说对了一点,自己真的是不如一个外人啊。
这么想着的赵大柱,后面就再也没来看过赵母,直到后来有求于人,才再次踏入这个小院子,不过彼时,这个院子,已经正式成为赵母名下的房产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赵大柱这么一趟,还是让二牛一家人心里有点不舒服的,不过在如花的劝说下,还是留了下来。
如花是这么打算的,“姚记”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的,自己虽然说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二牛哥本来就是木匠,一手木匠活可好了,让二牛去姚记上班,那也是物尽其用。
这么想着,如花趁着初八“姚记”开张这天,带着二牛和二牛媳妇拎着礼物就上门了。姚木匠见是如花,欢喜的感觉让老婆子下厨做菜,他要好好感谢这个生意上的小伙伴。
如花听了,应了下来,不过要自己亲手下厨做菜。因为自己这份红利得来的太简单了,就是动动手,理应为忙前忙后的姚家众人做一顿饭感谢。张氏知道如花的性子直爽,两人接触的比较多,当下就带着如花去了厨房。
去厨房前,如花讲二牛介绍给了姚木匠。姚木匠想了下就答应了。不过要钱看看二牛的活干的到底怎么样,。于是两人到一边折腾去了。
二牛媳妇也是个会来事的,拉着姚老婆子就开始唠嗑,从姚家的小村子到小家小妹,一顿夸,夸得姚老婆子是眉开眼笑。
等如花做好的饭菜上桌后,那边姚木匠对二牛的伙计已经是深深的喜欢上了,说二牛年级不打,但是受伤功夫沉稳。这个伙计,他要了。
那边姚老婆子对二牛媳妇也很是满意,说是等几天,生意好,忙不过来的话,要二牛媳妇也过来帮忙,算工钱。如花点头:“我二牛哥一家都是有本事的。”夸得二牛和他媳妇都红了脸。嗔怪的看着如花,哪有自家人夸自家人的。
一顿饭,宾主尽欢。众人觉得扔二牛第二天就来姚记上班。二牛也欣然答应。
回去的路上,二牛赶集的看着如花。二牛媳妇对如花也是感激万分的。俩人本来是想陪着赵母过年赔罪的。结果,反倒得了分差事。还多劳多得,这多好啊。
“你们不用谢我,姚木匠能用你,是你自己的手艺厉害,我就是推荐了下而已。”如花并没有告诉二牛这个点自己有股份。只是简单的说了下大家具认识的。
“二牛哥,你在城里上班,村里的田地咋办。”庄家人,靠的是田地。如花怕二牛放不下村里的几亩薄地。
二牛想了下,道:“看情况,如花城里的活能挣钱,村里的第俺就回去给别人种。如果活儿一般,俺就让媳妇回去,忙的时候俺在回去帮下手,应该可以。”
二牛媳妇也道自己能干的好。看来还是不想放弃村子里的地。如花也不强求,三人回了赵宅。
转眼就是十五元宵节。说实话,在前世,如花上大学之前都是在农村里度过的,元宵节除了孩子们买点烟花炮竹放放也就没其他的娱乐了。后来大学读的是军校,也不能想其他的大学生可以出去逛。再后来上班,就更没机会出去看看了。
这下好了,不但能好好看下元宵节的热闹,还是原汁原味的。
晚上赵母架不住如花和二牛媳妇的劝。跟着几人出门闹元宵。为此,赵母还象征性的给一人发了几个铜板,虽然不多,但也就是图个开心。
沿途,早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吃和小物件,有卖女孩子的小东西的,也有卖小孩子玩的,还有人卖字画。
如花一路看的尽兴,前者顺子,俩人沿途甩开膀子开吃。后面跟着的赵母看着一双儿女,开心的合不拢嘴,有多少年没这么开心了?
跟在赵母后面的二牛和媳妇抱着儿子祥哥也看的眼花缭乱。往年能赶个集都不错了,哪有机会看到这么大的场面啊。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了。这可都是托了赵家的福,特别是如花妹子,上次村子遭狼的事情就是如花提醒的自己。这么想着,夫妻二人对如花就更加的掏心掏肺了。
几人一句闲逛下来,收货不菲,顺子和祥哥当然都是玩的了。不过顺子年后就要上学了,如花给顺子买了笔墨纸砚。给祥哥买了好吃的。自己则是男的买了一只玉簪,虽然质地普通,奈何样子让如花很满意。因为那玉上雕了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配合玉的颜色,看起来就一股凉意。
二牛已经去姚记上班了,所以当下也大方的给媳妇买了一对银耳环和一些丝线。
赵母没买,不过如花送了赵母一个银镯子。赵母嘴上说如花败家,心里却欢喜的而不得了。
一行人逛了差不多,觉得打道回府,不过在快出街口的时候,被一堆人扎堆在一起的场景给吸进了,众人好奇,也走进去看看。结果这一看,如花整个人都呆掉了。
如花看着面前的少年,眉目如画,一头青丝简单的挽了一个发髻,瘦弱的身子简单的穿了一件长袍,看起来很是单薄。一双看起来跟女子有的一比的手,正持笔不停的画着。画笔很奇怪。看起来像树枝。只有如花直到,那少年受伤拿的,是早期的炭笔。这少年。居然是在画素描。
如花不顾面前人多,讲顺子交给赵母后,凭着身子较小,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很快的钻到少年的身后。就见少年人一副不受外界打扰的样子,静静的看着面前端坐的少女,讲少女的眉目,一笔一划,仔仔细细的画在纸上。不消片刻,端坐的女子,宛如整个人被搬到画纸种异样,相似程度,让围观的重任赞叹不已。
少年放下手指的笔,轻轻的吹了吹画,然后摘下画,交给女子。
女子欢喜的结果少年手中的画,一看之下,惊讶的不得了,当下满意的付给少年工钱,卷起画轴,高高兴兴的离开了。
如花趁众人都在争先恐后的要少年画自己。她拿起那只炭笔,仔细的打量着。
“姑娘,这是在下的画笔。”一个干净的声音传进如花的耳朵里。
如花抬起头,被少年那双如墨的眼睛吸引,她呆呆的看着。直到少年再次出声提醒,语气没有一次的不耐烦,依旧那么干净,醇厚。
如花见受伤的笔递给少年:“请问,这个,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少年差异的看了如花一眼,随后微微一笑:“是小妹调皮,烧毁了我的毛笔,怕我生气,又偷偷的塞进我的笔筒。在下不察,作画时误拿此笔,下笔之后才发现是坏的。就是这随手一笔,让我发现这样子作画,也挺好。”
如花没想到少年会如此认真的回答自己的问题,当下觉得有点唐突了。
“对不起,打扰你了。”说着走到人去,从顺子的受伤拿了一包小吃放到一旁的小女孩手上:“刚买的,还热乎着。算是我的道歉了。”说完后,退出人群。
顺子好奇的摁着如花刚刚在干嘛,如花就简单的说了下。众人被少年的画技折服。庄稼人,最佩服的还是读书人。
“所以说,顺子,你以后可得好好的读书,将来也给姐姐画一张自画像。”如花还在互相着刚才那少年画的画。虽然没有现代的素描那么逼真,但已经比现在的笔墨画好多了。
这段小插曲如花还没回到家就忘记了。简单的做了一点宵夜,一行人吃了后,都各自歇下了。如花躺在床上琢磨,这年就过完了,自己再干点啥挣钱好呢?回村子种田是不可能了。但是自己后山的那一片野山椒林子还是要回去打理打理的。过几天顺子也要上学了。自己答应收养赵亮的儿子,也要回去接那孩子过来了。想着一件又一件需要做的事情,如花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
第五十七章 :种植基地
子都说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间,冬去春来,到了二月十九这天观音会,几乎全县城的人都齐聚梅山寺。赵母也例外,带着如花来到附近的梅山寺。沿途看见田间的小草已经长了寸许,河边的垂柳也露出尖尖。老乡门口的杏花已经露了花苞。一切的一切,都欣欣向荣。这让如花想起了前世的春游,小学的时候,有一年学校组织春游,她记得有一次,老师为了让他们体会粮食得来的不易。让他们每人带一把米。老师带了一口大锅和油盐,到了山上后,所有的同学将米凑在一起。米肯定是不够的,于是班干部带头,所有的同学分成几组,捡柴火的一组,挖野菜的一组,打水的一组,分工合作。那天大家最后都没有吃饱,但却没人埋怨,同学们都开开心心,一路唱着歌回到家。多年以后,如花到了军校,成为一名军人,每年都会被拉出去野训。但那次,却是如花记忆最深刻的一次集体活动。带着青春的懵懂和潮气蓬勃。
收回思绪,如花跟着赵母一起,赵母让她拜她就拜,让她放钱到功德箱她就放。等所有的菩萨都拜过了后,俩人走出拥挤的大殿。
二月十九观音会,人自然是多的。人多,小贩相对也就多了起来。如花再次看见了那个会画素描的少年。
少年依旧穿着上次那件单薄的青衫。眼神专注的盯着被画的少女。被盯着的少女,脸颊染上一抹红晕。羞涩的低着头,偶尔偷偷抬眼,撇一眼少年,水汪汪的眸子,欲语还休。
如花在一旁看着好笑,最是少年时光。但也只是笑了笑,就跟着赵母走了,临走的时候,自然是按照习俗求了签,不过阴奉阳违的将婚姻签换成了家宅签。然后糊弄赵母,说签文的意思是缘分未到。
过了年后的如花十二岁了。在这里,也算得上是大姑娘了。之前家里穷,如花脸上的胎记让赵母不敢去想什么。现在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如花又带着面具,遮挡了胎记。这咋一看,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的,顶多以后陪嫁的多点,总不至于没人说媒的。
打着这个心思,赵母打算回一趟村子里。一个村子的,熟门熟路,谁也偏不了谁。
于是赵母将想回村子一趟这个想法告诉了如花。如花当然同意了。她也要回去几天的,先不说那些野山椒苗的事情,单就之前说好的要收养赵亮的儿子这件事情,也要回去和族长商议一下。
现在她每天基本都去“悦己”,顺子也去上学了,二牛媳妇也被“姚记”请去帮工,家里只有赵母一人,怪孤单的。
母女俩说好后。如花想起来之前叶南山说的事情,于是抽空又去了了趟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