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

第46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他已经上路了,既然上路了方向正确、目标正确,当然不久他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
  『或有能见佛法身』,「或有」,不是完全都有,成熟的众生,这就是指已经证得一真法界,他脱离十法界了。『无等无碍普周遍』,清凉大师注解「胜故无等,净故无碍」,这一句里讲了两桩事情。胜是殊胜,修学大法确确实实不是通教、别教所能够比的,点点滴滴都能与性德相应。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说,起心动念为正法久住,为一切众生得真实利益。真实利益是什么?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为这个,你说这个多殊胜!自己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完全是付出的,没有丝毫的念头:「我这么做我想有什么样好的果报、回报」,没有这个念头。我有多大的能力、有多大的智慧,全部都贡献出来了,这叫圆满功德。如果在这种状况之下,我们今天出去托钵托这一餐饭,这餐饭很不合自己的口味,心里有一点难过,「我付出去的这么圆满,你看这一钵饭这么难吃!」没有表现出来,心里有这个意思。安世高的同学做'共+阝'亭湖的龙王,做了榜样给我们看;他前生是出家人,好出家人,明经好施,给诸位说,就是讲经说法的法师,没有什么大过失,就是托钵的时候这一餐饭不太好吃,心里有一点难过,堕落在畜生道;因为他修的福报大,当龙王去了,蛇身。
  从这个地方,古大德提醒我们因果可畏。我们自己想想,我们明经好施比不上'共+阝'亭湖的龙王,我们的嫉妒、瞋恚烦恼习气比他大太多太多了。如果以他来做个例子,做个比例,他堕在畜生道当龙王,我们将来堕在畜生道可能当个螃蟹、做一条鲨鱼,大概是这一类的,龙王庙里面的虾兵蟹将,可怕!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安世高大师的同学为我们示现,把这个业因果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自己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错了!我们完全付出,自己生活不如人,好事情!为什么?消业障、增福慧。我们修那一点点福,不要在这一生当中就享掉了,这一生当中多受一点苦难,好事!多消一些业障。这样发心去做,我们会早一天明心见性,早一天证佛菩提,我们目的在此地。
  我们做好事,真正为佛法、为众生。你们常常在我身边的同学,以及培训班的同学们,我这一生也是你们的榜样。我常常受到毁谤,常常受到嫉妒,常常受到障难,我没有放在心上,我不但没有丝毫怨恨的心,我常有感恩之心。为什么?所有一切境缘,对我来说都是真善知识,真正在提醒我。我年岁大了,光景不多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些逆增上缘对我是当头棒喝,对我有好处。每一次的打击、一次挫折,我的境界自然就往上提升一层。我们学佛的人没有别的,就是为众生服务,为正法服务,服务的面海阔天空。佛教导我们随缘而不攀缘,这个地方有障碍,我们到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障碍,还有欢迎我们的地方。这个地球上的人不欢迎我们了,还有他方世界,不仅鬼神来找我求皈依,九法界的神灵也常常来找我,我服务的面很大。
  所以殊胜就无等,特别是我们在《华严经》里面学到了真实的殊胜。纯善纯净就没有碍,就无碍,「普周遍」。心量务必要放开,中国古人常讲「量大福大」,我们的心量周遍法界。『所有无边诸法性』,这是讲的「深广」,法性深广无际。『悉入其身无不尽』,这一句清凉大师讲的是「包容」,心能包容,身能包容。身是什么?身是法身,心是法性。身是法身,尽虚空、遍法界都包容在其中,没有不包的。学生如是,老师还用得著说吗?我们要不能够契入这个境界,就不是佛的好学生。现在虽然没有入这个境界,我们的目标方向,对准了法身法性,这也是佛的好学生。你在初学,只要精进不懈,如教修行,善学的人就像《华严经》上的善财童子,一生成就。这些话我讲得很多,要想一生成就,必须把基础打好。基础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大愿王,我们把这个基础打好,这一生当中决定圆满成就。
  
  善勇猛菩萨偈颂第四首:
  【或有见佛妙色身,无边色相光炽然,随诸众生解不同,种种变现十方中。】
  这一首偈是赞颂「见佛色身」。经文一开端我们要注意到『或有』,它不是悉有。由此可知,因为菩萨赞颂的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在虚空法界里面有六道凡夫,六道凡夫不一定能见到佛,有见到的是特别的缘分,总而言之,机会不多;法身菩萨就不然,他们是常常见到,不离佛身。『或有见佛妙色身』,我们在赞佛偈里常常念到的,佛身是真金色,《无量寿经》上我们念到的,紫磨真金色身,这是讲妙色。『无边色相光炽然』,这里面讲两桩事情,一个是讲的色相。第一句讲体质,佛身体的体质,不是我们这种凡夫肉体,所谓细胞组成的,佛不是的。佛是从自性里面显示出来的,换句话说,无一不是性德的流露,他的色身也是性德流露出来的,自性的德用;所以体质要是与十法界有情众生来比较,十法界实实在在是无法比较的,佛的体质太好了。
  我们世间有所谓天人合一,这个体质算是不错了,能够与自然融合成一体,与天地融合成一体,这个我们常讲长生不老,不会生病。但是还不能跟佛相比,佛是从自性里面,他与性体相应、与性德相应,天地自然是性德变现之物。这个身体好,这个身体是我们大家非常羡慕的,是我们希求的,能不能求得到?能,为什么?本有的,性体、性德、性相是一切众生本来有的。现在迷失了,迷了那个性德就变质了。清凉大师在这个经里面举几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从他老人家的开示就很容易体会。性德里头原来有布施波罗蜜,迷了之后把布施波罗蜜转变成悭贪,所以悭贪跟布施波罗蜜是一个体。迷了的时候,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布施波罗蜜变成悭贪;觉悟之后,它又变回来,悭贪又变成布施波罗蜜。迷了的时候,持戒波罗蜜变成恶业;觉悟,它又变回来,恶业又变成持戒波罗蜜。
  所以十度、普贤十愿,都是自性本具的,自性本有的,不是外面来的。十度不是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修证圆满,以一切众生的性德教化众生。普贤菩萨修证圆满,以自性本具十愿劝化众生,不是他自己的发明,不是他自己的制作。迷失了之后把它变质了,那真的是我们的制作了。怎么说自己的制作?现在外国法律里面有保护隐私权,这个法律是人制作的,保护隐私权就是保护悭贪;制作了很多法律,保障一切恶业,什么恶业?贪瞋痴慢合法的。所以迷了才有创作,悟了没有。迷了的时候,才要订很多很多的规矩;悟了的时候,不需要,全部都没有了,自自然然合规矩,不需要学的。所谓是「无师智,自然智」,无师,不需要老师教,智慧德能自然现前、自然如法,这个境界称不思议境界。
  「无边色相」,不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诸位要晓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我们这个地球上习惯称说的标准,这个地区大家都是以这个为最高的标准,佛到这个地方来示现就随俗,就用你们的标准,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大家看到非常欢喜,这是贵人、贵相,能生欢喜心。佛在一真法界里面,在实报土里面所现的身相,我们在经上读到,「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无边色相!这个色相做什么用?跟诸位说,绝对不是自受用,为什么?因为诸佛菩萨已经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诸位想想,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自受用当然就没有了。所以他们的自受用可以说是一味清净,这是他的自受用,心清净、身清净、境界清净。清净怎么说法?空有不二,空有一如。就像《心经》上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不碍色,色不碍空,清凉大师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清净到极处的自然现象。受不受的念头不生,生起这个念头是烦恼,这念头不清净。
  「光炽然」,这个「光」,清凉大师给我们提示的,有常光、有放光。常光是自然的,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任何物体没有不放光的,不过它所放的光我们肉眼看不见。为什么?频率跟我们所见的光,光的频率不相同,叫光波,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用科学仪器来探测;实在讲,现在科学仪器还相当幼稚,许许多多事情探测不到,未必探测得准确。为什么我们会肯定任何的物质都放光?因为自性本具有般若光明,所有一切的现象,既然讲的是「唯心所现」,凡是唯心所现的任何形相,它一定有光,它一定有作用,它一定有相好。性体、性相、性的作用,它是连起来的,它不是分开的。所以有一些气功练得好的人,能够看到气,气就是光,外国人讲磁场。我们一个人,人有气、有磁场、有光,动物也有,植物也有,矿物也有。我们这个房间里面摆的一些桌子、椅子,桌子椅子也放光,你有没有看见?没有!不是没有,是我们的眼能见度非常狭窄,这是科学家都肯定的,比我们能见到这个光波,波度长的我们见不到,比这个短的也见不到了;比我们能见光波长的,不知道有多少,比这个频率短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从这些道理上我们来推测,肯定所有一切万物都有「常光」,佛的常光特别盛、特别明显,「光炽然」!
  放光,这个我们在经典里面读得很多,放光是表法的,放光是觉悟众生的。在大乘经教里头,佛凡是说到重要的开示,前面一定会放光。我们在初学的时候,对於这一桩事情向李老师请教,为什么佛讲经说法有时候放光?有时候不放光?老师告诉我们,佛放光接著一定是很重要的开示,就是先用光来警众,提醒你底下有重要的要注意听,要仔细去谛听,是这么个意思。从哪一个部位放光也不一定,与他所宣说的法一定相应。《华严》是圆满的大法,放光的次数特别多,大菩萨,像此地见性的菩萨摩诃萨,还需要言说吗?给诸位说,不需要。菩萨心里头有疑,起个念头佛就知道了,佛是怎样答覆他们?往往都是用放光现相,这问题立刻就解答了。不需要用言语,言语太麻烦、太罗嗦,讲半天还有很多人没有听清楚的,甚至於还有许许多多把意思错会,常有。放光现相没有这个流弊,但是放光现相是对上根利智,中下根性的人他不懂,中下根性的人只可以说得到警觉。像下雨天我们看到闪电,这放光,我们就会想到下面一定会有雷声;佛放光也好比是这个意思,下面有重要的开示。
  『随诸众生解不同,种种变现十方中』,这两句是一个意思,用现在的话来说,随机应变,随缘示现;《楞严经》上所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普贤菩萨十愿里面所说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佛身不是一个身,所以称为妙色身,佛在经上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众生心里头怎么想,佛就现什么样的身,这真叫妙色,它不是一定的;由此可知,佛所现的身,完全是众生感应示现的。不像我们凡夫,我们凡夫这个身是业报变现的,难了!必须这个业报报尽,这个身相消失了,我们一般人讲这个人死了;这个身死了,又一个妄念起来了,他又去受生,又得到一个身相,这个身相又要住一段时间。住世的长短,完全受到业力的支配,自己做不了主。诸佛菩萨应化示现的身相是随缘,有缘,佛的身相住世;缘要是尽,没有缘了,佛这个身相就入般涅盘,灭了。诸位要晓得,有生有灭是应化身,佛的法身没有生灭,本来不生,哪有灭?佛的报身,报身是智慧身,智慧身有生无灭,这是觉悟了,觉了之后不会再迷了。所以「种种变现十方中」,这就是应十方众生的机感;无量无边的刹土,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第五首:
  【或见无碍智慧身,三世平等如虚空,普随众生心乐转,种种差别皆令见。】
  这首偈是赞佛的智身,智身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报身。《华严》讲得详细,讲十种身;通常一般大乘法只讲三身:法身、报身、应身,化身跟应身往往合在一起叫应化身。经文第一句也是『或见』,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不是个个都能见的,要具足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我们讲的修行的功夫。什么时候你能见到如来『无碍智慧身』,你必须自己要具有智慧,你才能见到如来的智慧;自己没有智慧,你怎么能见到如来的智慧?这是报身,实报庄严土里面才能够见得到。那我们要问,哪一个净土是实报庄严土?华藏世界是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也是实报庄严土。但是极乐世界很特别,为什么?实报庄严土里面它有凡圣同居土,它有方便有余土,这个跟一切诸佛刹土不相同。一切诸佛刹土,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是分开的,不是在一起的;好像我们现在看电视,它是三个不同的频道,这个大家好懂。而西方极乐世界它是一个频道,这一个频道就是实报庄严土,但是在这一个频道里面,它包括凡圣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这个很不可思议。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特别殊胜之处,我们要知道,知道之后你才晓得遇到这个法门是多么幸运!
  但是这个法门你要想得生,比起一般法门来讲它是容易,易行道。为什么?其他法门你一定要断见思烦恼,要断尘沙烦恼,还要破一品无明,你才能够证得实报庄严土,华藏世界就是实报庄严土,圆教初住菩萨;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是例外的,都是要断惑才能证真,这个真就是一真法界。惑是什么?十法界,十法界都迷惑。不断惑怎么能证真?可是西方极乐世界不一样,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有断也能证真,这就不可思议,这是诸佛所说的「难信之法」。不断烦恼也能证真,哪有这个事情?真的是没有,极乐世界有。我们这一生说老实话,能够得度全凭这个法门,如果要是用断烦恼来证果位的,我们一点希望都没有,这是我们自己要冷静去思惟、去观察。小乘须陀洹果我们有本事能证得吗?不可能,真的不可能,你有能力把贪瞋痴慢断掉吗?你有能力把是非人我断掉吗?说老实话我们今天的能力是什么?只是把它伏住,叫它不起作用,没有断,根还在,根还很深,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除净土法门带业往生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指望?所以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见无碍智慧身」,不能往生那就见不到了。所以「或见」,一种是破一品无明,生到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见到如来的报身;另外一种人,那就是我们念佛人,真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报身,见阿弥陀佛的报身也就见一切诸佛的智慧身。这一句清凉大师讲的是「无碍,真俗无碍故」,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四无碍境界。
  『三世平等如虚空』,「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说三世一定要联想到十方,说十方一定包括三世,也就是说,空间跟时间是不能分开的,它是一体。「三世平等」,没有一法不平等,为什么?智慧现前了,了解一切法的真实相。一切法的真实相是什么?性是真的,相是妄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妄跟妄哪有不平等的?当然平等,一切法没有不平等的。禅宗里面讲,佛,至尊至贵的佛陀,那一边是一只小狗,畜生,我们人跟小狗不平等,佛跟小狗平等,觉悟了。佛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