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家去年一等田也才收了一石两斗,能有个一石五斗,一石六斗?”
“我也记得之前咱们这片最高的记录,也就是一石六斗,我听说的那年,还不信,觉得是人家往里面掺麦子了,没想到今天真的见到了。”
“德贵叔还说有两石,我觉得还是不可能。”
“等会去看看就知道了,干活干活。”
***
燕老找了一圈。
这么些天,愣是没找到人。
燕先梅让姜武去寻人,自己则是往顾家田边走去。
顾璋也回家了一趟,用甘蔗和绿豆熬了些汤,又打了些村里的井水上来凉着。
最后带着凉悠悠、甜滋滋的冰绿豆汤,往田边走。
他不下地干活,总也要做点事,要不比真七八岁小孩还不如了。
两人就在田边遇上了。
顾璋脸上都是笑,毕竟谁对着大方干脆给钱,提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人不高兴呢?
这不是普通的老人,是个有钱的财神爷,是他餐桌上香喷喷的烤鸭、是他家的青砖大瓦房!
顾璋端着一碗绿豆汤,邀请道:“要喝吗?”
燕老也不嫌弃粗陶碗,接过来喝了一口,入口就觉得惊艳,微凉的汤水从舌尖滑下,清爽的绿豆香气被甜意浸润。
“你家放了糖?”
这可是个稀罕玩意。
顾璋正色:“不是糖,是山里采的一种带甜味的草。”
反正甘蔗渣已经被猪吃了,谁也不能说这个不是甜草煮的。
他道:“我先给家里人送下去,等会不凉了。”
顾璋走到田边,将还凉着的绿豆汤递过去:“爹、娘、爷爷,先休息会儿。”
顾老爷子一抬头,就看到了燕老的身影。
他本就高兴,这会儿更是喜上眉梢,三步并作两步就灵活的蹿过来,压低声音道:“那傻富傻富的冤大头怎么又来了?”
顾大根没说话,低头喝水,但眼睛时不时也往燕先梅的方向瞅,明显也在好奇这人又来干什么?
顾璋不在意道:“好像是来找人的,他刚刚想跟我打听个人。”
“那小石头你带人好好找,毕竟也让我们家有了往后的好日子。”
“好。”
顾璋收拾了粗陶碗,就往树荫底下走。
燕先梅将粗陶碗还给他,目光落在顾家的田里:“你们家是今年收成最好的一家?”
“算总数的话肯定不是,我家只有六亩地,还有两亩是开荒开出来的劣等地。”顾璋把碗收回篓子里。
“亩产应当不错。”燕先梅说着,脑子里也在猜想,会不会有那位大才的帮忙。
顾璋点头:“应该不错,您不是想打听人吗?”
燕先梅见他小小年纪,就沉稳,思维也不被带偏,眼里划过欣赏,不愧是能做出龙骨车的孩子。
他抚了抚白胡须,笑问道:“你们村子里,有没有读书人?或者擅长种地,观气象的人?”
“有啊。”
顾璋觉得他这话奇怪,哪个村子里没这两种人?
燕老却喜出望外,激动道:“能告诉我先生在何处吗?”
顾璋神色古怪,他觉得这是个怪老头,又买水车,又找读书人,还找会看天气的人,这是打算做什么?
不过尽管狐疑,他还是将赵夫子、德贵叔,还有村里其它几位会看天气的老人,推荐给了眼前这位财神爷。
至于能不能赚到钱,那就各凭本事了。
燕老记住这些名字,心满意足,“我先去找找看。”
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和这位神交已久的知己见面了!
见他匆匆而去,健步如飞,顾璋喊道:“要是没找到您要找的人,可以去我家歇歇脚。”
“好。”燕老的声音遥遥传来。
顾璋一回头,又看到了顾老爷子也像是打了鸡血一样,镰刀都挥出了残影,嗖嗖的收割麦子。
“一个二个的,都一把年纪了,怎么都这么容易激动,也不知为了什么。”顾璋嘟囔。
他捧着给自己留的那杯甜滋滋的绿豆汤,轻轻喝了一小口,舒服得眯起眼。
又找系统拿了个零食礼包里的小雪莲果,一口口啃着吃。
最后找了个阴凉的小山坡,双手撑在脑后,悠哉的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上悠悠飘过的零星云朵。
翘着小腿晃悠,时不时找个零食吃一吃。
系统在一旁看着,都有些馋了,它觉得宿主这样的状态,真的好享受、好舒服啊!
它甚至都忍不住怀疑,圆梦道路是不是真的错了。
宿主描述的梦想,勾勒的未来,它都有点向往,一个大的青砖大瓦房、里面养条狗,打一口井,院子里栽上树。
再有几亩地收收租,日子多悠哉啊!
和顾璋待久了,就容易被他这样慵懒享受人生的状态感染。
系统暗搓搓发了个自查报告。
结果很快收到了反馈:'圆梦路线设置无误,099系统请熟读引导手册,积极引导宿主走上正轨。'
言下之意很明显:你好好工作,赶紧让宿主执行任务,别作为系统,反而被宿主带跑偏了。
但099没这个心眼,它只看到了圆梦路线没错,又乖乖跑去看《引导手册》
找啊找,它看见引导手册上说,圆梦路线设置是最优路线,是宿主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梦想实现的最佳路线。
如果系统没引导好,大多宿主会碰壁,经过曲折后,最终还是会走上这条路。
099大惊失色。
大骗子璋虽然有点坏,但它还是觉得顾璋是个好人的,不能因为它没引导好,要碰壁啊!
往墙上撞多痛啊!
脑袋能有墙硬吗?
它暗搓搓看了一眼悠闲躺着的顾璋,总觉得大骗子璋应该不会这么傻吧?
不过还是赶紧扒拉扒拉任务库,发布任务:
【叮——发布任务:进入县城“咏思学堂”进入科举班进行学习,积分:50】
顾璋睁开眼:“你钱又不够还欠债了?”
小呆瓜冷不丁发布任务,有点奇怪。
“才没有!”099气鼓鼓,想到之前每天担心还不上债的日子就心酸,“我以后再也不贷款了,死也不贷!”
顾璋将手枕在脑后:“哦,那就好。”
系统催促:“等麦子收完了,宿主你赶紧去念书吧。”
它想,只要宿主去县城念书,就是走正轨了吧?
顾璋起身拍拍身上的草屑:“本来也要去了。”
县学堂可不像村学堂,每日下学早,请假也方便,农忙收割还会主动放假。
以后恐怕每日都要起早床,还要整个白日都在学堂念书了。
顾璋怀疑,是不是欺负小呆瓜欺负多了,所以它现在想看他笑话?
他看看天色,算了下时辰。
他对系统道:“该去给送点水了,你找找有没有合适的吃的。”
系统惊喜,果然有一就有二,提成又来了,它马上就能还清最后一笔借款!
“有的,有的,我找找。”
顾璋卡着时间又去送水了,这次还带了些吃的,他随便找了个借口,说是上次没花完的钱买的零嘴。
谁数学也没他好,算不过他。
接下来几天,顾璋也好生忙碌了几天。
收割好的麦子,要拉到晒谷场晾晒,晒干后,又借用村长家的牛,让牛拉着石磙、磱石在麦子上反复转圈碾压脱粒。
脱粒后用木扠翻动,让麦秸和麦粒分开,最后用木锨扬尘,分离麦粒中的麦壳和灰尘。
每一道工序,都要同样的动作重复成百上千次。
累得人直不起腰来。
顾璋干不动重活,便帮着做些轻省的,比如将收好的麦穗在晒谷场摊开,又或者帮忙装袋。
一连数十日。
这才将将终于进入尾声。
顾家,东屋。
顾大根趴在床上,顾璋坐在他爹背后,给他用药揉腰。
他手上力气不够,便借用身体的重量。
“哎哎哎!嘶——”顾大根脸部肌肉抽搐,“小石头你轻点。”
“这样才好得快,要不揉开,会挤压成旧伤的。”顾璋板着脸道。
末世里,没谁敢说自己不会点跌打损伤,毕竟那样的世道,没谁不会受伤。
顾大根忍不住回头:“小石头你这行不行啊?我怎么感觉腰上火辣辣的,那几种草捣鼓成的这玩意能成吗?”
“我从书上看到的。”顾璋手上动作不停。
“书上?书上还讲这个?”顾大根龇牙咧嘴,他收麦子的时候都没这么酸痛过。
顾璋给他上完药就起身:“爹,你起来试试看。”
顾大根小心翼翼的爬起来,站起来顿时感觉腰轻松了一节,里面还热乎乎的!
他面露惊喜:“不愧是书上写的,效果真好。”
顾璋将药水塞到他手里:“爹你给娘也揉一揉,我去找爷爷。”
顾璋对收割的印象,还停留在“异能+机器”收割,方便快捷,根本不会像这样累。
弯着腰重复成百上千次动作割麦子,后面不轮是碾、翻、扬,每个步骤都要重复不知道多少次。
实在是太辛苦了。
顾大根这样身板结实的人,都累得腰酸背痛。
他还是早点多挣点钱,家里多买些地,全部租出去,不要在亲自种了。
顾璋坐在小木凳上,皱眉沉思。
舒展了腰肢经络的顾大根几人从房间里走出来,脸上都是享受和期待。
顾老爷子手叉腰左右转转:“可真舒坦,那药看着黄绿黄绿的,没想到效果这么好。”
“小石头,皱着眉头想什么呢?”秋娘细心,头一个发现了顾璋的表情。
顾大根也走过来,直接把顾璋抱起来:“咱家小石头这么厉害,看书就能做出这么好的药,还有什么搞不定的,跟爹说。”
“想买地。”顾璋促狭望他爹,“爹肯定能搞定吧?”
顾大根讪笑:“那你得问你娘。”
顾璋握拳:“咱们买地吧,买很多地,以后只租地,不种地了。”
纯人力种地太辛苦。
顾家人相互看了看,都乐呵得笑起来起来。
秋娘刮了刮他的鼻子:“小石头不会是这几天收麦吓到了,怕长大后要种地吧?那可要好好念书了。”
顾璋囧迫地摸摸自己的鼻子:“才不是。”
顾老爷子笑容满面:“小石头你别看这几日累点,但是咱家今年收成特别好,明日称过你就知道了!”
全家人都浑身轻松,神采飞扬,他们可不嫌累,恨不得再多几亩地,再多些粮食要收才好。
顾老爷子还神采奕奕地拿着剩下的小半瓶药水问:“小石头,这个难做吗?贵不贵?”
“用山里草药做的,不贵。”其实他还用了些系统里兑换的草药。
顾老爷子高兴,小心将药水收起来,脸上浮起一丝隐隐的嘚瑟:“明日我给你们二大爷、大叔公送点去,他们肯定也累坏了。”
***
翌日。
永河村家家户户都起了个大早。
今儿是村长主持称粮食的日子。
现下田税为“十五税一”,在打仗的时期算是少的,相对和平年代来说,却很高了。
十五税一顾名思义,每收获十五斤粮食,就要交一斤粮食作税。
为避免瞒报逃税,宣朝规定村落互相监督,若有瞒报产量逃税者,全村连续三年赋税加一成,村长重打三十大板,还要根据瞒报数量罚钱。
每个衙门还会派人不定时来探查。
连坐制度让人互相监督,不论世家大族怎么操作,至少普通百姓是万万不敢动其他心思。
长年累月下来,永河村和周边村子,都形成了收完过称的习俗,年年如此,这就有了每年收成拔得头筹这个荣誉。
晒谷场。
地面被石碾滚得平坦夯实,原本晒满麦子的晒谷场,这会儿只剩下一堆堆的麦秸垛。
家家户户都将自己收的粮食,用麻袋装好,等称过之后,听村长算好税数来缴纳粮税。
种了这么多年的地,每年收成变化不大,其实家家户户心里都有了个大概的数。
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自家该交多少税,而是顾家那几亩地,到底收了多少?
“村长,先称大根家的吧!”
“对,我们不急,反正都和往年差不多。”
“这一袋袋都装得鼓鼓的,也不知到底有多重。”
顾方正心里也好奇,他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来来来,我帮忙搬。”村里一个个汉子都积极得不行,纷纷上前来帮忙。
燕先梅也在旁边。
不过没有前几日兴致冲冲,反而有些郁闷失落。
村子里能找的几个人,他都找过了,全都不是他心驰神往的那位“知己”
听闻今日所有人都会到,他也特意赶过来看看。
“怎么这么热闹兴奋?”
燕老狐疑,按照他这些年为官的经验,称产量意味着交粮食税,大多百姓都是板着脸称完就把粮食拉回家。
姜武也挤不进去,他只好道:“好像是一户人家在称粮食。”
两人正困惑。
挤挤攘攘的人群,顿时爆发出惊人的呼声。
“两石!!!”
“他家一亩出了接近两石的小麦!”
“这怎么可能,是不是把另外几亩的混过来算了?”
“同样是一亩地,我家每年都出一石三斗四斗,怎么种出的两石?”喊这话的村人,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德贵叔去年也才收了一石六斗吧?”
各种声音混在一起,让人只觉得耳边闹哄哄的,一股热气从脚底板直冲脑门,脸都瞬间充血通红。
燕先梅呆愣了片刻,转身问身边的随从姜武:“你听清楚没?”
他没老农的眼力,那日只觉得收成肯定好,怎么也没想到,可以好到这个地步。
他为官多年,途径多地,只在北方肥沃的黑土地,听说过这么高的产量!
燕老暂时将知己抛在脑后,赶紧道:“姜武,你赶紧看看,是哪户人家。”
姜武根本挤不进去,他干脆退后几步,嗖嗖两下爬上了晒谷场里高高堆起来的麦秸垛。
“是您上次买图纸的顾三树家。”姜武从高处一跃而下,稳稳落在地上。
燕先梅当机立断:“等会儿他们往家里搬粮食,我们就赶紧去他家。”
人群里。
顾方正维持了好一会儿秩序,才终于让激动的村人暂时停下来。
他喊道:“等我算完,大根你把粮食运回家。其余每家留一两个人等结果交粮食,其余人就都可以散了。”
他一开口,大伙纷纷催促:“村长你算快点。”
偏偏村长算学也没那么好,平日里慢慢算,都要验算两三遍才敢确定往纸上写。
大家伙也觉得花那么长时间正常,从不催他。
这会儿都有些着急了,还有些人偷偷打发妻子或者儿子回家拿礼物。
村长越被催越算不出,难得暴躁吼道:“急什么急,给我安静点。”
秋娘也没想到这么高,她怕村长算错,多交了粮食,走到顾璋身边:“小石头,你也算算。”
顾大根听见秋娘这么说,也点头附和道:“小石头你也算算,算完看和村长的一不一样,就知道你算的对不对了。”
顾璋:……
百位数除以十五,这种小学数学题,他闭着眼都不会算错。
谁让他现在才八岁多,顾璋无奈掰起指头算起来,当然,这个手指头只是做给人看的。
其实并没有到两石,准确的说是一石九斗五升,只不过称的时候,最后五升肉眼可以忽略不计,这才看上去像是两石。
按照十五税一,就是1斗三升。
顾璋算好了他也不急着说,等村长算好。
顾方正也知道他在算,他想着,如果两个人是一样的,他就不用再验算了。
便开口问道:“小石头,你算的是多少?”
顾璋这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