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恶明 >

第291章

恶明-第291章

小说: 恶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师派出了税监下来,像是沧州府那么抱团应对的毕竟不多,尽管那个应对也是很失败,很多人都是不知道如何去打交道,正准备问问圣道门的时候,可是就在税监到来的消息三天后,圣道门的人好像是突然消失在空气里面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去了那里,有些到处的搜集消息,却发现偶尔发现的蛛丝马迹。依稀说明圣道门的人可能是去海外,出海而去了。 
    民间多妄言之人,很快就流传出一种说法,说是圣道门乃是仙人下凡,此次消失乃是仙人不能在凡间久居,回归仙府,这个说法被很多人信以为真,都是在家中立了牌位供养。 
    已经是困顿之极的白莲教,突然得到圣道门消失的消息。无不是狂喜不已,这可是他们地好时候来了,对于这些地下道门。蛊惑民众无非就是为了富贵二字,诱使对方耗尽家财,然后鼓动作乱,试图占一片江山,这些教门在蒙元的时候。号称是反元复宋,在明朝的时候又说是反明复宋,总的来说是在什么朝代肯定是反什么朝代,充满了反社会的倾向。白莲教知道经过圣道门之后,他们这一套东西,未必有什么人会信。可是现在的乡间府城。有钱有势的肥羊比起从前来不知道多多少,太让人垂涎了。 
    就在发愁的时候,在州的白莲教门里面却有一名舵主提出来了一个主意,这舵主有几个亲眷都是加入了圣道门,所以他对这圣道门里面地东西颇多的了解,这名舵主提出的建议是此时圣道门在民间大行其道,若是想要重新让信众加入,不如打上这圣道门地旗号。披着圣道门的教义来宣讲白莲教。 
    这个计策不管怎么想,都是大有好处的计策,除了极个别的狂热份子之外,剩下的白莲教徒和首领们,所关心地是怎么能够聚集信徒,怎么能够捞取更多的钱财。都是满口子的答应,这舵主立刻被提升了几个阶级,要求他来主持这个改头换面的大计。 
    改头换面的事情却不难,平时那些妖言惑众的白莲教徒们,这次换了一个说法。照样是行走乡间地头,不过所谓地末世大劫。只有入白莲教才能活的弥勒保佑的说法却改了,变成了京师出妖孽,派出阉人搜罗四方金银财宝,荼毒百姓。 
    圣道门祖师不愿意掺合在民间争斗,所以召回了所有行走大明的弟子,这就是前段时间,突然间圣道门的弟子都消失的真相,不过这说法更加精彩的是后面,说是圣道祖师的大弟子不愿意看见圣道门地信众受苦,所以秘密的传下法旨,让白莲诸人协助百姓结社自保,以抗妖孽奸阉。 
    荒诞不经的说法效果出人意料的好,人心惶惶的百姓们对白莲教编出来的这些说法,没有怎么细想,都是相信。而且和从前不一样的是,不光是那些百姓贫民的加入,就连大家大户的那些棉绅和城中的工场主和商户们也都是纷纷地加入。 
    棉绅大 
    ,自然也是有脑筋清醒,不信什么鬼怪神佛的人,不是被税监们不留余地地盘剥搞得筋疲力尽,也都是有了些别的想法,加入白莲教的教门对他们来说和贫民并不一样,小门小户的人家加入了白莲之后,就成为其中的一个棋子,行动什么的都不自由,一举一动都是受人控制。 
    可是这些大户人家不一样,特别是这些家中富有钱财,控制大批人口,有地还有家丁私兵的棉绅,他们加入白莲教以后,因为他们地力量,都会被给予颇高的职位和衔头,有了这个职权,这些棉绅手中控制的力量就更大,也更可以做一些从前不敢做胆大妄为的事情。 
    这些棉绅们都是看到自己身边的同伴家破人亡,心里面越来越有紧迫感,情绪也都越来越愤怒。 
    嘉靖二十一年的三月份,在青州府的某税监,半夜被人杀死在住宅之中。事后查出来是税监住宅里面的一名下人所为,衙役们把这个人带回衙门时候,却被聚集起来的百姓们围攻。 
    百姓们几千人几乎是把衙门和周围的几条街道完全的堵住,都是慷慨激昂的说这个税监罪有应得,杀人者乃是义士,不应被带到衙门里面打审问。带着犯人的衙役们开始还想拿着手中的棍棒鞭子驱赶围着的民众,可是对方的人实在是太多,他们刚刚出言恐吓的时候,愤怒的民众却是先动手了,把几名衙役痛殴一顿。 
    税监每到一地,肯定不是单车上任,身边跟着的锦衣卫是定例,这第二波的税监里面,还跟着不少,想要一起来这里发财的人,这些被人成为狗腿子和帮闲的人却比那税监更加的可恨,税监是在上面定了额度,下面的这些人必然是要加收不少,好来中饱私囊,这税监做三分恶,到了下面这些人的手中却已经是变成了十分。 
    打了衙役,有人高声吆喝着要去教训那些狗腿子和帮闲,这话一说出来,当即是众人响应,齐齐的朝着税监宅院涌去。 
    不过这个时候,刚才在围攻衙役的时候得到消息的那些锦衣卫趁乱出城,调来了城外卫所的兵马,城内的居民毕竟是赤手空拳,那些士兵们手持兵刃,自然是狼入羊群,不多时就驱散了这些乱民。吓得要死的衙门官员都是躲在后堂不敢出来,直到确定安全了之后才战战兢兢的出来收拾。 
    这件事情闹出来之后,税监的亲信和带来的人都是很狼狈的连夜逃走,生怕晚上再有什么凶险之事。 
    那个杀死税监的下人还是被卫所的兵马抓住,判了一个秋后问斩,不过那些聚众闹事的人,地方官却看牵扯的人太多,也不想引起太大的波动,所以就装聋作哑了,本来税监们的督税就把地方上搞得不得安宁,要是真闹的不可收拾,谁也没有好处。当然,这里面也有法不责众的意思在。 
    死了一个,新的税监马上又是被指派了过来,不过这个新来的税监在任上行事就谨慎了许多,毕竟是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自己要是得罪人得罪的太狠,就怕和前任一个下场。新来的税监手段顿时是宽松了不少,手段一宽松,下面不管是棉绅还是商户,顿时是感觉日子好过了许多,人人都是高兴。 
    不过,这次青州的此件事情一过,所谓圣道门的兄弟之盟,收到圣道门大弟子嘱托的白莲教声威大振,因为这次刺杀税监的事情,就是白莲教一位狂热的教众所为,接下来的鼓动众人在街上围攻衙役等等,也都是白莲教的手笔,这也是他们用习惯了的方法,倒不稀奇。可这件事情的后果是民间的负担大幅度的减轻,都是松了一口气,这看起来,倒真有些像维护因为圣道门的成果一般。 
    从前那些退教的白莲子弟都是回转新意,更有许多棉绅大户,主动的要求加入白莲教,并且都是要求白莲教在他们那里开展护法抗税的行动。 
    短短几月,风起云涌,这北三省的地下,从原来的圣道门兴旺无比又是变成了从前的白莲教独霸一方。 
    华州好像还是没有什么动静……   
      正文 第五百四十一章称王平淡 制度 回忆 
       
    峰在华州的称王,除了没有谦让三次的程序之外,其是走的完全,不过却缺少了预想中的激情。 
    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在刘十二,赵秀才和刘顺几个人的预想中,江峰称王,在华州夷州还有关外,都会有些忠于大明的人有所反应,应该是回归大明本土,或者是写一篇文章怒骂之类的。 
    也有些既得利益者们会很欢欣鼓舞,因为江峰的称王,也是给他们下面的人一个继续向上的机会。 
    不过这些人都是预料错了,所有的人反应都是很平淡,虽然也是有文人和‘百姓代表’自发或者不自发的颂扬歌了一番,不过总的来说,江峰下辖的军队民众都没有那种预料之中的热切和惊喜。 
    大家都好像是在经历一间再小不过的事情一样,来接受江峰自称华王的事实,这其实也就是当初这些人准备力劝江峰称王的时候,江峰所做的反应,当时就是很不客气的说道,我本来就是王,在这个位置上已经是理所应当,哪里还用得着什么谦让,那岂不是说明还不够格。 
    民心就和江峰预料的差不多,大家早就是觉得江峰就是王爷了,在华州第五镇还有这样的笑话,镇衙的门口张灯结彩,大鸣鞭炮,好多人都是过去围观,有一名老者颇为纳闷的问道: 
    “今天又不是什么节气,这番庆祝是为什么?” 
    都是本乡本土的人,那官差倒也不会拿什么衙门里面的派头,何况华州和大明的规矩颇有不同,这门口站着主持庆祝的官差头目客客气气的说道: 
    “咱们华州都督江大人登上大位,被称为华王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这句话说完,那老人家更是纳闷,心里面倒也是直到江峰是华州最高的首领,也不好大庭广众的谈论,就只是凑到那官差的头目身边。小心翼翼地说道: 
    “江大人不早就是华州王了吗?为啥说是今天才当上!?” 
    “……” 
    诸如此类的反应可以说是到处都是,让一干文人颇为的郁闷,本以为这件事情办好可以在江峰的面前赚得一个大功劳,却没有想到一拳打在了空处,全然无用。 
    朝鲜王室和白山君李仁弓这一系的官员,都是主动的请求辞去王位贵族还有文武官爵称号,因为白山君李仁弓一直是对华州和江峰恭顺异常,华州也是对他们作出了一定的补偿,这一些家族都是给予了汉人的待遇。而且待遇就是完全的汉民,而不是那些朝鲜人归化地汉民。 
    虽然说权势没有了,不过倒也不算是太亏。因为这些官员们从前也没有什么权利,充其量家里也就是有些钱财富贵,这些年华州作为他们的太上皇,他们充其量也就是挂着个名头,不过和华州上下合作愉快的那些人总是会有些经商地权力。这年头只要是在华州系统舰队的保护下面,那有什么不发财的道理。 
    朝鲜对华州恭顺的这些贵族和官员们这几年都是发了些小财,比起从前当地主的时候,仔细算计起来,倒还是赚钱更多了些,白山君李仁弓作为最受华州器重地朝鲜方面代言人。加上从前在朝鲜把持朝政的时候,也积攒了不少的家当,有本钱,有路子,钱更是赚的风生水起。 
    李仁弓的钱财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在华州的汉民富商里面,排位也是很靠前了,至于朝鲜国王本就是李仁弓地小孙子。抱回家里面去就是了,也不差一张嘴,朝鲜的李家小朝廷就这么无声无息在嘉靖二十一年消失了。 
    就算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鲜人们,也是对这个消息漠不关心,他们已经是习惯了没有那个小朝廷的日子,华州的处理并没有像是汉魏更替,或者是其他什么禅让的时候,搞那些无谓的程序。 
    还要封从前的那个人为侯,保他衣食富贵,对于江峰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禅让,也不是什么篡权。朝鲜这个小小地朝廷。根本不是和他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差的太远了,对于他来说,取消朝鲜王室,就和命令刘顺取消某个镇守的职位一样,不需要考虑太多。 
    华州的官制甚至可以说是简洁了,如果不是没有刘十二和刘顺的提醒,他甚至不愿意改动从前的官制。 
    华王下面有文武两套系统,文官的首位是国相,国相下面设司农,司户,司工,理藩四职位,军队方面,都督府依旧是保留,只不过下面更加的细化了一些,设立了五名守备和总团练使。 
    上面的这些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架构,江峰并不想这个时候把自己手下地组织结构搞的过于地负责。 
    其实所谓的司农,司工,司户,理藩的架构,和大明内阁六部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甚至就算是大明的锦衣卫和东厂,在华州也能找出司马从事和亲兵营这样的机构,不过华州的民政和军政系统有比着大明不知道要高出多少的效率,原因就是高薪和严刑酷法的督促,高薪给这些人动力,让他们努力,严刑酷法给这些人威慑,让他们知道不逾越规矩。 
    而且组成的人员大不相同,和明朝那种全部是由科举产生的文人官僚不同,华州的官吏们很多都是粗通文字的技术人员,比如说是工匠,帐房,师爷,小商人组成的,这些人比起那些只是虚谈文章的官僚来说,更加的务实和实干。 
    在华州的官僚体系下面也有归化尼德兰人,这些人因为相对较高的文化水平,也在官员吏目里面占有一定的份额。 
    不过历史学家的焦点,都是盯着那本书,由一个回到尼德兰的华州官吏写的一本书——《仰望帝王,我在华州的日子》 
    ……   
      正文 第五百四十二章 尼德兰人文吏 
       
    德里格斯在华州的中文名字叫做罗德,他的来自尼德市鹿特丹,在那里出身于富商家庭,还算是优越的生活环境,让他能够接受到很不错的教育。他的幸福生活在他二十年那年,就要继承家业的时候破灭了。因为罗德里格斯的父亲信仰加尔文教派,并且对尼德兰独立运动有同情的态度,被西班牙王国的密探列为了危险人物,在加尔文教派开始公开倡议对抗的时候,逮捕了罗德里格斯的全家,并且没收了财产。 
    毫无悬念的,罗德里格斯的父亲和母亲被残忍的处决,作为青壮年,罗德里格斯因为吕宋岛对于流放犯人的需要,被狱卒以私底下三个银币的交个卖给西班牙的商人们,并且被作为奴隶贩运到了吕宋,然后来到了华州。 
    到华州之后,罗德里格斯就感觉自己是不是来到了梦中的世界,这里有大批笑容满面的同胞,过着比在尼德兰还要富裕的生活,而且在尼德兰人民口口相传的英雄杰森霍根居然也在这个叫做华州的地方担任高级军官。 
    罗德里格斯知道,这个地方将是他的存身之地,所以他极为勤奋的学习汉语,并且努力了解周围的文化和一切的情况。 
    因为他当年就具有的文化底子,让他在同时期来到的这些尼德兰人里面非常的显眼,很快就可以自己独立出来,领取官府发给的一次性的补贴,然后在华州找一份工作,因为在枪炮的铸造,造船,农垦,还有种种方面,尼德兰人对于华州的贡献很大,所以华州对尼德兰人的态度一直是比较好,算是善待。 
    来到华州的尼德兰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杰森霍根率领的到登州的那一批。这些人因为来得早,也算是华州系统地创业之人,这些人或者是在军队和舰队里面担任中高级军官,或者是自己有不小的产业,后来分批过来的,有才能的,比如威斯康,也有很不错的前途,剩下的人利用自己本身就是海贸地区出来。还有与众不同的纺织,造船和铸造的技术,也都是有一定的产业。有些还非常地富有。 
    在尼德兰的独立运动如火如荼,不过这个时候的西班牙也是国力最强盛地时候,大批的尼德兰人被投进监狱,很多人就被当作奴隶和苦力以流放的名义运送到了吕宋,到吕宋之后又是按照从前的规矩转给了华州。 
    这些后来者就没有他们前辈的那种幸运和机会了。他们出来之后有两条路,一是加入舰队当兵,华州在陆地上虽然是保持着暂时地平静,不过海上的大小争斗一直没有停顿过,在船上慢慢的熬着出身,靠着军功一步步的升上来。这也是一个办法,要不然就是去同胞那里开店的去帮佣,自己慢慢的积攒些钱财,到足够地时候,自己出去开一个店铺或者是工场,华州目前的环境,只要是用心经营赚钱并不是什么难事。 
    司农威斯康下面的农官颇为的辛苦,教会那里的宗教组织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