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 >

第38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量资本会获得不同的利润率,从而获得数量不等的利润,通过资本转移,必然形成平均利润率。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形成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只是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改变。    
    (4)商业资本是在流通领域专门从事商品买卖,获取剩余价值的职能资本。商业利润的本质是产业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暂时借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闲置货币资本。利息就是借贷资本家由于让渡资本使用权而取得的报酬,是由职能资本家支付的。但是,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银行资本是由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和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的货币资本构成。银行利润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租地的农业资本家作为使用土地的报酬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体现了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经济关系。    
    (5)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垄断资本的统治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在于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真正的统治者。金融寡头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和“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为了进一步扩大统治范围,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势必要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并从经济上和领土上瓜分世界,进行国际垄断。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三种主要形式:国有企业、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这些新的变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仍然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创造了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总趋势。    
    一、本章常考知识点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是历年命题比较集中的部分。从考试的题型来看,既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和材料题。从命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来看,资本的总公式、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是命题相对集中的知识点。例如,在1997年的理科试题、1998年的文科试题、2001年理科试题、2002年的文科试题和2003年试题中连续出现了涉及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的试题,在2000年文科试题、2003年试题中出现了股票价格的问题,在1997年的理科试题、1998年的理科试题、1999年的文科试题、2000年的文科试题、2003年和2004的试题中连续考查考生对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掌握。2004年更是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理解,以及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全面掌握本章的知识点,尤其是第一节和第二节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要着重理解。    
    二、本章2005年试题标准答案分析    
    (2005年多选题第18题)资本主义地租中的绝对地租    
    A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    
    B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C形成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D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 ABD    
    【分析】此题考察考生对资本主义地租形式的区分。绝对地租是农产品按照价值出售,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因此,选项A、B、D是正确的。考生误选C的原因在于,将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的有限性造成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同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的私有权的垄断)混淆起来了。    
    三、本章2006年重点预测     
    本章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要求考生不仅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济原理,更能够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正确说明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经济现象,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因此,命题中各种题型都可能出现,涉及的知识点也会比较广泛。考生应具备从资本主义各种经济现象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质的能力。本章重点一是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二是土地所有权和地租,三是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四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首先当结合实际的分析题准备,其次当选择题复习,其他知识点,如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平均利润等主要当选择题复习。    
    一、选择题Ⅰ(在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形式上的等价交换掩盖了事实上的剥削    
    C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D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2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A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出现B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发展    
    C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性D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特性    
    3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    
    A剩余价值可以在流通中产生,也可以在生产中产生    
    B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也不在生产中产生    
    C剩余价值在生产中产生,但要以流通为条件去实现    
    D剩余价值在流通产生,但要以生产为条件    
    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买到商品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5分析资本流通公式,可以发现价值增殖只能发生在()    
    AG—W阶段的货币上BG—W阶段商品的购买行为上    
    CG—W阶段中所购买商品价值上DG—W阶段中所购买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劳动力的价值()    
    A由劳动时间决定B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C包含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D由一系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决定    
    8资本流通的总公式G—W—G′()    
    A只适用于职能资本B只适用于借贷资本    
    C只适用于银行资本D概括了职能资本、借贷资本运动的共同特征    
    9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A商品价值B剩余价值    
    C劳动力自身的价值D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价值形成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A就是劳动过程B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C就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D生产资料转移价值过程    
    12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里,“超过一定点”指的是()    
    A收回了预付资本的价值后,继续进行投资    
    B剩余价值转化为追加资本后,扩大生产规模    
    C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D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    
    13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A工人的劳动报酬B工人的劳动价格    
    C工人根据自己提供的劳动量参与分配形式    
    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5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A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B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自己的劳动积累    
    C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惟一源泉D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16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    
    A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B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C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D周转速度的不同    
    17下列能够作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分的资本是()    
    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D流动资本    
    18生产资料要成为资本,必须()    
    A通过市场交换B同劳动者的劳动相结合    
    C作为剥削雇佣工人占有剩余价值的手段D生产出某种使用价值    
    19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20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    
    21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先进的机器设备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    
    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22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    
    23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超额剩余价值B绝对剩余价值    
    C相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    
    24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D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决定的    
    B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    
    C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决定的    
    D剩余价值率提高决定的    
    26任何社会再生产的内容都是()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27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A用榨取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B增加社会财富总量    
    C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竞争能力D推动社会进步    
    28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    
    A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B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C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无内在联系    
    29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30个别资本通过股份制扩大其资本的支配范围属于()    
    A资本积累B资本积聚C资本集中D资本垄断    
    31资本集中的有力杠杆是()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B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    
    C竞争和信用D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3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33某棉纺厂因棉花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该厂的()    
    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    
    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    
    3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货币转化为资本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对剩余价值的追求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35商品的成本价格是()    
    Ac+mBv+m    
    Cc+vDc+v+m    
    36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本(成本价格)是指生产商品()    
    A实际耗费的劳动量                  B能使用的资本价值    
    C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的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之和    
    37生产成本(成本价格)这个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真相,因为它混淆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的区别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区别    
    38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D年利润率    
    39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的是()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借贷资本的增殖程度    
    4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41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