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不如去死 作者:[日]京极夏彦 >

第34章

不如去死 作者:[日]京极夏彦-第34章

小说: 不如去死 作者:[日]京极夏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讽刺的是,僵尸虽然没脑,但消灭僵尸的唯一办法就是摧毁它们的大脑,因为僵尸团队没有集体的智慧,没有领导统御和命令传递,没有任何层次的沟通合作。它们没有总统可被我们刺杀,没有总部基地可被我们轰炸,每只僵尸都是装备完整、自动操作的部队。这项优势说明了整场战争的真义。
  你听过「总体战」这个说法,这是人类历史中相当常见的措词。每个世代都会出现一些爱膨风的家伙,滔滔不绝说他的民族已经对敌宣告「总体战」,国境内人下分男女老幼,一致献出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只为了打赢这场仗。这说法全是鬼扯,可以从两个基本层面来看:首先,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或团体百分之百的献身作战,实际上不可能。可能有很多人非常努力,长时间工作,但是要全民献出所有的时间?那些装病的人和有良知的反战者呢?病患、伤者、老人和小孩呢?你吃喝拉撒的时间也没有吗?你可以说我们是「为胜利而拉」吗?因此,这是人类不可能投入整体战的第一个理由。第二,所有的国家都有极限,或许有几个人愿意牺牲,或许人口中有相当高比例的人愿意牺牲,但是整体而言,全国的人最后一定会到达情绪和生理上的极限。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日本人就到达极限了;越南人只要我们再多丢几颗,②也会到达他们的极限,幸好上帝保佑,越南人还来不及到达极限,美国人的斗志就先瓦解了。这就是人类战争的本质,双方都在考验对方的持久力极限,而且无论我们多爱谈论总体战,那道极限还是存在……除非你是僵尸。
  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面对了主动发起总体战的敌人,它们的持久力没有极限,从不协商,从下投降,会战到最后。僵尸和我们不同,每一天的每一秒,它们每只都致力吞吃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这就是在落几山脉之外等待我们的敌人,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打的战役。

  ①经过证实,美国境内的两亿僵尸当中,包含两千五百万拉丁美洲难民,他们本来想逃往加拿大北境,半路上被咬死后变成僵尸。
  ②据说在越战时,美国陆军有几位将领曾经公开支持使用热核武器。

  丹佛,科罗拉多州,美国

  我们才刚在卫尼欧家吃完晚餐,陶德的太大爱莉森在楼上看儿子阿狄生做功课,陶德跟我在楼下厨房里洗碗盘。
  感觉上这场战争好像是回到过去,我指的是新组成的军队,和我从前打过的仗有天壤之别,尤其在杨克斯市那一役,我差点战死。现在我们已经不搞机械化了,没有战车、大砲、轨车①,连布莱德雷步兵战车都没有,全都改装、封存起来,准备有朝一日要光复我们的城市。现在唯一有轮子的军用车辆就是悍马车,还有一些M三幺拐装甲车②,用来载运武器跟物资。我们全程行军,用走的,就像你在南北战争图画看到的那样纵队行进,还会联想到「蓝军」对抗「灰军」,主要是因为僵尸的肤色,还有我们新式战斗服的色系。现在不必管隐蔽伪装的问题了,因为没有意义。而且,我猜海军蓝是当时最便宜的染料。战斗服本身看起来比较像特勤小组的连身服,材质既轻又舒服,还混纺了「功夫龙」,应该是叫做「功夫龙」③吧,那是一种防咬纤维。并且配备有手套和遮护全脸的兜帽,后来在城市肉搏战中,这些配备救了许多人命。
  每件东西都好复古,我们配发的「脑棒」看起来像……我不晓得……电影《魔戒》里面的道具。关于脑棒的使用时机,标准的命令是「有必要时使用」,不过,请相信我,情况经常很有必要。那种感觉真好,你知道吧,往僵尸结实的脑袋一棒子敲下,好像我个人就执掌了生杀大权,你可以感觉到颅骨裂开,自己一阵情绪亢奋,又夺回生命的主权。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并不是说我不喜欢开枪。
  我们基本的武器是SIR,标准步兵步枪,木质构造,看起来像是二次世界大战的枪。原因应该是合成的材料很难大量生产。我不确定SIR是哪里做的,听说是模仿俄国AK系列,也有一说是突击步枪XM 8的简配版(以前美军想要把XM 8当成下一代的攻击武器)。我只听说SIR是在「英雄市」被包围时发明的,本来在进行测试和首批生产,计划后来转到檀香山。老实说,我不知道,也真的不在乎。这种枪或许后座力很大,或许只能以半自动发射,但是超级精准,而且从不卡弹!它可
  以让你拖着穿过泥沼,放在沙地上,掉进咸水里不管,甚至泡上几天,无论你怎么对待SIR小宝贝,它都不会让你失望。SIR还有一个改装组,包含多余的套件、枪体、各种长度的枪管,因此SIR可以改装成长程狙击枪、中距离步枪,或者近距离战斗的卡宾枪。不用多少时间,用身旁的料件就能完成改装。它还有一个长长的尖刺,一个可以弹出来的玩意,大约八吋长,如果你临时没带脑棒在身边,可以用它先挡一阵。我们曾经开玩笑说,「小心,你会捅瞎某人的眼睛。」当然,已经有很多人被捅过。这款SIR是相当好的近距离攻击武器,即使没有尖刺,但把它所有超凡的特性加在一起,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恭敬的称它一声:「长官,Yes SIR!」
  我们的弹药是北约标准用弹,五点五六「樱桃派」。「派」是指烟火爆药,非常杰出的设计,进入僵尸的脑壳后会炸开,用碎片把它的大脑炸空,没有散布感染性灰质的危险,所以下必烧灭尸首。以清场④任务来说,埋尸前甚至不必斩下它们的头,只要挖个坑把它们全滚进去就行了。
  是的,我们是一支新部队,所有人事都是全新的,征兵的方式也变了,现在的步兵和以前大不相同,但某些标准还是一样,像是体能耐力、精神意志力、在极恶条件下达成艰难使命的意愿与纪律。假如一个军人无法长期应付僵尸进袭的压力,那以上这一切全都是放屁。我有很多好友在紧张下乱了阵脚,有人崩溃,有人自杀,有人杀同袍。这其实无关勇敢与否,我曾读过英国空勤特种部队的求生手册,里面全都在谈「战士」的人格,像是你的家人应该有稳定的情绪和财源,年轻的时候下该太迷恋女孩子。(哼哼几声。)求生手册……(他的手猛抽,做出打手枪的动作。)
  但这些新兵可能是从各地来的:邻居、姑姨、怪里怪气的代课老师、在监理站工作的肥懒蠢蛋、以前的保险业务员,还有某个人,我确定他是麦可·斯泰普⑤,下过他从没亲口承认。我想这一切自有道理,打从一开始,要是忍受不了的人都无法走到这一步;只要能撑到现在的,都算是饱经战事的老兵了。战场上跟我同进退的同袍是蒙托雅修女,她已经五十二岁了,修女耶,那时在打仗的时候她还是修女。她身高五呎三吋,是印地安原住民,只靠一个六呎高的铁制烛台打僵尸,就撑了九天,保护整个教会里的王日学小朋友。我下知道她是怎么挡住那么多的杂碎僵尸,但她就是办到了,没有任何抱怨。从我们在「针斗镇」的集合区,一路打到新墨西哥「希望市」外的联络点。
  「希望市了我没在说笑,这城镇真的就叫做希望。
  他们说上级之所以选它,是因为一望无际的开阔地形,前有沙漠,后有高山,这地方超适合开放性的对战,跟「希望」这名字没有任何关系,就是这样。
  上级真的希望这场试验性的战争能顺利打完,这会是自从杨克斯市战役以后,我们的第一场大规模地面战。这是风云际会的时刻,你知道的,所有不同的事物都齐聚一堂。
  类似转捩点吗?
  是吧,我想。所有的新血、新成员、新训练、新计划,一切应该都是为了首场大战而交互牵动。
  在路上我们遇到好几十只僵尸,缉尸大会找出它们,而训练官则使用无声的武器消灭它们。阵地稳固以前,我们不想引来太多只,希望一切照计划来。
  我们开始种植「花园」,也就是用幻彩萤光胶带围出相距十公尺的防护范围记号,告诉我们该往哪里瞄准。我们之中有些人负责轻松的任务,像是清理矮树丛或整理武器的箱子。
  我们其他的人除了等待也没事做,吃点东西,抽根烟或睡个觉(如果睡得着的话)。我们从杨克斯市一役学到很多,上级希望我们好好养神,问题是,我们实在有太多时间来想东想西了。
  你看过一部导演罗伊·艾略特的电影吗?(参见本书第五章——马里布,加州)是关于我们的故事。有幕营火的场景,众人咕哝叨唸着蛮聪明的对话,谈起未来的故事和梦想,还有个吹口琴的男人。老兄,事情根本不是那样。首先,那时是中午,没有营火也没有星空下的口琴,而且每个人都非常安静。你知道大伙儿在想什么吗:「真他妈的我们是在这里干嘛?」这里现在是僵尸的地盘,对我们来说,送它们也没差。我们听了超多精神喊话,像是「人道精神的未来」。我们早看过总统的演讲下知几百遍了,但这里可是僵尸家的前院,总统本人又没来,我们本来在落几山脉后方日子过得好好,干嘛来这杀千刀的鬼地方?
  大约幺三洞洞时分,无线电开始作响,是缉尸犬训练官,他们的狗发现尸踪了。我们集中精神,装妥弹匣,就射击位置。
  这整场战役最基本的战术叫「回归原始」,就像我们整个社会回归原始一样。我们排成左右一直列散开,分为前后两排:前排是主攻队,后排是预备队。预备队的设计在于,若前排的人装填武器时,后排就接续射击,免得火力出现缺口。理论上来讲每个人不是在射击就是在装填,只要弹药没用完,我们就能持续射倒僵尸。
  我们听到狗叫,是军犬。地平线上开始出现僵尸,好几百只。我一直发抖,虽然自杨克斯市战役以来,我已经遭遇过好几次僵尸,曾在洛杉几做清理和卫生任务,也曾在夏天负责处理冰封融化的道路,还有在落几山上打扫清运的时候,都遇过僵尸。不过每次我都会吓一大跳。
  军犬被召回来了,在我们阵地后奔跑,此时我们改采「基本诱敌战术」,现在每个军队都有这种装备了吧:英国用的是风笛,中国用的是号角,南非以前是拿钢矛⑥敲步枪,高唱祖鲁族的战歌。而我们是播放硬蕊「铁娘子乐团」。不过我个人不是重金属音乐迷,我喜欢正经八百的古典摇滚,歌手吉米·汉醉克斯的〈南进〉大概是我能接受的强度。但我必须承认,站在沙漠的荒野里,随着电影《星舰战将》铿锵有力的鼓声敲打在胸口,我渐渐喜欢上它了。基本诱敌战术并不是真的要让僵尸找到我们,而是要提振我们的精神战力,驱定僵尸的魔咒,你知道,就像英军说的「戏弄它们一番」。铁娘子主唱狄勤生唱到「当你陷入命定的死亡」这句歌词时,我只感到热血澎湃,长官也准备好了,眼睛直盯越来越多尸群逼近,我的感觉好像在说:「来吧,臭僵尸,我们决一死战吧!」
  它们到达前方标记的射击范围时,音乐减弱,班长大喊二刚排,就位!」第一排以跪姿预备射击,接着他命令:「瞄准!」我们全都屏住呼吸,音乐嘎然停止,「射击!」口令下达了。
  第一排微微颤震,弹药破空的声音像是「班用自动机枪」全自动模式射击的声音,每个进入射击范围里面的僵尸全倒了。上面有严格的指令,只射击进入射击范围内的僵尸,然后静待另一波进入。我们已经这样训练好几个月了,现在完全是靠本能反应在运作。蒙托雅修女把枪高举过头,这是「空枪!子弹用完」的讯号,所以我和她交换位置。我打开保险,瞄准第一个目标。它是一只女的「嫩彊」,大概还死不到一年,金发肮脏又纠结成块,从它像皮革般紧缩的头皮垂下,腹部在褪色的黑色T恤下隆起,衣服上印着「字母G代表帮派」这几个字。我瞄准它那双皱缩的白浊蓝眼睛中央……你知道,它们看起来这么可怕,并不是眼睛的原因,其实是僵尸不会分泌眼泪,所以眼球上附着大量微尘,看起来才这样。我扣扳机的时候,那些灰蒙蒙的湛蓝眼睛就直盯着我。这一枪把它打得四脚朝天,一股蒸汽从它脑门上的子弹洞冒出。我吸了一口气,瞄准下个目标,然后就这样锁定不动。
  射击准则:每次射击前必须瞄准满满一秒钟,缓慢、稳定、像机械一样。
  (他开始用手指弹起节奏。)
  我们练习时都是跟着节拍器读秒,教官总是说:「它们又不着急,你急什么?」这是保持镇定的方式,为你自己定速,和它们一样缓慢呆板,俗话说:「以僵制僵。」
  (他手指弹着非常规律的的节奏。)
  射击,交换位置,重新装弹,哈一口骆驼牌香烟,从山德勒那儿抽换弹匣。
  山德勒是谁?
  是啊,就是补弹队,这个特殊的后备单位啥部下必做,只负责确保射击手供弹无虞。每个士兵身上最多只能携带一定数量的弹匣,重新装填弹匣又很花时间,所以山德勒在队伍中搜集空弹匣,拿到子弹箱那边重新装填,再交给发出空枪讯号的射手。他们叫做「山德勒」的原因,是当初军队和补弹队一起训练时,有个家伙耍宝扮演影星亚当·山德勒的角色,你知道嘛,就是电影呆呆向前冲里的「茶水小弟」,「军火小弟」。长官不喜欢这样胡闹,但给弹队却很中意这点子。战场上的山德勒是救星,在队伍中穿梭,像在跳该死的芭蕾舞,那次整整一天一夜,大家从没缺过一颗子弹。
  打了一夜?
  它们不断过来,一整群绵延接踵而来。
  那次是大规模攻击?
  比大规模还大。一只僵尸看到你,除了追着你跑之外,还会发出呼嗥。这呼声一出,另一只僵尸听到了,会循声而来,沿路也在嗥;接着另一只跟着嗥,再唤来一只僵尸。老兄,如果这地区僵尸密度够高,而每只都这样接力呼嗥,谁晓得会招来多远的尸群?这还只是每只僵尸轮流嗥的情况哟,试想十只同时鬼叫,或者每次一百只、一千只。
  死掉的僵尸开始叠在彼此的尸身上,在射击范围的最前端形成一道尸体围篱,尸墙越堆越高,我们竟然创造出一座僵尸骨骸长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把「超越城墙上的僵尸脑袋」打到爆浆就好。上级早计划了这一步,他们设计了一个潜望镜塔⑦,可以让长官看到僵尸骨骸墙外的情形,还有卫星即时连线讯息和无人侦察机,不过我们单独的步兵并不知道他们在看什么,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在用「陆地战士系统」了,所以我们只需专心对付眼前的一切。
  我们开始四面受敌,有的从前方尸墙而来,有的从侧翼甚至背面,上级也早算到这一步,命令我们排成「RS队形」。
  这个缩写代表强化版的方阵队形。
  或称「拉吉辛方阵」,我猜这名字是纪念重新发明方阵队形的人。我们排成一个紧密的正方形,仍然保持两排,把车于和其他有的没的东西围在中间。这种队形很危险,是一场豪赌,我的意思是,这招第一次在印度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弹药用尽,但谁能保证同样的情形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万一上级错估了,没有运补足够的弹药,或者低估了那天僵尸大军的阵容?这可能完全重演杨克斯市那一役,或者更糟,因为这回不会有人活着离开。
  但你们的确有足够的弹药。
  比足够还足够。运补车都快塞爆车顶了,我们有水,有替补人员,想休息五分钟的话,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