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中国远征军 >

第5章

中国远征军-第5章

小说: 中国远征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腾冲的石板骡马大道的中间渡口,江面宽约 300—400 米,水深约 20 米。 
当时日军在渡口两岸和高黎贡山隘口都布署了兵力。好在远征军各部队都进 
行了渡江训练,美国给远征军配备了渡河器材——一种前尖后方的帆布船, 
这种帆布船由十几个尼龙汽囊组成,能载一个班的武装士兵。渡江准备工作 
很充分。 
    怒江东岸远征军的炮兵群及所有的重武器一齐开火了,预备第二师的先 
头营在炮火掩护下,分乘数十艘帆布船向西岸进发。西岸的日军被远征军的 
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无法阻挡先头营的渡江进攻,该营顺利地攻占了日军的 
渡口阵地。日军向高黎贡山隘口撤退,继续顽抗。预备第二师第六团翻越深 
山老林,绕过隘口,抄袭日军的后路,迅速地占领了桥头与腾冲之间的阵地, 
切断了桥头与腾冲之间的联系。 
    第二十集团军的右翼第五十四军第一九八师于 5 月 12 日由栗柴坝渡河, 
其第五九三团于 16 日迂回攻占桥头、马面关,第一九八师主力围攻北斋公 
房;左翼第五十四军的第三十六师在双虹桥附近渡河成功。经过激烈的战斗, 
伤亡甚多。后来第五十三军渡河增援,14 日攻占大塘子,乘胜追击,越过了 
高黎贡山,进抵瓦甸江、江苴街以东一线。 
    渡江攻击各部队奏效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鉴于此时中国驻印军一部 
已开始攻击密支那,判断日军很难在短期内调动大量部队增援滇西,遂下令 

远征军迅速攻占腾冲、龙陵,与驻印军会师缅北。根据这种情况,远征军司 
令部随即变更部署,以第二十集团与配属预备第二师为右集团军,攻击腾冲, 
以第十一集团军为左集团军,攻击龙陵、芒市。 
    第二十集团军(右集团军)在 6 月初以预备第二师渡河接替第一九八师 
桥头、马面关防务,等第一九八师以全力攻克北斋公房及大塘子后,第三十 
六师即准备进攻瓦甸。6 月 9 日,日军反扑,很快突破了远征军桥头、马面 
关阵地,并与困守北斋公房的日军取得联系。第三十六师以一部兵力监视瓦 
甸日军,师主力北援桥头。第一九八师、预备第二师、第三十六师合力于 6 
月 14 日攻取了北斋公房。16 日,再克桥头、马面关,日军残部向明光、瓦 
甸逃窜。预备第二师继续攻占明光、固东街,于 6 月底进抵腾冲城郊的西北 
地区。第三十六师于 6 月 20 日攻克瓦甸,进抵腾冲城郊东南地区。第五十三 
军也于 6 月 20 日攻占江苴街,进抵腾冲附近。 
    腾冲是个 1 公里见方的城池,城墙用大青石条垒砌而成,十分坚固,城 
东、城北两面是小河、农田,不易接近,南面是居民区,西面是山区,其中 
来凤山就是腾冲的屏障。来凤山是笔架形的五峰山,属高黎贡山的余脉,该 
山光秃无林,一溜斜坡,山上有隧道直通城里,要想攻入腾冲城,必须先攻 
占来凤山。 
    第二十集团军命令预备第二师迅速夺取来凤山,师部决定以步兵第四团 
攻占西南面的两个山峰,步兵第五团攻占西北面的两个山峰,步兵第六团作 
为师预备队,待第四团、第五团进攻奏效后,一举夺占中间主峰,不让一个 
日军逃入城内。但是,盘踞来凤山的日军颇有山地作战经验。战斗开始后, 
第四团、第五团发动了进攻,但据守中峰的日军用各种火器向两翼射击第四、 
第五团的进攻部队。此时,第六团在空军和炮兵的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 
之势进至日军火力达不到的死角,用炸药包、爆破筒、火箭筒、手榴弹炸毁 
了日军的堡垒,消灭了中峰的日军,第四团、第五团也发动了进攻,攻占了 
来凤山日军阵地。 
    失了来凤山,日军退守城内。第二十集团军重新部署,以 1 个军的兵力 
直接攻城,另 1 个军分兵向龙陵、梁河、神护关方向前进,担任阻援防逃的 
任务,预备第二师为总预备队。 
    远征军的飞机先对腾冲城内的日军进行轰炸,满载重磅炸弹的轰炸机, 
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只轰得腾冲城内浓烟冲天,城内的日军被炸死炸伤一半, 
城墙被炸开。9 月上旬,第五十四军、第五十三军攻城部队进占了城内一角, 
日军拚命抵抗,虽然远征军的政工人员不断喊话让其投降,日军始终不肯投 
降。此时的腾冲城,已无一间完好的房屋,日军仍利用残墙断壁进行顽抗,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逐屋巷战。为了尽快地解决战斗,预备第二师也投入了巷 
战。经过拚死搏斗,9 月 14 日,第二十集团军攻克腾冲城,腾冲城被收复。 
一尺墙、一间房、一个院落,都是远征军官兵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第十一集团军(左集团)率第二军、第六军、第八军、第七十一军、新 
编第二十八师向龙陵推进。1944 年 5 月 11 日,反攻龙陵的第十一集团军为 
了牵制对面的日军,使第二十集团军进攻腾冲取得进展,先由第七十一军派 
出两个加强团在打黑渡、七道河渡过怒江,顺利地占领马鹿塘、青木岭、张 
寨、平戛、东山各据点。到 5 月 22 日,第十一集团军全部渡过怒江,向攀枝 
花、毕寨渡、火石地、葛石地、葛蒲丁及平戛各地区集结,以第七十一军为 
右翼攻龙陵,以第二军为左翼攻芒市。 

     6 月 4 日,第七十一军新编第二十八师攻击松山,该师先占领了腊猛街 
与竹子坡。6 日,攻克了阴登山,日军退踞松山阵地,凭险死守。攻击龙陵 
的部队,也攻克了龙陵县城,但因为松山被日军占领着,部队补给困难,远 
征军又放弃龙陵县城,新编第二十八师伤亡过重。7 月 1 日,由第八军接替 
新编第二十八师攻取松山的任务。 
     松山位于怒江西岸,东距惠通桥约 22 公里,西到龙陵约 39 公里,它是 
惠通桥至龙陵的咽喉。松山包括阴登山、大小松山、大垭口、滚龙坡、长岭 
岗等山,周围长约 25 公里,山峦棋布、丘陵起伏。滇缅公路由惠通桥向西, 
依丘傍村,环绕松山后面,经过三五十公尺宽的滚龙坡、大垭口向西到松山 
脚下。松山地形险要、山高林密。占领松山的日军用一个工兵连的兵力构筑 
工事,并用大树作工事建材,小树作障碍物,修筑了坚固的堡垒群。日军还 
在此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做长期踞守的准备。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第一 
一三联队约 3000 多人,配有战车、山炮、工兵、医院驻守在这里。整个松山 
阵地,以松山顶峰为主阵地,将滚龙坡与大垭口构成坚固据点,互为犄角。 
松山南北的密林丘壑之中,有体系地散布着堡垒群,这些堡垒群,伪装巧妙, 
不易被人发现,且深入地下,又隐蔽又坚固。堡垒之间有交通壕连接,设有 
轻机枪掩体,还有步枪、手榴弹、掷弹筒等武器,主堡内还有重武器。阵地 
前一般都有一至三道铁丝网,一至二道鹿砦,重要地点还铺设了地雷及陷阱。 
所以,接近日军的堡垒非常困难,要想破坏它更非易事。日军发出狂言:“中 
国军队不牺牲 10 万人,休想攻取松山。”难怪新编第二十八师久攻不下。 
     第八军(辖第一○三师、荣誉第一师和第八十二师)投入攻击松山的战 
斗兵力是:第一○三师的第三○七团、第三○八团、第三○九团;第八十二 
师的第二四四团、第二四五团、第二四六团;荣誉第一师的第三团及第二团 
的一个营、一个山炮营;军直属队。约有兵力 5 万人,军指挥所设在阴登山。 
     7 月 10 日,第一○三师由惠通桥渡过怒江,主攻松山之滚龙坡、大垭口。 
该师以第三○七团为先头部队,当第三○七团通过惠通桥时,桥身已被炸毁, 
只有在仅存的铁索上铺一层木板,人马小心缓步地向前进行。过了惠通桥, 
第三○七团第一营在远征军怒江东岸的炮火掩护下,向滚龙坡发起冲锋,经 
过 1 个小时的激战,顺利地进占了日军前哨阵地,继续向滚龙坡进逼。在这 
里,第三○七团受到日军炮火及轻重机枪的阻击,该团遂停止进攻。 
     11 日,第三○七团出动了一个连兵力分散地向滚龙坡日军据点发动进 
攻,使日军的正面火力点完全暴露出来。随后以第一、第二两个营的兵力对 
滚龙坡各日军堡垒进攻,但在雨雾影响下,日军的许多侧射击堡没能发现, 
使第三○七团伤亡较重而停止了攻击。 
     13 日,经过多方面的侦察,第三○七团对滚龙坡又发动了攻击。当远征 
军的轻重炮火对滚龙坡阵地集中了 2 个小时的火力射击后,日军阵地的交通 
壕、散兵坑被轰塌,第三○七团第一、第二营发起了攻击,他们越过日军阵 
地外的障碍物,冲向日军的主阵地。没有被炸毁的堡垒开始向第三○七团第 
一、第二营官兵阻击。日军猛烈的炮火又压下了第一、第二营的攻击,他们 
派出的炸药手冒着日军强大的火力去炸堡垒,大部分都牺牲在日军堡垒射击 
孔前。当第一、第二营用六○迫击炮还击后,才占领了滚龙坡一些阵地。 
     25 日,第八军对松山日军发动了全面总攻,飞机、重炮不断地向日军阵 
地射击,日军顽强抵抗。第八军官兵冲入日军阵地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而伤亡 
惨重,但进展不大。此时,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命令第八军限期攻克松山, 

如违期不克,军、师、团长,以贻误战机治罪。第八军开始在距松山顶日军 
堡垒之下 30 公尺处挖了两条地道,开设了两个药室并装进两卡车的 TNT 炸 
药。 
    8 月 20 日,在炸药的起爆下,松山顶被炸翻,第八军乘机攻上了山顶, 
消灭了残存的日军,不久又攻克滚龙坡、大垭口阵地。9 月 7 日,松山日军 
除有几十名逃窜外,均被围歼,计有 3000 余人。第八军也在两个多月的围攻 
松山战斗中牺牲官兵 3000 多人。 
    第七十一军攻打龙陵的部队渡河后,第八十七师一部于 6 月 9 日攻克镇 
安街,第八十八师插到日军的后背,逐步推进到龙陵附近的蚌缈。第八十八 
师通过侦察发现龙陵城北滇缅公路东约 20 里的一座高山上,有日军阵地,该 
师随即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夺取了日军的这个阵地。第八 
十八师又继续向龙陵城东的山上搜索前进。 
    6 月 10 日,第八十七师主力与第八十八师会攻龙陵,连续攻克了日军的 
几个外围据点黄草坝、蚌缈、放马桥后,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主力由腾冲、芒 
市前来支援。日军猛烈的反扑使第七十一军退到黄草坝、长岗岭地区调整部 
署。6 月 28 日,又集中全军和荣誉第一师、新编第三十九师向日军反攻。到 
8 月中旬攻克龙陵外围据点。第二军渡江后以第七十六师攻击平戛街,主力 
向象达、芒市进攻,6 月 24 日,第九师攻克象达,第七十六师主力于 8 月上 
旬攻占了放马桥。 
    9 月 5 日,日军调第二师团增援芒市,与第五十六师团主力、第四十九 
师团一部一起进行反扑,第七十一军与日军激战了 1 周,在第九师的增援下, 
方才稳定了战局。9 月中旬,第二○○师由昆明出发来增援,第三十六师由 
腾冲南下,配合第七十一军夹击日军,到 10 月 29 日,龙陵的日军被远征军 
三面包围,经过 5 天的激战,11 月 3 日,远征军攻克龙陵。 
    第二军自 8 月上旬起围攻芒市,日军凭借坚固的工事踞守,第二军进展 
缓慢。11 月,在第七十一军、第六军的支援下,三军协同攻击,11 月 20 日 
攻克芒市。 

                      九、两路远征军胜利会师 
                                      
    密支那被中国驻印军攻克后,他们利用雨季在孟拱、密支那地区进行了 
整补,并扩编为两个军,即新编第一军和新编第六军,由郑洞国任副总指挥。 
新编第一军(军长孙立人)辖新编第三十师、新编第三十八师;新编第六军 
(军长廖耀湘)辖第十四师、第五十师、新编第二十二师。不久,史迪威因 
和蒋介石矛盾激化,被调回美国。魏德迈继任中国战区参谋长、驻华美军司 
令。三星将军索尔登任驻印军总指挥。 
    8 月初,日军派第二师团搜索联队附步兵 1 个营、10 辆战车、12 门山炮 
守备八莫,以第二师团主力于 8 月 28 日推进到芒市,第十八师团由英多移守 
南坎,企图阻止驻印军与远征军会师。 
    10 月中旬,驻印军开始进攻,由新编第一军在左,沿密支那、八莫公路 
南下;新编第六军在右,经和平向瑞姑前进。以新编第六军的第十四师、第 
五十师为机动兵团,担任侧翼警戒。 
    10 月 29 日,新编第三十八师攻占了庙堤,肃清了太平江北岸的日军。 
11 月 1 日,该师以一部分兵力经山区爬过五一五○高地,由太平江上游的铁 
索桥过江,到达不兰丹。3 日,攻占柏抗。师主力至不兰丹、新龙卡巴一线, 
向曼西、八莫迂回。此时,新编第三十师也由宛貌向南推进到大利。 
    11 月 6 日,新编第三十八师主力攻占了新龙卡巴,向莫马克前进。14 
日,占领莫马克后进攻八莫。鉴于八莫的日军已是瓮中之鳖,新编第一军决 
定不等占领八莫,即派新编第三十师绕道攻取南坎。 
    12 月 9 日,新编第三十师与从南坎北上求援八莫的日军第十八师团第五 
十五联队队长山崎四郎大佐率领步兵 4 个营、炮兵 1 个营遭遇。双方展开激 
战,新编第三十师在公路上的一个团被日军由南插入而切成两段,一个炮兵 
连的阵地被日军占领,新编第三十师以一个团兵力由公路北侧山地包围日 
军。新编第一军同时抽调新编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二团由八莫用汽车送到这里 
增援。由北侧山地向东迂回日军右侧背,经过 3 天的激战,日军大败,被消 
灭过半,残部溃退到南坎。 
    12 月 15 日,新编第三十八师攻占了八莫,日军感到解围已没有希望, 
便把重伤兵生沉到伊洛瓦底江中,残部于夜间沿江滩向南突围。在远征军的 
追击下,突围的日军大部分被击毙在江滩上,仅有百余日军逃窜到八莫以南 
的山地。新编第三十八师以第一一二团为左侧独立大队,向南坎东南侧迂回, 
切断日军的后方交通。27 日,第一一二团占领了劳文机场。28 日,占领了般 
康,控制了南坎谷地。新编第三十师第八十八团由左翼攻占了马支、卡提克 
后,会同师主力于 25 日攻占了南开。 
    1945 年 1 月,新编第三十师主力越过右当山脉,向西朗以南迂回,偷渡 
过了瑞丽江(自云南龙陵西南流经畹町北侧,与云南陇川发源向西的水流至 
南坎东北侧汇合,再西流入伊洛瓦底江,在中国境内称龙川江,在缅甸称瑞 
丽江)。插入南坎西南。第九十团在四五五六高地旁渡河,由东北包围南坎。 
15 日,新编第三十师占领南坎。 
    日军第五十五联队残部,退据南坎以南的老龙山及公路两侧山地建立阵 
地。由芒市、遮放退来的日军第五十六师团、第四十九师团残部,分别在畹 
町、芒友、丹巴山、南巴卡、新维等地带建立阵地,作最后的抵抗。 
    新编第一军令新编第三十八师进攻芒友,新编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