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里长摸摸头:“之前听说陈家妯娌处的不好,如今的县丞大人可是陈二媳妇的亲哥哥。我是怕咱们吃不上羊肉还惹一身腥……”
丁氏忙摆摆手:“没有那事,肯定是外头人胡传的。陈二媳妇对腊梅亲热着呢,那股子熟稔劲儿可不像是装的。”
“那就好。”郑里长点点头,心想以后等老二媳妇嫁过来了,得提点老婆子对人家好点。
到了下午,等客人们都走了,陈家人总算松了口气。
绵绵一下瘫在腊梅屋里的炕上:“可累死我了。”
冯氏气的推她一把:“你累什么了,除了吃就是喝……”
绵绵无辜的嘟嘟嘴:“陪着那些人吃喝玩乐也很累的好不好,不行,瓜子吃的太多了,我舌头都有点麻。白蒿,快给我倒点水来喝。”
没了外人,李氏终于不用再端着了,她一下跑到闺女身边,把她手上的镯子摘下来细细打量一番然后又掂了掂分量才略点点头:“你那婆婆这回也算是出血了,这对镯子加起来也有二两沉,之前可没说过有这个。”
“这说明咱家腊梅招人喜欢。”冯氏拍拍腊梅的手。
李氏刚想说郑家理亏的话,看到闺女面上的喜色,张开的嘴又闭上了,算了,只要他们日后对女儿好就行。
陈家人如今对这些东西还真没有多重视,倒是另一间屋子里的陈氏母子在那嘀咕起来了。
陈氏对着俩儿子说:“你们没去腊梅那屋我亲眼看见了,郑家除了十两纹银,还给了一对实心的镯子。腊梅那丫头还有一对耳坠和一根钗,加起来至少十五两银子。”
“十五两?”陈氏的小儿子睁大眼:“够咱家挣个七八年了。”
陈氏点头:“有了这些钱,咱家的饥荒就能都还上了。还能给小宝说个漂亮媳妇。”
“媳妇,我要媳妇。”听到这俩字,小宝又在那嚷嚷了起来。
“闭嘴,大晚上的鬼嚎什么。”小儿子大声喝道。
小宝最怕这个四叔,乖乖闭上了嘴巴。
陈氏拽了把小儿子:“你悠着点儿,别吓着他。”
“娘,他在这儿大喊大叫的万一被陈家听到怎么办?再说了,他娶媳妇还用花银子?陈家这么有钱,随便娶哪个闺女,不都得有嫁妆?”
陈氏的大儿子突然冷笑了一下:“人家能把闺女嫁给咱家?”
不等小儿子回答,陈氏突然阴恻恻的笑道:“正常情况肯定不行,咱们不会来点非正常的?”
“娘,你有法子了?”小儿子问道。
陈氏冷哼:“她们一家子把闺女都弄到旁边那院子里住着不就是为了防备咱们吗,咱们干脆就真做点什么。今天她们家闹了一天,晚上肯定都睡的很沉。半夜就让小宝去小云她们住的那间屋子,把她们的细软和贴身衣裳都偷出来。反正到时候,最少得嫁一个给小宝,否则咱们就闹的众人皆知。”
“可这样一来,咱们跟舅家不就彻底闹僵了?”陈氏的长子觉得有点不太妥。
“不闹咱们能得到好处,没看人家防咱们跟防贼似的?”小儿子嘀咕道,反正他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一家子在这嘀嘀咕咕的,商议晚上什么时辰开始发动,怎么动手,万一被发现了就把陈家的骡子偷走,反正不能白来这一趟。
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想到谈话内容早被白蒿听了去。
绵绵生怕陈氏几个今儿那么安静是在悄悄的憋坏,便随口嘱咐白蒿多多留意他们。白蒿年纪小身量也小,到窗台下一窝,屋里的人压根就没看见她。
虽然绵绵有很多种办法整治那一家子,但她觉得这事还是交给家里的大人比较妥当,于是便把事情告诉了老娘。
冯氏一听,怒气冲冲的冷哼一声:“我就猜着她们没安好心。”
然后银牙一咬:“这回非得好好治治她们不可,行了,这事你们小孩子不用管了,小云她们胆子小,你别乱说吓着她们。”
“知道了。”绵绵怏怏的应道,看来这回是没她们什么事了。
本来绵绵还想打点精神半夜起来看热闹的,谁知道天黑后往炕上一躺竟然很快就睡了过去。
等她一睁眼的时候,天光都大亮了。
看着旁边安睡的两个堂姐,绵绵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昨晚自家没有吃亏。
她悄悄的穿好衣服套上鞋子,到院子里发现冯氏正带着几个下人在灶房忙活,忙扒着冯氏的胳膊问:“娘,昨晚怎么样了?”
“嘘,你小点声。你爹他们还在睡呢。”冯氏把绵绵拽出来:“你爹昨晚一晚上没睡,快天亮的时候才合眼。好歹把那些瘟神送走了。”
“送走啦?没去送官啊。”绵绵有些失望的噘噘嘴。
冯氏抿抿唇:“到底是你爷的亲姐姐,还真能去送官?到时候传出去咱家名声也不好听。再说你爹把他们整的也不轻,量他们以后轻易也不敢来了。”
“好了伤疤忘了疼,万一她们以后还来咋办?”绵绵忧心的问,极品亲戚那么好打发就不能叫极品了。
冯氏环顾一周,对着闺女低声道:“你傻啊,这回让着她们是看在你爷的份上。等将来你爷走了,认不认这门亲戚还两说呢。”
绵绵琢磨一下,好像是这么个理。过几年万一堂哥他们都考中了秀才举人什么的,一家子肯定不会继续住在这山沟沟里。
到时候把家一搬,看他们怎么找!
第166章 冯父上任
虽然绵绵对整个事件的过程比较好奇,但冯氏这回的嘴巴却很严实,只说了一句:“小孩子家家的少乱打听,有这功夫去帮你堂姐做衣裳去。”
绵绵绝望的举起双手:“娘,你饶了我吧,我做了两天手都肿了。堂姐四月成亲,干嘛要把冬天的棉袄都做了啊。到时候胖瘦都不一定,干嘛不留着衣料冬天再做呢。”
“你傻啊,衣料陪送过去谁知道到时候便宜了谁?做成衣裳,一般人就不好意思伸手了。”冯氏揉揉额头,平时看着闺女挺机灵,在这事上也有些看不透。
有些忧心的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啊,聪明就只在表面上,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复杂着呢。以后要是摊上个厉害婆婆和泼辣小姑可怎么办?”
绵绵扁扁嘴:“娘,瞧您说的,我有那么差劲吗?再说,就算是婆婆也总得要脸吧,还有跟儿媳妇要东西的?”
冯氏无奈的使个眼色:“忘了你奶当初怎么要我镯子的?跟你说吧,你奶这都算好对付的,毕竟她还是要脸的。真遇到那不讲究的,直接明着拿儿媳嫁妆,美其名曰帮着保管,你还能和离不成?”
要是换成我,我就敢和离。绵绵在心里嘀咕一句,不过到底没有说出来,要不她娘还不定怎么教育她呢。
“唉,你那同窗今年多大来着?”冯氏突然小声问道。
“十三啊,怎么啦?”绵绵攸的抬起头,老娘不会发现什么了吧?
冯氏摇摇头:“没什么,随便问问。”心里却在嘀咕,老大的性子那么温吞,将来要是再找个只会装贤惠的媳妇子,将来一家子还不被老家一众亲戚给拖累死?小桃那姑娘看着就不错,明媚大气,关键时刻能冷的下脸来……
算了,反正孩子还小,再好生观察两年也不迟。
冯氏看到闺女一直盯着自己看,怕她知道后跟小桃处起来变的不自在,便笑着说:“我这不是想着你堂哥年纪也不小了,这回府试不管中不中,都得预备着说亲了。”
“娘,你不会想着要把小桃说给玉达哥吧?”绵绵睁大眼睛,天哪,小桃可是她哥的心上人。您老这样做会引起家庭矛盾的,弄不好就是一出狗血复杂的家庭伦理剧……
冯氏横她一眼:“瞎想什么呢,以你大伯的家底,你们于先生可看不中。”
“才不会呢,我们先生一向视这些富贵为浮云,才不会以家世挑女婿呢。”绵绵可是很崇拜自家先生的,听不得别人说她不好,亲娘也不行!
看到闺女护短的样子,冯氏竟然觉得心里微酸,这死丫头对她老师倒是挺孝敬。
“就是因为你家先生不看家世才不会瞧中你堂哥。”
冯氏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句,绵绵却是听懂了,以她家先生目下无尘的样子,怕是瞧不上大伯和大伯母这样的亲家。只是这么一想,好像自家也好不到哪去,他们家行的是商贾事,沾染的都是文人最瞧不中的黄白之物。
绵绵已经可以预料到,如果老哥真的相中了小桃,那他将来的追妻之路估计不会十分顺畅。
不过这事以后就交给老哥头疼去吧,她要打包行李准备回县城啦。
虽然要留腊梅自个在这接受祖母大人的挑剔絮叨,但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腊梅姐你挺住,我们先撤了。
腊梅不知道她的心思,送她们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的。绵绵觉得自己有些不地道,心虚的说:“姐,你放心,等你成亲的时候我们一定早回来给你添妆。”
听到“添妆”俩字,腊梅眼睛一亮:“好啊好啊,我等着你们。”
亲爱的堂姐大人,你就不能把你这财迷的表情收一收嘛!
就在绵绵回老家的时候,巨月县里,冯云琦送走了守孝期满的父亲。
在徐家两个舅兄的帮衬下,冯世涛果然如愿谋到了江南一个盐官的位子,接到委任书之后志得意满的就赶着上任去了。当然,还把他心爱的小妾和庶子都给带上了,就连冯老太太都打包一起去了。
老太太是想着儿子好容易出了孝,就该正经的说门亲事了。但她也知道儿子这官是靠着徐家弄来的,老家这边有不少徐家的故旧,怕徐家知道了会来搞破坏。再说了,当着徐氏儿子的面她也有点心虚,所以决定跟着儿子去上任。
听说江南女子多娇柔,到时候给儿子找个温柔小意的媳妇儿,自己也能好好享受一番儿媳的孝敬。至于小刘氏终归是个妾,上不得台面啊。
等冯父一行走远了,周妈妈恨恨的道:“老爷也太过分了,只顾着自己上任,浑然不管少爷。这偌大的冯家就剩下您一个半大孩子,他怎么忍心呢。”
冯云琦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都走了,家里才清净。”
蔡嬷嬷瞄了一眼儿媳妇:“行了,没事别在这杵着了。趁着老爷不在家,你带人把家里好生整治一番。素日那些见风使舵的背主玩意儿该处置的处置了。少爷,总有一天要回家的。”心里暗叹这个儿媳妇,一把年纪了还是沉不住气,哪壶不开提哪壶!
周妈妈抬头看主子没有反对,便转身忙活去了。
回去头一天,绵绵就从老娘嘴里听到了这个消息,然后张着嘴巴说:“这样也行,她们一大家子都去了江南,把冯师兄自个留在这儿?”
冯氏叹道:“说是你冯师兄母孝未满不便出门。”
“什么狗屁理由,就是借口!我瞧着是那姓冯的想再娶,怕冯师兄跟着碍事吧。”绵绵冷笑道。来了这么久,她对这里的风俗也渐渐熟悉了。虽然广义上守孝期间不能外出探亲,但像云琦这种情形,没了母亲又已经出了热孝,是可以跟着父亲一起上任的。
但冯世涛竟然不带他,铁定在打旁的主意。
正在船上看着滔滔江水,准备赋诗一首的冯世涛突然连声打起了喷嚏。
“老爷,江边风大,还是进船舱去吧。”旁边的妾氏柔声劝道。
美人相劝,冯世涛自然不好反对,拥着小妾就进了船舱。浑然没有察觉刚才小妾过来的瞬间偷偷往船夫的脚下扔了个纸团。
第167章 猜对了
绵绵觉得冯云琦这孩子真的是太可怜了,娘死爹偏心,他爹一整个吃软饭的渣男还想着要娶后娘给他添堵……
简直是没有最可怜只有更可怜。
大哥不在家,冯师兄怕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绵绵想了想,拿私房钱去鸟市买了只鹦鹉,让哥哥的小厮去给冯云琦送了过去。
看到眼前的这只绿头鹦鹉,云琦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
玉宽的小厮笑道:“我家姑娘听说了您的事,担心您心里不自在,就买了这只鹦哥给您逗乐。您有什么不开心的不好跟外人说,就跟这鸟儿絮叨絮叨。”
“你家姑娘还说什么了?”云琦失笑,算了,那丫头好歹惦记着自个。
小厮挠了挠头:“姑娘还说了等我家哥儿回来,就让他来陪您。别的,也没什么了。”
一回女学,小桃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在乡下寻摸到的“宝贝”拿给养母瞧。
什么竹蜻蜓、木雕的鸟儿、泥捏的小狗……都是陈家庄里的人自己做的。
于先生饶有兴趣的看了一回,赞道:“挺有趣的,虽然没有铺子里卖的那些精致,但瞧着有股子天然的趣味儿。”
小桃忙不迭的点头:“娘和我想的一样,铺子里卖的那些乍看还成,看的久了就觉得呆里呆气的,没意思。还是这些好玩。”
说着,拿起那个竹蜻蜓:“这是绵绵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子编的,才八九岁的年纪手可巧着呢。”
“看来,你这回去陈家玩的不错。”于先生看到养女回来后的气色就知道她没受委屈,心里也十分满意。
小桃忙不迭的应道:“那当然了,以前绵绵只说她奶家在个穷山沟里。在我想象中就是那种黄土弥漫的小村子,去了才知道那里山清水秀的,这时节满山遍野的都是各种野花。村头还有个小小的池塘,池塘边种满了竹子,我们还去挖竹笋了。等到了夏天的时候,那地方一定是澄潭碧影、凉风习习。绵绵说她小时候家里缺油水了,她哥就去池子里摸鱼抓泥鳅改善伙食……”
“那么喜欢啊?”于先生戏谑的看着小桃:“那么喜欢的话,干脆嫁到那村子得了。”
“娘,你说什么呢,我才不要嫁人呢。”小桃满面通红的站了起来,羞答答的跑了。
于先生只以为养女是听到婚嫁的事害羞,浑然不知道小桃是突然想到了嫁给某人的情景而有些恼羞成怒了。
过了大约半个月,绵绵家突然来了一队报喜的官差,原来她家堂哥这回竟然中了府试。
一家子还来不及欢喜祝贺,陈大突然让人传来了玉达重病的消息。
陈三急匆匆的带人去府城把人接了回来,原来玉达在科举期间就得了风寒,当时强撑着答完考题,出来后就晕倒了。
原来府试要接连考四天三夜,这些天考生们吃喝拉撒睡都要在狭窄的考棚里完成。玉达这次运气不佳,考棚离着茅厕比较近。加上考试第三天原本晴朗的天气突然下起了雷雨,玉达不慎淋了些雨,这才着了风寒。
索性他年轻体壮,回来,陈三又请县里的医科圣手给仔细瞧过了,身体倒是没有大碍但也要好生养着。
原以为经过这事,堂哥就不会参加九月的院试了。没想到堂哥还是要去,他的意思是:“最后一科答题的时候就有些头晕,原以为这回府试是过不了的,没想到竟然侥幸中了。既然这样,九月便再去试一试,不成就权当积累些经验。”
众人听了,只好答应。
便是老爷子也没给他压力,只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还年轻着呢,便是这回不中,下回再考就是。”
“就是,咱家如今也不差那点银子,你便是考上十回八回,我也供的起。”陈大牛气哄哄的给儿子吃了颗定心丸。
李氏忙不迭的一旁给陈大递眼色。
过后,绵绵悄悄问她爹:“我大伯去府城是不是又发了什么财?怎么瞧着他这会子比老爹你还显的财大气粗呢。”
“呵呵,你大伯最近运道挺好,这回去府城不是遇到了倒春寒嘛,就贩了一些厚衣裳卖给客栈里的那些学子,挣了将近一百两银子呢。”陈三跟闺女谈起了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