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446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无论示现在哪个法界,九法界众生有感,佛都有应,佛起用的时候没有意思。释迦牟尼佛是性德变现出来的应身,我们这个身体是阿赖耶识里头业力变现出来的这个身体,都是虚妄的。佛这个身体应化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四十九年,没有一丝毫意思在里头,完全顺乎大自然,跟大自然融合成一体。虚空法界是我们自己的真心现出的相分;有体,体自然就会现相,体相作用。本经的经题「大方广」,大是说体,方是讲相,广是讲作用,体、相、作用把宇宙之间所有一切法,这三个字全都包括了,完全明了,完全通达,完全融合,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佛。佛的心是自性的性体,佛的相、佛的作用是自性的性德,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称性起用,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善,善的标准在此地。违背了性德,自己起了自私自利,佛法里面讲我执、法执,以为这些现象是真的,是真有的,你错了;如果以为这些相是幻相,是假有的,你也错了。什么是不错?不起心不动念就不错。起心动念你说它有也错,说它没有也错,说它亦有亦无也错,说它非有非无还是错。错在哪里?错在你起心动念。真心离念,如果不起心不动念,你的作用完全称性。我们无量劫来就堕落在起心动念里面,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哪有不起心动念的?这叫凡夫。如果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你就成佛,我们就称你为佛陀。
  现在我们再把话说回来,我们迷了这么久,已经养成习惯,养成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著。现在要把这个习惯放下,难!过去这些诸佛是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修成功,才真正放下。这样说起来,我们这一生能不能办得到?跟诸位说,这个事情一生办不到。我们是不是没有指望?不能这个说法。为什么?你有过去生,过去还有过去,你怎么知道你过去生中没有修行?说实在话,过去生中你要是没有修行,你就不可能坐在这个地方听我讲经听一个小时,你不可能!你能够在此地安下心来听我讲经讲一个钟点,你过去善根无比的深厚。佛在《无量寿经》上给阿闍王子讲的那一段话,我想我们同修都很熟悉,阿闍王子与五百大长者,听释迦牟尼佛讲《无量寿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他们听了欢喜,心里面都发愿希望将来自己成佛都像阿弥陀佛一样。他们起心动念佛就知道,佛告诉他也告诉大众,他们这五百个人,这是个小团体,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我们中国人讲亿是万万为亿,印度的亿有上中下三等,下等的十万就叫亿,中等的百万,上等的千万。我们就不算上中,就算下等,十万是一个亿,十万乘四百,你就晓得他们过去生中善根深厚!
  我们今天跟他比一比?超过他,不输给他。怎么知道超过他?我们今天听到讲经说法,都起个念头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生了这个念头,阿闍王子当时没有起这个念头。你就晓得,我们起这个念头,我们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如来不只四百亿,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这一生中能不能成就?善导大师讲的话是真的,值得人敬佩,他说「总在遇缘不同」,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你能不能成就?你有多么大的成就?都在你遇缘不同。如果你遇到的缘非常殊胜,你这一生不但有成就,而且有很大的成就。如果这一生遇不到善缘,对於教理不能通达明了,自己虽然修得不错、修得很好,你的成就不大;纵然能往生,说老实话,凡圣同居土这是有可能的,方便土、实报土非常非常难,你遇缘不殊胜。
  我们这个缘胜与不胜,我们也能够很亲切体会得到。什么叫缘殊胜?听经闻法。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每天讲经八个小时,四十九年没有休息,常随弟子天天跟在身边,这个缘殊胜,无比殊胜!听久了戒定慧三学自自然然完成。但是今天我们的缘比不上过去,不要说佛的时代我们比不上,古大德的时代我们都比不上。什么原因?古人从小就教,懂规矩;现在没有人教,就是在我面前,他都得不到利益。为什么不得利益?他的心不一样,也就是说他的心不清净,他不懂得忍辱波罗蜜,他不懂规矩。晚近印光法师教导学人,很多人向他请教:佛法有没有方法教我们契入佛的境界?大师说得很好,诚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可是什么叫诚、什么叫敬?不知道,没人讲也没有学过。自己以为很诚很敬,那是属於增上慢,你不是欺骗人,你确实没有意思欺骗人,是你自己无知,没有入这个境界,自己以为入这个境界,过失在这里。
  我早年遇到一位同修,这个同修现在不在了。有一天,因为没有出家之前都是老朋友,出家之后到台北去的时候,偶尔到他家里面去看看,谈谈佛法,他也是非常虔诚的在家佛教徒。他告诉我,他证到阿罗汉果。我就很难给他解释,他绝对不是骗我的,就是佛家讲的增上慢。他不知道阿罗汉是什么样的境界,肯定的。在我想大概他是得一点轻安,误认为证阿罗汉果。怎么跟他讲,他说「真的,我是真的证得」。到最后我就没有法子。阿罗汉一定有六种神通,这就是他修得的;天眼通、天耳通,天眼跟天耳是最先得的,证得什么果位得的?须陀洹果。小乘初果就证得天眼通、天耳通,二果就有宿命通、他心通,三果就有神足通,四果就有漏尽通。我说:「佛在经上讲得太多了,你们客厅外面是马路,墙壁外面人走来走去,你有没有看见?」他说:「我没有看见。」我说:「那证明你连小乘须陀洹果都没有证得。」这样他才服了,他才觉悟了。我说这个你不是妄语,如果你没有证得说证得的时候,你有欺骗人的行为,那你是大妄语,那个罪过很重;你这个不是妄语,你这个叫增上慢,自己以为证得,没有欺骗人的念头在里头,这种人太多太多了。
  我以为我非常虔诚恭敬了,他不知道、他不晓得虔诚恭敬是什么意思,虔诚恭敬是什么样子,虔诚恭敬是什么心态,不知道,没有学过他怎么晓得?古时候这些是从小教的。什么叫做「诚敬」?我在此地一再告诉同学,你们一定要把《弟子规》学会,《弟子规》上面所讲的字字句句都落实了,你们懂得什么叫恭敬,诚心诚意去做,那就是诚敬,你才会有感应。你今天茫然无知,「我很恭敬」,佛菩萨不以为然,护法神不以为然,真正有道德的人不以为然。学佛的弟子什么叫诚敬?我一再提示大家《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完全落实了,你大概有五六分的诚敬,诚敬不圆满;圆满要落实菩萨律仪,那个难,我们想想做不到。所以今天我们在家能够落实《弟子规》,出家能够落实《沙弥律仪》,你才能有几分诚敬的心、诚敬的威仪,不是凭自己妄想,你妄想是与妄识相应,它跟性德不相应,这不是真善。诸位要晓得《弟子规》里头讲的与性德相应,佛家的这些戒律威仪都是跟性德相应,你不在这上下功夫,怎么办?
  所以我请杨老师在此地把《弟子规》细讲,这个课程学完了,你有没有天天温习?有没有字字句句落实?行住坐卧、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开口说话,有没有想到合不合规矩?我今天要求大家是从这个地方做,这是大乘法,这不是小乘。自己在生活当中做到了,就是利益九法界众生,为什么?要树立诸佛菩萨的形象。诸佛菩萨形象在哪里?在你自己身上,在你起心动念,在你的言语造作。你果然做到了,从前李老师常讲,你在佛脸上贴金,佛有面子;你要是做不到,你要是不守规矩、不守戒律,起心动念与性德相违背,李老师讲你天天在佛脸上涂粪,你给佛丢人。修行人要像佛、像菩萨,道场要像一个佛教教学的场所。我们道场不大,形式上比不上别人,但是能过得去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真干,佛家的形象落实在我们身上。我们的信解行证要与大经大论相应,修法要忍辱,你不能忍你怎么会成就?你要想成就,你一定要修行忍辱波罗蜜。
  忍辱是我们自己这一生能不能成就的关键所在,佛法能不能常住这个世间也是关键所在。最重要的就是人事,我们能不能跟别人相处?上可以跟佛菩萨相处,下可以跟妖魔鬼怪、地狱众生相处。忍的功夫成就就是定力,忍辱是修禅定的前方便,我们讲是预备功夫。人没有忍辱,哪里来的禅定?哪里来的三昧?没有禅定、三昧,哪里来的智慧?所以一般人讲智慧,那是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佛法里面讲八难之一,你遭难了。世智辩聪是遭难,这个话一点都不假。为什么?有世智辩聪,自己以为那是智慧,就不会再求智慧,所以对於戒定慧三学肯定疏忽,他怎么会成就?不可能成就。我们这种根性不上不下,既非上智,又非下愚,什么样的方式对我们最有效果?经教,经教天天要薰习。
  我在这边教导同学,目的是培养人师,不是经师、不是律师、不是论师,佛法里面经律论通哪一种称什么师,我目的不在此地,目的在人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师是什么?人间的表率,人间的好人。谁是人师?释迦牟尼佛是人师,孔老夫子是人师,我们目标订在这个地方。起心动念要想想这个念头「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孔老夫子有没有?」要说个话,「释迦、孔子是怎么说的?」这叫学佛。我们有标准,不是漫无目的,总要学得像。佛家常说,禅是佛心,这个经上有禅,律是佛身,教是佛的言语,一而三,三而一。我们不能跟人相处,那是我们最大的耻辱。何以不能跟人相处?自己的成见放不下,自己的烦恼习气放不下,总是觉得别人不对,这正是自己的大病。真正修行人跟一切众生都能和睦相处,为什么?平等对待。我们看修行人有没有德行,有没有功夫?就在这里看。所以佛门的修行人真正有道德有功夫,为什么?六和敬。三宝当中「皈依僧,众中尊」,「众」就是团体、佛门的团体,无论是在家出家、是学佛的人,大家在一起这个团体,是九法界一切团体里面最值得人尊敬的;「尊」就是我们今天讲尊敬的,最值得人尊敬的,为什么?你是所有团体里面的好榜样、好模范。所以佛门当中,同学不能够相处,佛菩萨痛心。
  上一次我在新加坡,这边有一位同学跟大众不能相处,大家传真给我,问我怎么办?我一点办法都没有,我拿到你们的传真,我在馆长像面前烧香,把它供在馆长面前,我说:「馆长,这些人出家是你的意思把他度来的,现在他不守规矩,跟大家不能相处,怎么办?你去处分。」果然没错,到第二天他打电话给我,他说他要回台湾去了。阿弥陀佛!馆长有灵,很管用,她真的还在护持我们。最值得人尊敬的,诸佛欢喜,善神拥护,你们大家能和睦相处。人与人和睦相处之道,如果遇到不如意事情,「他没有错,我有错」,问题解决了;「我没有错,你有错」,这事情解决不了。小是两个人的事情,大是两个国家,国家与国家为什么打仗?这个说「我对你不对」,那个说「我对你不对」,就非打架不可。你们想想看,如果有了冲突,回头自己想「我的错,他没有错」,问题立刻化解了。
  孟夫子教我们在这种情况之下,懂得反求诸己。别人哪有过失?没有过失。要知道过失都在自己,在自己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著,出了麻烦。如果我们像佛菩萨一样,恒顺性德,恒顺自然,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跟大家一样和光同尘,一样受用,绝对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我们今天过的日子是诸佛如来的日子,是法身菩萨的日子,好过!你们看到今天社会动乱,我看天下太平;你们看到许许多多纷争,我这里清闲无事,清净!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把念头转过来。
  「信解真实无分别」,真实是诸法实相,什么是诸法实相?无分别就是的。宇宙之间,世出世法,依正庄严,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实的?无分别就是。有分别,真跟实都不见了。所以这个经叫不思议经,「大不思议经」。不思议就是无分别,你要是无分别,你读这个经,听我讲这个经,你就能入华严境界;你有分别、有执著、有妄想,你读这个经、听这个经,你只能够得一点皮毛常识,听我在这里讲故事,你入不了境界,你得不了受用;印祖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这个利益你得不到。什么是诚敬?无分别是诚敬。无分别还得要懂规矩,不是规矩都不要了,那你就完全搞错了。
  前天我来的时候,在机场同修送我的人很多,有一位同修来问我,他说:「放下是不是一切都放下了?」「是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个话你懂吗?」他说:「我懂,我工作也放下,家庭也放下。」我说:错了,你不懂。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我举个例子,吃饭要放下,那你是不是从今之后就不吃饭?穿衣放下,你是不是不穿衣?你错了!饭照吃,衣还是要穿,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吃饭不要挑剔菜肴,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教你放下这个;放下酸甜苦辣咸,你吃的是平等一味,没有分别,没有执著,酸甜苦辣咸都变成一味了;穿衣服不必讲求这是什么料子、那是什么款式,教你放下这些。我说:你不要搞错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是教你愈学愈迷惑、愈学愈颠倒,你把佛经上那些意思全都错会了,你还认为你自己做得很如法,岂不是笑话?真正的菩萨,你现在在社会上是什么样的身分、是什么样的地位,你要把你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得圆圆满满,给你同样身分、同样工作的人做一个好榜样,你就是佛菩萨,你的修行就如法。
  心头一丝毫不沾染那叫真放下,「放下」是契理,「一切提得起来」是契机。你是在家佛教徒,你能做到让社会上所有在家人看到你敬佩你,佩服你,「你这个人有道德、有涵养、有学问,值得人尊敬,值得人向你效法」,你学成功了;不是学得怪怪的,不是学得让人家看到畏惧你,看到害怕,离你远远的,那你大错特错了!释迦牟尼佛多么亲切、多么和蔼,平易近人!哪里像你们这样怪样子?对於大乘教义不通。「修行忍清净,信解真实无分别」,上面修行忍清净是事,守规矩一切都如法,下面是心地清净,离妄想分别执著,一尘不染,果报『是故色相皆圆满』。
  你能够忍怨害,一切众生对你,能忍别人对我的误会,别人对我的毁谤、别人对我的陷害统统能忍,像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身体能忍。他没错,错在哪里?我错了,他没有错。他为什么没有错?他无知,无知不能怪人。我错在哪里?我没有把佛法给世间人讲清楚、讲明白,我的错!我没有把佛法做好让他看到生欢喜心,过失决定在我自己不在别人,这是人事环境当中要忍。物质环境要忍,天气炎热要能忍受,天气寒冷要能忍受,缺乏粮食饥饿的时候要能忍受,缺乏饮水害渴的时候要能忍受,这是自然的灾害,要能承受得了。第三个是修行,是向佛菩萨、向善知识求教,学习的时间很长。我们是初学,老师订的课程很多,立的规矩也不少,样样都要能遵守,这个要忍耐,你没有忍的功夫你做不到。这是修行有「法忍」,你对於世出世间法通达明了,通达明了要有很大的耐心,你的色相才能圆满。
  『普放光明照十方』,你的影响力才逐渐扩大,别人尊敬你,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