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 >

第35章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第35章

小说: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恐怖袭击的危机事件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开幕前10天,由于贫富悬殊社会矛盾激化,10万余居民在市中心示威,反对政府耗巨资承办奥运和两年后的世界杯足球赛,当局竟派军警镇压,造成260人死亡,伤1200人。    
    第20届奥运会最黑暗的一面: 1972年德国慕尼黑崭新的奥运村可容纳1万多名运动员,当时代表了战后新德国的形象。德国政府想办成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结果因为安全事故,成为历史上最失败的一届奥运会。1972年9月5日,第20届慕尼黑夏季奥运会出现了残酷杀戮的一幕,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持枪袭击了运动员村,当场杀害2名以色列运动员,劫持9名人质,比赛停止,奥运村一片混乱,恐怖分子行凶时,各大电视台全世界直播,加重了恐怖气氛。整个事件以全部人质无一获救、5名恐怖分子和1名德国警察死亡而告终。    
    6。公共场所拥挤致灾    
    由于公共场所人员集中,一旦发生事故易造成连锁反应,如我国新疆克拉玛依友谊宫大火、日本的地铁毒气事件、韩国三丰百货大楼坍塌、美国“9·11”事件等都是撼人的事例。其中拥挤是造成公共事故灾情扩大化的最主要原因,国内外典型事例见下表。从表中明显可以看出,体育场馆中的事故灾祸占很大比例。    
    人群拥挤事故一览表    
    年份地点场所死亡人数原因1902伊伯利克斯(英国)体育馆26看台倒塌1903芝加哥(美国)剧院602出口拥挤1943伦敦(英国)地铁车站173躲避空袭1946波尔顿(英国)体育场33突发事件1961里约热内卢(巴西)马戏场250出口拥挤1964利马(秘鲁)体育馆318人群骚乱1967凯撒利 (土耳其)体育馆40人群骚乱1968布宜诺斯爱利斯(阿根廷)体育馆73出口拥挤1971伊伯利克斯(英国)体育馆66出口拥挤1974开罗(埃及)体育馆48突发事件1979辛辛那提(美国)音乐会11人群骚乱1981新德里(印度)博物馆45突然断电1981布鲁塞尔(比利时)体育场38人群骚乱1982莫斯科(前苏联)体育馆340出口拥挤1985布拉德福德(英格兰)体育场56看台起火倒塌1986哈德沃(Hardwar)印度桥46宗教节日1988加德满都(尼泊尔)体育场100突降冰雹1989谢菲尔德(英国)体育场108突发事件1990麦加(沙特阿拉伯)人行通道1425人群拥挤1991纽约(美国)音乐会9人群拥挤1992巴斯蒂那(科西嘉)体育馆10看台倒塌1994克拉玛依(中国)礼堂325舞台起火现代奥运会事故灾害特点及安全应对措施    
    1。现代奥运会事故灾害特点    
    (1)“9·11”事件以后的奥运会的安全性质已经完全不同历史上以往的任何一届奥运会。对于奥运会的防灾减灾来讲,除了正常情况遇到的自然灾害以外,带有恐怖袭击性质的人为因素灾害以及引发的相关灾害成了特别需要关注的头等问题。高科技型恶性恐怖和犯罪成为突出特点。    
    (2)现代奥运会面临的灾害将是一个系统的灾害,必须考虑系统的安全减灾对策,即要在过去城市综合减灾对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融入人防、民防及其反恐慌要求及目标。    
    (3)现代奥运会可能出现的问题,除了上述特点外,更多地将诱发危机,所以提高危机综合管理能力及认知水平十分必要,在这方面国内还是个“空白点”。    
    2。安全应对措施    
    事实上,历届奥运会都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防御不测,以防御气象灾害为例:    
    (1)建立气象监测预报保障系统。亚特兰大奥运会前由IBM和美国国家气象局合作研制了一套区域大气系统,能提供准确的雷电天气信息并预测炎热。气象人员提前半小时将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通知比赛场地。每个比赛场地都可通过计算机、电话和传真得到服务。美国IBM公司投资协助国家气象局研制了区域大气模拟系统,将局部地区上空采集大气数据进行分析,预报分辨率达2平方公里。(2)用环境调控措施克服不利天气的影响。从1948年伦敦奥运会起,为克服恶劣天气影响,将体操比赛改在室内场馆进行。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在大型场馆上方建成半透明帐篷式和升降屋顶,可遮蔽烈日和挡风雨。为减轻高原低温对运动员的影响,在田径场下25厘米处埋设管道,天冷时注入热水以提高场地温度。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期间,采取在场地和看台喷射水雾和使用鼓风机降温,建立了更多的饮水站和遮阳处。一般比赛场所和奥运村全部使用了空调。动员了500名志愿者组成咨询服务队,告诉观众如何应对炎热天气,如穿戴宽松和浅色衣服,戴太阳镜和戴遮阳帽等。对于参加马术比赛的马匹还事先专门进行了对炎热天气的适应训练。组委会对亚特兰大的闷热天气确定了四级准备标准:气温接近32℃为防暑一级准备;接近35℃为二级准备,须打开水源,急救人员和车辆到位;气温超过35℃为三级准备,所有场馆开启降温设备,向观众喷水,发出可能中暑警告;四级准备下所有移动水箱全部打开,空调车在场外候命。    
    亚特兰大是美国雷电灾害频发的城市。奥运组委会在每个比赛场地都安装了避雷针和气象信息服务系统。    
    3。悉尼奥运会经验    
    主要经验是:安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悉尼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样一次“有史以来最好的奥运会”安全保卫耗费了2。24亿美元。    
    投入大量人力组织精干高效指挥中心。悉尼政府派出1100名专门研究炸弹的警察,600多名持枪警察,400名军人共同负责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另外还有150名警察负责反劫持活动以及军人驾船或直升飞机在水上和空中巡逻。对市区的交通也将进行特别的管制,数千名交通警察将负责城市的交通指挥。为此,政府特地建立了一个奥运安全指挥中心。事前联合演练。国家反恐怖计划将联邦与各州警方联合起来,进行演练,在奥运会开幕前已进行了三次大规模反恐怖演习。    
    4。盐湖城冬奥会经验    
    主要经验是:投入人力、物力巨大。此次冬奥会的安全措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当局斥资3亿美元部署防范措施,总共出动1。6万名安全人员,相当于每个运动员配备6名保镖。美国联邦调查局、警方和军方人员头戴钢盔、荷枪实弹、严阵以待,配备了生化武器探测仪的直升机编队在盐湖城上空盘旋。    
    安全检查严密。奥运村附近的停车地带都设置了路障,周围居民和商人必须经过严格安检,包括警犬和金属探测器的检查。探测器和监测录像机安装在比赛场地各处,全副武装的保安把守在场地四周,包括当地摩托分队的特种警察部队随时待命。    
    信息准确,调度及时。在犹他州奥运安全指挥中心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为赛场内外的安全保卫人员提供精确、及时、有效的信息。应用系统的每一个人都会看到同一幅地图。假如在盐湖城市中心有5个地方发现情况,而其他地区相对平静,这样就可以使警方方便判断从何处布置资源和警力。     
    5。雅典奥运会经验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12亿欧元安全投入。“9·11”的恐怖阴影,使雅典奥运会安保费用一路暴涨:6。5亿欧元;10亿欧元;直至12亿欧元,占到希腊政府举办本届奥运会总投入的1/5,它已相当于悉尼奥运会安保费用的5倍,亚特兰大奥运会安保投入的50倍,无疑是一精致入微且科技含量极高的安全巨网。但在奥运前后也有一系列不安全事件发生:2004年2月底,几辆内政部卡车遭焚烧;5月雅典市中心先后发生四次爆炸;7月12日,雅典发生大面积停电,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瘫痪;7月22日希腊文化部等遭受汽油弹袭击;奥运会开幕式后、雅典奥运会主席8月13日在自家别墅举办庆功晚宴,居然引发大火,火势失去控制达1。5小时;8月14日雅典奥委会媒体村公寓楼内发现可疑包裹(后被证明无危险)。


城市减灾忠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

    《美国联邦反应计划》的修订版本包括了自1992年颁布以来的11项变更。它概述了当重大灾害或紧急事件的发生,超出了州和地方政府有效地抢救生命、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财产和重建社区的反应能力时,联邦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具体讲,它规定了包括美国红十字会在内的27个联邦部门和机构的职责、政策、规划设想、实施原则、反应行动和恢复行动。国际社会一致认为:尽管“9·11”事件暴露出美国应急体系上的某些缺陷,《美国联邦反应计划》仍是一个高效率的计划体系,其有效性在于它可以协调灾害反应行动和恢复行动。    
    美国国家灾害反应体系与《美国联邦反应计划》    
    美国国家灾害反应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由应急管理机构、政策、程序、地方、州、联邦政府、自发的灾害救助组织和私人部门的资源等共同组成。在这个体系中,为增强州及地方政府的救灾能力,由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MEA)编写了一个独立的《法律权限支持联邦反应计划》的纲要。FMEA被任命为协调联邦应急准备、规划、管理和灾害援助职责的主要机构。制定《美国联邦反应计划》的目标在于:(1)规定了基本政策、规划设想、实施原则、反应和恢复行动及联邦机构的职责;(2)制定了联邦反应、恢复和减灾资源的部署计划;(3)制定了各受灾州可能需要的由联邦提供的12种支援职能;(4)描述了实施和管理联邦政府恢复和减灾项目、提供资助的程序等。    
    从《美国联邦反应计划》的体制即组织关系看,强调了紧急支援职能。紧急支援职能包括12种联邦直接支援,其中包括州最急需的援助,以及维持联邦行动所必须的联邦支援。紧急支援职能任务分配有12个方面,即:交通运输、通讯、公共建筑与工程、消防、信息与规划、集中照顾、资源援助、卫生与医疗服务、城市搜索与救援、有害物质、食品、能源。以下对这12种支援职能做出分析,目的在于展示一下《美国联邦反应计划》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1。交通运输    
    重大灾情指严重破坏灾区的民用交通运输系统,被破坏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及通讯系统将严重妨碍地方的交通运输活动。规划设想:    
    (1)区域和地方的民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遭受破坏时,限制了通往灾区的道路;(2)当交通运输的需求超过州或地方的控制能力,将要求联邦政府提供援助;(3)救灾物资的运输可能造成国家和地方交通运输拥挤,需采取强制性管理措施等。    
    2。通讯    
    灾情可以由重大自然灾害、核事故或其他的事故而造成,这可能导致广泛的破坏,引起各级政府去抢救生命和减轻公众痛苦而需求大量的援助。规划设想:    
    (1)州和地方政府官员将集中进行抢救生命的行动,同时建设灾区的管理机构;(2)天气和其他的环境因素,会使灾区部署移动的或运输的电信设施的行动受到限制;(3)建立灾害现场办公室,要认真考虑灾害类型和可能的破坏情况,使安装可利用的电信设施场所的易损性减少到最低。    
    3。公共建筑与工程    
    在发生更大灾害或紧急事件时,反应与恢复行动可能超过州和地方的反应能力。建筑物可能被毁或严重破坏。为保证安全,必须加固或拆毁受到破坏的住宅、公共建筑、桥梁和其他设施。各种残砾会造成道路或公路中断,公用设施将部分或全部瘫痪。规划设想:    
    (1)进入灾区将依赖于对地面道路或水路的重建;(2)为了减少对公共健康的威胁,需要紧急清理爆破行动后的残砾和材料,但须经过应急环境弃权声明书和法律的许可,联邦政府还应遵守有关保护环境及历史文物的法令;(3)除了执行《美国联邦反应计划》分配的任务外,主要机构如陆军工程队伍及支援机构还执行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应急工作等。    
    4。消防    
    重大灾害或紧急事件引起的或与其同时发生的火灾可能产生对资源和后勤系统的极度需求,它可能引发大规模城市、乡村或荒地的火灾。灾中及灾后(如地震),在城市地区引起的火灾所造成的可能破坏超过任何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之破坏程度。许多火灾还有蔓延快的潜势及特点,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地威胁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地震中没有丧失功能的城市,消防部门可能完全被用于城市地区的救灾。规划设想:    
    (1)地震或其他巨灾引发的城市火灾体现出共性;(2)此种综合灾情一般会导致通讯系统中断,路桥破坏、山体滑坡等可能阻塞轮式车辆的通路,使救灾车辆难以接近灾区。此时空中救援十分必要;(3)通常支援大型灭火工作的机构包括军方和总务管理局,它们负责为没有消防资源的机构提供人员、设备及物资等。    
    5。信息与规划    
    灾害或其他重大事件可能非常严重,需要联邦的反应和恢复行动支援,以增强州和地区拯救生命、保护财产的能力。其规划设想是必须把握住如下重要信息的提供:灾区可管辖范围、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状况、灾区的进入地点、特殊危险的情况、影响救援的气象资料、地震或其他的地球物理信息、重要设施和分配系统的状况、应急机制启动情况、应急事件声明的情况、应急支援职能的重大问题和行动、应急反应的全部优先权、根据预测模型(按可适用性)对潜在影响的评估等。在此基础上,还要提交形势评估灾区形势报告等。    
    6。集中照顾    
    根据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建筑结构和天气状况,无数灾民将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同时也会发生大量的伤亡事件,更可能留下许多无助的特殊人群。此外突发性事故还会造成许多家庭的破裂,许多短期旅游者也会被卷入事件之中。规划设想:    
    (1)要求应急管理团体对灾害的性质和范围进行有计划的、即时的、自动的反应;(2)期望在高度危险区的人们做好充分准备和最少72小时的自给自足;(3)尽最大可能即刻向灾区提供供给、避难所和紧急支援服务;(4)避难的规划依据是:约有20%的受灾人口需要公共避难所,有相当一部分避难的灾民还会要求延长在避难所的时间。    
    7。资源援助    
    重大灾情将削弱灾区的生产能力,在极严重的情况下也将影响邻近地区的生产能力,然而,联邦政府将有能力满足大部分可预见的需求。规划设想:    
    (1)《美国联邦反应计划》是在和平时期执行的计划,如果美国卷入了军事行动,将有特定的资源机构一起协调对各种需求的资源的分配;(2)联邦机构在灾区的仓库可能会遭受严重的结构破坏,仓库中的储备物资可能在灾后的最初反应行动中无法利用;(3)所有请求的物资支援都将用于即刻救助行动(生命抢救和生存支援等)。    
    8。卫生与医疗服务    
    重大自然灾害或人为的事件造成的后果可能超出州或地方的救灾能力,这时需要联邦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援助。要关注医院及急救中心设施的安全性。对于特殊的灾害,需要重新选址、建立避难所、控制流行病的行动,以及水循环、废水和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尤其关注化学物质、生物物质或破坏性武器造成的重大医疗事件及环境公害事件。规划设想:    
    (1)重大灾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