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严经》浓缩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展开是《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佛华严》就是无量无边、无尽无数的法界,遍法界虚空界。
所以说真正发心弘法,一定得佛两种力量的加持。「一者身面言说神力,即前语加」,佛以神力加持你的言说,这个言说就是前面讲的七种辩才,无碍辩才,佛加持你。「二者灌顶神力,即智灌心顶,手摩身顶」,这灌顶。我们看到经上讲的灌顶,诸位一定就想到,密宗上师给你灌顶,给你皈依,那都是形式,真正的意思要懂得。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里面,讲得很清楚,给我们解释灌顶,顶是什么意思?顶是最高的,人头这个顶是最高的部分,比喻什么?比喻佛法里头最殊胜的大法,灌是什么?传授给你,叫灌顶。不是用几滴水给你滴一下叫灌顶,那是形式,那个不起作用。
你就晓得,至高无上的大法是什么?是净土宗的《无量寿经》,这是过去祖师大德讲的。在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前面有一篇很长的序文,梅光羲居士作的。梅老是我们李炳南老居士的老师,我们李老师是梅老的学生,他的经教是向梅光羲学的。梅老那篇序文里讲得很清楚,中国在隋唐的时候是佛法黄金时代,十个宗派那时候建立的。高僧大德聚集在一起,有一次讨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讲的这一切经,哪一部经是第一?我们去找出一个最重要的,结果大家公认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这部经就称为根本法轮,一切法都是《华严》眷属,《华严》像一棵大树,是树根,是主干,其他一切经都是枝叶,这比喻得好。《华严》是根本,展开来就是一切经,今天像《大藏经》,一切经,它是个主干。所以方东美先生认为这部经是佛经的哲学概论,这个话也讲得好。它里面具足十个宗派一切法,大家承认这是第一经,找出来了。可是研究研究《华严经》,《华严经》最后归到哪里?末后一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经》到最后归《无量寿》。这就说明什么?《无量寿经》是第一里面的第一,就找,找中心点。
我从读到这些文字之后,我非常欢喜,因为我过去曾经讲过一次《华严》,也是断断续续,因为常常出国,也讲了十几年。《八十华严》讲一半,《四十华严》也讲一半,太长,我不想讲。既然《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精华,我就讲《无量寿经》好了,所以《无量寿经》讲了十遍。这一次《华严经》的因缘,是我们台南开心法师,至少给我讲过六、七次,每一次见面都劝我讲《华严经》,他说「法师,这个经你要不讲,以后可能没有人讲。」我听了也很难过,这是他启请,我也没答应。第二次是我在北京跟黄念祖老居士见面,老居士也提出这问题,希望我把《华严经》讲一遍,跟开心法师意思一样的。我那时候正是转弯转到《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内容、境界是一样的,那经文长短差很多,所以我对《无量寿经》就重视。最后一次是韩馆长往生前两天,劝我一定要把《华严》重新讲一遍,留下这个光碟给后人做参考。最后我答应她,我说希望你病赶快好,没想到她走了,所以这桩事情就放在心上。一九九八年我到了新加坡,跟李木源居士谈到这桩事情,他很欢喜,代表这三位大德再启请,还建了两个华严塔做个纪念。所以在新加坡居士林开始讲,讲到现在也是七处九会。现在已经讲了四千多个小时,我们讲了两千多次,一次两个小时,四千多个小时,真不容易!
所以我们对这个情形了解,《无量寿经》找到了,《无量寿经》是《华严》的核心。《无量寿经》四十八品,哪一品最重要?当然这古大德给我们指出来,第六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四十八愿里头哪一愿最重要?再找,这也是古大德都肯定的,第十八愿。十八愿是什么?十念必生,总结到「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所以整个佛法归纳到最后,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还得了!真正把佛法的核心找到,就是那一句佛号。那一句佛号,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说法的原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说经的原点,统统是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心里要是把阿弥陀佛装进去,就是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佛法圆圆满满装在里面,没有一丝毫欠缺,这个道理要懂,你不懂不知道。心里何必要放名闻利养?何必要放财色名食睡?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有一条你就出不了地狱,五条都具足,你还能逃得出来吗?佛的话你相不相信?你要是相信就好好重新去思考,地狱的根要把它断掉,成佛的根要把它接起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话是什么?是我们自性的圆满性德,不是外头的,每个人都有。所以佛在《华严》上多次的说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现在也是佛,你的心就是阿弥陀佛。可是你的心现在被五欲六尘占住,把你的阿弥陀佛障碍住,阿弥陀佛现不出来,起心动念都是名闻利养、都是财色名食睡。你的前途到哪里?你依旧要不断去搞六道轮回,这个心叫轮回心;你能把它换过来,那你的心叫佛心,你怎么不成佛!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必然加持你。加持里头最重要的,就是第二灌顶神力,至高无上的顶法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至高无上的顶法传授给你。在这个经文里面,就是前面的十种智。
「二者灌顶神力,即智灌心顶,手摩身顶」,一切如来同时手摩法慧菩萨的头顶。「顶受摩者」,接受佛的摩顶,「上禀尊力故」,禀是禀承,尊是诸佛菩萨,威神加持。「右手者,法慧所说顺理机故」,佛法尚右,一切都是右转,顺著右手转。我们一下台的时候这边是右手,从这边转,我们现在讲顺时钟,佛法尚右,这表什么?随顺性德。违反性德就错了,随顺性德就对。所以前面我们也跟诸位,讲中国老祖宗所传的放在心上好,那是什么?那是人天法,孝悌忠信,我讲从我心做起,这话重要。我们把孝悌忠信放在心里头,把礼义廉耻表现在我们身上,像我们身上穿的衣,穿的什么?礼义廉耻。我们的行为呢?仁爱和平,仁爱和平从我行做起,这个好!心里面是孝悌忠信,身的表相是礼义廉耻,我们的行为造作是仁爱和平,这是我们中国老祖宗传给我们,这是性德。我们能这样子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是随顺性德,跟佛菩萨所教的没有两样。不但佛如是,我们现在接触许多宗教,读了许多宗教的经典,跟这十二个字统统都相应。我也用四个字把它总结,「诚敬谦和」,这做人的准则,要真诚、要礼敬、要谦让、要和平。诸佛菩萨、东西方一切的圣贤都是这样教导我们的,我们能记住、能奉行,那就是禀尊如来的神力,就是随顺机宜。这个右手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是这个意思。
「诸佛随顺法慧说故」,这最后一句话把加的意思讲出来,是为什么?随顺法慧,这是法身如来随顺一切依正法故,法身如来是我们的自性。你看看,法界无量无边的众生,心行差别也是无量无边,佛在《十善业道经》上说过。随顺十法界依正庄严,这个地方讲由法慧来代表,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所以直到读了这段经文,知道我们发真实心就能得诸佛菩萨威神加持,我们做事情才能够顺利,才能够圆满。我们做事情有时候不顺利、不圆满,我们一定要反求诸己,什么原因?我们的诚意不够,我们的心里头还有很多不善在障碍,不是没有原因,不是外面的障碍,是自己内心不圆满,所以才有外面的障碍。总要记住,「一切法从心想生」,就不会错,我们就能够一帆风顺。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五七卷) 2009/11/9 台湾高雄 档名:12…17…205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品第十五》,今天看第三段「起分」,经文只有一句:
【法慧菩萨即从定起。】
这一科就这一句经文。前面我们看到『法慧菩萨』接受诸佛三业的加持,诸佛随顺法慧就如同大地能忍受故。顺,佛法里面常常用大地来做比喻,这个意思很深,什么叫顺?就是能忍。你看大地,你把香水洒在大地上,它如如不动;你把再秽污的东西洒在大地上,它还是如如不动,取这个意思叫随顺。我们中国人常讲孝顺,我们怎样显示出孝亲?那就是顺从。顺从也要像佛法大地来比喻,一切都顺从,没有一样不顺的。可是在人事上,圣人教导我们随顺要合乎义,如果不义,那你的随顺就陷害父母於不义,这是大不孝。那怎么办?就是父母的过失要劝导,一直劝导到父母明白、觉悟为止。这《弟子规》上就讲得很多,也讲得很好。义是什么?古人解释义,「义者循理」,用现在的话说,什么叫义?合情、合理、合法。与情、与理、与法相违背的那就是不义,这个原则要把握到。特别是佛门弟子,因为佛教导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我们要恒顺、要随喜,可是顺跟随喜都必须要与义相应,佛经上讲的情理法。可是情理法在佛法里面讲得很多、讲得很深、讲得很广,那就是各个层次的水平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十信菩萨的标准跟十住就不相同,十住跟十行又不一样,这是圣人。凡夫?人间跟天上的标准又不相同,天还有二十八层,分三界,你才晓得义这个意思就太深太广了。这个我们慢慢学,一层一层向上提升,渐渐就明白了,到真正把烦恼,《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才真的开悟,这个随顺就做得圆满了。
此地说菩萨起定,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出定;前面是入定,入定接受诸佛的加持,加持完之后就出定。清凉大师在此地跟我们讲出定有四个意思,第一个是「三昧事讫故」,二、「已得胜力故」,你看入定的事情圆满了,得诸佛威神的加持;已得,已经受加(接受加持),为得殊胜的威力。这是一桩什么事情?这是为说法,没有殊胜的能力不能说法,说法一定要得诸佛威神加持,这已得,得到殊胜的能力。三、「说时至故」,佛力加持是什么时候?你升座说法的时候,这个时候出定了。最后告诉我们「定无言说故」,为什么在定中不说法?定中没有言说,但是定中可以以心传心。就像我们现在资讯的传递一样,没有言说,那个传递还很圆满。「此四」,前面讲的这四桩事情,「后后以释前前」,第二句是解释第一句的,第三句是解释第二句的,第四句是解释第三句的。起定我们就说到此地。
现在看第四「本分」。说法,菩萨说法了。本分「文分为三」,它分三段。第一段「总显体相」,第二段「标以许说」,最后一段「别陈其名」。我们现在看第一段:【告诸菩萨言。】
这是法慧菩萨告诉参加这次大会的诸菩萨,跟他们说:
【佛子。菩萨住处广大。】
这个住处就是十住,住处广大。
【与法界虚空等。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
修学到这个境界才有住处,这个住处的体真的深广没有边际,跟诸佛如来没有差别。我们看清凉大师给我们的注解,这个注解文很长,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实际上菩萨住虚空法界、『住三世诸佛家』,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到。现在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疏》,「然十住体,略有三种」,讲十住菩萨的体,略说。「一约所依,即前三昧,依此说於十住法故。论云,三昧即法体故」,这是说十住的体,第一种就所依。约翻成现在的话是就,约所依就是「就所依来说」,就是前面讲的三昧。为什么?如果要没有前面的三昧,你就无法说十住法。三昧是定。三昧是梵语,用中国意思翻,梵文称三就是正的意思,中国人称邪正的正;昧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受,正受。正受就是正常的受用。正常的反面就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受用是什么?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五大类,五种受,这个受是不正常的,特别是在六道里面。这个受是苦、乐、忧、喜、舍,六道众生五种受。身有两种,有苦、乐;心有两种,有忧、喜;身没有苦乐,心也没有忧喜,这个时候叫舍受。其实舍受就是三昧,但为什么不叫三昧?它保持不久,它的时间很短又起苦乐忧喜。如果是永远都能保持在舍受里头,保持著心没有忧喜、身没有苦乐,这就叫三昧。
三昧有浅深等次不同,三昧就是定,所以定有浅深不同。这个地方法慧菩萨所证得的三昧,我们可想而知,他超越十法界,他在一真法界里面。我们一般的说法,明心见性之后到哪里去?他到实报庄严土去,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因为这个境界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法身菩萨,不是在十法界,十法界确实他还局限在一处,这个已经跟法性融成一体了。法性,『与法界虚空等』,这是法性。法性是体,法界是相,性相是一不是二。见性,他的生活空间就圆满了。生活空间多大?遍法界虚空界是他生活的空间。我们今天人生活空间,藉著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生活空间不能离地球,比起(不要说太远)一百年前,我们的生活空间大得多。一百年前在这个世间许多人没有离开他的出生地,一直到老死都没有离开出生地。那个时候交通不发达,没有这些车船、没有资讯,走一百里路很远,怎么走那么远,千里要走上二十天,那是很长的距离。哪里像现在,现在飞机带来的便捷,环绕地球一周两天,二日游。所以地球变成地球村,就是这么个道理,不是地球缩小,是我们交通工具快速。
如果我们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完全回归到自性,就是贤首国师讲的妄尽还源,还源就是回归自性,功德圆满,法慧菩萨就达到这个境界。往下他就是断习气。习气不能起心动念,那怎么断法?随其自然,时间久了慢慢就没有了,不能著急,这一著急,习气又加重。所以在这个时候修行叫无功用道,不但没有方法,连念头都不能动,你一动念头就迷了。念头都没有了,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了。所以说一真法界是平等法界,理平等,事也平等,事上平等是净土经论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而净土经论里面常常说,这样殊胜无比的境界只有极乐世界圆满,其他诸佛世界都比不上极乐世界。这话有没有问题?好像有问题。佛为什么这么说?佛说法依据两个原则,第一个完全讲证得,如来亲证境界,第二种方便说。虽然是方便,他的目标决定是引导人回归自性,不是真的也是真的,真妄不二。从这个地方你要体会到,十方诸佛的刹土没有差别,跟极乐世界怎么会有差别?佛说差别用意在哪里?是没有差别,你修别的法门你这一生不能成就,你修净土,净土往生靠什么?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你。这个很特殊,其他诸佛没有发这个愿,这是真的。所以境界虽然是相同,其他诸佛如来一定要破无明证法身才能入这个境界,西方净土不必破无明证法身也能入这个境界,这不可思议,这是真的。所以不仅是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你在《弥陀经》、在《无量寿经》看到十方诸佛都赞叹。这个事实你不能不晓得。
这个意思就告诉你,你现在要想入华严境界,要想得到弥陀净土,你这一生的机会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