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同人)彼岸春+番外 作者:两者无形炼成一(晋江2014-05-31完结)-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听了我的话,怔怔出神。不一会儿旭日渐升,我便回房梳洗。待再出房门,忽发觉那少女不知何时业已离去,只在她所住的茅屋中留了张便笺给我,寥寥数语,不过说她有事外出,铁索桥虽毁,但竹林之后另有一条隐蔽小径,我可取道下山。我心中似有一丝失落,自从小径下山。行了两日,已然出了山麓,等到了东岳镇上,正是第三日清晨。这小镇本是昆仑东麓来往必经之地,亦是昆仑派势力所及之处。我寻了家面铺,正想吃些点心,却见几位昆仑弟子匆匆经过,满面焦急,似是出了什么大事。我尚未招呼,他们已瞥见了我,俱都惊喜交加,跃进店来,只是叫我速回昆仑。我这才知道,原来两日前来了一个极厉害的对头拜山,指明要与掌门人对剑,见掌门人闭关不见,便约了我三位师伯师叔三场比斗。两日比斗下来,我两位师伯俱都败在他剑下,今日已是最后一场的约定之期,但想来我师叔亦是败多胜少。”
“我心急如焚,也未多问,便从镇上寻了脚力最健的一匹骏马,疾驰回昆仑山,待到混元观门口,已是傍晚时分,那马悲鸣一声,口吐白沫,倒地不起。我无暇理会,纵身跃进混元观,只见我三师叔正与一人斗在一处。我三师叔左支右绌,败局已定,而那人紫衣飘忽,长剑如电,犹能反举,竟正是那竹林内隐居修剑的少女。我一时远远呆立,只见她一剑斜挑,将我三师叔掌中长剑击飞,落下身形,展颜笑道:‘昆仑派三大高手,我已尽数会过了,湛卢剑何在,还不拿来给我?’我大师伯呸了一声,怒道:‘什么湛卢剑?你这小妖女,用妖法取胜,卑鄙之极。快下山去,我们便不与你计较。’那少女眉头一皱:‘怎么,你们号称名门正派,难道竟然言而无信么?我们当初约定,我若三阵皆胜,你们便将湛卢剑送给我,而我若输了任一阵,我手中纯钧剑便留在这混元观。愿赌服输,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她忽然一眼看到了我,面上既惊又喜,将纯均剑合入鞘中,向我所站之处跃来,问道:‘你不是说要回京城去么,怎么到这混元观来了?’我大师伯见她与我状若相熟,疑心顿起,叫道:‘晏希来,原来是你里通外敌,欺师灭祖!这妖女对昆仑心法了如指掌,原来竟然是和你一道来夺这湛卢剑的!’这一句振聋发聩,我如同醍醐灌顶,一心认准了那少女存心与我对剑,不过是为了套取昆仑剑路和湛卢剑的下落。我一时又怒又愧,抽出长剑,用尽平生功力,向她一剑刺了过去。她已距我极近,又绝未想到我会向她出手,闪避不及,正被刺中了眉心。”
“我一剑得手,也是出乎意料,轻呼一声,退了两步。那一剑深近入骨,在她额上斩出一道深深伤痕,鲜血飞流而下,流过下颌,洒上她一袭紫衣。她怔怔看着我,似是不可置信,低低问道:‘你这是……为什么……’我咬牙道:‘我本就是昆仑弟子,你既是我昆仑之敌,我向你出手,便是天经地义!你从我身上套取昆仑剑路,又图谋我师傅的湛卢剑,其心当诛!’”
“她痴痴站在原地,半晌无语,忽然用手一抹额上鲜血,悲声道:‘你以为,我取这湛卢剑,真的是为了我自己么?’我心中一动,颤声问道:‘难道,你是为了让我……’她闭上眼睛,摇头长笑一声,满是凄凉怨恨。刹那之间,我心中不知是何滋味,霍然明白,原来那短短七日,我与她彼此之间,竟似是已暗生情愫。她笑声一顿,蓦地飘身而起,从我头顶掠过,直出混元观而去,我双足之上却如千钧相累,一步难行。暮色苍茫,只见身影随风渐远,若天边残霞,再不可追。”
“我留在混元观,浑浑噩噩,不知日夜。过了十余日,我师傅出关,得知此事,喟然长叹。我恳请师傅渡我入道,自此云游四方,修省赎过。我师傅答允了我。临别之时,他将湛卢剑转赠予我,说若不是他私念未了,意欲以此剑留我在山,便不会有此憾事,思及于此,每每深愧,不能再持此剑。我坚辞不受,却拗不过他,只得携剑下山。”
晏希来缓住语声,望向展昭,低声道:“自此,我一柄拂尘,山水为家。这湛卢剑,从未出鞘……直到后来遇到昭儿你,结下师徒之缘,再将这剑转赠与你……”
他霍然转过头去,面向倾城:“九剑重归,仪垂天下,这第九式惊采绝艳,不负公孙之名。晏希来甘拜下风……”
他仰头而望,只见星斗漫天,明灭互现,深深呼吸一声,又道:“若你……若你有一日再见她时,请传我一语……当时不悟余之过,此去江海共浮波……”
倾城心中一动,抬头追问道:“你……你不想再知道她现在何处了么?”
晏希来怅然一笑,回身向晏殊一揖,再向展昭略一颌首,身子已轻烟般弹出,转瞬间越过府墙远去。
展昭吃了一惊,却已追赶不及。他深深叹息一声,只觉长夜如梦,浮生难系,回头看向倾城,感时抚事,无限惋伤。
倾城抬起眼眸,正对上他瞳中深意,两处情怀,合而为一。
绛唇朱袖,两寂寞。前世今生,人奈何。
作者有话要说:
☆、东京篇 第四十二章 鹊桥仙
风月无情,流光暗换。未及屈指,已见绿波愁起,菡萏香残。
此夜,七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东京城内,一过黄昏,百姓人家便都摆出香案,供月乞巧。女孩子们含羞带怯的祝祷之声,伴随轻烛香烟,杳杳可闻于街巷之间——
“……乞妙手,乞慧中…… 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相思月明中……”
浚仪桥畔,开封府内,公堂静,文案结,已是歇息时分。既逢佳节,又是晴夜,差人们多有聚会,大半不在府中。
后院各处厢房皆是素谧无声,只有外院尽头西窗,隐隐透出些许光亮。
一卷阅毕,展昭轻轻放下手中要案条陈,伸展微酸的颈项,只觉倦意入心。他仰靠在椅背上,忽瞥见书架上横卧着的一只短笛,心中一动,站起身来,走到书架边,伸手将那笛子从架上取下。
笛身为油竹所制,双管六孔,端方无节,不过五寸来长,与中原横笛截然不同,正是晏希来早年游历西羌时所得。十年前,晏希来与他师徒分别时,将此笛与湛卢剑一同赠他为念。展昭轻抚笛身,拂去一层浅浅灰尘,想起不久前与晏希来重逢情形,不知不觉间将它举起,凑至唇边。
清音如羽,逸出笛管,缓缓飞临屋外,唤起窗下人一声叹息。展昭蓦地顿住笛声,将短笛收入怀中,走到房门前,推门而出。
正值夏秋之交,鸣蝉渐老,栖高饮露,偶一长吟,曼如离歌。
一院夜色,静如水。阶下纤影亭亭。
展昭眸中光芒一现,微笑道:“你怎地来了?”
倾城迎上他目光,亦是淡淡一笑:“想不到,这一支履霜曲,用羌笛吹来,竟是别有一番滋味。”
展昭低眉望向手中短笛,轻叹道:“我少年时常听师傅吹奏此曲,一来二去,便也学会了……只是当时既不晓得履霜这曲名,也不知道这曲子背后尚有许多故事……”
倾城亦是沉默了片晌。二人心中同时想起那夜晏希来所述旧事。
隔代前缘,未及生,即已灭,思来怎不神伤?
展昭将倾城让进屋内,站在桌前,执起茶壶,斟满了茶盏。
倾城却道:“不必麻烦了,我只是来送件东西给你,说话便走。”
展昭抬起头来,见她手中拿了只淡青色软绸包裹,微笑道:“开封府当差之人不收节礼,我可不想犯了规矩。”
倾城垂下眼帘,将那包裹轻轻放在桌上:“若是如此,你明日再打开来看。那时七夕已过,岂不是就不算是节礼了?”
展昭忍不住扑哧一笑:“好,那便容我在此先行谢过了。”
银烛秋光,倾洒在他二人身上,宛转无痕。
倾城抬起头,似想说些什么,却终于轻轻叹了口气:“我走了。”
展昭随她走出房门:“回朱雀巷么?我送你。”
倾城摇了摇头:“我还要进宫去。”
展昭微笑道:“正巧,阎公公今日下午差人来,约我晚间到御药房言事。我正可与你同路。”
他行了两步,忽又微微皱起眉头:“这么晚了,圣上召你,有事么?”
倾城眸光回转:“那日为了白玉堂和如斯姐姐的事,我进宫去求官家颁旨。官家虽然为难,最后还是答允了我。那时官家便与我约定,他赐我一道指婚圣旨,我为他做一件事情。今夜便是那事情的期限。”
展昭心中一惊,不由站住了脚步:“你……你要为他做的,究竟是什么事?”
倾城斜斜睨了展昭一眼,见他如此在意,不禁唇角轻扬:“佛曰,不可说。”
展昭心中错愕,未及追问,见倾城脚步不停,已走出垂花门,只得追上前去,与她并肩而行。
穿院出府,沿街而行。汴河两岸,但见流萤点点,漫天而舞,辉映了青冥群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今夕何夕兮,与君同行止?
一盏残破荷灯,不知被谁弃在路边。倾城走上前去,俯身拾起,将那玉蜡纸制成的重重花瓣重又梳理开来。她望了展昭一眼,沿着道旁石阶,走下汴河水畔,倾下身去,将那盏荷灯轻轻放入水中。
一朵烟花,恰在此时绽放,暗夜水波光彩盈盈,直映出身后朱衣人影。
盈盈一水间,千思万绪,不得语。
清波动,荷香远。花如雪,星如梦。
倾城站起身来,痴痴望着那盏荷灯浮沉而去,眸中已满是朦胧泪光。
苍穹弯月,天家院。
赵祯身着一袭府绸便袍,缓步走入睿思殿。殿内悄无声息,绛红色檀香柱旁的琴台之后,不出意外,端然坐了条纤细人影。她右手手指上捻取了一条柔韧细密的丝弦,俯身凝神,正将丝弦的另一端结在面前那张古琴的弦柱之上。
见赵祯进殿,她停下手中所忙之事,站起身来,在琴台旁跪倒,静静道:“年素光叩见陛下。”
赵祯走到她身前,微笑道:“平身罢。今夕本是佳节,却累你劳碌了。”
倾城站起身来,坐回琴台之后,继续结弦于柱,道:“这本是素光与陛下约定之事,何劳之有?况且,这张琴纹理古朴,想必音质亦佳。只因为旧弦断了,便被弃于此处,日夜蒙尘,实在是可惜得很。”
赵祯不语,眸中思绪浓重,默默走向琴台一侧,见鹤炉上香已将燃尽,便从自己腰带下所悬的盘龙丝绣荷包中另取出一块沉香,置于炉内。
九重浮华,云涌风起,其实,他心内所求,不过是一刻平和。
回头望去,只见轻烟萦散,飘落倾城身畔。她眉目低垂,全心全意,尽付与面前丝桐。
蓬莱院闭天台女。谁有幸,能得她真情相许,此生为伴?
赵祯阖上眼帘,心神恍惚,一时不知是悔是憾。
却听见倾城衣袖窸窣,慰然道:“可算好了。七弦续成,不辱使命。”
赵祯张开眼睛,果然见琴台上的那张琴已是七弦俱在。他走上前去,低声问道:“素光,你可愿为朕抚上一曲?”
倾城淡淡一笑:“陛下何必难为素光?”
赵祯奇道:“此话怎讲?”
倾城道:“我此次所用的丝弦,是用七分柞蚕丝和三分天蚕丝合练而成,弹奏起来,较之普通丝弦,远为清越高远。但初续之时,锋锐未去,容易伤了手指。待得七日过后,等琴弦略略松些,才好拨弹。”
赵祯从未听过此等事情,眼中现出一丝惊讶之色。
倾城淡淡道:“陛下不信么?”
她伸出左手,食指在徵弦上轻轻一拨,抬起手来,苍白指尖上已现出一滴莹润血珠。
赵祯轻呼一声,急忙上前隔袖握住她的手:“伤得怎样?”
倾城抽回手臂,退后一步,从容道:“是素光鲁莽,惊动了陛下,还请陛下恕罪。”
赵祯见她态度恭谨疏离,心中怅然若失。他低眉望向琴身,低声道:“这张琴,被置于此处,已有许多年了。”
倾城听出他语中惆怅,道:“若陛下愿意讲述这瑶琴旧事,素光洗耳恭听。”
赵祯望了她一眼,回过身去,缓缓道:“天圣二年,朕奉章献太后之命,立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郭氏为后。新婚之夜,寝殿之内,摆了许多珍奇供品,其中便有这张前唐宫中传下来的瑶琴。朕想赐她为礼,便问她喜爱哪一件,她指了这琴。朕心里有些奇怪,问她缘故,她却不答。”
“其后数年,朕与她之间琴瑟和谐,只是她对朕身边诸嫔妃却颇不相容。我只道她自幼难免娇惯些,性子倔强高傲,以至于此,也不深究。章献太后去世后,朕得知章颐太后之事,一时排解不开,想到郭后是章献太后所指,一时不免迁怒,渐渐冷落了她。一日晚间,朕正在尚美人寝宫中,郭后却不请而来。朕心中不悦,便淡淡斥责了她两句,尚美人在一旁,难免也有些言语冲撞。郭后一时怒起,扬手便向尚美人脸上打去,朕一时情急,挡在尚美人身前,她一掌没打中尚美人,却打中了朕的脖颈。”
赵祯缓缓低声而叙,竟仿佛自己并非故事中人:“朕自幼以来,从未被人所伤,一时间盛怒难息,连夜便召吕相会商废后。虽有百官劝谏,终于还是在明道二年将她降为净妃、赐号玉京冲妙仙师,名清悟,迁居长乐宫。”
“迁宫之日,一应珠宝珍玩,她一概未取,只带了这张琴去。朕虽然一怒废后,但其实对她一直心中惦念不已。有一日夜间,差人传了一首乐府给她,她亦以乐府作答,辞甚怆惋。朕心中伤痛,忍不住私访长乐宫见她。朕见她容颜憔悴,困顿不堪,便定要她迁回宫内。谁知她却扬首说道:‘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当时,朕早已册立了曹后,怎能再重立她为皇后?见朕无法应允,她苦笑一声,拔下头上玉簪,竟将这琴上七弦一划而断!”
“朕惊问她为何如此,她对朕哭道:‘当日大婚之夜,臣妾向官家求赐此琴,不为别的,只因此琴名为玉壶冰……一片冰心在玉壶,既然双枝连理,为何却要三心二意,不能一伴终老?’”
“后宫历代庭训,一众后妃,俱应摒绝嫉妒之心,共侍一君。郭后此等言语,朕从未听过任何一个女子对朕说过,一时心潮激荡,不知是何滋味……或许,真正在意朕的,并非那些谨遵懿范对朕千依百顺的女子,而是心心念念想与朕一伴终老的她……朕心内深悔,但未几长夜天明,只得离去。”
“过了几天,宫人回报,说她染恙在身,但不过是小疾而已。朕国事繁忙,便差了阎文应挟医诊视。谁知……谁知数日之后,内侍回禀,她……她竟然就此仙去了。”
赵祯垂下双眸,缓缓道:“有传言说,此事乃阎文应进毒而致,却不得证据。自朕出生,阎文应便在朕身边侍奉。他对朕一片真心回护,天下无人可比。郭后对朕所求,他一向深知,亦知道两后并立,绝无可能。朕心中明白,必然是他担忧后宫生变,惊扰朕心,才不得已除去郭后。时过境迁,追悔莫及,但若郭后仍在人世,朕又能如何?朕自问于心,不能回答。朕能做的,不过是将郭后追复皇后,停谥册祔庙之礼。对阎文应,朕虽不舍,却还是将他贬出京去了……”
种种宫闱惊变,虽已是陈年往事,却仍闻之惊心。倾城心中轻叹,为故事中人暗自神伤。
赵祯走回琴台边,手指微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