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觉悟,这些虽然是扯腿帮倒忙的,他还是佛,他有佛性,不过是迷惑颠倒的佛,所以你要很有耐心,要做出更好的样子去帮助他,去感化他,念念不舍众生。真的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诱导他,这就讲到教育。宗教是教育,佛教更是教育,教育与被教育者第一个理念就是《三字经》上头两句,一定要肯定「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初不是讲开始,初是讲本来,原本就是这样的,所以说本性本善。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本善,不但有情众生,六道有情众生,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他的本性还是本善。这个一定要肯定,你才能把教育办好。所有一切不善,正因为他不善才要办教育,跟他做助缘,他要善心都发了,那还办什么教育?不需要办了。对於这些迷失了自性的人要很有耐心,要有善巧方便引导他让他觉悟,这就是给他做助缘。助缘的方式太多了,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你想想看是不是都是助缘?门门皆能证无上道。所以法门是平等的,没有高下,契机它就起作用。契机就好像治病一样,这个药正好对治他的病,应病与药,药到病除,他就好了。法就好比是药,实在并没有法,帮助你开悟,悟了之后法就没有了,就不需要了。悟了之后全通了,这一服药治你的病,应病,病好了,你整个身心健康,不就这么回事情吗?
所以,一下开悟之后,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部贯通。这个道理就好像我们生病,生病的时候全身不舒服,病治好之后,全身舒畅,是一个道理。我们人身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大小不二,小宇宙的复杂性跟大宇宙完全相同,没有毫分的差别。对物质的世界只有隐显不同,动物因为有眼耳鼻舌身,显;植物它不显,它没有眼耳鼻舌身,它不显。不显,这个智慧德能在不在?在。大家想一想日本江本博士水实验就知道,证明了,水是矿物,有见闻觉知,有色声香味,跟有情众生没有两样。所以整个宇宙之间,即使像很微小的一个沙粒,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它有见闻觉知,它有色声香味,只是隐而不显。我们认为它没有,其实它有,有,它跟我们的心、念头才起感应。如果它真的没有,就不会起感应,那说境随心转这个话就讲不通了;如果它真有,这句话就讲通了。所以人心善,山河大地全变善,所有这些自然灾害全都没有了;我们的心不善,外面山河大地统统不善,什么灾难都出来了。我今天早晨听一个同学说,他在网路上得到的讯息,好像是俄国的科学家提出报告,大概在十年之内他说全世界有非常严重的大地震,都是九级以上的,这是很可怕的一个讯息。科学家没有法子对治,佛法里头晓得,地震什么原因?傲慢、贡高、心不平所感得的。这个烦恼是在根本烦恼里头,根本烦恼你看贪瞋痴慢,佛告诉我们,贪是水灾,瞋恚是火灾,火山爆发,愚痴是风灾,傲慢是地震,这引起自然灾害。
疑惑是愚痴,不能够破迷开悟,所以大乘教里讲,菩萨最严重的灾难就是对於圣教的怀疑。菩萨为什么不能够修因证果?就是对佛法怀疑,他不知道见性的人他见到是圆满的,所谓亲证。他说出来的东西,我们没有见性,我们怀疑他,吃亏不是他,是我们自己。佛法有个最大的好处,符合现在所谓的科学精神,那就是佛法所说的,诸佛如来所说的,他不是说你相信我说的就对了,不是的,他叫你去求证。你没有证得,相信他,这叫正信;你自己证得,那叫真信,是你亲证的。你证得的这个境界相、现相,跟佛所说的一点不差,那叫真信。佛的终极目标是希望你真信,希望你自己证得,你才真正明了,不是听人所说的。要真正证得,怎么证法?就是教你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你就亲证,不骗人。你放下执著,我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六道就没有了,你证得;分别放下,四圣法界下面两层没有了;起心动念放下的时候,十法界没有了,一真法界现前。是叫你去证的,不是说给你听的,人人都能证得。说几时证得?各人根性不相同,有人一下放下,马上就证得,有人慢慢的放,这个时间就不等。佛是希望我们证得,这是科学的精神,不是说佛讲了就算数,一定要亲证。我们根性差的人慢慢的证,分分证,也就是慢慢的放,不放你就决定没有办法证得,哪一个放下哪个就证得。
所以我们感谢老师,第一天我向他请教,他没有隐瞒,就把这个方法告诉我,「看破放下」,看破是智慧,放下,你的心恢复到正常。正常是什么?是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你就恢复了。可是真诚心要帮助你再放下,放下帮助你真心不断的提升,到最后达到圆满。所以佛法不难,难在我们对佛所说的怀疑、不相信,不肯放下,一定要从实验,一点一点放下,一点一点证明,佛说的没错。人现在最舍不得的是财,佛讲愈舍愈多,你就舍,果然愈舍愈多,你相信了。对财贪不贪?不贪了,为什么?要多少有多少,这多自在。真的做到心想事成,你还要它干什么?就是看有没有需要,有需要它就来,不操一点心,这叫得大自在。法,聪明智慧、健康长寿都在自己一念之间,相随心转,体质随心转。所有一切不善是不善心所变现出来的、感召的,念头一转,外面灾难化解了,里面业障消除了,这真话,不是假的。每个人都是本来佛,都是金刚不坏身,智慧、德能、相好无与伦比。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九六0卷) 2008/5/3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96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须弥顶上偈赞品第十四」,经文第三段偈赞分,第三小段胜慧菩萨偈颂,我们还是从第六首念起:
【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昨天我们将这首偈里的『暗』、『宝』、『灯』、『见』做了简单的介绍,暗就是迷惑,我们迷了自性,宝就是性,心性,现在已经迷失了。为什么把心性称之为宝?世间人对於宝物看得很重,因为有了宝就代表你拥有财富,有财富,你一切物质上的问题都能够解决了,所以把它称之为宝。可是还有比物质问题更重要的,精神生活,还有更重要的,离苦得乐,往上还有更重要的,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中国禅宗里面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个课题重要。但是世人真的迷了,迷了之后,不能看到真宝,只看到眼前一点小利,眼光短浅,看到这一生如何享受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拥有了,他并不快乐,我们在这个世间看到许多大富大贵,大富,拥有亿万财富的,他富而不乐,他的日子过得很苦,每天晚上要吃安眠药才能睡觉。安眠药是麻醉剂,他要不把他的脑神经麻醉,他就睡不著觉,你说多痛苦。贵是有很崇高的地位、有权势,也是贵而不乐。
人到这个世间来,是不是就是为了享这一点富贵,而付出精神痛苦的代价?人是不是为这样的?人要是为这个目标而生活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这个值得我们反思的,应当要深深的去反省,活在这个世间干什么的。佛说得好,佛说我们芸芸众生,六道凡夫,你活在这个世间干什么的?你为什么来的?佛只讲了四个字,「人生酬业」。人这一生,酬是酬偿,业是业报,你过去造的善业,你这生来享福;你过去造的恶业,你这一生来受罪。是享福、是受罪,是你命里注定的,不是别人注定的,是你自己给自己注定的,你过去生中造的,这是因果的道理。善有善果,恶有恶报,现在还没报,那是什么?所谓的时辰未到,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这是佛法里常讲的时节因缘。任何一个人生生世世,没有完全造恶的,也没有完全造善的,总是善恶掺杂著。哪一种先受报?看业力,你过去生中造的有善有恶,善的力量强,先享福,后受罪;善的力量弱,先受罪,后享福。强者先报,这佛在经上说的,力量强的先报,所以还是自己的事情。过去我造的善,善的力量很强,这一生当中就先享福,福享完了、享尽了,不善的果报现前。过去造的恶业很重,你生下来受苦,要受难,苦难受尽了,所谓是苦尽甘来,善的报现前,这个叫宿命。但是佛法不是宿命论,佛法告诉我们,命是你自己造的,所以你自己可以改。这个改要靠智慧,智慧要靠缘,这就是我们三因佛性里面讲了,正因是本来有的,得要有了因,了因是智慧。有能力辨别善恶、是非、真妄,你有这个能力,这叫智慧;没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真妄,那叫迷惑。
智慧实在讲也是从正因佛性生的,但是它需要缘,缘就是需要助缘。助缘里面第一个要善友,我们一般讲要有好的老师指导你,帮助你破迷开悟;还要有好的同参道友,常常在一起互相勉励、互相警策,这才能回得了头;还得要人事环境、外面的自然环境,这我们就讲的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实在讲没有一样不好,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你有智慧,没有一样不好,没有智慧可以说没有一样对你是有好处的。这才知道智慧是宝。『暗中宝』是佛性,佛性是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外头来的。这个智慧帮助我们离苦得乐,帮助我们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为圣,都要靠智慧。这个句子里头把「灯」就代表了智慧,照见。在我们佛门里面说,善友是智慧,佛门称善友是老师,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称老师为善友,称菩萨为仁者,仁慈的人,就是大慈大悲,就是这个意思。通常我们一般人只知道对观世音菩萨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其实大慈大悲是每位菩萨共同的尊称。佛经里头,佛也常常称菩萨仁者,这些名相也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称菩萨是梵语,称仁者是菩萨义理里面的精髓,我们听到之后应当要认真的学习,为什么?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现在没有了,没有,这迷失了,要把它找回来。
四句偈前面两句是比喻,后面两句是法合。『佛法无人说』,佛法是宝,佛法是自性的佛法。佛是觉的意思,法就是万法,对於万法觉而不迷,这就叫佛法,迷而不觉就叫世间法。法没有迷悟,人有迷悟。法没有迷悟,但是这一切法它会随著正报转,这个道理要懂。大乘经里常讲「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什么?正报是心、是念头,我们讲的是意念,这是正报。我们心意善,相貌就变了,相貌就变得很善,所以说相随心转。看相算命的人常说,一个人四十岁之前的相貌,是你过去生中业报变现出来的,带著过去生中;四十以后的相貌,是叫后天,是你这一生心行的善恶所感得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四十岁以前,先天成分多,后天成分少;四十以后,先天成分少,后天成分多。相随心转,体质也随心转,生活环境还是随心转,所以佛才说一切法从心想生。那我们要多想想,我们起心动念是为自己的多,还是为别人的多?起心动念为别人是好事,为自己就不好了,为什么?因为别人是自己性识里头变现出来的。
这个要有相当觉悟的人,他才懂,自他不二。想别人是真正利益自己,想自己是损害自己,这是事实真相,佛给我们说的这是再清楚都没有了。谁是自己?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诸佛如来承认,遍法界虚空界是自己的清净法身。为什么说清净?因为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真的是清净法身。凡夫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虚空法界是自己,不知道这个世界是自己,不知道芸芸众生是自己,於是跟他们产生了对立、产生了矛盾、产生了冲突,自己害自己,这叫造恶业。恶业的果报是三途地狱,三途地狱真叫冤枉受了。所以因果的道理、因果的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因果教育比什么都重要。中国五千年来,几个人不重视因果?翻开历史,几乎找不到。
因果从哪里来的?从一念不觉那个时候产生的,一念不觉,宇宙就产生,可以说它跟宇宙同时产生,永远不消失。所以佛法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知道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不留意。凡夫没有智慧,世出世间圣贤给我们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在中国就是伦理、道德,在佛法里面,三皈、十善、戒律。这个标准从哪里来的?不是别人制定叫我们遵守的,真正圣贤人、真正佛菩萨绝不会牵著人鼻子走,世出世间大圣大贤都希望成就别人顶天立地。诸佛希望一切众生早日成佛,跟他达到同样的境界,这是佛的心,这是佛的愿望。所以佛心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没有高下的。没有染污是清净,没有迷惑是智慧,没有自私自利是慈悲,这是真心,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说差别,大乘教里常讲,只是迷悟的差别,悟了,性德完全现前,迷了的时候它统统变质了。这是我们要明了的,知道自己这一生当中学的是什么。所以,这种学问叫圣学,佛法称为佛学,佛跟中国人称圣非常接近。学佛是学作圣人、学作贤人、学作佛菩萨,这就对了,这才能真正的自度度他。自己没有得度,就不能够度他,这是教导我们,要度他,先自度。弘法如是,护法亦如是,没有例外的。
三因佛性,我们要注重缘因,缘是我们现在讲的机遇,你的机会、你的遭遇。遇到了,你就要能够抓住,你能够认识机遇是智慧,你能够掌握机遇是智慧,在这个机遇当中帮助你成就。世间人讲修福,哪一个不想求福报?哪个地方福报最大?从前说佛门福报最大,是真的,不是假的,造塔、建寺功德大,带给你大福报。现在我们也建塔、也来建寺,功德能不能跟古人比?不能比。古人建寺,你所享受的是人天福报,现在建寺,福报没有了,为什么?你要想一想为什么建寺?建寺是安身,帮助这些出家人清修,帮助这些出家人觉悟,帮助这些出家人证果,所以你的功德就大了。如果现在寺建得很大,里面要没有真正修行人,功德就小。如果不但没有修行人,而且这里头都是争名夺利的人,那你就造罪业了。所以,建寺福报大小要看这个寺产生功能的大小,这个寺庙里能出一个祖师大德,那真有功德。出家众的道场、在家众的道场都不例外,所以我们也不能轻视在家众的道场,古往今来的莲社、居士林,在家众的道场,真有高人。
佛陀在世,维摩居士是古佛再来,示现居士身,在家佛,释迦牟尼佛示现比丘身,出家佛,那个时代世间是两尊佛出世。我们看《维摩经》上记载的,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去见维摩居士,听维摩居士讲经说法,见居士的时候也是顶礼三拜,右绕三匝,对维摩居士跟对释迦牟尼佛的礼节完全相同。这就是过去欧阳竟无居士所说的,佛法是师道,师道里面,在教学是老师第一大。舍利弗、目犍连虽然是比丘身分,接受维摩居士教诲,维摩居士是老师,你是学生,要行师生之礼,礼不可失。虽然你是三宝之一,僧宝,但是不是在讲堂的时候,维摩居士对僧团里面僧宝他非常恭敬,但是在授课的时候他是老师。正如同中国古代的帝王,帝王的儿女,这些太子、公主,在学堂里念书的时候对老师要行跪拜礼,拜老师,尊师重道。帝王在过去,在学校里见到孔老夫子的神位、孔老夫子的画像,他行跪拜礼,拜老师。但是不是在学校里,老师见到君王行君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