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颠覆历史之五代十国 >

第22章

颠覆历史之五代十国-第22章

小说: 颠覆历史之五代十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驾。”秦瑞一声大喝,双腿使劲一夹马肚跑了出去。后面的卫兵也紧跟其后。

    城里并不大,不多时光便到了节度使府邸。门口也已经来了许多官员正准备往里走,一看秦瑞来了都是抱拳道:

    “秦将军。”

    “诸位大人好,不必多礼一同进去吧。”秦瑞也还礼道。

    于是众人跟在秦瑞的后面走了进去,看到王建、顾彦郎和李浔都已经在大堂上坐好了。众人也不敢多说话静静地走了进去各自找到自己的位子或坐或站都停当了。

    “诸位大人都到齐了,还请钦差大人念皇帝的诏书。”王建一看大家都来的差不多了,于是站起来宣布道,似乎自己的心中很有把握一般。

    “好,我就来念从京城800里加急快报送来到诏书。顾彦郎、王建两位爱卿:顾大人说请大臣坐镇西川以平民愤、战事之事朕认为非常有理,所以决定派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以平息此事。王大人为了天下百姓宁可与父反目成仇,其节可表故从西川分邛、蜀、黎、雅四州节制任——永平节度使,并尽量协助韦丞相一起处理好蜀中事宜。钦此。”李浔念完也是小有惊讶,不想皇帝陛下如此的回避王建的要求又给了他个官职堵之嘴。

    “臣接旨。”顾彦郎双手接过了圣旨,虽然心中不满意但事已如此一时不便如何,但看到王建却是一脸的不爽,于是推了他一下让他接旨。

    “哦,臣领旨。”王建还是一脸不高兴的站了起来。

    “二位大人这就快做好准备吧,我想韦丞相不久就要到达汉州,到时方好一同将我大唐的天子府库治理好啊。”因为蜀中自秦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粮食、布锦、赋税、盐等等生活用品的后勤基地,更是做为了唐朝皇帝避难的好去处,所以李浔说是大唐的府库也不无道理的。

    “这是臣分内之事自当尽力,请钦差大人放心。想大人还要去益州宣旨,赎不远送了。”顾彦郎也是老滑头了,一看事了也就让李浔滚蛋了。

    “正是,宣旨后也就不再打搅二位大人了。请!”李浔很清楚其中之事,也不久留起身告辞了。

    王建和顾彦郎商量本以为可以从皇帝处弄个西川节度使,便可名正言顺的向益州进攻,不想皇帝也使了个心眼留了一手。这是王建没有想到的,一时做在椅子上想不通。

正文 第八十八章 争夺

    昭宗的旨意让王建很是想不通,自己怎么就不能出任西川之主呢。一直还坐在椅子上想不通,顾彦郎说了两句客套话送走了钦差后看到王建那样子是好气又好笑。

    “老弟啊,这算什么啊?何必如此呢。”

    “这小皇帝怎么如此不明事理?”王建郁闷地说。

    “呵呵,你毕竟是旧臣啊,又是久在外的大臣,手中握有重兵皇帝那敢废了一人再立一个呢,到时候恐怕想收都收不回去啊。不过,你想过没有,老弟你将在蜀中、兵在蜀中,离西川不过一步之遥,何况现在还是永平节度使了,想成为真正的西川之主还远吗?”顾彦郎从中分析利害。

    “是啊,我人在西川,只要有机会拿下还不是要听我的。多谢顾兄啊,小弟实在愚笨,多谢提醒啊。”王建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也是非常感谢顾彦郎给自己开了个窍。

    “好了,现在一切基本没有什么了。你去永平看看,我这也就回我老窝了,有什么事尽快通知于我好做商量。”顾彦郎看这边事情基本完了也就准备回梓州了。

    “多谢顾兄相助之情啊,这东川之兵……?”王建想说又不知怎么说。

    “呵呵,兄弟啊,这兵暂时还给你用好了,你这一边永平一边汉州只怕人手不够啊。”顾彦郎也是看出王建的心思却又不好开口。

    “顾兄如此厚恩我王某无以为报啊。”王建这时却是真的感谢顾彦郎啊。自己人手兵力不足,如果顾彦郎的撤兵自己别说永平就是汉州也还成问题了啊。

    “好了,你我兄弟二人不必如此,以后西川一定你我当互助以平巴蜀啊。”顾彦郎看来是把算盘打好了的,至于你王建能不能坐主西川是你的事我反正到时就收你的利州,所以自然很是大方了。人都是这样,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那里会有这么的热心和大方。

    但是另外还有比王建更郁闷和痛苦的人——陈敬宣。李浔宣读圣旨后不久便以皇帝钦差的身份来到益州城,陈敬宣一看是钦差来了满以为是皇帝知道王建、顾彦郎联军攻打自己后派来钦差斡旋。这可是陈敬宣最想看到的情况,虽然两边打的正酣,但是王建的军队却从来没有放弃对益州的围困以给陈敬宣和城里百姓的心理压力。如今钦差到了也许就可以解了这个困难让自己重新开始。当听到说让给王建四州时陈敬宣的心里也是已经很不满意,不过转念一想,就给他四州落脚消了这个祸害也好,可越听越不对竟然免了自己西川节度使的官职而调为龙武统军,这官职是没降,但实际权利却大大的缩水了啊。这一下陈敬宣肯定不愿意了,立刻站起来对李浔问道:

    “钦差大人,不知皇帝陛下如此做是为了西川百姓还是为了王建那厮?如此下去不是各地的武将都可以以武夺城,那大唐的天下还能有希望啊。”

    “陈大人,这是当今昭宗皇帝的旨意。我不过是宣读之人,有事还请上书皇帝陛下吧。快快接了圣旨,我也好回京复命了。”李浔如今也是害怕再去走这混水,恨不得立刻回到长安享福去了。说完也是一甩衣袖出城去了。

正文 第八十九章 挣扎

    说的另外一个更郁闷的人正是陈敬宣。如今被皇帝免职了还不知道是为什么,心里还在想难道谁强皇帝就听谁的,却那知道王建等人早就罗织无数罪名将起告了。

    “田兄,你说皇帝这是怎么了?虽然他和王建的关系非同一般可也不能如此就夺我这个封疆大吏的权利啊。”陈敬宣对唐袭说起自己的牢骚。

    “唉,如今的僖宗皇帝只怕也是朝不保夕啊。”唐袭随口说。

    “僖宗?啊不对,刚才钦差说是昭宗了。难道那小子已经死了好久了?”陈敬宣突然反应过来李浔说的话。

    “难道是寿王李晔登基了?快快去查公文。”唐袭也反应过来。

    “公文?那来的什么公文啊?王建那小贼把我们困了这么久了,别说公文连信笺都进不来啊。”陈敬宣这也叹着气说。

    “如果真是他的话那我们今天的处境也就不奇怪了。曾经因为僖宗皇帝一件玉蟾蜍失窃我说是寿王的亲随所偷,其实是宫中新进的小太监偷来与我了。当时寿王就和我对上了,说我诬陷他的亲随也就是对他的不敬啊,此事已过十余年,不想今日到被他换了一下。唉!”唐袭这才想起当年的一桩往事,是自己侮辱了昭宗,也怪不的不喜欢他。

    “啊?你……,说了半天还是你惹的旧祸还了我们现在啊。这该如何是好啊?”陈敬宣一听立刻没有精神,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灰心无比。

    “我那里知道他会登基啊,不然我那敢得罪他吗。唉!要是僖宗还活着就好了,还能想办法求个免死牌。陈兄你说呢?”唐袭也很是灰心。

    “免死牌?对啊,我在怎么把这个救命的宝贝忘记了。我们不出城无非是怕姓王的那厮害我们性命,当年僖宗避祸蜀中时我曾对他有救命之恩,所以赐我一快‘免其十死’的金牌。得了之后我想我那里用的上这个,所以也就没有在意还一次没有用过,如今到是可以用上了。”陈敬宣突然想起,高兴的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看的出来人在这个时候有一点希望都如同是成功般,甚至不管事情实现与否。

    想到这些陈敬宣、唐袭都是无比的欢欣,如同找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可是事情却永远也不会向这我们每个人的想象去发展的。就在这个时候,王建自己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自己带领几千人马去永平上任,这个决定可把所有人吓着了,没有一个人同意他的决定。

    “大人不可啊,永平四州都是虎狼之穴。此去凶险万分啊。”周博雅说。

    “是啊,大人我们都认为大人不可去。”关骞、张恪等几人都说。

    “呵呵,皇帝陛下封我为永平节度使,结果我连任都不敢去上岂不叫人笑话。周先生、唐司马、秦将军你们说呢?”王建看到这三人都不说话,于是特意点名问他们的意见。

    “大人此去也未必是坏事,不过危险却是很大的。好处是大人是奉旨往雅州办差主建永平军,师出有名而且没有人敢乱动你。如果再往好的方面说大人可以联络地方豪杰和收买人心成为我们的另外一个汉州为我们夺去西川再添砖石。坏处就是深入敌人的腹地,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了啊。”周庠虽是士人却分析的头头是道。

    “不错,周先生说的极是。唐司马呢?”王建转问唐袭。

    “回大人,周先生之言比之小人之语更为详尽,小人不敢妄论。”唐袭很是聪明的回避。

    “秦将军你呢?你可是带兵之人应该更有见地吧。”王建表面上还是很信任秦瑞的。

    “大人,卑职所说的与周先生无太大出入,但据天弩营回报在永平确实存在很多不满陈敬宣的豪杰存在,而且反抗的很是激烈,如果能招安而来为大人所用正是求之不得啊。至于安全方面我们可以用金蝉脱壳之计,方可保大人平安。”秦瑞也是很诚恳。

    “哦,好一个金蝉脱壳,请将军明言。”王建一听有人支持自己的想法立刻来了精神。

    “大人,此关系你的安危和众将士的生死还请大人入内堂商议。”这回周庠不再隐晦。

    “对,对,对。周先生说的是我个人是小,众兄弟不能为我所累啊。”说完散了大家带了几个亲信回内堂商议去了。

正文 第九十章 重担

    王建总是很佩服周庠的思维能力,所以很是佩服这些读书人。也是为什么他如此敬重士人的原因。

    来到内堂大家坐定王建说道:

    “外面职守的军士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秦将军请说吧。”听到外面很有力的一声是。

    “大人,此去雅州应该大约有300里的路程,估计要十天时间才能到达。这过程中不能有任何人透漏你的消息。”

    “正是,这十天一旦消息走漏,一路上追杀之人不觉于形。”

    “所以我想用个计。这段时间大人在做何事?”

    “钦差刚走,当然是等韦丞相来一起去益州啊。”王建说。

    “好,那么丞相从长安出来估计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那么我们明的无所事事常来大人府中走动,暗地大人化装后挑选数十名得力的亲卫士兵相随往雅州,其他的部队化装成商队或是逃难之人分几个阶段过去。我们这边假戏要演的真,大人那边真戏却是要演的假才好骗过众多的敌人耳目。”秦瑞简单明确地说了自己的计划。

    “妙啊,妙啊。秦将军果然不简单啊。大人此计甚妙啊。”周庠听后不禁拍手。

    “恩,秦将军此计的确不错,好就按此行事吧。可是谁在我府中装我呢?”王建问。

    “这个还请周先生拿主意,论心细我们皆不如先生啊。”秦瑞谦虚的说。

    “哈哈,秦将军过谦了。的确要选个能文能武之人,而且还要对军中和各地事务相当熟悉之人,还要能替大人决定和处理要务之人。谁呢?”周庠也有时想不到。

    “大人,此人非秦将军莫属啊。”唐袭突然想到合适条件之人。

    “哦,何以见得。”王建急问。

    “按周先生所说条件,秦将军自然是能文能武之人;而且对于军中、汉州、利州还有两地的军务都非常熟悉,在大人出使东川和凤翔之时也正是将军行事,所以暂时能代理大人处理之人自然是他。”

    “哈哈,我真是老了。如此本事之人站在我的面前却没有看到,惭愧惭愧。”周庠哈哈一笑,觉得自己糊涂啊。

    “大人,现在前方两军尚在僵持之中,我是中军主将定要去前线的。还请大人另外选人吧。”秦瑞也是实话实说。

    “现在僵持是不错,不过陈敬宣的军队想再发起进攻却也不敢了。他一没有官职二没有军队,现在军队听谁的还不一定呢。所以前线你不必多想了,何况阿九也是你信任推荐之人啊。好,就这么定了,我走之后你来给我当这个替身,演这出戏。”王建此时很有心情,于是命人就在堂内上了酒菜和大家畅饮。

    秦瑞这时心里去是很不平静。曾经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种很亢奋的感觉,希望自己身为军人能在另外一个年代建功立业。可是经过这几年的打杀之后却开始了厌倦了,这个戏台无非是东家唱完西家唱。一样的是用老百姓和普通士兵的鲜血当庆功美酒、尸骨当楼梯,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却是骑虎难下了,也才懂得什么叫身不由己。不禁心中长叹一番,却还要笑着与大家喝酒对饮,一副豪爽之人。做人真难啊!

正文 第九十一章 伪装

    秦瑞听说了王建又要自己替他主理事务虽然心中很是不愿意,可不知道为什么去有种感觉让他很愿意进入到王建的府邸中。秦瑞立刻警告自己这是危险的信号不该有这样的想法,自己便有想逃避的想法,可是却被王建堵了回来。秦瑞自己也明白自己要更有毅力才行,不能再有什么事情发生,虽然王建不在可毕竟王建的夫人周氏在,一样不可以乱来的。想到最后秦瑞不禁呵呵笑了出来:

    “呵呵,我都想什么呢?替大人处理好事务才是紧要的,其他的什么也不要想了。”走在回府的路上秦瑞自己不禁想的笑了出来。是啊,做为一个人来说做好自己眼前的事也许才是最现实和有意义的,好高婺远、自惭形秽似乎都不是很好的方式。

    计划在周庠的策划下很顺利的进行着,秦瑞也就不方便再去过问。毕竟这是绝密的事情,多知道一分也就增加了自己的危险。但是王建在表面上显露出来的对秦瑞的信任还是相当的大,留下了周庠却不允许他对事务有任何的染指,一切都以秦瑞的将军虎符、印鉴为行事的命令佐证。但是秦瑞也很清楚虽然他不能干预事务却是起到了监视的作用,但是却并不担心他也不去理会他如何监视自己。也许这可以用一句俗语说:走自己的路让他去看吧。

    在王建马上要离开的前一天晚上,秦瑞接到命令收拾自己的生活用品进入节度使府邸准备开始替换计划。这晚秦瑞正在收拾自己的用品突然看到放在箱子角上的一块红绳栓着的玉佩。当然这不是古代人们所带的那种,而是今天我们生活中很多人脖子上挂的那种。秦瑞很是感触,因为这是自己小时候妈妈买给自己的护身符。虽然不太可能起什么作用,但毕竟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啊。现在看到它静静地呆在这里很是觉得对不起它,也对不起自己的母亲,于是小心的拿了出来挂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心里还说了一句:对不起妈妈,现在我才懂得亲情的珍贵和可贵,今后我不会再让它离开我的身体。门外侍卫轻轻敲门,秦瑞明白是侍卫提醒自己时间差不多了。于是衣物行李交给了侍卫自己则是快马向王建的府邸弛去。

    进得王建的府邸,不用任何人引导径直走到了书房外:

    “卑职参见大人。”

    “哦,秦将军啊。快进来吧!”王建在屋内说道。

    “卑职来迟请大人赎罪。”秦瑞很恭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