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

第116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116章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善业道不能小看它,我们在小乘戒律里面讲的三千威仪,就是十善业道的展开,三千威仪归纳起来就这十条;大乘菩萨八万四千细行,归纳起来也是这十条。你才晓得这十条是根本,是大小乘戒律的大根大本,没有十善就不是佛法,那你学习经教那叫佛学。什么叫佛学?什么叫学佛?有十善是学佛,没有十善是佛学,这个解释就非常清楚。佛学是把佛的经典当作一门哲学来研究,现在许多大学里面都开这个课程。前年我们到伦敦去访问,我们看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都有汉学系,汉学系里面有佛经的课程,我们去参观过。他们确实可以拿著佛教的经典去写博士论文,可以拿到学位,也可以将来在汉学系里面当一名名教授,我说「他一生依旧生活在烦恼跟痛苦的世间」,我说完大家都笑了,你不可能法喜充满,你也不能像孔子一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种喜悦你没有,什么原因?没有根。要知道儒家的根是礼,佛家的根是戒,十善是根本戒,弟子规是根本的礼。礼要是失掉,儒就没有;戒要失掉,佛就没有;《感应篇》要是失掉,道就没有。道讲的是什么?「清静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这道家。道家确实他的思想,要用我们一般讲法它是出世的;佛是出世之后再入世,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是佛;儒是入世的,所以儒释道,佛得其中。古人这个排列是很有意思,儒、释、道,释是释迦牟尼,就是佛教,它摆在中间,一边是世间,一边是出世间,你看它这是即世间而出世间,也显示出这一门学问的重要性。他不讲儒道释,他讲儒释道。
  这个末后两句,「离诸和合相,是名无上觉」,如果没有离和合相是阿罗汉、是菩萨,离和合相那就是佛。什么叫和合相?和合相这个注解里有,它举《金刚经》上的一句话,「一合相,相不可得故,故名为离,非唯所觉离合,亦无如外之智与如合也」。这个解释虽然简单,解释得很好。首先我们讲什么叫一合相,这是现在的科学,现在科学研究宇宙、万事万物怎么形成的,它用分析的方法。像我们用人做比喻!人这是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形相,把它分析,它是许多不同器官组成的,器官再分析,再分析就变成什么?许多细胞组成的。细胞再要分析就变成分子,分子再分析就变成原子、变成粒子,现在讲到最小的就变成基本粒子,夸克,那都是一样的。原来这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粒子,许多粒子组成原子,由原子组成分子,由分子组成细胞,由细胞组成器官,由器官组成这个人,原来人是一合相。基本粒子不是一样的吗?是一合相。再看一切万事万物,统统是一合相。既然是一合相,相就不可得,所有一切相是幻相,都是它组合成的。
  这个意思如果诸位还是不能体会,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你看香港高楼大厦很多,每个楼都不一样,你仔细再观察,它是什么组合的?不外乎钢筋、水泥,统统都是这些建筑材料,可是组成之后的相都不一样。如果从钢筋、水泥结构来看是一合相,从看到这些地方,这些高楼大厦都是一个相,没有差别。这叫你看到所有一切万法的真相,说到真正极处,就是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这些物质现象从哪来的?从理上讲是自性本自具足,惠能大师说得好,自性本自具足,但是,它怎么透出来?透出来就是今天科学里面所讲的振动,讲波动的现象,这是极其微细的波动。那你要说,为什么有这个波动?这没有理由。几时开始波动的?没有时间。这叫无明,佛法的名词叫无明,无明上讲无始无明,它没有开始,所以它不是真的。没有开始说明什么?它就在当下,这个道理才是真理,如果当下你一念不动,你就恢复自性。所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能成佛,为什么六祖大师能成佛,就是他能够在一念,把这个一念控制住不动。他一念不动,他这个人身还在,那什么原因?那是余习。这是我们学了《华严》才知道,那个形相还能存在,那是无始无明习气还在,是这个原因;无始无明习气不在,相就没有了。你一定要晓得,相是幻相,它不是真的。所以离是什么意思?你不要执著它,离执著、离分别、离起心动念,你就能够得到正用。正用也是不得已而说的,因为我们想什么都会起心动念,都有分别执著,离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的时候那叫妙,所以妙用!
  你看《妄尽还源观》里面讲的「随缘妙用」,我们今天是什么情形?我们今天是随缘烦恼用,是造业在用,起作用都是造业,都生烦恼,它不妙。妙的时候他跟我们一样作用,他不造业,他不生烦恼。我们凡夫讲,他只有智慧,没有烦恼,其实他连智慧这个念头都没有;他要有智慧的念头,他也落到分别执著里头去了,所以妙用。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也应当在这里学习。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待人接物要怎样?我们从最低的层次来做起,不执著。你能把分别执著淡化,这叫功夫,一定要一年比一年淡,你会在这个生活当中,无论是遇到顺境、还是逆境,你肯定是常生欢喜心,你不会被外面境界所转。逆境现前你不会生气,你不会觉得难过;顺境现前,你也不会觉得很欢喜。你能够永远保持著平常心,平是平等,常是永远保持,平等心、清净心现前了,清净心是不染污,平等心是没有高下。你了解宇宙人生真相,你过佛菩萨的生活,佛菩萨决定没有自私自利,佛菩萨决定没有我这个执著。我们凡夫有我的执著,有我就有利害、就有得失;没有我,利害得失都没有了。佛菩萨这个形相活在这个世间干什么?一个是对自己讲提升境界,对别人讲,用现在的话说,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绝对没有名利在其中。
  如果说为什么?我说为名、我说为利,世间人不外乎这两个字,他很努力的在工作。佛菩萨不是的,佛菩萨你说他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名利都不要,那么样努力精进的在工作?佛菩萨会答覆你,「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为什么?整个宇宙跟我是一体,你说我该不该做?我的左手痛痒,右手要不要去帮它搔搔痒,这还要谈条件吗?还有名有利吗?没有。为什么?同体,没有条件的,这不学大乘佛法你就不懂!所以一般人觉得,你这么认真努力跟人服务,总是怀疑他到底图什么?他什么都不图。如果有企图的话,这是凡夫,不是佛菩萨;佛菩萨决定没有企图,决定没有利害,做得比别人认真,做得比别人踏实,真正在做利益众生的工作。利益众生里头最重要的,不外乎帮助众生断疑生信,这太重要了,这头一步,然后再进一步帮助你断恶修善,你不堕三途。三途六道从哪里来的?是你自己造的,不是别人造的,是你不善的念头造的。
  我们举个比喻你就能懂,譬如人做恶梦,他为什么做恶梦?他是恶的念头变成恶梦。所以地狱、饿鬼是你恶的念头、恶的行为变现出来的,这就是永嘉大师讲「梦里明明有六趣」,有六道、有三途,「觉后空空无大千」,你作梦,那个恶梦你真受,梦里头吓得半死,醒过来还心有余悸,不就这样的吗?所以你堕三恶道的时候就像做恶梦一样,这不是假的是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懂得。所以一个人的心地清净,一生没有一个恶念,他怎么会有恶梦?没有恶梦他就决定没有三途,道理在此地。天天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他决定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也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造了请你去的,不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不离自心。所以佛在大乘教里面跟我们讲「心造万法」,一切万法心现识变。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要提升自己的境界,佛经上所讲的句句真实,没有一句假话。《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佛证得法身之后给我们做的报告,希望我们也能证得。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九六卷)  2008/10/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99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八段「真实慧菩萨」,偈颂我们还是从第三首看起,这一段一共有三首偈,到第五首。
  【於法不颠倒。如实而现证。离诸和合相。是名无上觉。现在非和合。去来亦复然。一切法无相。是则佛真体。若能如是观。诸法甚深义。则见一切佛。法身真实相。】
  前面这首我们在上一次学习过了,现在我们接著看第四首。第四首是讲时间,现在、过去、未来,这是讲三世,主要是要我们观察到真相,真相才是诸佛体。佛,前面讲「无上觉」,无上觉就是佛,佛就是无上觉。通常我们讲觉行圆满,这两个字说得好。行是我们讲的行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叫行。我们的行不觉,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离不开妄想分别执著,这就叫不觉;离妄想分别执著,那就叫觉,觉醒了。阿罗汉开始觉悟了,可以说少分的觉悟,在烦恼习气里面他只破执著,妄想、分别没断,所以我们称他是少分的觉悟,可是这少分的觉悟就起很大作用。
  同学们知道,我们现在生活在六道里头,六道我们只看到两道,人道我们看到了,畜生道我们看到了。其实人跟畜生也很复杂,我们所见到的也是局部,没有见到完全。譬如畜生里面,佛经上讲的龙,龙是畜生道,八部鬼神是畜生道,我们只在佛经上面听说到,没见到过。实际上古书所记载的像凤凰,古书有记载,现在没人见到过,麒麟也没有人见到过,所以它这个东西是不是真有?就很难讲了。可是依照佛法的理论来说,那就是真的,为什么?这有道理,有个理在此地。佛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有个念头,它就有这个事实。你看世尊跟弥勒菩萨对话,讲得多明白,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念头,念它就出生色相,念什么它就出生什么。
  我们现在这个念为什么没有出生?实际上有,我们自己觉察不到。什么人能觉察?有定功的人能觉察,心地清净的人能觉察。在佛法里面常讲,譬如小乘的四果,初果须陀洹他天眼、天耳恢复,就能看到我们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听到我们一般人听不到的音声,这不难懂。譬如我们眼见,我们接收光波的波长长短不同,有了限制,我们人的肉眼所能见到的光波是一定的限度,比这个波长的我们见不到,比这个波短的我们也见不到。耳听音声也是如此,音波有长短,我们只能够听到当中的一节,超过这个量的我们就听不到、就看不到了。所谓天眼通,就是这个障碍没有了,就这么回事情。譬如我们从光来说,现在用仪器可以侦测到,确实有X光存在、有紫外线存在,这都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线在夜晚它没有障碍,我们用这个设备,在夜间不必点灯,外面都能看得很清楚,现在在军事上用到了。初果须陀洹,空间维次他突破了,很小,不大。到二果,定功就更深,他又有两种能力恢复,就是他心、宿命。现在我们讲因果,相信的人还不少;讲到轮回,相信的人就不多,只有少数宗教徒他相信。如果证到二果,他就能够见到,二果有他心,别人心里面想什么他知道,他为什么知道?他的天眼能力比初果增长到很多倍,人想就有相,你在想什么,就像作梦一样,那个境界相现前,他看到了。一切法从心想生,二果就能够证实,这不是假的。轮回呢?他有宿命通,这不是看别人,看自己,他能够看到自己前生,过去这一生,再过去这一生。阿罗汉能看到过去五百世,所以对於这个事情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帮助别人也能看到别人的过去世,所以突破了,时间不是真的。
  在华严境界里面,时间跟空间都不存在,经上讲『现在非和合』,过去、未来也是「非和合」。和合是什么?和合是因缘生法,在时间上,你找这个因缘找不到,为什么?它不是和合相。过去、现在、未来这个东西有没有?在百法里面,它不是属於心法,它也不是属於色法。色法是我们现在讲的物质,过去、现在、未来它不是物质;心法讲的是精神,这个东西也不是精神。真的,精神跟物质是和合的。这些我们学了这么多,都容易懂。时间如是,空间亦如是,所以时间跟空间是假的,不是真的。有执著的人就有,没有执著的人就没有。所以三果阿罗汉,实际上讲,他执著还没有断尽,只断了一大半,他在时空里面就得自在,我们今天讲,他能够突破时空的维次,空间维次,他有这个能力。
  在六道,大的来说,天、人、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是不同空间维次的生物。现在科学家知道,从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数的、无止境的,实际上他们用科学的探测证实,他说至少有十一种不同空间维次的存在。这个话是过去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的,他学科学,这是近代科学家证实,但是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突破。如果突破之后,我们对於宇宙观就大大不相同了,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会有很大的改变。佛法突破了,佛法知道空间维次怎么来的,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我们就明白了,妄想分别执著无量无边,所以空间维次是无量无边。如果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空间维次就没有了,真的就这么回事情,所以放下就是。
  放下执著成阿罗汉,在佛法里面得到的叫正觉,此地讲觉,这个觉是正觉,你觉悟了,你明白了,正是没有错误。如果我们能够把分别也放下,不再分别了,你就成正等正觉,正等正觉是菩萨,你在四圣法界里头上面两层,菩萨、佛。菩萨分别没有了,有分别的习气;佛,这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分别的习气没有了,他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妄想。如果起心动念放下了,十法界没有了。我们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这个要紧,我们晓得之后,什么叫学佛,真正用功、真正学佛,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工作也好,处事待人接物,练什么功?练不执著。如果你能放下执著,你的烦恼就放下一大半,清净心就现前。清净心生智慧,执著的心生烦恼,执著愈重烦恼就愈重,执著愈轻烦恼就愈轻,就这么回事情。所以执著放下,见思烦恼断了,六道就没有了。六道不是真的,是假的,有执著就有六道,没有执著就没有六道。这个事情佛说出来了,佛并不是说叫我们一定要相信他的话,那就错了,那就变成宗教。所以佛法是科学、是哲学,他叫你去求证,你自己试试看,你放下看看,是不是这个境界。所以佛经可以给你做见证,你放下了,确实六道没有了。如果放下妄想,十法界没有了,也就是我们经上常讲的,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没有了。这个没有了,出现的是什么?出现的,我们通常讲一真法界,在净土里面讲,诸佛如来的报土,实报庄严土。报身,报身是智慧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就是说,这东西从哪来的?自性里头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现前,回归自性。统统现前了,这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果我们妄想的习气也没有了,也断掉了,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了,那是什么境界?那叫常寂光净土。我们都称净土,其实常寂光它也没有身,它也没有土,就是一片光明,叫大光明藏,是这个境界。这是什么?这是自性,就是大经里面所说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也就是现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