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三爷?莫非是开红薯作坊的那个。”年纪稍大的人问道。
农夫赶紧点头:“正是他呢!”心里嘀咕着,陈三爷的名气可真大,连外乡来的这两位公子哥都知道他的大名。
两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眼神里都有些波动。
年纪小的那个有些沉不住气:“咱们来的还真是巧,既然是陈家的林子,那里面说不定就有陈家姑娘。咱们要不要过去认识一番。”
“不要孟浪!”年纪大的斥责一声。
他们来巨月之前早就打听过这县里几个富户的情形。旁人倒罢了,顶多是做些布匹酒楼之类的生意,可陈三做的红薯作坊可是独一份的生意,听说这作坊还开到了府城。
但凡是独家生意,其中的利润都会丰厚无比。
当着好些下人的面被驳斥,年纪小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不就是个商户人家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哼,说你不动脑子你还不服。这红薯生意这么赚钱,要是普通的商户不早被人端了,还能好好的把铺子开到府城去?”年纪大的说了他两句,小弟真的是被祖母娇惯坏了,连这点事情都看不透。
不过,当初知道有这么个商人的时候,他也是有些手痒的,便查了下陈家的背景,想找一下可乘之机。但一查之后才发现这个陈三还真不简单。
表面上陈家就是山里出来的泥腿子,但他长子是于阁老的关门弟子,女儿许配给了徐家外甥,自家跟县丞又是走的很近的亲戚。听说府城那家铺子后头还有安同知的影子……
这一连串的消息冒出来,让他彻底打消了心里的算盘。
他爹也不过是刚来上任的知县,就算是对上品级低的周县丞都不敢耀武扬威,毕竟‘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也不是说着玩的。更何况陈家后面还有好几个品级更高的大官。
眼前这兄弟俩就是巨月新来的知县老爷贺海生的两个儿子贺承志跟贺承玉。
贺海生是举人出身,考了几次春闱没中便绝了考进士的心思,托关系谋了个典史的职位。靠着一点聪明才智一步步的爬到知县的位子上,原本他所在的县太过贫瘠,花了很大功夫才谋了巨月知县这个位子。
贺知县今年四十出头,当然是很想再进一步的。可要想再进一步,自然少不了银子的支撑。
所以刚到巨月,他就吩咐两个儿子四处打听,看看能不能找到既省心又来钱快的生意,陈家的红薯作坊一下就进了贺家父子的视线。
贺承志做事谨慎,他查到陈家的背景之后便将其告诉了父亲。贺知县一看陈家背景复杂,也不愿给自己找麻烦,只好打消了对陈家下手念头。
这会看到小弟言语中颇为不恭,贺承志便呵斥了他两句,又把陈家的背景说了一遍,警告他不要去招惹陈家。
贺承志原本是一番好意,但贺承玉却不服气。他觉得父亲偏心哥哥,平日总是对哥哥夸赞不停,对自己却总是呵斥管束,他有心做出点事情来改变父亲对自己的看法。
以他对父亲的了解,就算他嘴上说着放弃,但心里对陈家的红薯作坊肯定还是念念不忘。
要是他能把陈家的红薯作坊弄到手,何愁父亲不对他另眼相看?
于是他表面答应了大哥不去招惹陈家人,转身趁着贺承志有事先行骑马离开的空档,等在了回城的必经之路上。
听说陈家就一个闺女,在家十分受宠,要是能把陈家闺女弄到手,陈家的红薯作坊岂不是手到擒来?
你说陈家闺女已经订婚了,订婚算什么,就算是成亲了,也没他弄不到手的女人!
想当初在杏县的时候,自己可是深受欢迎,走在大街上都有小媳妇冲自己扔荷包。
就是不知道陈家闺女长的好不好看,贺承玉美滋滋的幻想着自己玉树临风、帅气绝伦的英姿一定可以让陈家女儿主动的投怀送抱。
结果一直等到快黑天的时候也没见到有人出来。
他这才想起来让人去打探。
而此时的绵绵早就已经坐在温暖的花厅里,和爹娘兄弟其乐融融的吃起了晚饭。
这初春的荠菜可真鲜啊!
第274章 意外的亲事
刚从山上采回来的水灵灵的嫩荠菜,和着猪肉包成的小馄饨鲜美无比,绵绵一气吃了两碗。
她有些懊恼的揉揉肚子:“早知道刚才回来就不吃那么多点心了。”这会还想再吃,肚子也没地盛了。
玉宽已经在吃第四碗了,闻言抬头说:“我怎么尝着今天的荠菜格外鲜美,比前几天吃的好吃多了。”
陈三也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
冯氏笑道:“今天这些荠菜可是长在山上的,那里远离人烟空气好,野菜也长的好。前些天咱们吃的是城外地边上的,整日风吹土埋的,自然赶不上山里的鲜嫩。”
没想到老娘说的还挺在理,绵绵笑了笑,说:“五福还在山间的小溪里捞了许多河虾,我让姜妈养起来了。今儿太晚了,等明天一早剥出虾仁来,再和荠菜韭菜调成馅,煎韭菜盒子吃才好吃呢。”
玉宽赶紧表态:“让姜妈早点做,省的我赶不及。”
“我也要吃,娘你明天早点叫我。”玉安也迫不及待的伸伸小手,生怕起来晚了就没有了。
韭菜盒子唉,脆脆香香的,想想都要流口水啦。
吃饱喝足,跟家人喝喝茶再聊会天,等天黑透以后,绵绵回到房间泡了个热水澡。
今天去桃林摘了不少的桃花花瓣,她特意让翠芽洗了些放在了洗澡的木桶里。淡淡的清香萦绕在鼻尖,绵绵舒服的把头趴在木桶边上,任由白蒿帮自己搓背。
这一刻,绵绵觉得神仙日子也不过如此了。
就在她舒舒服服的泡着桃花浴的时候,贺承玉正躺在简易的担架上,被下人抬着往县城方向赶。一路上,他还时不时的发出痛苦的呻吟。
他让人去查看一番才知道,绵绵一行早就从另一条小路回县城了。
气的贺承玉大发雷霆,把身边人骂了一通不说,还拿脚使劲踢了一下地面。
可是他忘了这里不是家里,山里的路上有很多碎石。贺承玉不幸的踢中了其中一块石头,把脚指头给弄伤了。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好歹他还能坐马车回来。可那石头偏巧砸到了拉车的马眼里。受惊加上吃痛,骏马忍不住暴躁的狂奔起来,好巧不巧的把贺承玉给一下踢倒在地,又从他身上踏着跑远了。
那马最终挣脱了马车上的缰绳,不慎掉到悬崖底下摔死了,让贺承玉想发火都找不到对象。
更可怜的是,没了马车,他这个受了重伤的人都没法回城。
偏生这里是西山,附近人烟稀少,想找个牛车什么的都没有。小厮们只好用树枝和衣服弄了个简易支架把他抬回去了。
贺二少被踩断了两根肋骨,要不是年轻底子好,加上请了名医来看,估计这小命都难保了。
就这样,贺二少刚到巨月,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功绩”,就被迫在家养伤了。
等过了俩月,他的伤养的差不多了准备做点什么的时候,发现事情已经不受他控制了。
他哥竟然跟陈家二房家的闺女定亲了。
是的,是陈二家的女儿,而不是陈三家的女儿。他们早把陈家底细摸清楚了,陈家兄弟四个就属陈三最有出息。那个陈二就是个依靠岳家的木匠而已。
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贺二少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虽说他哥死了原配,可堂堂知县家的大公子就算是续娶也没必要娶个木匠家的闺女啊。
为此,他还特意找到大哥跟前询问这事。
贺大少也只是告诉他:“这件事我另有打算,你就不要操心太多,还是早点把伤养好吧。”
贺二就突然觉得自己真相了,他哥一定是为了陈家的红薯方子才这么做的。老哥太拼了,为了一方子连自己的人都搭上了……
大哥为了陈家的坊子竟然牺牲这么大,实在太狠了,自己绝不是他的对手。贺二摇摇头,一瘸一拐的走了。
看着二弟的背影,贺承志总觉得有些不对,但他实在太忙了就没往心里去。
就连绵绵也没想到小云能有这种造化,竟然可以嫁给知县家的公子。虽说这位贺公子之前成过亲,但是前年不幸难产死了,只留下一个五岁大的女儿。
绵绵并不知道贺家曾打过他家铺子的主意,只听说是知县太太带着孙女去周家做客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小云,很喜欢她性格的温柔可亲,又有周太太的推波助澜,便促成了这段亲事。
贺家的动作很麻利,一个月之内就换了婚贴过了小定。给的小定礼还不少,除了四套赤金头面和一些布料,还有二百两银子。看上去并没有因为陈家式微、小云又是续弦而低看她的意思。
按着贺家的意思,贺承志年纪不小了至今还没有儿子,她们是想着让小云早点嫁过去好快点抱孙子,想让俩人六月就成亲。
作为媒人的周太太好说歹说才把婚期定在了八月,多给了陈家两个月的时间置办嫁妆。
周氏两口子也没想到女儿能嫁到知县家去,心里是又惊又喜。喜的是女儿觅得良缘,惊的是小云性子有些懦弱又是高嫁,万一贺家欺负她,自家都不好替她做主。
她看到娘家嫂子一力促成此事不好跟她商议,便过来找冯氏倾诉。
冯氏就劝:“我倒觉得这不是事,贺家虽然是知县家,可咱家现在也不差。小云在县城的闺秀中也是数的着的,要不然贺太太也不能相中她做儿媳。”
“可我觉得知县太太瞧着挺厉害的,一看就是当家做主惯了的,我怕小云受气。”过了开头的惊喜劲儿,周氏现在倒是越想越担心了。
“这有什么?就算瞧着不厉害那也是婆婆,谁家不是婆婆当家?咱们不也是做了多年的媳妇才熬出来吗?”冯氏握着周氏的手给她安慰。
绵绵趁机插话:“我倒觉得小云姐性格温柔,肯定能讨婆婆欢心。”
她堂姐有时候确实缺乏主见,可有些本身厉害的婆婆还就喜欢这样的儿媳妇。
第275章 商定嫁妆
至于会不会被婆婆拿捏,难不成找个家境穷困的婆家就一定不会被拿捏了吗?
冯氏白了闺女一眼:“你小孩子家家的插什么嘴。”
然后示意绵绵出去,但绵绵就是不走:“我又不是外人,这些事早晚都要遇上,让我多听听也好学点见识。”
看她这般生气勃勃的样子,周氏眼里装满了赞赏:“我就喜欢绵绵这能说会道的性格。”
冯氏嗤笑一声:“拉倒吧,说句玩笑话,这要换了绵绵许给贺家,将来还不定跟婆婆闹成什么样呢。不过这丫头有句话倒是说的不错,小云那性格还真就挺适合贺家如今的情形。再说,这年头有几个婆婆不拿捏儿媳妇的?嫁到小门小户去,吃穿住行都要自己操劳,受的苦只有更多的。到了贺家,最起码那些粗活累活不用小云动手。不就是伺候公婆吗?谁家新媳妇不做这些?”
周氏这才舒展了下眉头:“你说的也是。”
绵绵转了转眼珠子:“二伯母,我觉得您操心这些没用的,还不如赶紧给小云姐置办些实惠的嫁妆。到时候小云姐自己手里有私房,也能更快更好的在贺家站稳脚跟。”
她从老娘跟老爹平日的谈话里猜测出二伯上次一趟江南之行就赚了近千两银子,但她们两口子还是有些偏心小儿子,原本给闺女的嫁妆也就值百十两银子。
这放在平民百姓家当然不少,可要是嫁到县令家做儿媳,就有些不够看了。
冯氏气的去拧闺女的耳朵:“这是你二伯家的事,你跟着瞎操什么心。”
绵绵当然知道这事自己不好插嘴,换了别人她才懒的操心,可小云两个毕竟是自己的嫡亲堂姐妹,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她本身又是个绵软性子,肯定不懂得替自己争取。绵绵就想着能替她多要一点是一点。
好在周氏没怎么在意,她拉住冯氏的手:“绵绵也是跟她姐俩感情好才说这个,又不是外人,这有什么好恼的。”
然后又接着说道:“其实我过来还有别的请求,听当家的说上次你们从江南还带回来一些宝石,我就想问问能不能匀给我几颗,我想给她们姐俩各打一套头面。“
她虽然偏心儿子可对女儿也是疼爱的,更何况大闺女的婆家这么厉害,她也不愿女儿被人看轻。俩闺女差不多时候出嫁,老大的嫁妆总不能太出格,干脆俩女儿都打一套镶宝石的头面。
冯氏对着绵绵点点头,绵绵就乐颠乐颠的把老娘装宝石的盒子给抱了两个过来。
她对老娘的首饰盒子扒拉的可清楚啦,什么东西放在哪个盒子里都记得十分清晰。
冯氏看着盒子,心里骂了句鬼精灵。然后笑着打开一个盒子:“上回给绵绵打首饰已经用了一些,就剩这些小点的,二嫂你看看有没有合心意的。”
盒子里一共有十来颗红宝石,只有三四颗莲子大的,剩下的只有黄豆大小。
周氏看了后心里却松了口气,听当家的说,上回老三从江南买了两颗龙眼大的宝石,一颗就要几百两银子。她害怕冯氏这里只有个头很大的宝石,自己就是想买也买不起。
眼下这些她倒是能承受的起,而且冯氏要的价格也很实惠,她大小各要了一半,冯氏也只要了二百两银子,这要是自己去府城买,至少多花一半的钱。
冯氏又指了指绵绵头顶:“你要是打首饰干脆去府城打,咱们县里的手艺不成。我有个相熟的铺子,里面的大师傅手艺极好,拉丝拉的可细了。绵绵头上这对蝴蝶发钗就是在那打的,也不贵,才花了二十两银子。”
说到这个冯氏就来气,绵绵这死丫头忒娇气,嫌之前在县里买的头饰戴着太粗笨,自个去府城花银子都融了重新换了式样。前后光工钱花了近百两。
云琦私下给她零花钱的事绵绵已经告诉老娘了,总要替未婚夫童鞋拉拉丈母娘的好感。而且过年的时候云琦又给了差不多二百两的金银锞子,说是过年红包。冯氏时常感慨,幸亏闺女找个了还算有钱的主,要不就这娇气劲儿,一般人家养不起啊。
周氏有些意外:“那是不贵,我看着这钗上的珠子绿汪汪的,还估摸着光珠子就要花不少银子呢。”
冯氏笑道:“这是什么翡翠珠子,比和田玉便宜好些。你要觉得好看,也给孩子们打几对。咱们家的家底贺家又不是不知道,依我说也不用非得打肿脸充胖子,有那么套镶红宝的镇镇场,再打几件零碎的替换就行了。把钱都花在这上头,还不如给孩子买个铺子或者添几亩地,到时候她手里也宽松。”
绵绵在旁边想,这年头的翡翠真不贵。她上回买了一对将近冰种的满绿镯子也才花了几十两。要是换成和田玉的,一对羊脂玉镯至少能值上千两。
“我跟她爹也是这么想的。”周氏赶紧点头:“上回从江南带回来的木材不是还剩一些吗?他爹说不卖了,给俩闺女都打成家具。头面就照你说的,再加上她们各自婆家送的聘礼,我们一样不留都给陪送回去,这样旁的就花不了几个钱。再把各家给的聘银换成田庄铺子,也就不薄了。”
那些木材可都是些比较稀罕的花梨木一类,陈二两口子这次也是下了血本给闺女陪嫁了。
冯氏笑道:“你和二哥还真疼闺女,这些嫁妆确实不少了。俩侄女的嫁妆料子就包在我身上了,二嫂可千万别跟我客气。”
“这,这怎么好意思。”周氏有些不好意思,就跟自己是来要东西似的。
冯氏赶紧摆手:“二嫂你可千万别跟我客气,这也是如今家里好过了,换了前几年我是没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