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951-2095集-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有,在四圣法界有;超越十法界就没有了,为什么?你那极其微细的振动它不动了,不动就没有了,动就有。
我们知道,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我们知道实报庄严土里面的诸佛如来,这个诸佛如来是指《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叫诸佛、如来,他们都是诸佛、都是如来。为什么还有四十一个位次?这四十一个位次还在,那因果还在,就是说实报庄严土里还有因果。那因果是什么?习气没断,妄想的习气没断;分别执著没有了,分别执著的习气也没有了,妄想没有了,妄想习气没断。这是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面告诉我们的,我们对这个问题有疑惑,疑惑很多年,听大师这一句话的指点,我们就明白了。所以,实报庄严土是无始无明习气没断,它现出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净土。真的是净土,你看不但没有分别执著,连妄想都没有,只是妄想的余习现的这个现象。所以,它跟常寂光土非常相应,但常寂光土里头没有相,没有色相,它有色相。那要他把最后一品无明断尽,也就是无始无明的习气都没有了,它就变成常寂光。还源了,圆圆满满的还源,妄尽还源,还源到常寂光。
这里头最重要的一个意义,对我们现前有无比殊胜的利益、价值,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宇宙是一体,没有办法分割。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谁?是自己,自己的心现的,自己的识变的。你说现在环境不好,这么恶劣,那你要知道怎么解决法?怎么样把这些恶劣的人都回头?自己回头全回头了。你相信吗?不相信,我也很难相信,可是佛是这么说的,我们细心想想佛讲的有道理。佛说菩萨修行成佛,成佛是什么现象?看到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圆成佛道,都成佛了。什么原因?境随心转,不就这么回事情吗?《华严经》上所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情是有情众生,十法界里有情众生,无情是树木花草、山河大地,同时成就圆满,同成佛道,就是同圆种智。如果不是这个境界,我成佛了,大家没有成佛,好像释迦牟尼佛成佛了,我们没有成佛,小乘确实有这个观念、有这个疑问。大乘菩萨没有契入境界的,信心不坚固的,他也有这个疑问,为什么诸佛如来成佛了,我还没有成佛?「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句话不是真的。是真的,一点都没错。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众生?真妄不二,所有一切众生,在佛的眼目当中全成佛了,树木花草也成佛了、山河大地也成佛了,在他眼睛当中全成佛了。在凡夫面前没有,在凡夫面前,连成佛那个人也没有成佛,为什么?他分别执著他,他哪成佛?这个要诸位细细回味我的话,不好懂,真的很不好懂。
为什么你还有这个?是因为你有习气,你有妄想分别执著。成佛的人为什么看到你成佛?就如同我们常常用这个比喻,诸位从比喻当中你能够体会到。我们把这三种颜色比喻成黄色的妄想、蓝色的分别、红色的执著,我们六道凡夫现在是这种情形,我们把眼睛比喻法性,外面的现象比喻作法相,法性、法相。现在有了这个东西,妄想分别执著有了,我们对於外面的法相完全看变形了,变成什么?变成六道轮回。原本是什么?是一真法界,因为在这看上去,一真法界就变成六道轮回。佛是什么样子?佛是这三个都没有了。六道凡夫,这三个都有。我们想一想,这三样东西,妄想分别执著,是不是真的障碍眼睛?障碍法性?没有,与法性不相干。有没有真的妨碍外面法相?也不相干。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的,让我们产生错觉,这么回事情。
能同时一次放下,这叫顿悟、顿超,什么人表演给我们看?释迦牟尼佛表演给我们看,菩提树下他一下放下,所以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彻悟。悟了之后才知道,所有一切众生不过就是这个东西没放下的时候而已。所以,他看一切众生真成佛了,山河大地也成佛了,同圆种智,他也放下了。放下跟不放下没有妨碍,不放下你还是佛,你怎么不是佛?只是你自己不承认,你自己不知道,佛知道。这个才是事实真相。所以佛看一切众生是诸佛如来、是自己,「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他没有唯识,你有识,他没有识,这个东西叫识,这个玩意叫识,识是假的,这个东西叫识。佛没有了,知道你这个假的东西没有放下,你不放下还是佛,不能说你不是佛。所以,菩萨成佛的时候,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同成佛道,就这个意思,这一点都不假。我们总要搞清楚,你就不会疑惑了。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跟我们表演就是一次放下,叫顿悟、顿超,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时候三十岁,六祖能大师在中国示现的时候二十四岁。所以这个东西,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放下就是,学不学没关系。释迦牟尼佛示现学,六祖惠能没学,不认识字,这个东西不要紧,没关系,只要放下就见性。一切法是自性现的,自性哪有不通达的道理?所以佛告诉我们,自性它本来有圆满的智慧,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有圆满的德能、有圆满的相好,换句话说,它没有一丝毫欠缺。
我们学佛没有别的,就是学放下,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就是烦恼习气太重、业障太重,知道放下,很想放下,他就是放不下。佛有方便法,叫我们一样一样的放,先把最严重的六道里面的执著放下,有执著就有六道轮回;没有执著,六道就没有了。这代表六道,六道放下了,就是执著放下了。那还有什么?还有妄想、还有分别,那就变成这样,你看现在看起来清楚多了,好像我们戴个太阳眼镜一样,清楚多了,也就是你的智慧透出三分之一,清楚多了。这什么人?阿罗汉、辟支佛。佛叫我们再把分别放下,蓝色代表分别,分别放下,这就更清楚,看得更清楚、更明白,这是菩萨。最后再把妄想放下,成佛了,这叫渐悟,渐修、渐悟;能够一次放下,顿修、顿悟。这是佛法!我们必须晓得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事实真相。
学佛没有别的,经教学不学无所谓,你看佛在《金刚经》上说得多清楚,「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法,你学了之后要放下,你不放下,它变成所知障,你还是凡夫。你不放下,你学的佛法、经典就变成佛学;放下,那就叫学佛,学佛才能够真正入佛境界,才能真正了知诸法实相,就是真相,真实相。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的,确实对知识分子说的,知识分子有个欲望,求知的欲望。欲望是什么?欲望我们现在知道,佛在经上讲,是菩萨最严重的障碍。我们前面学过二障、三障,二障、三障之后还讲了一个三重障,最严重的。最严重的三个,第一个是傲慢,傲慢的习气,傲慢从哪来的?宇宙开始那一天,发生的那一天,那一天就有傲慢。这个事情可麻烦了,真叫俱生烦恼。是自性变成阿赖耶,傲慢就有了,跟有我那一天同时开始。
你看自性一动,依正二法就生起,这个时候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只有阿赖耶;阿赖耶,八个识只有这一个,其他的都没有。可是从阿赖耶再一动,这都是振动,现在讲振动,阿赖耶是微波,再一振动波浪又大一点了,波浪大一点的时候,执著出现、分别出现了,分别就第六意识,执著是第七识。第七识第一个「我见」,开始有我,认为有我,我从这里来的。跟著我见他就有贪瞋痴慢,「我爱」,我爱就是贪,「我慢」,我慢就是瞋恚,「我痴」,你看贪瞋痴就起来了。所以贪瞋痴,佛讲根本烦恼。什么时候断?起心动念没有,贪瞋痴慢就没有了,转八识成四智,是什么人?初住菩萨,十法界的佛、菩萨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如果能够把起心动念放下,立刻就转八识成四智,阿赖耶、末那、意识全没有了,这才叫清净法身,真的清净了。不住十法界了,入这个境界,十法界没有了,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现前。
所以净土从哪来?净土是自己变现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是自己变现的,这个要知道,自己变现自己受用。知道这个道理,「三时系念」佛事里面,中峰禅师说得很好,「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阿弥陀佛哪里来的?心变的,自己心变的。净土,「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一点都不错。所以,外面境界完全是自心变现的,你可不能怪外面的人,怪外面的人,你大错特错,你几时才能出得了头!所以,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得真是了不起,但是真正懂得这里头奥义的不多。说的什么?这句话说出来大家都晓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遇到困难、遇到障碍了,不在外面,在自己,我们念大乘才彻底明了这句话的意思。
蕅益大师说得好,「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没有好坏,缘是人事环境,人没有好坏。那好坏?好坏在自己的心,你自己的心好,人都变好了;你自己心不好,人就变不好。怎样把坏人变成好人,要什么?要把自己的恶念变成善念,把自己染污的心转变成清净的心,外面境界就没有了。你看从自己,不从外头。是真的吗?真的。有什么证明?在中国古代舜王就是证明。舜怎样感化他的后母、他的父亲、他的弟弟,三个人都想把他害死,你说他日子怎么过法?苦不堪言。他用的方法就是反求诸己,他没有看到父母、弟弟对他有一点点恶意,总是觉得我做得不好,惹他生气。天天反省,天天改过,三年,这一家人被他感动。家人被他感动,他的邻居、邻里被他感动,大孝!所以二十四孝把他摆在第一个。诸佛菩萨所以能成就,用什么功夫?就用这个功夫。从这个地方,我们能够体会到,中国老祖宗、古圣先贤想必都是佛菩萨再来的,应化而来的。我在早年跟李老师学教,把这个话请教老师,老师告诉我,理上讲得通,事上没证据。理上真讲得通,但是事上没有证据,他没有说他是什么佛再来的,他没有说;理上讲得通。现在我们学了《华严》,理事不二,那不就通了吗?真的,诸佛菩萨是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是一不是二。所以这事上讲不通,我们事上也讲通了。事上讲不通,还是我们境界没有向上提升,往上提升一层就通了,就没事了。
所以问题,确实大问题、小问题全不在外面,都在自己。看到一切人不善的,你自己去修善,你自己修清净心,决定能感动,为什么?他有佛性。你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然后你才晓得天下没有恶人,那个恶人是习性造成的,他迷失了自性。今天人作恶不知道回头,什么原因?不读佛经。他要读佛经、读圣贤书,他不就都觉悟了,都回头了吗?回到本善了,回归到本性就成佛,回归到本善那就是善人,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不读佛经、不读圣贤书,那就没法子。所以圣贤书不是迷信,这个要肯定,圣贤书是什么?圣贤书是自性的流露。它是性德,它不是人造的,不是哪个圣人他著作的,我们这样看法错了,为什么?你有分别、有执著去看。孔子著的,释迦牟尼佛的书,我读他的书被他牵著鼻子走,这不算好汉,不就这么个意思吗?一定要自己有创造、自己有发明,要自己逞英雄,结果怎么样?自己要堕三途。错了,不知道自己错!
夫子跟释迦给我们做了最好的示现,怎么示现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两句话还得了!这是我们学习必须要具有的态度。述而不作,释迦、孔子一生没有创造、没有发明,现在人还有著作、有发明,释迦牟尼佛没有著作,孔子也没有著作,那他留下来的,写的这些东西留下来的,古人的,不是他自己的。也就是说,他一生所学的、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的,全是古圣先贤的东西,没有自己的。这个态度好!信,相信古人、相信圣贤,为什么?他们是见性的;好古,喜欢古代所传的。为什么?这里头有个道理,经过历史的检验,如果它不是真的好的,早就被淘汰掉了。你看中国远古的古籍流传到今天,至少是二、三千年,以孔子来说是二千五百年,二千五百年能传下来没有被淘汰掉,好东西,多少人肯定这个好。而孔子所传下来的东西,我们知道不是他的,他所说的、所记录下来的是远古古代老祖宗传的传说,他记录下来的。从他口里说出来,他的学生把它记录,整理成为文字流传下来,是这么一回事情。
清凉大师在《华严经》解释经题里面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也说过,他自己一生,就是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法,都是古佛所说的,他没有在古佛所说的上面多加一个字;说的比孔子还到位,孔子还没有说到这一点,没有在古人上加一个字,这个「信而好古」真是打了满分。我们今天,天天都想创造,天天讲发明,你所创造的、所发明的全害自己也害别人,你们想想看对不对?古圣先贤、佛菩萨教我们,佛菩萨教我们去见性,性是圆满的。所以清凉讲释迦牟尼佛这个修学态度,我能肯定、我能体会,为什么?见性,见了性之后,不都是一样的吗?那就是古佛传的。古佛见了性,他也见了性,见性完全一样,绝对没有两样,佛佛道同。所以,佛第一个德号叫如来,为什么叫如来?今佛如古佛之再来,一点都没有两样,他见的都圆满的。今佛跟古佛所说的绝对没有差异,不但所说的内容没有差异、所说的言语也没有差异。所以清凉讲的这个话我能体会到,我相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
我如果见性之后,跟古佛如来也没有差异,正如同释迦牟尼佛见性讲出见性的境界,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他见性时说的。而六祖惠能大师见性之后说了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一尘不染;「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是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没有欠缺;「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能生万法就是宇宙跟生命的起源是自性变现的,自性所现的。你见了性之后,哪有不一样的道理!所以确实见性之后,没有能跟另外一个见性的人他说的东西你能给在上面加一个字,不可能的事情。他见的是圆满的,他没有欠缺,每一个见性的人都一样。所以,释迦牟尼佛的经典,能大师不认识字,你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他讲的跟释迦佛讲的没有两样,你这才相信见性之可贵。
然后你一定会肯定,我这一生我的目标订在哪里?明心见性。如何明心见性?彻底放下,就这个。他见性,他的方法不是别的,不是要学多少经、要念多少经,不是,放下就是!学跟不学没关系。不是跟你讲得很清楚吗?放下一切执著,对人的执著、对事的执著、对一切万物的执著,你就成阿罗汉,你得什么?得正觉。再进一步放下分别,你就得正等正觉,号称菩萨。最后把起心动念放下,起心动念是妄想,我们六根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都能够不起心、不动念,你成无上正等正觉,号称为佛陀。人人能成,人人能达到,你肯不肯干?这是真正的佛法,一点都不假。佛法在哪里?佛法在你自己心中。所以佛经称为内学,它向内不向外的。经上又常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现识变,你要晓得;相是幻相,不是真的,刹那生灭。
经上也常讲,物质现象它有四种状态,在动物,现在讲动物,佛法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