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生智谋串串烧 >

第39章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39章

小说: 人生智谋串串烧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犯了死罪的犯人也不叫他白死,虽然有违法治精神,但是在封建时代的乱世之秋,秦王祯借来威吓部落首领,马燧借来威吓作乱者,丁谓借来以显权威,却也无可厚非。智者治事用人好比手法一流高杆的医生,没有什么不可以拿来入药。    
    草船借箭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打着帮助别人的旗号,实际是为自己获取利益,因为名正言顺,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地去干。    
    它与借刀杀人有所不同,除了目的不同,借风使船不像借刀杀人那样残忍不光彩外,还有做法上的不同:借刀杀人是暗中教人动手,自己躲在一边坐享其成;草船借箭则只是因利乘便,船还是要靠自己亲手去使的。    
    运用这一策略,除了利用正当的名义外,一定要选择好可以作虎皮的对象,也就是要加以利用的对象。    
    借题目巧妙发挥    
    借题发挥是利用处界提供的各种情境,进行创造性的发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情境,就好比体育竞技中的撑竿跳高中的撑竿,运动员撑竿一跳,顺势跳过横竿。但“撑杆”再好,如果“发挥”不好,也跳不出好成绩,这就是辩证。    
    


克敌智谋第18章 四两拨千斤的智谋(6)

    有一次,商朝太宰想整顿一下市场秩序,就让年青的侍从小吏去市场,等他回来后,商太宰问他道:“你在市场上见到什么事了没有?”那侍从小吏说:“没见到什么特别的。”    
    商太宰又说:“没什么特别的,但你说说到底见到了什么呢?”    
    那侍从小吏说:“市场的南门之外,牛车特别多,拥挤得都不能通行。”    
    商太宰于是告诫他说:“不要告诉别人我问过你什么话。”    
    于是商太宰便召集管理市场的官吏,责备他们说:“市场南门之外,为什么有那么多牛粪没有清扫干净?”    
    管市场的官吏都十分奇怪,商太宰对这件事怎么会知道得这么快,于是他们马上回去检查工作,对自己职责所在都小心谨慎。这是借牛粪这一题目发挥,达到训诫下属整顿市场的目的。    
    魏武帝曹操曾经带兵出征,军粮不够了,他私下里召见后勤主任,问他怎么办,后勤主任说:“可以用小一号的量器来给军队发粮饷。”曹操说:“好。”    
    过了不久,军队中说曹操欺骗了大家。    
    曹操召来后勤主任,对他说:“我要借你的一样东西来满足大家的心愿。”然后不由分说,下令斩了他,取他的头来示众,并宣告说:“此人用不足分量的量器发军粮,盗窃了公家的粮食,丞相已经斩了他,大家可以安心了。”    
    这是曹操借后勤主任的脑袋来安定军心,虽然残忍,却仍不失为一举两得的计策:一来使军队的怒气有所发泄,二来可杀鸡骇猴,使其它人有所畏惧而不敢轻举妄动。    
    曹操号称世之奸雄,不惟可为安定军心借题杀人,更曾经借心腹侍从的人头。他曾说:“在我睡觉时,你们不能随便靠近我,靠近了我就会杀人,这样做之后连自己也不知道,我的手下人应当时刻注意这一点。”    
    有一天,他假装睡觉,有一个他宠幸的人暗暗上前给他盖被子,曹操果真跳起来,拔剑把他杀了,接着又躺下睡觉。醒了后,他假装大吃一惊地问道:“是谁把侍候我的人杀了?”    
    从此以后,每逢他睡觉,别人都不敢靠近。    
    曹操还不放心,又想了一个计策,对身边的人说:“别人要是想害我,我的心就有所感觉。”    
    晚上他召来一个宠幸的近臣说:“明天宴会上,你怀里藏把刀,秘密来我身边,我一定会说心里有所感觉,要抓住你对你用刑,你只要不说出去,保管对你不会有什么损害,事后我还将厚厚地报答你。”    
    他的亲信相信了他的话,第二天就带刀来到宴会上。曹操装模作样地坐了一会,马上下令搜查,把他抓了起来。但是因为曹操许诺在先,他在被捕以后一点也不害怕。    
    曹操直接下令把这个亲信砍了脑袋。亲信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会真的会做刀下之鬼。而曹操的手下人以为曹操确实有这种遇危心动的本领,想谋害他的人也就不敢动手了。    
    曹操借身边人的性命来发挥,是出于乱世奸雄的本色。与动辄就借别人的人头的曹操相比,宋朝宰相秦桧运用借题发挥的谋略进行经济调控,就显得更为巧妙,也更为人所钦佩了。    
    南宋时,京城市场上忽然缺现钱支付,市民中间人心惶惶。一天,秦桧叫来一个理发师为他理发,用五千钱当两个钱来犒赏他,对他说:“这种钱,皇上已下旨几日后就不使用了,你要早早花掉它。”    
    理发匠出去以后,马上把此话对众人讲了。不到三天,京城市面上就出现了许多现钱,解决了支付不足的问题。    
    又有一次,京都货品滞销,缺乏铜钱。掌管市场财政的人来向秦桧汇报,然后请示怎么办。秦桧听后,笑着回答:“这很容易。”于是命人召来文思院官员。不知发生什么事的其它官员却纷纷赶来。    
    


克敌智谋第18章 四两拨千斤的智谋(7)

    秦桧告诉他们:“刚得到皇上圣旨,要改变硬币样子。你们文思院可铸一缗(一千钱)样钱进呈,现在流通的硬币要废除。此事在明日中午务必完成。”    
    院官连连称是,出去后立即召集工匠来赶制新钱。富家大户听说此事,把贮存的铜钱全部抛出,用它买金银和粮食,一时间,物价上涨,市场繁荣,铜钱到处可见。而样钱上呈一事也不了了之,再无音信。    
    后来风波亭一案,秦桧被视为千载罪人,他的干练之才和经世智谋也多被埋没,实在是太可惜了。    
    以逸待劳观虎斗    
    “坐山观虎斗”来自于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卞庄子看见两只老虎正在争食一头牛,便想拔剑刺虎。馆竖子制止他说:“且慢!现在两虎相争,必然会厮咬起来,到时候小虎被咬死,大虎也一定会受伤。你那时再去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不就可以一举两得了吗?”    
    卞庄子听从了劝告,以逸待劳,最终一举而打死了两只老虎。    
    做为一种智谋,坐山观虎斗的关键有三个。    
    第一是要抓准矛盾进行利用。这实际也是以逸待劳。这里面有一个把握内在矛盾的问题。矛盾抓得不准,劳神费力,大动干戈而未必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矛盾抓得准,轻而易举,四两拨千斤而事半功倍。这就有赖于对事物发展现律的认识和把握。    
    春秋末年,周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仍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并有九鼎做象征。    
    不少诸候都想把九鼎抢到自己手里,来号令天下。    
    秦国首先发兵,攻打洛阳,向周天子索取九鼎。周天子计无可出,向群臣问计。这时大臣颜率出了个主意。    
    颜率跑到齐国,向齐王许诺,只要他出兵帮助周天子打退秦兵,就把九鼎送给齐国。齐王大喜之下,当即答应出兵。    
    秦兵退了,可是齐王却天天派人来催要九鼎。颜率于是又来到齐国,对齐王说:“我们很感谢贵国的大义救君,也愿意把九鼎献给您,可是不知道您怎么从洛阳运过来呢?”    
    齐王想了想,就说:“我们经由魏国运如何?”    
    “不行,魏国早就想得到九鼎,已经谋划了很久,九鼎只要一进魏国,就别想再出来了。”    
    “那我从楚国借道。”    
    “不行,楚国国王想九鼎比魏国君还迫切,更不行。”    
    “那怎么办?”    
    “是啊,我也正为大王您犯愁,那九鼎不是一个酒瓶一个盐罐,说运就运的。从前武王伐纣的时候,得了这九鼎,运一个鼎就用了9万青壮年,九个鼎就用了81万,现在大王您从哪里找到这么多青壮年,又从哪条路运来呢?”    
    齐王无言以对,只好打消了索要九鼎的念头。颜率巧妙利用齐王的贪婪和诸候之间彼此存有戒心的环境,巧妙地为周王保住了九鼎。    
    


克敌智谋第18章 四两拨千斤的智谋(8)

    第二,除了把握内部的矛盾,坐山观虎斗因为是悄悄地进行,追求神不知鬼不觉的效果,因此距离是至关重要的,距离近了,没有安全感,会惹虎伤身,而且两虎也不会争起来。距离太远,“观”不清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刘震云在他的小说《单位》里,说单位的两派为一个副局长的位置争得不可开交,对一方推出的人选,另一方都因为与对方靠得太近而加以否定,最后却都接受了与双方都有一定距离的“老张”。这就是距离的妙处。    
    第三,坐山观虎斗还有一个对时机的把握问题。    
    在三国时期,袁绍和曹操可以说是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典型:一个坐失良机,以至后来被消灭;另一个却非常善于坐山观虎斗,不战而屈人之兵。    
    曹操东征刘备时,人们议论:担心出师后,袁绍从后方袭击,使得进不能战,退又失去了依据的地盘。    
    曹说:“袁绍的性情迟钝而又多疑,不会迅速来袭击我们。刘备是新起来的,人心还未完全归附他,我们抓紧快攻打他,他必败。这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可丢失时机。”于是,决心出师东征刘备。    
    在袁绍那边,谋士田丰果然劝袁绍说:“虎正在捕鹿,熊进入了虎窝而吃掉了虎子。老虎进不得鹿,退得不到虎子。现在曹操征伐刘备,国内空了,将军有长戟百万,骑兵千群,率军直指许昌,捣毁曹操的老窝,百万雄师,自天而降,好象举烈火去烧茅草,好象倾沧海之水浇漂浮的炭火,能消灭不了他吗?兵机的变化在须臾之间,战鼓一响,胜利在望,曹操听到我们攻下许昌,必然会丢掉刘备而返回许昌。我们占据了城内,刘备在外面攻打,反贼曹操的脑袋,一定会悬挂在将军的战旗竿上。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曹操归国之后,休养生息,积存粮食,招揽人才,就会是另种情况。现在大汉国运衰败,纲纪松弛,曹操以他凶横的本性,用他飞扬拔扈的势力,放纵他虎狼的欲望,酿成纂逆的阴谋,那时,即使有百道大兵攻打他,也不会成功。”    
    袁绍听后,以儿子有病推辞此事,不肯发兵。    
    田丰用拐仗敲着地叹道:“遇到这样好的机会,却因为孩子的缘故而失去了,可惜呀可惜!”    
    后来,袁绍被曹操在官渡打败,其子袁尚、袁熙兄弟率几千人马逃往辽东投奔公孙康。有人劝曹操征讨辽东,擒拿袁氏兄弟。    
    曹操摇头说:“我正要使公孙康斩二袁的头送来,不需要用兵。”九月,公孙康果然斩了袁尚、袁熙,将首级送到许都。    
    众人问曹操其中奥妙。    
    曹操说:“公孙康素来害怕袁尚等,我如果急于征讨他,他就会同袁尚等联合起来抵抗我们,缓一段时间,他们会自相矛盾,这种矛盾会促使公孙康杀了二袁。”    
    当然,更基本的前提是要有两虎相争的条件,如果两只虎是一家,原本就和平共处而没有矛盾,没有利害冲突,也就无法从山观虎斗了。这也是一种以静制动。利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转化的规律来激化矛盾,为自己服务。    
         
    


克敌智谋后记:无招胜有招(1)

    生活中的智谋不一定要到大学课堂上去学,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能够培育出最有活力的头脑。    
    然而,生活的教育也有它的不足。    
    人的本性中有贪婪奸诈的一面,因此一提到智谋,动辄以“溜须术”、“变坏术”、“贪婪术”“攀升术”等偷梁换柱,不外是教人如何更圆滑狡诈等。但真正的智谋与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真正的智谋是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对先贤、对历史、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与运用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对生活做出决策的智慧。    
    一个习武之人,开始时必然是跟随师父一招一式地修习,练基本功;过几年以后,就开始在无数打斗实践中摸索发挥,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出一些独有的独门招数和打法,形成一家一派。这些,都要以真实的血肉交锋为基础,来不得半点马虎。    
    但是要成为武学大师,却必须超越这两个阶段,不满足于华丽奇妙的招式和技巧,而孜孜于对其后精神本质的探索与体悟。到最后,这种探索所形成的一种品质,就可以在需要化为一种具体的力量,这种穿透空间直击对手要害,使其心神散乱,不战而屈人之兵,或于拈花微笑间已使对方无还手之力。    
    一次智谋的运用成功,不代表它就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在充满歧途的旅途中跋涉,只有不断地在运用中用心体验、积累和超越,才能逐渐接近不用心机而门径自现的境界。这相当于习武的前两个阶段。    
    但是学习和运用生活智谋,比习武更需要超越外在形式,而深入到其内在的精神实质的探讨。    
    我们必须知道,在智谋学的背后有一种文化精神,这是所有的智谋运用共同的灵魂和依据。内在的精神气质,即其内在背景中对人、物、事的基本关系的设定和精神态度的取舍,离开这种灵魂,智谋就只是散乱的个案,没有指导意义。    
    这个灵魂就是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所有智谋的心理学依据。生活是有模式可循的,深刻地了解把握这一点,是一切智谋方法的根源。    
    道德和智谋的依据都在于需求。不过道德依据人性善,重在和,在于人我利益的协调,在于人的互利和责任,而智谋依据人性恶,重在对立争斗,重在以实用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价值推导,在于为自我利益的谋算和争取。    
    


克敌智谋后记:无招胜有招(2)

    人的基本共性,决定了我们一些共同的需求。把握并利用这种需求,正是千般技巧、万种方法的源泉。人的需求可以分以下四种。    
    第一层次是人的本能需要。这是人的最基本的生理要求,许多古人提倡“无欲”、“去欲”、“寡欲”,实际上是一种扬汤止沸的观点。从智谋学的角度来说,对人应重在导欲,而不在去欲,有些智谋的设计,正是以人的“多欲”本能为前提的。    
    第二层次是人的享乐需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对衣食住行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已不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要,目好美色,耳好乐章,口好佳味,心好利益佚等方面开始浮现。    
    第三层次是人的权力需要。希望成为领导,指挥别人,是人人都有的愿望,但此愿望并非人人都能得到。因此才出现人人“欲强而恶弱,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的局面,这是各种智谋的立足点。    
    第四层次是人的完善需要。这在人的需要层次上位于最高层,也是人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过程就是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实现的过程。    
    可以说,世间古往今来的所有智谋,都是建立于人的这四种需求基础上的。无论任何事情,只有深晓人性在其中的作用,才能做到不用心机,无招胜有招,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到了这时,就已经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已经不需特制的名枪和利剑,也不需要刻意摆出什么架式,只花片叶随意一挥,即已制敌于无形。    
    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太重视技巧,以至于忽视了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