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恶明 >

第339章

恶明-第339章

小说: 恶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里面养了多年的精锐。   
    只被杀的好似看瓜切菜一般,血流满地。   
    本来南京镇守太监的计划是到了晚上,举火为号,到时候守备在皇宫附近的亲兵四出,攻其不备,却没有想到快天黑的时候,对方先是动手了。先是在城墙上的士兵们看到远处有些人亡命的朝着皇城跑过来。   
    看着打扮都是些平民百姓,后面烟尘滚滚,却是骑兵杀到的迹象,到了跟前才看清楚,前面跑的那些人就是地痞无赖,这些人都是给勋贵的亲兵家将追的昏了头,无处可逃。只能是朝着皇城这边跑来。   
    那些勋贵家兵本来地目地就是皇宫。等于是后面驱赶着这些无赖匪徒冲了过来,虽然打算晚上要出兵,但是白天的防备却没有那么上心。这里是皇宫,皇城啊,谁会大着胆子来攻打,只要是攻打,那就是谋反的罪名,到时候人人得以诛之。   
    到这个时候。甚至连城门都没有关上,那些地痞无赖看到眼前有路,那还顾得是什么路,拼命地冲了过去。   
    看到后面那些气势汹汹的私兵家丁,皇城上的守卫士兵们那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即就有军官领着士兵冲下去,准备关闭城门。   
    皇城的城门都是厚重的巨型城门,关闭开启都是十分的麻烦。之所以现在开着也是为了晚上地出兵缉拿好准备,谁能想到这个时候会变成漏洞,有腿脚快的无赖匪徒已经是冲到门前,里面的士兵毫不客气的拿着刀枪乱砍乱杀。无赖匪徒的战斗力虽然是不值一提,可毕竟手里面也有兵器。   
    双方一拥挤拼斗。时间就拖延起来了,那边的魏国公徐家的私兵经常在南直隶和山东一带平定响马匪患,在海边和海盗厮杀,实战经验最丰富,算是最强的兵,看着城门那里拥挤成一团,当即知道如何做。   
    步兵们暂时地后撤,现在八匹马排列成两排,直接跨金桥,吆喝一声并排冲了过去,平时这个金桥,哪怕是世家大臣骑马上去,要是严加追究的话,也是逾越的大罪,而今却什么也顾不得了,直接就是八马并排。   
    马上的骑士手中拿着大枪,齐齐地吆喝了一声,并排的冲了上去,他们都是老兵战将,整队对齐花费地时间很少,四马一排的冲起来,对面的城门那里还在厮杀,准确的说是在屠杀,那些无赖子知道身后的人都是要杀他们,冲进皇城,跑到里面或许还有一片生机,可是前面目前是毫无生机,只有刀枪不断的砍过来,刺过来。   
    听到后面的马蹄声响,这时候才想到不进门也不是不能跑,跳进河里,或者跑到其他地方都会躲开后面的杀机,只是一路心胆俱裂的奔跑,只知道朝前跑,别的什么都忘了,这时候什么都晚了。   
    在城门里面正在砍杀的守城士兵看到后面冲来的马匹,立刻什么也顾不得了,直接扭头就跑,城门根本没有关起来,这么大的空间,这么广阔道路。怎么阻挡骑兵的冲击,那些塞在门口无赖匪徒们,连回头来不及,直接就被大枪刺穿挑飞,后面的马匹跟上,可就是践踏了。   
    魏国公徐家世代镇守江南,家中有完整的训练体系和最少四千左右的家兵家将,到这一代,京师商团引发的检地案之后,嘉靖对各地的勋贵防范的厉害,当代的魏国公为了避祸解散家兵家将,把这些人都是丢在各地商号买卖之   
    是南京守备的这个官衔在,武将手中总得有亲兵家丁   
    这才是流下了两千人,一百多匹马,若是从前镇守太监手中的兵马在南京城内和魏国公硬撼,那就是个笑话。此时实力不同,魏国公和其他勋贵要想起事,也只能是趁着防备不严密的时候动手才有胜算。   
    不过宫门既然是打开,胜算可就不少了,要是南京镇守太监关闭宫门自守,围攻坚城,没有器械只能是蚁附攻城,以城内世家大族调集起来的兵力根本达不到那么高的人数,那里打的下来。   
    可这皇城的门开着,很多事情就简单多了,镇守太监的亲兵也是知道,万一被对方突进来,那就一败涂地。   
    退进城门之后,十几个人并排拿着大盾长矛顶在前面,后面军官拼命的纠集士兵列阵前突,镇守太监的亲军已经是开始射箭,冲在最前面的世家家兵已经是有中箭倒地的,可是口子一开就不是那么容易挡住的。   
    魏国公徐家显然有真正明白作战的人,把各个勋贵大族的马匹都是集中了起来,凑起来大概三百多匹马,如果细看的话,还能看到有些马皮身上的马鞍笼头都是很名贵的货色,这时候都被拿出来当战马。   
    守备皇城的那些官兵刚刚纠集成团,马上就被马队冲散,不断的朝着里面退去,在后面各个大族的家丁私兵不断的涌进来。   
    各处的城门也是如此,在城墙上守备的士兵门完全不顾得外面的动静,都是面朝内侧在那里搏斗厮杀,也有些人直接就是乖乖的投降,看着皇城的方向乱成一团的模样,知道局势根本不是控制与否的问题了,还是乖乖投降,免得受兵戈之灾。   
    只有北门那边,因为有华州舰队在那里,兵部尚书手中的两千兵马都驻守在那里,防备对方在那里攻城。   
    那边领兵的将领看着城内乱成一团,知道事情不好,可是也不敢轻动,只能派出一部分兵马去六部衙门救助尚书。   
    在城外好似玩闹一般,打了几十发炮弹的那十几名华州士兵,在身后的马车上拿下一个桶,在地上撒了一道白线出来,这些举动,看的城上的人稀里糊涂,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做些什么。   
    突然间,村子里面凄厉的喇叭声音响起,无数人在里面冒了出来,更让人惊讶的是,还有大大小小的牲口,有马,有牛,甚至骡子和驴都有,这些牲口后面都是拉着火炮和炮车,牲口前面用力,后面的人推。   
    将近五十门大小口径不同的火炮都被推了上来,那么多人在一起用力,沉重的火炮也是运动的飞快,先前在城下射击的华州炮兵,突然间散开,就在那条白线那里每间隔十步,站着一个人作为标志。   
    后面推上来的火炮都是停在白线那里,在站立在那里的士兵指挥下校正炮口和方向,城上也有火炮和守城的器械,只是根本打不到这么远的距离,守城的军官看着下面的大炮,整个人凉了,城上城下的士兵看着乱成一团的城内,再看看城外的大炮,也都是六神无主,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下面的动作可不像是白天那样散漫了,华州的炮兵用实际行动给城上的人见识了一番,为什么华州军战无不胜。   
    架炮,校准,装填弹药各个动作做的很快又准确无比,每完成,便有一人大喝一声报备。五十多门炮很快就是报备完毕,一名军官在那里放声大喝。   
    五十门炮齐齐的开火,事先都已经是校正过方向,对准的地方都是城门这等薄弱的地方,最大口径的火炮也不过是十门十二榜的舰炮,最小的还有三磅炮。   
    城门处虽然是薄弱,可防御方早就是用土石结结实实的填充死了,里面又有瓮城,这种炮弹的齐射威力,根本不可能破城。   
    但是这个声势实在是太过巨大了,喧闹的南京城中所有的声音都被这个炮击压住了,南京城墙好像是颤动了起来,守备城门的这些士兵都是趴在城墙上和地上,心里面连声的念佛。   
    皇城那边的冲突,大炮一响,世家私兵的士气大振,镇守太监的亲军无心抵抗……   
第六百三十章 大厦将倾 
    京的皇城和皇宫也就是外面的墙厚实一点,里面的建年前的靖难之役中毁坏了不少,后面的皇帝都是住在京师,自然不愿意给予修缮。结果造成在南京皇城中有很宽阔地带。   
    骑兵的冲击作战,最适合的就是这种宽阔的地带,勋贵大族的私兵把手中的三百多马队全部塞进去之后,胜负差不多就确定了。   
    以这些仓促凑起来的马队作为尖头,后面是整队的私兵步卒,几乎击溃了镇守太监手中每一处有组织的抵抗,而天空中回响着的不是下午好像是玩笑般的零星炮响,而是震耳欲聋的轰鸣。   
    南京城是人类历史上修筑的最大城池之一,他的城墙和各种防御工事都可以用奇迹来形容,五十门炮可以在城墙上打开口子,但是想要在城墙上打开缺口,几乎是天方夜谭,不过华州军依旧是不管不顾的射击。   
    五十门炮的轰鸣声音震动天地,在城楼上的士兵都已经是跑到城下,谁也不管城外倒地要干什么。   
    每一声大响,城内的人都是感觉地面在颤抖,平民们都是在家祈求各路神明保佑,筑垒自守的富商大户们却坐不住了,本来他们还想看看风色,可是外面的炮声好像是在不断的催促。   
    南京皇宫的抵抗在富户们的家丁加入进来之后,彻底崩溃了,镇守太监四千人对魏国公徐家纠集起来的勋贵私兵,稍微有些人数上的优势,可被对方打了措手不及已经是完全落在了下风。   
    富户们地家丁护院加入进来。皇宫地守军连人数上的优势都是丧失殆尽。最后南京镇守太监领着自己的亲兵退进武英殿,这是南京皇宫唯一保存完好地宫殿了,和不愿意投降的宫女太监还有侍卫们一起。举火自焚。   
    看着皇城中燃起的大火,控制城门的部队的抵抗也是土崩瓦解,各处城门都被打开,而且早有准备的人组织民夫开始清理堵塞地城门。   
    五十门炮断断续续的打了二十几炮,很多炮身就已经是承受不住,必须要浇水停一会才可以开炮。   
    不过城上的守备部队再也忍受不住地动山摇好似地狱的压力。加上又是看到城内皇宫处的大火,知道大势已去,再也不想抵抗……   
    城内的战争就是发生在皇宫,和城门四处,兵马司,应天府,南京六部衙门则是无人理会,华州果然是早有谋划。南京兵部尚书回到衙门,准备召集群臣据守,却发现也就是兵部有自己的几名亲信郎官在那里值守,其余的衙门都是空无一人。十分地冷清。派出去召集的家丁回报都是惊人的一致,各家大臣都是大门紧闭。绝不见客。   
    皇宫大火,还有各处城门被打开的消息不断地传来,兵部尚书知道凭借自己手中的几百兵马根本无法影响大局,现在是降也降不了,跑也跑不出去,读书人没有什么主意,最后只得长叹一声。   
    遣散手中地兵马和身边的家丁,在房梁上拴了根绳子,悬梁殉国。   
    华州舰队附近的驻军营地,突然是变得***通明,整装待发的华州轻步兵在向导的带领下开始朝着南京城前进,向导带路,沿途都有人拿着火把指路,也没有什么要抵抗的人,一路畅通无阻,直入南京。   
    武英殿的大火众人也不理会,就在那里任他燃烧,私兵的军官指挥手下的人拆除武英殿周围的建筑和房屋,以免火势蔓延。不管勋贵大族的私兵,还是军队的护院和私兵,都有三三两两的人从人群中跑出来,还有的商户家丁私兵整队整队的从皇宫脱离,开始在南京的大街小巷维持治安。   
    城外的巨炮轰鸣,一片死寂的城内又开始乱起来,刚才逃得性命的那些无赖匪徒又是有些蠢蠢欲动,准备接着这个乱机上街捞上一把。   
    只是他们一露头,刚才那些好像是杀神一样的士兵们重又折返了回来,这次可就是专心追击这些匪徒了,战斗力的区别实在是天上地下,战斗的过程也就是一边在杀,一边在逃罢了。   
    私兵们一边在驱散匪徒,一边大声的喊话,要求无关人等必须呆在家中,今夜宵禁,明早天光出现的时候,才能出门上街,不然格杀勿论。   
    南京城又开始安静了下来,不过有很多人今晚不要想万名华州的轻步兵进入了南京城,在那些私兵的配合下,在向导的带路下,很快的控制住南京城的各个要点,把降兵都驱赶到皇城里面去,那里面交给勋贵大族的私兵们来看守,轻步兵却开始关闭城门,准备据守。   
    四天的时间,如果周围的省份派出支援的话,现在也应该到了,一万轻步兵在舰队的支援下,虽然未必会胜,可是据守南京这样的坚城却没有什么问题。   
    —   
    南直隶,浙江和福建的情况都是差不多,历来战争的破坏,战争本身带来的破坏是一方面,还有战争之后的混乱和疫病,有些时候,接下来的这些,才是真正的灾难,特别是在这个时代。   
    盗贼蜂起,治安崩溃,几乎是惯常的现象了,但是这次浙江和南直隶各地有所不同,官吏逃走之后,本地的豪族大户迅速的接掌了政权,江南的十三商会连连的发出命令,盗匪格杀勿论,各自不得掳掠平民。   
    因为华州说明了自己的要求,各地只有维持正常的秩序,才能算是投降,如果说华州军到来的时候,所遇见的是一个混乱的地方,当地的豪门大族视同同谋,一概的剿灭清除。   
    这些年,地方上大族和商会都是愈发的势力庞大,豢养打手家丁,没有了官府和那几十个衙役,他们依靠打手家丁也可以维持住秩序,地方上的无赖匪徒,敢于趁火打劫的也是少之又少。   
    原因无他,这些年凡是犯了一点小错的,只要不是豪族富商的人,都是被官府严厉判决,卖到南洋为奴,人都是老老实实,敢趁火打劫的人少之又少。   
    而且不管是商铺还是工场,把自己的伙计和工人们集合起来,就是很大的力量,这可比那些没有组织的匪徒要强大许多了。   
    城镇里面是这样,到了乡村,更是不要想乱起来,江南的大地主和大家族很多都是宋朝就存在的,一向是根深蒂固,庄园之中本就是壮丁私兵齐全,那有傻傻的匪徒去招惹这种庞然大物的麻烦。那不是嫌自己活的长了吗?   
    按照预先的计划,夷州开始征发兵役,凡是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有过团练训练经历的男丁都被征发入军,发给兵器坐船在福建和浙江登陆,开始逐个府县的接管政权维持治安。   
    福建的防务被华州的新军接管之后,杨石头率领正规军坐船一路北上,十一月下旬的时候,南直隶,浙江,福建都被华州军掌握在了手中,江南膏腴之地尽在华州之手,华州舰队在镇江驻守。   
    加上扬州,苏州一带都被华州军占据,大明的漕运已经是被控制了。   
    华州军有这样的态势,整个的江南瞬时间就有土崩瓦解的架势,江西无险无兵,根本无法据守,府县的官员不是逃窜就是纷纷的归降,湖广和四川,云贵则是惊慌万分,生怕对方攻打。   
    至于广东,广东的豪商和官员们早就是和华州暗通款曲,再加上华州的舰队可以顺着珠江直入广州,也没有什么防守的必要。   
    长江以南的消息此时对于京城来说,已经是断绝了,嘉靖皇帝最后知道的是整个福建都已经是陷落敌手,。   
    只是眼前的情势更加的危急,华州军击破州的大军之后,还是那种慢慢悠悠的态势,先是牢牢的占据州,然后分兵四出,肃清各处的残兵和小股的部队,确定自己对这一带牢牢的控制。   
    难道这么大规模的军队不需要给养的吗?京师各个衙门稍微懂得兵事的人都是纳闷,可面对这样的情况,却也有人看明白了,华州军这是想让大明把各处的兵马都调到京师来勤王守卫,然后一鼓作气,全部的歼灭。   
    这可就为将来各处的战争节省许多力气,想清楚这一节的人一方面惊叹,华州军对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