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不如去死 作者:[日]京极夏彦 >

第21章

不如去死 作者:[日]京极夏彦-第21章

小说: 不如去死 作者:[日]京极夏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回应出现的时候……
  (他笑了,双手握出感谢的手势。)
  整个西部的安全区内,「无兆死」整整降了十个百分点。那时我已经要开拍其他故事了:《纳卡帕岛》经完成,《命区》拍了一半,等到我另一部片子《八英寸》上映的时候,「无兆死」已经降了二十三个百分点……到这个时候,政府才对我感到兴趣。
  给你额外的资源?
  (笑了)不是。我才不会向他们开口,他们也不可能会给的。但他们最后真的让我拍摄罩方的画面,从此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时你在拍《神之火》吗?
  (点头)军队正在使用两种雷射武器:「宙斯」和「机雷系统」③。宙斯原本是设计用来清除弹药、引爆地雷和未爆弹,既小又轻,可以装载在改装的悍马车上。狙击手透过枪座里的同轴摄影机瞄准,将瞄准点置于目标物表面,再从同一个光学孔径发射脉冲光束。这样讲会不会太学术?
  一点儿也不会。
  很抱歉,我太注意这个计划了。这道光束是固态物理的武装版本,是工厂用来切断钢材的工业用雷射,可以烧融炸弹的外壳,或者将其加热到温度足以引爆内部的装药。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僵尸:只要把光束的能量调到很高,光束就会直接打穿僵尸的前额:设定在比较低的能量,则可以把僵尸的脑部加热到沸腾,然后从耳朵、鼻子和眼睛等七孔同时爆浆。我们拍摄到的这段杀僵尸影片真是炫毙了,但是宙斯和「机雷系统」比起来,只不过是空气枪。
  「机雷系统」的全名是「机动型战术高能雷射拦截系统」,由美国和以色列共同设计,用来击落小型的来袭砲弹或飞弹。当以色列宣布自我隔离、封闭国境时,就是靠「机雷系统」挡下恐怖份子往他们那里发射的迫击砲和火箭,将砲弹全数拦截击落。这套系统大概像是二次大战探照灯的形状大小,它其实是一种氟化氘化学雷射,比宙斯的固态物理雷射还强大,效果好厉害,一击就可以透肌穿骨,在一道炽白光线中让目标物化为烟尘。以正常速度操作,它的效果十分惊人;但是如果以慢速……就是《众神之火》这部片子的内容啦。
  据说影片公开放映一个月后,「无兆死」的个案降了一半,是真的吗?
  这个数字应该是有点夸张啦,但大家一有空就会排队看片,有人每晚都来看。宣传海报上画着一只被气化的僵尸特写,这幅图就是电影当中的一个镜头,在这个经典画面的晨雾瀰漫之中,你真的可以看到雷射光束。图的下方有简单的文字说明:「下一只。」靠着这张海报,下费吹灰之力就拯救了整个计划。
  你的拍摄计划?
  下,拯救了「宙斯」和「机雷系统」两个雷射武器计划。
  这两个计划本来要被废止吗?
  「机雷系统」本来预计在《众神之火》这部片杀青后的一个月,就要被废止了,宙斯计划老早已终止。为了拍到宙斯的画面,不盖你,我们求爷爷告奶奶、连借带偷,才让它重新启动。战物部认为这两个计划都是在浪费资源。
  真的会很浪费资源吗?
  相当浪费。「机雷系统」的「机」这个字的意思是「机动性」,实际上整个系统是由好多辆车子分别负责携带,每辆都很精密,都需要其他车子支援,而且这些车子都能越野。「机雷系统」产生雷射的过程中需要强大的电力,以及大量化学物质,那可是高度不稳定又极具毒性的东西。
  宙斯比较有经济效益,它容易冷却,很好保修,装载在悍马车上可以开往任何需要它的地方。但问题是,要它做什么?就算是电力充足的情况下,射击手还是得把光束集中打在目标物上,提醒你,是要打在一个「移动中的目标物」上面喔。可是一个好的步枪狙击手只要花一半的时间,就能打死两个僵尸。宙斯无法进行快速射击,但是在僵尸大举来袭时,我们需要的就是快速连发。还有,这两种武器系统都配备有步兵来保护,等于是「用人去保护那些『负责保护人』的机器」。
  这两套系统真的这么糟喔?
  以这两套系统原本的设计功能来讲,其实不差。「机雷系统」保护以色列免于恐怖份子的炸弹攻击:我们的国军向前推进时,请出本来已经退休的宙斯,有效清除了未爆弹或诡雷。就当初设计的目的而言,这两套系统都是很棒的武器。但做为消灭僵尸的武器,它们毫无希望。
  那你为什么还要拍它们呢?
  因为美国人崇拜科技呀。这是在国家时代思潮下的遗传特质,无论我们是否了解,甚至连最死硬派的反科技「卢德运动份子」④都不能否认我们国家的科技很伟大。我们有能力剖开原子、登陆月球,公司和住家塞满了早期科幻小说家都想像不到的精巧机械,还有方便的小玩意儿。我不知道这样到底是不是好事,也轮不到我来评论,但我确实知道,许多美国人很像战火下的无神论者,一旦窝进伞兵坑里,就开始不断向上帝祷告,希望科学之神来拯救他们。
  但科技却救不了他们。
  这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众神之火》大受欢迎,后来社会各界要求我们拍摄一整个系列,把片名取为《神奇武器》,共有七集,介绍我国军方最先进的科技。虽然这些片于在实际的战略上并没有帮助,但在观众的心理上造就了捷战英雄。
  难道那不是……
  说谎?没关系,你可以直说。是的,这些电影都是谎话,有时候说谎不见得是坏事。谎话本身并无好坏,谎言就像火,给你温暖,也能把你烧死,就看怎么运用。政府在战前所撒的谎,就是要让我们快乐和盲目的谎话,但那种谎言会烧死人,妨碍我们去做该做的事。然而,我拍摄《阿瓦隆》的时候,每个人都已经为了生存在努力了,粉饰太平的谎言早已过去,眼下到处都是实情:真相沿着街道摇摇摆摆朝你过来、破门而入,真相会掐住你的咽喉。事实是,无论怎么做,我们之中大部分的人(搞不好所有人)都没有未来;事实是,我们正处在人类这个物种的关键存亡时刻;事实是,每晚有一百人因为真相而冻僵毙命。他们需要可供取暖的东西,所以我说了谎,总统说了谎,每一位医生、牧师、排长和父母都说了谎。「我们会没事的。」那是我们传达的讯息,战时所有的电影导演都在传达这讯息,你听过《英雄城市》这部片吗?
  当然听过。
  很棒的片子,对吧?马蒂在围城期间拍的,只靠他一人完成,用一切他所能找到的器材来拍。真是杰作,展现了勇气、决心、力量、尊严、仁慈跟荣耀,这部片让你真心相信人性,比我拍的任何片都还要棒,你真应该看看。
  我看过了。
  哪一个版本?
  对不起,你说什么?
  我说你看的是哪一个版本?
  我不晓得……
  有两个版本?你该先做点儿功课,年轻人。马蒂剪了两个版本,一个是战时版,一个是战后版。你看的那个版本,片长是九十分钟吗?
  我想是的。
  它有拍出在《英雄城市》里,英雄的黑暗面吗?有拍出暴力跟背叛、残忍、堕落,和「英雄」心中深不见底的邪恶吗?没有,当然没有。为什么要拍?因为那才是真实,这些黑暗的真实逼使人类宁愿钻进被窝、吹熄蜡烛,咽下最后一口气,再也不醒来。然而,马蒂却选择了拍摄另外一面,他拍下人们在一大清早就起床,为了活命而浴血奋战,只因为有人告诉他们一切都会没事,他拍出了这样的面向。有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来形容这种谎言。那就是:希望。

  ①位在加州的「内陆帝国」是最后肃清僵尸的区域之一。
  ②Cecil B。 De Milk(一八八一~一九五九),美国老牌导演,也是美国影艺学院的第一批创始人之一,代表作品为《戏王之王》、《十诫》等。
  ③MTHEL,Mobil Tactical High Energy Laser,美国格鲁曼公司所研发,将高能雷射打在来袭的飞弹、砲弹上,使其未达目标之前就先行爆炸。
  ④Luddite,十九世纪发源于英国的反科技运动,藉着破坏机器来表达对于工业革命之后变迁的反动。

  帕内尔空中国民兵基地,田纳西州

  盖文·布雷尔护送我到他飞行中队长的办公室。中队长是克丽斯汀娜·爱琉波里司上校,她的脾气和她显赫的战绩一样是个传奇。很难想像,那么强大的力量竟能压缩在如此娇小、几乎像孩子般的身躯中。黑色的长浏海配上脸部纤柔的表情,更强化了她青春永驻的形象。她摘下墨镜时,我看到她眼中炽热的感情。
  我之前是FA22猛禽式战斗机的驾驶员,它是有史以来性能最棒的战机,飞得比上帝还快,能击败上帝所有的天使,这是美国科技能力的里程碑……然而在这场战争中,科技算什么能力?屁都不值一个。
  那一定很令人沮丧。
  沮丧?要是有人突然告诉你说,你这一辈子都在拼命努力的目标,那个让你吃尽苦头,做尽牺牲,甚至驱使你突破自己极限的目标,到头来竟然被认为是「没有战略价值」,你知道那是什么感受吗?
  你认为大家都有这种感受吗?
  这样说好了。被自己政府给搞垮的军队,不只有俄国国军。基本上,我国空军也是被「军力重整法案一给阉了。有些战略物资部的「专家」认为我们的歼敌耗资比率,「歼耗比」,在所有单位中是最差的。
  能举个例子吗?
  就拿「联合防区外武器」来说好了,它是一种靠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引导的炸弹,从远在四十哩外投弹,光是基础型就能携带一百四十枚BLU97B群子弹,每枚子弹能以锥形装药穿透装甲车辆,用弹壳破片歼灭步兵,还涂了一圈错金属,可以引起燃烧,在整个杀伤范围引爆烈焰。杨克斯市战役①之前,它一直被认为是终极的武器。结果现在政府告诉我们,每一个「联合防区外武器系统」的价格,包括材料、人力、时间或能源的消耗,加上载运武器的飞机需要燃料,还有地面维护的花费等等,这些钱加一加可以让一排鸟步兵干掉一千倍以上的僵尸。换句话说,我们的武器现在不经济了,以前很多最尖端的武器现在也不经济了,政府砍我们的经费和器材,就像工业雷射那么精准又狠毒:B2隐形轰炸机没了,Bl枪骑兵式轰炸机没了,又大又丑又胖的老家伙B52轰炸机也没了。鹰式、猎鹰、雄猫、大黄蜂、联合攻击和猛禽式,一眨眼这些战斗机全没了。这些军机的数量比史上所有防空导弹、防空砲和敌方战斗机加起来都还乡。②感谢上帝,至少这些资产没变成废五金,只是被封存在仓库里,或者放在沙漠里的飞机坟场,就是那个叫做「航太维修与再利用中心」③的地方,政府还说封存战机是一种「长期投资」。能确定的是:我们虽然打的是这一场战争,但永远是在为下一场战争做准备。我们的空中运输能力,至少从组织上来说,几乎是完好无缺的。
  几乎?
  C17「全球霸王」运输机必须淘汰,其他吃油像喝水的喷射运输机也要淘汰,只剩螺旋桨的飞机可用。我原本开的机型等级接近星际大战,后来沦落到开货车的等级。
  空军的主要任务就是运补吗?
  空中运补是我们主要的目标,是仅存的有意义勤务。
  (她指着墙上泛黄的地图。)
  经过那件事之后,基地指挥官准我留着这张地图。
  (地图是战时的美国大陆。所有落几山脉以西的土地都用淡灰色标示,浅灰色中又有不同颜色的圈围。)
  地图画的是僵尸沦陷区里面的孤岛。绿色表示现役军事设施,有些已转作难民收容中心,有些仍有战力,其他则是严密防守但无战略效果的地区。
  红区被标示为「具攻击执行性」,其中有工厂、矿场和发电厂。大撤退的时候,军方留下了监管小队,他们的任务是保卫维护这些设施,以备在必要时增加总体战力。蓝区为非军事区,平民在这些蓝区守稳了,规划出房舍住屋,设法活下来。每种颜色的区域都需要空中运补,因此出现了「美国大空运」。
  从飞机架数、使用油料数、组织规模看来,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空运行动。我们必须和沦陷区里面的每个孤岛保持联系,处理他们的需求,与战略物资部协调,然后依照物资的需求急迫程度,依序分配每一趟勤务,完成全球空军史上规模最大的任务。
  我们尽量不运消耗品,像是需要定期补充的食物、医药等,这些物资被列为「赖投」,就是依赖性投递,所以优先次序比较低。比较高的是「自投」类的物资,就是能让这些孤岛具有自我维系能力的东西,像是工具、零件备料和制作零件的工具。战物部长亚瑟·卒克莱以前常说:「他们需要的不是鱼,而是钓鱼竿。」不过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所以我们从秋天就开始空投鱼、小麦、盐、脱水蔬菜和婴儿奶粉。记得从前的冬天有乡长吗?我们帮助人家,让他们有能力自助,这种感觉乱棒的,但你总得要顾到他们的死活。
  有时候还要空投人员,像是医生或工程师这类的专家。他们具备了自学手册上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平民居住的蓝区就有好多特种部队教官,教导居民更有效的自我防御,同时也教他们准备好有朝一日进行反攻圣战。我对这些专家充满了敬意,他们大多知道战事仍在持续,蓝区很多地方没有飞航起降的跑道,所以他们必须跳伞进入蓝区,落地后可能也不会有人出来接应。并非所有的蓝区都安全,有些到头来还是被僵尸攻陷了。我们投下的人甘冒这样的风险,他们都心怀大爱。
  飞行员也是心怀大爱呀。
  嘿!我可没低估我们要冒的风险,每天都得在沦陷区上方飞越几百哩、几千哩,因此又出现了紫区。(她谈到地图上最后一种颜色,紫圈非常稀少,彼此的距离也很远。)我们在紫区设置加油和维修设施,要是没有空中加油的配备,很多飞机就飞不到东岸偏僻的投递区,紫区的设置降低了服勤时飞机跟机员的损失,使得本机队存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二。不幸的是,我是战损的那百分之八。
  我始终搞不懂,我们到底为什么摔机:机械故障?金属疲乏?天候因素?也可能是载运的物品标示错误或处理不当。反正讲也没用,这种事发生的频率还真高。有时候危险物没有妥善的封装,或者,老天保佑可别发生,脑袋装大便的晶管检验员在运补前就把引爆器组装好,然后装箱上机……这种事发生在我哥儿们的身上,那次本来是例行航班,棕榈谷到范登堡,连沦陷区都不必经过。可是两百支接妥电池的三八型引爆器意外爆炸,引爆的频率竟然就是我们的无线电通信频率。
  (啪一声,她弹了一下手指。)
  那种情况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正忙着从凤凰城飞往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市外的蓝区,当时是十月下旬,冬天的寒意已深,马上就要因为天候而停飞了,隔年三月才会恢复。趁停飞之一刚,临时首都檀香山硬拗我们多飞几趟空投。那个星期我们已经出了九趟运补任务,全靠吃「睡克」药在硬撑,这些小小的蓝色兴奋剂能让你保持清醒,又不影响反射和判断,挺有用的。不过吃这种药会频尿,每隔二十分钟我就撒上好大一泡尿。我的机员,那些「好汉」,讨厌死了,你知道女生需要常跑厕所。他们也不是真的怪我,但我还是都尽量憋到受不了才去。
  途中遭遇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