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的结论还是儒家东西好,「中庸之道」。
汉明帝的时候,佛教传到中国来。佛教教学跟儒家不谋而合,所以得到中国朝野热烈的欢迎。佛教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反而超过了儒家教学,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教对於中国人的生活、对於中国人的思想、对於中国文化影响太深、太大了。这个成就得力於当时的帝王大臣他们的真知灼见。儒家学说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佛法,尤其是大乘,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跟儒家完全相同,相同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儒家讲纲领、讲大纲,佛法讲细目,所以佛家的教科书多,它讲得详细。这两个合成一个,太完美了。所以在中国古时候就讲「外儒内佛,合则双美」,两千多年来没有改变。民国建立就改变了,为什么?看到西方人强大,中国人积弱不振,以为是中国教育产生问题,把中国古老的教育舍弃,一味去学习西方,造成中国今天的灾难。
所以我们远远比不上日本人,日本人比我们有智慧,比我们聪明。日本的文化完全从中国传去的,他们能够保守,他们不舍弃,一直到今天依旧是尊奉古圣先贤的教诲。他们吸取西方的科技、西方的文明,不舍弃自己古老的东西,成为世界第一。二次大战,以战败国不到半个世纪又恢复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有道理!这是中国古圣先贤、儒跟佛的教诲,他们能保持,依旧认真在学习。很可惜的,他没有完全学到,没有完全落实儒佛的圣教;如果真正落实儒佛的教诲,他可以领导全世界,这一点都不假!他今天还不能够领导全世界,原因是心量太小,也就是他们的思想,想法看法只有自己的国家,没有把全世界所有国家族群一视同仁,他这一点没有做到,所以还不足以领导全世界,他就欠缺在这一点。虽然学儒学佛,没有儒的心量,也没有佛的心量。某一部分他落实了,他真做到了。
我们在此地对於广德胜幢菩萨的教诲,他所修学的法门,我们要效法,要作一切众生欢喜福田,那就是我们修福、积德要真实,与法性相应。法性是什么?儒家讲的道德仁义,通常我们讲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要与这个相应,这才是真实的福田。一定要懂得利益众生才是利益自己,众生有福自己才真正有福,众生有智慧才是自己的真实智慧。要有佛的大量,愿一切众生早成佛道,殷切期望,希望众生个个快快成佛,不要耽误时间。起心动念都为别人想,没有为自己想。所以一切众生遇到佛,哪有不欢喜的道理?这就是经文上讲的『成就无边功德海』,他修行的是真实方便。『能令众生靡不欣』,他能令众生生欢喜心。众生只要听说他,只要见到他,没有不尊敬,没有不欢喜,没有不爱戴的。胜幢菩萨从这个法门里面悟入的,一生修行这个法门,以这个法门为一切众生示现。第九首:
【众生有垢咸净治,一切怨害等生慈,故得光照满虚空,普世河神见欢喜。】
光照普世主河神,我们在长行里面读到他所修学的法门,非常难得,非常希有,也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的。他所修学的法门是「能令一切众生杂染者清净,瞋毒者欢喜」,真的是彻底究竟化解了冤结。常言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现在我们这个世间,最严重的事情是什么?这个社会大众彼此结的怨恨太深了。冤冤相报,这个不得了,没完没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最近世界上发生的这些事情,恐怖分子到处滋事,什么原因?冤冤相报,不是别的事情。冤家债主他为什么不害别人,他来找我?必定是我有对不起他的地方,跟他结的冤仇,否则的话不可能。我们学佛的人,如果对於因果的道理能够有几分明了,对於因果报应的事实能够不怀疑,这些现象你就能理解。
古时候我们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他生在南北朝时代。传记里面记载的,他住在一个小茅篷里,他老人家常常静坐。有一个信徒去看他,看到老和尚在静坐,他也不敢去打扰他,不敢惊动他。这个信徒为老和尚做了一双鞋子,就把这双鞋子挂在老和尚的门口。这个地方小偷很多,民风不好。到第二年这个信徒又去拜访杜顺和尚,看到那双鞋子还挂在那个地方,非常惊讶!他说:「老和尚这个地方小偷那么多,这双鞋子居然挂了一年没有人拿去?」老和尚说:「我生生世世不偷盗,所以我的一些财物摆在那里,也不会有人起偷盗的念头。」
我们想想看,如果我们自己持不杀生的戒,持到什么程度?绝对没有一念伤害众生,念头都没有,哪里会有行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灾难,不会横死,为什么?别人不会伤害我们,果报如此。绝对没有偷盗别人的一个念头、占别人便宜的念头,我们自己财物摆在那个地方,不会有人起心动念。然后这才明了我们东西被人偷了、被人抢了,是有前因的。他为什么不偷别人的偷我的?为什么不抢别人抢我的?我跟他有不善业,「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个事情《了凡四训》里头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多看几遍,多读几遍,多想想你就明白了,种什么样的因一定得什么样的果报。
我们以善心对一切众生,我们所得到的是一切众生以善心对我。即使是冤家,要知道过去生中结的怨,他对我不善,毁谤、侮辱、陷害,我欢喜接受,没有一丝毫怨恨心对他,这个帐结了、了了,再见面是好朋友,他不再会怨恨我了。我有困难的时候,他或者在明处、或者在暗处,他会帮助我,他不会伤害我。为什么不在明处帮助,在暗处帮助?要知道凡人有一个习气,好面子,面子拉不下来,但是他对你怨恨心没有了,暗中帮助你,果报是善的。所以今天在这个世间,我们遭遇逆境恶缘,一定要学菩萨,以善心回报,我们要以德报怨,才能化解往昔所造的种种不善业,将来我们在菩提道上修行,魔障就少了。魔障是我们造作种种不善业造成的,这个自己一定要知道。不能够事事把责任都推给别人,那是绝大的错误。一定要想,遇到不如意的事,遇到这些冤家对头,一定要想为什么?为什么造成的?不可以把这个过失推给别人,认真反省,过失决定在自己。先从自己这边消除过失,然后就能化解对方的敌意,这才是正确解决之道。
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乃至於宗教国家,都要懂这个道理。希望全世界的众生都能和睦相处,都能欢喜对待,都能像诸佛菩萨一样舍己为人,谁不欢喜?一切众生厌恶的也就是我们自己厌恶的,厌恶的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招人厌恶。我要自私自利,别人当然也厌恶我,这正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菩萨赞颂里头,头一句『众生有垢咸净治』,这一句是对自己说的,我们自己这个身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叫众生。所以佛门的术语,古时候讲求,现在人也都忘记了。古时候的道场,修行的场所,内行的人会问「你这个道场住多少众?」不是说「你这个道场住多少人?」说「住多少众」,说「众」是提醒你,让你觉悟「是多少个众缘和合的身相」,众缘和合的身相!不是说住多少人。这个言语是觉悟的言语,一开口就提醒你,提醒自己、提醒别人。我们这个众缘和合的身相有染污,被自私自利染污了、被名闻利养染污了、被贪瞋痴慢染污了,这些东西用现在医学上的话,是最严重的病毒,佛讲贪瞋痴叫三毒,什么毒?病毒。这个病毒不但对你身体是严重的伤害,对你心性的伤害更大。为什么?你永远不会觉悟。菩萨在此地教我们「咸净治」,「咸」是统统,都要把它治好,恢复到清净。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叫净治。我们六根不再有污垢,不再被染污,眼不为色所污染,耳不为声所污染,鼻不为香污染,舌不为味污染。这个污染就是起贪瞋痴慢、起七情五欲,知道贪瞋痴慢、七情五欲是尘垢、是染污。
对内先要治自己的病,然后帮助众生,化解外面一切怨怼,『一切怨害等生慈』!这些冤家,不管用什么方法来伤害我们,我们要以平等的慈悲对待,没有一丝毫怨恨,这叫真修行,这叫真用功,这个学问叫实学,真实功德。『故得光照满虚空』,这是你自己如实修行,你所得到的果报,你的果报是智慧、德相、光明遍满虚空法界;换句话说,你必定得到诸佛护念、诸佛欢喜,龙天一切神灵的赞叹。连恶道的鬼神都赞叹你,都尊敬你,都不会伤害你。所以一定要以慈眼视众生,特别是造作罪业的众生,对自己毁谤、侮辱、陷害的众生,特别要对他慈悲。『普世河神见欢喜』,他修这个法门成功了,给我们做的示范,给我们做的榜样,我们要想学就得照他的方法学。第十首:
【佛是福田功德海,能令一切离诸恶,乃至成就大菩提,此海光神之解脱。】
前面我们曾经在长行里面讲过,这是圆满的修学。海德光明主河神,他的法门是「令一切众生入解脱海,恒受具足乐」,离苦得乐达到究竟处,究竟圆满,一定要帮助众生入解脱海。接著前面来说,就是自己的冤家仇敌,我们以慈眼看他、来对待他,善意对待他,这固然是好,这个「好」、这个「善」不圆满。怎样做得圆满?帮助他成佛,帮助他离开六道,帮助他离开十法界,帮助他得到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才是真正的善意,才是究竟圆满的善意。如何能做到化敌为友?完全靠自己真诚心感化。
古德教导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还不能感动冤亲债主,是我们自己的智慧道德不够。修养自己智慧道德要学印光法师,印光法师用什么来勘验自己的德行?小动物。从前寺庙庵堂里面不杀生,但是蚊虫、苍蝇、蚂蚁、跳蚤、虱子这些东西总是有,一般寺庙里出家人都在所不免。但是出家人学佛慈悲不杀它,把它赶走。印光大师自己住的房间也有,他的侍者要把它赶走,他老人家告诉侍者:「不必,留著它在,警策自己,我的道德不够;如果我真的有德行,这些小动物自己会离开。」佛家讲「迁单」,就是我们一般人讲搬家。真有道德的人,感动这些小动物,它自动的搬家,它不会扰乱。这一点我们要学印光大师,房间里晚上有蚊子咬,不要把它赶走,自己生惭愧心:「我的道德不够。」果然没有错,印光大师七十岁以后,他住的房间这些小动物一个都找不到,这是示现给我们看,几十年修行成绩在此地。别人住这个房间有,他老人家一住就找不到、就搬家了。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连这些小动物都能感动,何况是人?我们要在这个地方下真功夫。
所以受人冤谤、受人陷害,千万不要自己一味把过失推给别人,一定要回头想想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符不符合道德?有没有冤枉别人?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四七卷) 2001/10/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447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稼神长行第一句:
【复次柔软胜味主稼神,得与一切众生法滋味,令成就佛身解脱门。】
主稼神在前面跟诸位介绍过,大概凡是与农事有关系,或者是与农业有关系,这一类的行业都是属於这个单元。他们所主的,也就是用现在话来说,对一切众生服务的项目是提供饮食,生活的必需。饮食里面最重要的是五谷杂粮,以这个例子我们就能够推想到与饮食相关的,全包括在这个单元当中。第一位,凡是一个大单元第一位是最重要的,通常讲是总说,最后一位是总结,这两个特别重要。菩萨的德号『柔软胜味』,我们从名号当中就能够体会到养生之道,究竟应该怎样修学,菩萨在此地跟我们指示,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与一切众生法滋味,令成就佛身』。我们从物质的滋味当中,要了解他甚深表法的义趣,这个义趣是法味。
世间的滋味,古人常讲可以分为五大类,叫「五味」,酸、甜、苦、辣、咸。千百种的滋味都是这五种味的调和,看你会不会调。有人调和的这个味非常可口,「胜味」,殊胜的美味;有人不会调的,也是这五种东西,你就觉得很难吃。由此可知,这也是要智慧,要善巧方便。佛在此地用这个做比喻。世间人执著滋味,而且是严重的执著。无论是古今,无论是中外,可以说很少不贪色的,很少不贪吃的,一切物欲当中这两种所谓「食色性也」,是什么性?六道轮回的根性,这两样东西贪著,不能放下,六道轮回就不能出离。财色名食睡这五欲要不要?不能不要。六道凡夫是绝对不能够避免的,但是一切都要有节度。圣人这个教诲重要,决定不能过分。过分,你就被迷了;要是不及,你这个身体养分缺乏,换句话说,妨碍你身体健康。一定要得其中道,我们才能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好吃,过分了,也把自己的身体毁坏了,所以过分与不及对身体都产生伤害。一种是营养不良,一种是营养过剩,都是病态,我们要懂得适中。
怎样才是适中?给诸位说,每一个人「中道」标准不相同。要从什么地方去衡量?从消耗能量。你消耗的能量多,你补充就要比别人多;你消耗的能量少,你补充也少。消耗少的补充太多,也出了问题;消耗多的补充不足,又成了问题。如何能补充到恰好?由此可知,我们每一个人能量是怎样消耗的。我们知道身体是个机器,精力充沛就是能量具足;能量缺乏,精神就萎靡,就得要补充,所以饮食是身体能量的补充,你要懂这个道理。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不会贪图滋味了。
滋味可以说是我们能量补充的一种艺术。不讲求滋味,专门讲求营养,这是外国人胜过中国人。中国古人确确实实那是最完美的,著重营养也著重调味,这当然是最完美的。外国人著重营养,不著重调味,当然他有偏,但是他有好处。中国人到了现代,只贪图滋味而疏忽了营养,这就错了,反而不如外国人。营养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说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想上。妄念太多了,一个接著一个,日夜都不停止,我们饮食的能量消耗在这个地方;真正劳心劳力消耗能量都不多。所以心地清净的人,他消耗能量就少了。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的僧团我们在佛经上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还得加上释迦牟尼佛一位。他们饮食是日中一食,饮食的来源是托钵,托钵就不讲究滋味了。凡夫讲究滋味,圣人不讲究滋味,为什么?圣人在这个地方修无分别心、无执著心。无分别就是修平等心,无执著就是修清净心。吃饭,他在那里修道!修清净平等觉,这就比我们高明了。我们想想,我们每天吃饭,在饮食里头有没有像诸佛菩萨修清净平等觉?果然修清净平等觉,你一定得到法滋味。「法滋味」是什么?清净的滋味、平等的滋味、正觉的滋味。所以古来有些大德常常喝斥我们:饭都不会吃!真的,我们不会吃饭。我们吃饭是什么?生烦恼、生贪瞋痴;他们吃饭生清净平等觉,会吃饭。哪一个法门不是成无上道?「令成就佛身」,成就佛的三身,《华严经》上讲的圆满十身佛。你们想想这个味道!
经上我们读到的,阿罗汉的心清净,比我们一般修行人清净多了,他见思烦恼断了,一个星期出来托钵一次,一个星期吃一餐。辟支佛的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