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侦探路-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我很害怕被他识破,可他对孩子的事深信不疑。可能是他太善良了,每次他想见孩子我都想办法绕过去了,他还是没有发现,使我每次骗钱都屡屡得手。这更刺激了我,我想尽办法让他渴望见到孩子,相信孩子的存在。现在如果你们不说,他可能还不知道我在欺骗他。”“那信是怎么回事儿?”我在发问。看到她有点儿紧张,语无伦次。我告诉她冷静的交代犯罪事实,交代清每个细节,以求得被害人的谅解和从宽处理。“信是我写的,托经常到大庆出差的朋友在那里邮寄的,照片和录音带都是我老姨的孩子的,照片是我从她家偷来的,录音是我写完稿后,骗他有感情的朗读后录下来的。我都说了,我错了,我对不起郭永波和他的家,我以后好好改。”说完她双手捂脸又哭了起来,泪水顺着她的指缝流下来,双肩随着抽泣声不停的颤动。这个骗子的堡垒被摧毁了,整个人也好像阳光下的雪人一样软绵绵的塌了下来……讯问结束,我让张巧珍重新复制了李岩的来信,此案才算划上了一个句号。
我们的调查结束了。我打电话把王雅兰请到我办公室,让她看所有的证据。她一边看一边连连向我道谢。她说:“这件事折磨了我们好几年,你们只用了十几天就查了个水落石出,我太感谢你们了!我丈夫提起李岩就唉声叹气,甚至掉眼泪。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这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儿子,可让他伤透了心,头发都愁白了。明天,我一定把他领来,请你亲自给他解开这个迷团。”
第二天,王雅兰果然带来了一名男子。他衣着得体、很有风度,但目光暗淡、身心疲惫。王雅兰介绍说,这就是她的丈夫郭永波。并向她的丈夫介绍说:“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孟大侦探。”
郭永波疑惑地看着妻子,问:“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王雅兰说:“一会儿你就明白了,孟所长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你不是一直想见到李岩吗?可以说是朝思暮想,孟所长会告诉你他在哪儿。”郭永波吃惊地说:“雅兰,你请私家侦探调查我儿子?”
王雅兰说:“事实证明,李岩不是你的儿子。”
郭永波说:“你胡说。”
我把话接过来对他说:“这是事实,并非胡说。我非常理解您,但我必须郑重的告诉你,你受骗了!”
于是,我又把张巧珍当年的分娩病历拿给他看,眼泪从他的脸上滚落下来。此刻,他不是一个厂长,不是一位丈夫,也不是一个被欺骗的人,而是一个刚刚失去儿子的父亲。14年前,他只是一个涉世不深的青年。他还不懂得一个男人应该怎样做父亲,他更不懂得一个儿子对于父亲来说意味着什么。可以说,他是在儿子死去14年之后,才感受到失去儿子的痛苦。
郭永波跌坐到沙发上,泪如雨下。我把纸巾递给他,许久,他才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张李岩的照片,说:“那这个男孩儿是谁?他为什么长得像我?”
我说:“这完全是个巧合。”
我把李岩的照片、出生证明拿给他看,又让他听李岩的录音。他失神地说:“原来他不是我的儿子,可他为什么要给我写信,还写得那么感人?”
我说:“那些信不是这个孩子写的,他给你的录音也是受别人指使,照本宣科。”
我拿出市公安局笔记鉴定专家冯庆禄的鉴定,又拿出张巧珍的坦白交代及她复制的李岩来信,递给他。他读后如梦方醒地说:“信上的字确实像张巧珍写的,但时间太久了,我就没想起来。关键是我压根儿也没想到,巧珍她会骗我。”
王雅兰说:“你是思儿心切呀!”
我说:“因为你太善良了!俗话说,血浓于水,儿子哪能不牵着父亲的心啊!只因为你有一份感情因素含在里面,所以才一次次的上当!”
郭永波对妻子说:“还是人家孟所长理解我。”
我说:“可真正爱你的人还是你的妻子王雅兰啊,如果不是她有一份警觉,来找我们调查,你至今还得在苦海里挣扎。”
开山第一案:迷情追溯(11)
郭永波说:“是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我说:“郭厂长,这件事不仅给你造成了经济损失,还给你和你的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精神伤害和感情伤害,你完全可以起诉张巧珍,我们为你找到的证据非常充分,法律会还给你一个公道。”
王雅兰接过我的话说:“我们不想追究她的法律责任,钱也不要,她只要从此以后不再打扰我们这个家就行了。”
王雅兰是个聪明的女人,她的大度赢得了丈夫的感激和信任。
这个案子圆满结束了,在离开侦探所之时,王雅兰和郭永波再次向我道谢,我对郭永波说:“在这起案子中,你虽然是受害人,但你也有责任。你的感情不能不设防啊,不设防就会被人利用。古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你当初有一点警惕性,也不至于被骗得这样惨,让老婆孩子都跟着受害。幸亏你有一个聪明理智的妻子,如果你的妻子蛮横无理,为这件事跟你闹起来,恐怕你就要妻离子散了。”
郭永波说:“是啊,想想这几年我过的日子真是不堪回首,我为自己的轻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一定吸取教训,一定珍惜我的妻子和我的家庭。孟探长,我感谢你!不仅是感谢你破了这起案子,我更感谢你教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教我懂得了珍惜生活。”
我说:“我也要感谢你们,很多人生的真谛都是我在办案的过程中悟出来的,可以说,你们是我的顾客,也是我的老师。”
郭永波说:“您太客气了,还是让我们做朋友吧。”
我说:“好吧,我喜欢和善良的人做朋友,不过,我希望你们不要再成为我的客户了。”
我们都笑了起来。
我们的第一案,就其性质而言,既是一起民事案件,又近乎刑事犯罪案子,当事人似有婚外情色彩,又设置着诈骗圈套,侦探的介入,仿佛还进行一场关于儿子的打假行动。在这一案件里,我们通过事实真相的还原,还原了人心的良善和法律的尊严。
第二章 破解婚外情结
丈夫失踪了(1)
这是一个夏日雨后清新的下午,3点钟刚过,一阵悦耳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我拿过电话听筒一接,就听一个女人的声音问到:“你们侦探所办不办查找人的案件?”我说:“办!”接着她又问侦探所的详细地址,并说如果我有时间,她想到侦探所来跟我面谈,我说好。
下午4点,一位看上去有四十五六岁的中年妇女领着一个20岁左右的女孩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这位中年妇女叫吕丽华,小女孩是她的女儿。她们母女俩进屋之后,吕丽华面带羞涩、欲言又止,谈话也绕来绕去的不说正题。我意识到了她不说正题的原因,可能对我的这个私人侦探所还不了解,或者是她的小女儿在场,她所谈的事情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于是我便主动向她介绍说:“我办的这个私人侦探所,就是专办那些法院不管、检察院不查、公安派出所立不上案的民事案件,如果涉及个人隐私,我们首先替客户保密。至于收费问题,也请不要有什么顾虑,我们的收费原则是根据所调查案件的难易程度定价。我们在进行调查时,所发生的差旅费先由委托人承担,案子办完后,如符合委托人要求,则按合同签约的价格结算;如果案子没办成或办得不符合委托人的要求,我们将不再收费。”
听我说完以后,吕丽华说了一句:“只要你能把人给我找着,钱多点少点不是问题。”
她委托我寻找的是她的丈夫陈东,她一边说一边拿出一张男人的照片,照片上的男人看上去有五十多岁,从相貌上看十分平常。她说她丈夫陈东于5年前跟一个年轻女子出走后,至今没有回家。听说陈东和那个女的在外边正儿八经过上了,还有了私生子……
我听后觉得,办这样的案子对我们来说也许不难。于是我就和和吕丽华签订了一个委托调查合同书,合同书上注明:我们侦探所只负责找人,只要我们为她调查清了她丈夫陈东的下落,并且得到她的确认后,我们就算完成任务。
合同书签好后,我提出有必要向她了解一下她和她的丈夫陈东的一些情况,以便寻找出线索展开调查。吕丽华表示同意。随后她借故将小女儿支了出去,便向我讲述了她的故事。
吕丽华时年刚好46岁,丈夫陈东长她8岁。说起吕丽华和陈东的结合,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被欺骗的色彩。
还是在吕丽华20岁的时候,她从沈阳考入大连一所大学读书。刚到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时,吕丽华心花怒放。她喜欢这座美丽的城市,喜欢自己所就读的学院,特别是她喜欢上了一望无边、水天一色的大海。入学后,一连几个星期天,吕丽华几乎都是在海边度过的。不过欣喜之余,她也时常产生一丝丝孤独和愁闷。虽说大海的涛声是那么悦耳,大连人那带海蛎子味的口音听起来也很有趣,但总不如乡音来得亲切。也许正是乡音奇妙而特殊的魅力,使她和陈东刚一认识就莫名其妙地拉近了距离。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一个星期日,吕丽华又一次到海边去玩。这天,吕丽华的心情特别好,她穿上了自己新买的泳装,鼓足了勇气,准备实现她向往已久的下海愿望。可就在她刚走进海里才六七米远的时候,一个浪花打过来,她吓得身子晃了两晃,险些摔倒在水里。她知道自己是旱鸭子,下海也仅限于趟水的水平。于是心里一害怕,就急急忙忙的往岸上走。就在这时,一个站在海岸上注视她许久的小伙子,猛地把一个胶圈向她甩过来说:“来,带上这个,我教你游泳。”小伙子看上去有二十七八岁,不足一米七的个头,长相如海边的鹅卵石一样毫无特色,所以开始时并没有引起吕丽华的注意。尽管吕丽华一直都想学习游泳,但她对一个陌生男人对她所表现出的热心还是具有一种本能的防范心理。若是本地口音的男人,吕丽华会啥也不说就当即走开,可听他说话的声音是地地道道的沈阳人,这就使吕丽华问了一句:“你是沈阳来的吧?”小伙子回答说是沈阳A厂的,在大连驻在。一听说他是A厂的,吕丽华眼睛一亮,因为A厂是沈阳有名的大企业,吕丽华的家就住在距A厂不远的地方。
他乡见老乡,一种亲切感顿时使吕丽华放松了防范心理。二人简单的唠了一会儿之后吕丽华便不客气地将胶圈套在身上,在小伙子的呵护下,尽情地享受起大海带给她的快乐。这天,吕丽华和小伙子足足在海里泡了半天,直到傍晚的时候,两人才恋恋不舍地分手。打这以后,也用不着什么约会,每到星期日,吕丽华和小伙子都会准时出现在海边。时间长了,吕丽华知道小伙子叫陈东,28岁,已经连续驻在大连三四年了。慢慢的,吕丽华觉得这个叫陈东的小伙子尽管其貌不扬,但他特别会说,也特别会来事。有时候,两个人游累了,陈东会领她坐在沙滩上,给她讲许许多多希奇古怪的见闻;有时候饿了,陈东会带她去海边的小饭店品尝海鲜;特别是每次分手的时候,陈东总会捡吕丽华爱吃的小零食买上几样,塞在她的手里。
和陈东来往之后,吕丽华觉得特别开心,别的什么都没多想。直到大三的时候,陈东建议两个人搬到一起住时,吕丽华才猛烈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这时她才开始认认真真地重新审视起陈东来。不过,想来想去,她觉得陈东除了大自己8岁、个子不高、长的不帅、学历不高之外,其它方面样样都不错。尤其是陈东说话总是能说道自己心里去,还特别知冷知热,懂得疼爱自己。其实,一个女人找男人不就是让他疼爱的吗?想来想去,吕丽华理智的天平开始向陈东一方倾斜。又被陈东甜言蜜语地哄过几次之后,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背着校方和陈东住到了一起。直到吕丽华在临毕业时身体有了反应,急着追问陈东下一步怎么办时,陈东才坚决而又痛苦的向吕丽华表态:“孩子留着,我近日就回沈阳和妻子办离婚手续,等你毕业分配回沈阳之后咱们就登记结婚。”
丈夫失踪了(2)
第一次听说陈东在沈阳还有妻子,吕丽华惊得目瞪口呆。在此之前,吕丽华一直单纯地以为,各工厂派出驻在的业务员都应该是未婚的小伙子。所以,她从未询问过陈东是否结婚,现在听陈东这么一说,她气得又哭又叫地大闹了好几天。可闹归闹,事已至此,她最后还得按陈东给她安排的路子走。
吕丽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回沈阳之后,以自己漂亮的容貌、苗条的身材、文雅的气质和高等学历,很快就引起了单位内外一些优秀未婚男士们的注目。有的人托人介绍,有的人发来情书,有的人干脆以送电影票的方式直接向她表露心迹,但都被吕丽华拒之门外。当吕丽华闪电般地嫁给了离过婚的普通业务员陈东时,以前向她求婚的男士们无不大跌眼镜。好在他们结婚和时候正是文革时期,那时候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知识分子并不吃香。因此,吕丽华和陈东这种不般配的反差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活。婚后,陈东被工厂调回了沈阳。这以后许多年,两个人一直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并有了三个女儿。
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头脑灵活的陈东看自己在工厂里已没什么发展,就和厂里办了个停薪留职手续,在沈阳繁华的太原街租了一个门点干起了经营五金机电产品的生意。陈东凭着自己在厂里当业务员时认识人多、路子较广的优势,又通过请客户吃饭、给客户送礼等方式,一时把生意搞得比较不错。后来,随着吕丽华所在的企业开始不景气,吕丽华也一狠心辞去了厂里的工作,跟着丈夫陈东一起经起商来。吕丽华的加入,很快就给陈东的小买卖带来了一个升级式的变化。原来陈东一个人干的时候,采用的是小打小闹的方式:规模不大、存货不多、品种较少、等客上门、小富即安。吕丽华加入后,她让陈东主外,负责进货和开发客户;而自己主内,负责销售和结算。在销售上,她也采取了个人买让利,公家买给个人回扣等相对灵活的经销方式。结果,生意越做越火,买卖越干越大。没几年的工夫,他们已由一个仅两个柜台的小门点,变成了一家拥有10个柜台和一个库房、6个雇员的销售部,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成了富翁之后,陈东购置了一台丰田牌客货两用汽车,有事没事他几乎总在外跑。慢慢的,他由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变成了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吕丽华问起,他不是说陪客户吃饭就是说和朋友一起玩牌,有时候一连几天不回家就说去外地了。对此,吕丽华并没有多想,一是知道他确确实实是忙;二是觉得他那么大年岁了,还能怎样?再加上吕丽华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根本也顾不过来多想什么。直到1988年7月的一天,丈夫陈东一去不回不说,还从帐面上提走了80多万现金,这时吕丽华才明白:陈东是离家而去了。
陈东一走,里里外外的事就全压在吕丽华身上了,吕丽华也把一门心思全都扑到了经营上。沉重而纷繁的商务在为她带来了可观的效益的同时,也使得她对陈东的事儿根本没时间去想。直到陈东出走后第二年,她才从一些客户的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