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八零成大佬 >

第203章

穿越八零成大佬-第203章

小说: 穿越八零成大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安幼楠也对他微微点头,谢承刚心里更有底了,不耐烦地一挥手:
  “行了行了,有那米国时间,好好把副业发展发展,多挣点钱,别一天到晚屁事儿没有尽往别人家里来吵吵闹闹的。
  你们不烦,人家还烦呢,下次你们再私闯民宅闹事,那我就对你们不客气了!
  还有,这儿我是让她们把人也放了,要人放了还给我在这里撒泼,那我可不管你们谁是老的,谁是壮的,全部铐进去了。”
  安向红赶紧点头应声:“是是是,不会的,放了我们就走。”
  谢承刚看了安幼楠一眼,安幼楠挥挥手,让捏紧软纱两头的女工松了手。
  安老太顾不得挣开缠着自己的软纱,撒腿就跑到了安向红身边去了,这才抖着身子把缠在身上的那半匹软纱给弄了下来,紧紧捏在了手里。
  安幼楠一瞧安老太那样子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嗤笑了一声:“别担心,那匹纱在你身上缠了一遍脏了,我们才不会再用,送你了!”
  安老太才不理会安幼楠嫌不嫌脏的,自己白白被缠了一道,把这软纱给弄到手也是好的,不能做衣服,还可以拿来做个窗帘嘛!
  自觉占到了便宜,安老太闷头就往外面走,差点就跟迎头走进来的一个人撞个正着。
  幸好对方灵活,急急往旁边一闪躲开了:“我说老人家,你走路看下路呀,这么勾着头撞着人是小事,别把你自己给撞倒了!”
  这人说什么丧气话呢!安老太“呸”了一声:“撞倒谁呢?你说撞倒谁呢?撞死你都不会撞倒我!”
  安老太一顿吼完,才看清对方穿着一套暗绿色的制服,明显也是个吃公家饭的人,急忙跑出了李家的院门,又回头冲儿子儿媳吆喝了一声:
  “还杵那儿当木头呢,要老娘三催四请你们才会走是不是?”
  安向红几人连忙低了头往外走。
  刚才进来的正是负责这条街邮件的邮递员老钱,本来被安老太气得差点说不出话,一听她喊人的这一声,就知道这是个老泼辣赖货。
  跟这种人计较,还白惹得一身骚。
  老钱也懒得跟这种人开口了,转头叫了安幼楠一声:“小安,有你的信,京都大学又给你来信了。”
  安幼楠连忙招呼了一声“钱叔”,过来接了信。
  谢承刚有些诧异:“你不是收到京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吗?怎么,名牌大学就是不一样,还带着来一封提醒的?”
  一脚刚跨出门槛的安向红不
  他刚才没听岔吧?安幼楠收到了京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前脚刚走出院门的安向兵也听到了这话,疑惑地拿胳膊肘杵了杵他哥:
  “哥,安幼楠这丫头不是小学就辍学了吗?小学都没读完的人,她也能考大学?”
  安向红也是一肚子疑问,瞧着院子里的人都没注意这边,干脆停在那里眼巴巴地盯着安幼楠手里的那封信。
  安幼楠完全没理会到这边,见李心兰一脸着急,赶紧当场把那封印着京都大学封皮的信封撕开了口子,从里面取出了信笺。
  只除了抬头“安幼楠同志”这姓名是手写上去的,信笺的内容都是印刷好的。
  安幼楠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把信笺递给李心兰:“是学校的通知,说是今年要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要我们提前入学报到,军训一周。”
  谢承刚也站在旁边,眼尖地早看清上面的通知了:“哟,现在大学都开始搞军训了啊,怕是要你们一入学就先好好吃吃苦头啰。”
  李心兰立即担心起来:“小楠,那你要早早就去京都了?哎呀,我早该帮你把上学的东西都准备起来的!
  赶紧的,我得给你写个清单出来,铺盖这些要带吧?你才过去怕是吃不惯那边的口味,我得抓紧时间腌点干酸菜!
  对了,也不知道现在京都流行什么样的衣服,我们先提早买起来,去了那边也不能让人笑话了……”
  李心兰瞬间想起千头万绪,跟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起来。
  谢承刚几人笑嘻嘻地站在一边安慰着她,或者是给她出几个主意,提两个建议,把安幼楠逗得笑倒在一边。
  院子里一派喜气洋洋。
  安向红眨巴眨巴眼看着,突然就觉得心里格外不是滋味儿,扭身就走了出来。
  安老太和梁招娣已经走出外面一段路了,见两人在院门口停了一会儿才出来,安老太沉了一张脸没好气地斥了一句:
  “你俩大男人磨蹭啥?比娘们儿还磨叽叽的,是觉得李寡妇那院子骚味儿香是吧!
  刚才那死丫头把你娘给缠里头,现在李寡妇又放丝缠你们脚啦?!”
  安向红垮着个脸没说话,安向兵跟在后面走着,咂巴咂巴嘴,没忍住开了口:
  “安幼楠那个死丫头今年也考上大学了。”
  安老太脚步顿了一下:“那死丫头肚子里才有几两墨水?她也能考大学?”
  安向兵忙点头:“刚才那个邮递员就是进来给她送通知的,学校要她们早点过去军训来着……”
  安老太“呸”了一口:“什么玩意儿!这丧门星也能考上大学?老天真是不长眼!
  就她那牙尖嘴利的样子,哪点能跟我月儿比,居然她也能考上大学?
  怕不是李寡妇做生意发了财,花钱给她买的名额吧!”
  安老太还在碎碎咒着,安向兵瞪着眼反驳:“娘,我刚才可是听得真真的,人家何止是考大学,还是考的京都大学呢!
  京都大学你知道不,你倒是花钱去买一个名额试试!人家还不稀得那几个钱呢……”

丧门星?小福星!
  安老太就不喜欢听这个:“就算没花钱是自己考上的又怎么了,月儿也考的京都的大学!”
  安向兵翻了个白眼儿:“小云考的那是京都邮电学院,那死丫头考的可是京都大学,全国顶尖的大学!”
  安小云前一段时间回家打了个转,带了京都邮电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回来,说是要提前过去适应环境,从家里拿里一笔钱走的。
  安向红知道女儿考上了大学,天天在村里镇上喝酒吹牛。
  有恭喜他的,有奉承他的,偏镇上也有人看不惯他那副牛皮哄哄的样子,故意呛了他一句:
  “不就是个京都邮电学院嘛,只是个专科而已,吹得跟考上了京都华清似的,浑身有两根骨头就不知道重几斤几两了……”
  安向兵当时也在场,问了人才知道,全国顶尖的大学,一个是京都大学,一个是华清大学。
  大侄女儿虽然考上了大学,还是京都的一所大学,跟人家京都华清相比,那可差得远了。
  不过当时安向兵也没觉得有怎么的。
  再差得远,那也是大学啊,村里有几家的娃儿能考上大学的?
  读完大学,那就是端铁饭碗,吃公家饭的人了,从山窝窝里飞出去了。
  别说他哥了,就是他这个当叔的,以后有这么个吃公家饭的侄女儿,也觉得脸上荣光。
  可老话说得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现在被安幼楠这么一对比,安向兵就忍不住撇嘴了:“小云一年拿了家里多少钱啊,也就考了个京都邮电学院,听说还只是个专科呢。
  看看那死丫头,这一跟了李寡妇,李寡妇发家致富了不说,死丫头还考上了京都大学——”
  亏得他老娘还口口声声骂死丫头是丧门星,人家哪里就丧门了,明明还给李寡妇带财带运了!
  要是当初没把那死丫头扔出去,搞不好现在开厂子的就是他安向兵了,一群大姑娘小媳妇就是围着他喊“安厂长”了!
  安向兵很有一种失之交臂的忧伤,没好气地看了他哥一眼:“哥,当初那个算命先生别不是骗钱的吧?
  我就说这种走乡窜寨的算命先生的话不能信,你们非说他算得准,他把死丫头算成了丧门星,你瞧瞧人家现在……”
  安向红跟吃了一整只柠檬似的,酸溜溜的,心里正老大不舒坦呢,结果安向兵还尽往他痛处戳,当即就粗着嗓子吼了回去:
  “你怎么这么话多!一大早地我就帮你跑城里来找闺女儿,闹得这一出一出的,你还让不让人清静下了?”
  安向兵撇了撇嘴,想想还是不吭声了;不管怎么说,安幼楠那死丫头已经是跟他们结仇了,以后啊,他还得靠大侄女儿那边。
  安向兵不说话了,梁招娣却既不服气,也存着烧火看热闹的心思呛了一句:
  “大哥你也别吼向兵,大嫂当初如果不把囡囡扔出去,她现在不是既给你带财,又给你长脸?”
  “一个两个的,都是事后诸葛,懒得听你们在这里讲!出来转大半天了,小娟那丫头也不知道钻哪儿去了,我可不陪你们在这儿浪费工夫了。”
  安向红摞下一句话,脚步飞快地走前面去了,心里头却是抓心抓肺地揪着。
  说起来,也是张银桂婆娘有事没事喜欢打二丫头,还不时在他耳边说些二丫头的坏话,害得他看着二丫头那张苦脸就来气。
  要不是张银桂把人打得给离了心,现在说不定那丫头带财就带到他这儿了!
  李寡妇的家底哪有什么,又哪有什么本事,大家都是在地里刨食吃的,谁还不知道谁?
  偏那丧门星被她认过去养了,这日子就一天比一天红火了,三层楼的小洋房修起来了,厂子也开起来了。
  连死丫头一个小学就辍学天天在家里打猪草的,也不知道拜到了哪门子魁星,连京都大学都考上了!
  张银桂这个死婆娘,怎么就不知道收一收那丑脾气呢?这下好了,好端端一个小福星,硬是被她听信那算命的说是丧门星给打跑了……
  安向红怎么后悔,回去后又跟张银桂怎样一顿好撕,安幼楠并不知道,当然她就算知道了也不关心。
  突如其来的军训通知略微打乱了她的计划,不过好在昨天一早被她派出去的吴小红已经回来了,身后还带了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子。
  “李婶,小楠,这位就是D市日报的汪记者。”
  安幼楠和吴小红在那里嘀嘀咕咕的事,李心兰还不知情,不过耍笔杆子的记者都是文化人,李心兰自然很是尊敬:
  “汪记者你好,快请坐,我这就给你泡杯茶过来。”
  安幼楠连忙拦住了她妈:“妈,你别忙了,你快坐下,我去泡茶,汪记者这一趟过来是采访你的。”
  “采访我?”李心兰吃了一惊,“我有什么好采访的?”
  记者采访人写的东西,不都是要登到报纸上吗?
  她家跟报纸唯一挂得上关系的,就是小楠前些日子在《永吉报》上打的招工启事和声明了,她这个人哪有什么好采访的?
  汪记者却一迭声地抢着答了:“有的有的,刚才我从后街上来就看到李厂你们那个头花厂了。
  李厂长从农村打拼出来,修了这么一幢小洋房不说,还办起了头花厂,从农村招了这么多女工过来,既解决了农村的富余劳力,又为男女平等做出了努力,这可是很亮眼的素材啊!”
  南边到处都在搞改革开放,D市上面几位领导也有些想法了,当然,班子里也不乏提出要走稳妥一些的意见。
  大家开会一讨论研究,决定在这种时候先不
  这宣传之后,瞧着效果好了,D市也跟着南边儿加紧步伐,要是上头有意见,那就就此打止。
  夏衡是D市人,虽然在羊城也消息灵通,跟吴小红打电话的时候,就把这事儿当个闲话说了。
  吴小红回头跟安幼楠一说这事,安幼楠就动了心。
  改革开放的大潮是势不可挡的,这时候D市想树典型,这不是现成的好机会吗?

乘风而起
  安幼楠早想好了,她要把她妈当作响应改革开放的典型树起来,让这个保守的永吉县,让那些爱嚼舌头的大桥村民看一看,什么叫一飞冲天,什么叫望尘莫及!
  别人高个一两阶的,柠檬精们就酸得不得了,还要暗地里说那个李寡妇怕不是裤腰带松的,靠着男人得的钱。
  等高到一辈子都追不上的高度了,那些人反而不酸了,只有仰望的份儿,几年以后,还会洋洋得意、与有荣焉地跟别人提起:
  “李总啊,那可是我们老乡,她家就在县城清河街,跟我家就隔着一条街呢……”
  阶层不同,如隔天堑,以后再不会有人还暗地里咒骂李心兰是李寡妇,而是一提起来,都会尊一声“李总”,以跟李心兰认识为荣。
  安幼楠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李心兰现在可半点都没有李总的范儿,一听明白了汪记者的来意,就连连摆手:
  “不成不成,我这个也只是小打小闹的,要是在报上登出去,岂不是要笑掉别人的大牙?”
  安幼楠笑笑:“妈,你很快就要和魏婶贷款把厂子开到羊城去了,这要算小打小闹,你还给不给别人活路了?”
  汪记者听得眼睛都亮了,赶紧把笔和本子搁茶几上都摆好了:
  “李厂长,你就别谦虚了,作为一名农村妇女,你一步一步从乡下走进县城,很快又要从县城走向南方,完全是一位勇立潮头的弄潮儿,你不是典型,还有谁能当典型?”
  安幼楠跟着怂恿:“妈,除了商业机密,你只管把你经历过的这些生意上的事都说出来,提炼归纳,自然有汪记者来做的。”
  吴小红也在一边敲边边鼓:“对啊,婶子,你这一路走出来可不容易,你得给我们女同志长长脸,让大家都看到,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李心兰只能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这些经历说了出来。
  她是个实在人,自然不会耍那些花腔,只除了资金来源,女儿先前给她递了话头子说是贷款,李心兰就说是贷款。
  汪记者还夸她们有胆气,一连记了十几页纸,又采访了几位招进来的女工,甚至连买了茶叶蛋方子的那位大姐都采访到了,一圈儿转回来,脸色都兴奋得直泛红。
  最平实的话里头,可以提炼出来的亮点子多了去了,这次虽然是小吴同志上赶着过来找他的,他跑这一趟还真是跑对了。
  李心兰倒是想把魏敏挺出来,汪记者记完了一看,直接就摇了摇头:
  “李厂长,魏敏同志虽然也很不错,但是她本来就是城里的工人,身份上不如你从农村出来的亮眼。
  另外一个,她还是因为工作失误被厂里开除的,所以这事儿……”
  李心兰虽然说魏敏失误得蹊跷,可是他是记者又不是会破案的警察,这里头的陈年旧事,他哪里能断得清?
  所以把魏敏拉出来宣传不好,要树典型,只能树李心兰这样的。
  一个农村妇女,勤劳致富,走出了农村,事业有成,还收获了自己重来的爱情,这一篇人物纪实报道,有血有肉,完全就能写得干货满满啊!
  汪记者第二天就宝贝似地揣着他那个笔记本回去,安幼楠还让吴小红避着李心兰,悄悄送了一提袋的烟酒上车。
  文人笔如刀,总要打点好了,这把刀亮出来的时候才耀眼锋利。
  李心兰还有些懵:“小楠,汪记者这一趟回去真的要把我的事当典型发到D市日报上?”
  “我看汪记者挺有把握的,多半是吧。”安幼楠其实知道报社有几道审查,说不好还会毙稿。
  出来找典型的,又不是只有汪记者一个记者,她让吴小红送的那一提袋烟酒,就是暗中请汪记者打点好这事的。
  李心兰并不知道女儿为了她费的手脚,脸上还有些不好意思:
  “就不能只在我们《永吉报》上发吗?D市日报发的那么广,下面还有好几个县呐……”
  安幼楠只管笑:“发得广才好啊,让整个D市的人都知道我妈有多能干,难道不好吗?”
  发《永吉报》?那是不可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